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是一部昆虫鉴定指导书,而强调昆虫学各方面的基本内涵。我们首先介绍了昆虫的重要性、内部外部的结构、对环境的感应及其生殖与发育的方式,接下来按土栖、水生、植食性昆虫等类介绍了其生物学与生态学知识,介绍了昆虫的社会、捕食、寄生及防御等行为,*后几章介绍了医学与兽医昆虫学及害虫的管理知识。
这部流行的教科书是一本学习占地球生物多样性一半以上的昆虫的***导论。在本版中,作者保持了前两版清晰、简要的风格,细查了昆虫生 物学的各个方面。
除根据*新的研究*新了全部内容外,第3版还增添了如下内容。一章 关于昆虫系统发育的研究方法及结果;关于昆虫进化及生物地理学的新综 述;昆虫保护的对策,反映了引进物种和环境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日趋增 大的威胁;几十年来**个命名的昆虫新目——螳螨目的综述。
作者用易懂与激发读者兴趣的写作方式,在书中设置了强调重要主题 的阅读框,提出了延伸阅读的建议,包含了大量特别授权的绘图与彩版。
该书是学生学习昆虫学课程及与昆虫密切相关的生态学、农业、渔业和林 业、古生物学、动物学、医学与兽医等相近科学学位课程的理想教材。
PennyGullan与PeterCranston均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昆虫学系的教授。
彩版清单
阅读框清单
译者序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版前言与致谢
1 昆虫的重要性、多样性及其保护
1.1 什么是昆虫学?
1.2 昆虫的重要性
1.3 昆虫的多样性
1.4 昆虫命名与分类
1.5 昆虫在公众文化和商业中的作用
1.6 昆虫作为食物
1.7 昆虫的保护
延伸阅读
2 外部形态
2.1 表皮
2.2 体躯分节与分段
2.3 头部
2.4 胸部
2.5 腹部
延伸阅读
3 内部解剖与生理学
3.1 肌肉与运动
3.2 神经系统及其相互协调
3.3 内分泌系统与激素的功能
3.4 循环系统
3.5 气管系统与气体交换
3.6 肠、消化与营养
3.7 排泄系统及废物处理
3.8 生殖器官
延伸阅读
4 感觉系统与行为
4.1 机械刺激
4.2 热刺激
4.3 化学刺激
4.4 昆虫的视觉
4.5 昆虫的行为
延伸阅读
5 生殖
5.1 两性相聚
5.2 求爱
5.3 性选择
5.4 交配
5.5 生殖器形态的多样性
5.6 精子储存、受精与性别决定
5.7 精子竞争
5.8 产卵
5.9 卵胎生与胎生
5.10 非典型生殖方式
5.11 生殖的生理学调控
延伸阅读
6 昆虫的发育与生活史
6.1 生长
6.2 生活史类型与阶段
6.3 蜕皮的过程与控制
6.4 化性
6.5 滞育
6.6 **环境的应对
6.7 迁移
6.8 多型现象与非遗传多型性
6.9 龄期分级
6.10 环境对发育的影响
6.11 气候与昆虫的分布
延伸阅读
7 昆虫系统学:系统发育与分类
7.1 系统发育
7.2 现生六足总纲
7.3 原尾纲、弹尾纲与双尾纲
7.4 昆虫纲
延伸阅读
8 昆虫生物地理学与进化
8.1 昆虫生物地理学
8.2 昆虫的古老性
8.3 *早的昆虫是水生还是陆生?
8.4 翅的进化
8.5 变态的进化
8.6 昆虫分化
8.7 太平洋昆虫的进化
延伸阅读
9 土栖昆虫
9.1 枯枝落叶层和土壤中的昆虫
9.2 昆虫与死树或腐木
9.3 昆虫与粪便
9.4 昆虫与尸体的互作
9.5 昆虫与真菌的互作
9.6 穴居昆虫
9.7 用土栖六足类进行环境检测
延伸阅读
10 水生昆虫
10.1 类群与术语
10.2 水生生活方式的进化
10.3 水生昆虫及其氧气供给
10.4 水生环境
10.5 用水生昆虫进行环境监测
10.6 功能取食群
10.7 暂时水体中的昆虫
10.8 海洋、潮间带及海岸带昆虫
延伸阅读
11 昆虫与植物
11.1 昆虫与植物间的协同进化互作
11.2 植食性
11.3 昆虫与植物繁殖生物学
11.4 互惠生活于特殊植物构造中的昆虫
延伸阅读
12 昆虫社会
12.1 昆虫的亚社会性
12.2 昆虫的真社会性
12.3 社会性昆虫的寄食者与寄生者
12.4 真社会性的进化与维持
12.5 真社会性昆虫的成功
延伸阅读
13 昆虫捕食与寄生
13.1 猎物/寄主定位
13.2 猎物/寄主接受和处理
13.3 猎物/寄主选择性与专一性
13.4 种群生物学——捕食者/拟寄生者和猎物/寄主丰富度
13.5 昆虫捕食和寄生的进化成功
延伸阅读
14 昆虫防卫
14.1 以藏而防
14.2 第二道防线
14.3 机械防卫
14.4 化学防卫
14.5 拟态防卫
14.6 群集性及社会性昆虫的集体防卫
延伸阅读
15 医学与兽医昆虫学
15.1 对昆虫的厌恶和恐惧
15.2 毒物与过敏原
15.3 昆虫作为致病与传病媒介
15.4 一般疾病循环
15.5 病原物
15.6 法医昆虫学
延伸阅读
16 害虫管理
16.1 害虫
16.2 杀虫剂的影响
16.3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16.4 化学防治
16.5 生物防治
16.6 寄主植物抗虫性
16.7 物理防治
16.8 栽培防治
16.9 信息素和其他昆虫引诱剂
16.10 害虫的遗传控制
延伸阅读
17 昆虫学研究法:标本采集、保存、收藏及鉴定
17.1 采集
17.2 保存和保管
17.3 鉴定
延伸阅读
词汇
参考文献
索引
附录:各目导读
阅读《量子场论基础》的过程,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场思维的极限挑战,但收获是无可估量的。这本书的叙述风格极其严谨,每一处定义和每一步推导都力求无懈可击,这对于追求精确性的物理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享受。它没有过多地绕弯子,而是直接切入核心概念,例如拉格朗日密度、规范场论的构建,以及路径积分的解释。虽然某些章节需要反复研读才能领会其深层含义,但一旦突破那个“理解的门槛”,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物理图像在眼前展开。特别是关于费曼图的引入和对微扰论的系统阐述,为后续深入研究粒子物理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要求读者具备扎实的经典场论和狭义相对论知识,但它提供的知识深度和广度,绝对值得为之付出努力。
评分我最近翻阅的《中世纪欧洲艺术史》给我带来了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这本书的重点显然不在于枯燥的年代罗列,而是着重于社会背景、宗教信仰与艺术形式之间的深刻关联。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他将哥特式大教堂的兴衰,如同讲述一个波澜壮阔的史诗。从拜占庭的马赛克艺术到罗马式壁画的朴拙,再到晚期哥特风格的精致与人性化,每一个阶段的风格演变都被置于当时欧洲的思想变迁之中加以解读。书中对插图和建筑细节的分析尤为精彩,即便是屏幕上的图像,也能感受到原件的宏伟与神圣。这本书极大地拓宽了我对“美”的理解边界,教会我如何从历史的尘埃中解读出艺术家的心声与时代的精神。
评分要说起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的书籍,《现代密码学原理与实践》绝对榜上有名。这本书的编排结构非常合理,它从历史上的古典密码学引子开始,逐步过渡到信息论基础,然后深入到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公钥体系)以及数字签名等现代密码学的核心支柱。书中对数学原理的阐述既保证了严谨性,又兼顾了可读性,比如对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的介绍,作者通过清晰的几何图像辅助理解,大大降低了理解难度。更棒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详细讨论了如哈希函数、安全协议设计等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漏洞和防御策略。读完后,我对日常网络通信背后的安全机制有了脱胎换骨的认识,深刻体会到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与挑战性。
评分《高级应用统计学:从贝叶斯视角》这本书的实用性超乎我的想象。很多统计学教材往往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存在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但这本书却巧妙地搭建了桥梁。作者专注于现代统计方法,特别是贝叶斯推断的强大威力,并在每章都配有R语言的代码示例和真实数据集的分析案例。我非常赞赏它在处理复杂模型(如层次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时的清晰逻辑。对于那些需要用数据驱动决策,但又对传统频率学派统计方法感到力不从心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救星。它不仅教会了你如何计算,更教会了你如何批判性地思考模型选择和结果解释的可靠性,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精髓。
评分这本《生态系统动力学导论》真是本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生态系统内部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从物种间的竞争、捕食到更宏观的群落结构演变,都有着独到的见解。我尤其欣赏它对时间尺度变化的强调,清晰地展示了生态系统如何应对季节更迭和气候波动。书中的模型构建部分虽然涉及到一些数学推导,但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图表进行辅助说明,使得即便是初学者也能逐步掌握其核心思想。书中关于恢复生态学的探讨也极具现实意义,对于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总的来说,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份引导我们重新审视自然界运行规律的指南,让我对生命世界的复杂性和韧性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