作 者:日本棋院 编 著作 李春震 译者 定 价:18 出 版 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01日 页 数:222 装 帧:平装 ISBN:9787538173437 ●前言
●内容简介
●第1章 官子基础
●官子的类型
●官子的计算
●官子的大小
●第2章 定式中的官子
●第1型(041) 第2型(043) 第3型(045)
●第4型(047) 第5型(049)
●第3章 定型后的官子
●隐藏的官子手段
●利用死子
●是否有官子手段
●第4章 官子的基本手筋
●第1型(099) 第2型(101) 第3型(103)
●第4型(105) 第5型(107) 第6型(109)
●第7型(111) 第8型(113) 第9型(115)
●第10型(117) 第ll型(119) 第12型(121)
●第13型(123) 第14型(125) 第15型(127)
●第16型(129) 第17型(131) 第18型(133)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众所周知,围棋的一局棋分为序盘、中盘、终盘三个阶段,这里的终盘阶段指的就是官子。在中盘战斗结束后,随着各处棋子逐渐安定下来,接着双方就要开始打扫战场了,而将棋盘上各个尚未接近安定的地方走完,这个过程就是收官。
本书共分官子的基础知识、定形后的官子、定式中的官子以及官子的基本手筋四个部分。
**部分为读者介绍了官子的4个种类以及收官时行棋的先后顺序。另外,通过对比的方式给读者讲解了区分官子大小的方法与计算的方式。作为官子的基础知识,本章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牢记,当做座右铭来学习。
第二部分例举了以星定式为主5个*具特色的定式,用进行图的方式介绍了此型产生的经过,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官子在定式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选出了在实战中局部定形后常见的38种棋形,以问题的方式让读者学会发现手段、利用死子,并且能够判断出是否还有官子手段。
第四部分为读者精选出60型经常等
《精妙定式:现代围棋攻防策略》 第一章:官子定式的核心价值与演进 官子,作为围棋对局的最后阶段,其重要性往往被初学者所忽视,却又是不容小觑的胜负分水岭。它不仅仅是计算目数、确定胜负的机械过程,更是棋力深浅、大局观强弱的集中体现。本章将深入探讨官子定式在现代围棋中的核心价值,剖析其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进,适应棋风变化与人类计算力的提升,并揭示为何精通官子是迈向高段棋士的必由之路。 官子的核心价值,首先在于其“精细”。与开局的宏大布局、中盘的激战搏杀不同,官子阶段的每一步棋都直接关乎眼前的得失。一次失误,可能导致原本稳操胜券的局面瞬间崩盘,数目的差距可能就在毫厘之间。因此,官子定式的掌握,是将对局的胜负概率最大化,将不确定性降到最低的有效手段。其次,官子定式并非僵化的套路,而是蕴含着深刻的攻防哲学。在相对稳定的棋局中,官子阶段的对抗,往往是效率、厚薄、先手与后手的精妙博弈。一个优秀的官子处理,不仅能为己方赢得实地,更能限制对方的发展,甚至为下一阶段的围堵或逃跑埋下伏笔。 从历史的角度看,围棋官子的定式并非一成不变。早期围棋,官子可能更多依赖于棋手的直觉和经验。随着棋谱的积累和对局的深入研究,一些经典的官子手法开始被总结提炼。到了现代围棋,随着计算力的飞跃和AI的介入,官子定式更是经历了颠覆性的变革。一些过去被认为是“常识”的定式,在AI的计算下被证明存在更优解;而一些AI挖掘出的新定式,又反过来启发了人类棋士的思考。这种演进,体现了围棋作为一种智慧游戏的生命力,也意味着棋士必须不断学习和适应,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精妙”二字,则强调了官子定式所蕴含的艺术性。好的官子,如行云流水,每一步都恰到好处,不留一丝破绽,不给对方任何反扑的机会。它考验的不仅是计算力,更是对棋形、厚薄、先后手的敏锐洞察,是对全局平衡的深刻理解。正如书法的笔锋、绘画的色彩,精妙的官子定式,本身就是一门值得品味的艺术。 本章将从理论层面入手,阐述官子定式为何如此重要,探讨其在不同时期、不同棋风下的演变轨迹,并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将深入剖析官子定式背后的攻防逻辑,帮助读者理解“为何如此”,而非仅仅“如何落子”。 第二章:现代官子定式的基础原则与核心技巧 官子定式并非孤立的棋形组合,而是建立在一系列基础原则之上。本章将系统梳理现代官子定式的核心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解析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技巧,让读者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基础原则: 1. 目数最大化与最小化损失: 这是官子最直接的目标。每一次落子,都应在确保自身获得最大目数的同时,尽可能地削减对方的实地。这需要对各种官子手段的收益进行精确计算。 2. 先手与后手的权衡: 在官子阶段,先手往往意味着掌握主动权,可以继续在全局范围内寻找有利的落子点。而后手,则意味着对方在当前位置落子后,轮到自己选择。理解先手和后手的价值,是做出正确官子决策的关键。 3. 厚薄与棋形: 官子定式并非仅仅关注眼前的数子得失,更要考虑棋形的厚薄。一个看似得目不多的定式,如果能让己方棋形坚实,限制对方的活动空间,那么其价值就远远大于单纯的数字。 4. 全局意识: 官子阶段的局部对抗,最终服务于全局的胜负。一个定式的选择,可能直接影响到某个角、某个边甚至中央地带的安危。因此,必须时刻保持全局的视野,避免陷入局部纠缠而忽视整体。 核心技巧: “飞”与“长”的妙用: 在许多官子定式中,“飞”和“长”是两种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手段。理解何时“飞”以求快速扩张,何时“长”以求稳定巩固,是官子初学者必须掌握的。本节将通过实例,解析“飞”与“长”在不同棋形下的优劣势。 “尖”与“挤”的攻防: “尖”通常是侵略性的标志,意图破坏对方的棋形或制造破绽。“挤”则多用于连接己方棋子,加固阵地,或伺机反扑。本节将详细讲解“尖”与“挤”在官子定式中的攻防转换,以及如何利用它们制造杀机或应对对方的进攻。 “切断”与“连接”的精髓: 官子阶段的许多变化,都围绕着“切断”与“连接”展开。如何有效地切断对方的棋子,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又如何在劣势下,巧妙地连接己方棋子,化解危机?本节将通过一系列经典官子变化,揭示切断与连接的奥秘。 “立”与“扑”的战略意义: “立”通常意味着在关键位置的防守或占位,能够有效地确保己方棋形的完整。“扑”则是一种更具侵略性的手段,常用于制造破眼或做活。本节将深入探讨“立”与“扑”在官子定式中的战略作用,以及如何根据具体棋形做出最优选择。 “倒扑”与“长盘”的应对: “倒扑”是官子中极具威胁的变化,往往能让看似无望的棋子重新获得生机。“长盘”则是在特定情况下,将棋局拖入更复杂、更需要计算的局面。本节将解析如何应对对方的“倒扑”,以及如何在己方制造“长盘”时,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本章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清晰的官子定式学习框架,通过对基础原则的理解和核心技巧的掌握,为读者建立起扎实的官子功底。 第三章:经典官子定式图解与实战分析 理论的学习最终要回归实践。本章将通过大量的经典官子定式图解,结合生动的实战分析,帮助读者将抽象的原则转化为具体的棋局应用,真正领悟官子定式的精妙之处。 我们将精选围棋界公认的、在实战中出现频率高且极具代表性的官子定式进行深度剖析。这些定式涵盖了从角部、边部到中央的各种典型棋形,从简易的数子到复杂的攻防转换。 图解部分: 角部官子经典: 例如,小飞挂角后的定式演变、大飞挂角后的变化、拆边后的官子处理等。我们将详细展示每一步棋的落点,并辅以文字说明,解释落子的理由和目的。 边部官子技巧: 包括跳入边空后的攻防、靠在边上的处理、拆边时的官子策略等。这些变化往往涉及到对地盘的争夺以及与角部棋子的配合。 中央官子布局: 虽然中央区域的官子通常不直接产生目数,但合理的中央官子处理,可以有效巩固己方阵地,限制对方的发展,甚至为未来的攻杀或守势奠定基础。本节将介绍一些适用于中央区域的官子技巧。 实战分析部分: 职业棋士的官子智慧: 我们将选取近些年来职业棋赛中的精彩官子对局片段,对其中的官子处理进行复盘分析。通过观察顶尖棋士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棋局中,做出最精准的官子选择,学习他们的计算逻辑和全局判断能力。 AI对官子定式的革新: AI的出现,无疑是围棋界的一场革命。在本节中,我们将对比AI与人类在同一官子局面下的不同选择,分析AI的思维方式,以及它对传统官子定式的颠覆与补充。了解AI的官子理念,有助于我们拓展思路,发现更优的下法。 常见官子误区剖析: 许多棋士在官子阶段容易犯错,导致得失错乱。本节将深入剖析一些普遍存在的官子误区,例如:对先后手的价值判断失误、过分计算局部而忽略全局、棋形处理不当导致棋子效率低下等,并提供纠正的方法。 通过对这些经典定式和实战案例的学习,读者将能够: 建立直观的官子认识: 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棋形,形成对各种官子变化的感觉。 提升计算能力: 通过分析实战中的复杂变化,锻炼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培养全局观: 理解局部官子处理与全局胜负的紧密联系。 掌握应用技巧: 学会根据不同的棋局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官子定式。 本章的目标是让读者从“知道”官子定式,到“理解”官子定式,最终达到“运用”官子定式,将精妙的官子技巧融入自己的实战对局之中。 第四章:官子阶段的心理博弈与实战策略 围棋不仅是技术与计算的较量,更是心理与意志的较量。官子阶段,往往是棋局最胶着、最考验心性的时期。本章将从心理学和实战策略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官子阶段占据心理优势,并制定有效的实战策略,以最终赢得胜利。 心理博弈: 1. 从“失”到“得”的心理转变: 许多棋士在官子阶段,容易因为计算失误或局面不利而产生沮丧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往往会影响接下来的判断。本节将探讨如何调整心态,将注意力集中在接下来的每一步棋上,即使处于劣势,也要努力寻找翻盘的机会。 2. “贪”与“惧”的陷阱: 官子阶段,过度的贪婪可能导致冒险冒进,一旦计算出错,后果不堪设想。而过度的恐惧,又可能导致畏首畏尾,错失良机。本节将分析这两种心理倾向,并提供如何在官子中保持冷静、理性判断的方法。 3. “慢”与“快”的时机把握: 官子阶段的时间控制至关重要。有时需要耐心细致地计算,有时则需要快速果断地落子。本节将探讨不同棋局情况下的时间策略,以及如何利用时间差来制造机会或瓦解对方的防线。 4. “弃”与“守”的权衡: 在官子阶段,有时需要果断放弃一部分目数,以换取更大的全局利益。有时则需要坚守阵地,防止对方的蚕食。本节将深入探讨“弃”与“守”的艺术,以及如何根据棋局的实际情况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实战策略: 1. “顺手牵羊”与“借势而为”: 官子阶段,很多时候并非独立作战,而是需要与已有的棋形配合。本节将讲解如何通过“顺手牵羊”的招法,在完成自身官子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己方棋形,或削弱对方棋形。同时,也会探讨如何“借势而为”,利用对方的薄弱环节,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益。 2. “诱敌深入”与“釜底抽薪”: 有时,可以通过主动示弱,诱使对方在某个区域过度扩张,然后在其薄弱处施以“釜底抽薪”的手段,一举扭转局面。本节将分析这种反击策略的适用条件和执行要领。 3. “收官的节奏”与“主动进攻”: 官子并非一味地“收官”,有时也需要通过主动的进攻来打破僵局,或制造新的变化。本节将探讨如何掌握官子收束的节奏,以及在适当时机采取何种程度的主动进攻。 4. “计算的边界”与“模糊判断”: 即使是顶尖棋士,在官子阶段也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精确的计算。本节将探讨如何在计算的边界下,利用经验和对棋形厚薄的直觉,做出模糊但合理的判断。 5. “对空和厚薄的综合评估”: 官子阶段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地的争夺来赢得胜利。但除了单纯的目数计算,对棋形的厚薄评估,以及其在后续可能产生的价值,同样需要纳入考量。本节将重点强调如何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读者将能够: 提升心理素质: 在高压的官子对局中保持冷静和专注。 掌握心理战术: 了解如何利用心理因素影响对手。 制定灵活策略: 能够根据棋局发展,调整官子收束的策略。 提高实战胜率: 将官子阶段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更具杀伤力的实战技巧。 本章将帮助读者从技术层面和心理层面,全面提升官子水平,最终实现以官子定胜负的目标。 结语: 官子,是围棋的最后一道门槛,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宝藏。掌握精妙的官子定式,不仅能让你在胜负攸关的时刻更加从容,更能展现出你深厚的棋力与独特的围棋艺术。愿本书能成为你官子之路上的良师益友,助你在这片棋盘世界的无尽海洋中,乘风破浪,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