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招利用整数特性代入排除(2) §1常用整数特性(2) §2利用整数特性解不定方程(9) 第2招十字交叉法(14) §1十字交叉法(14) §2十字交叉法的推广(16) §3用十字交叉法解溶液混合问题(17) §4用十字交叉法解总增长率(20) §5用十字交叉法解总平均数(22) §6用十字交叉法解利润问题(24) 第3招特值比例法(27) §1经典问题中的比例变化(27) §2设特殊值简算(32) 第4招快解统计类问题(38) §1排列组合中的基本原理和概念(38) §2解排列组合问题的经典方法(45) §3排列组合中的经典模型(49) §4概率问题模型(53) 第5招容斥原理(57) §1容斥原理(57) §2用文氏图解题(59) §3容斥原理在其他问题中的应用(64) 第6招最不利原则的使用(69) | 第7招巧用极端法(75) §1极端法的分析思路(75) §2极端法的分析工具(85) 综合训练一(90) 综合训练二(98) 综合训练三(106) 综合训练四(115) 第1招作差与作商(124) §1作差寻求规律(124) §2作商寻求规律(131) 第2招作和与作积(135) §1作和寻求规律(135) §2作积寻求规律(140) 第3招从数项特征求解(144) 第4招从分式结构求解(152) 第5招从组合方式求解(158) 第6招从位置关系推导(163) 第7招发散思维找寻新规律(175) 综合训练一(180) 综合训练二(184) 综合训练三(188) 综合训练四(192)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196) |
《中公版·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备考必学系列:7招搞定数量关系(升级版)》公务员行测考试数量关系难度较大,涉及的考点多而杂,会给考生备考带来一定的困扰!为此,中公教育公务员研究团队经过潜心研发,推出《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备考必学系列·7招搞定数量关系》。
本书围绕“实战”,着眼“速解”。就是要教会考生在时间短、题量大的考试中如何运用“技巧”,节省时间,从而赢得先机!“7招”是数量关系中重要的常用方法,需要考生重点掌握。
除此之外,本书还精选出配套真题和综合训练,让考生在实战中领悟并掌握速解技巧,最后通过综合训练进一步提升、加深,为考生的复习打牢基础,帮助考生掌握并熟练运用,轻松解题。
《中公版·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备考必学系列:7招搞定数量关系(升级版)》共包括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两部分内容,每部分均含7招。由中公教育的师资团队结合考生的实际需要,精心策划、合理筛选,历时数月编写而成,满足考生复习备考的需求。
要点必学——讲解数量关系中常用知识点及解题技巧,具有简单明了、实用高效的特点,易于考生接受和掌握。
真题精讲——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真题,让考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实战,又能切实体验要点必学的方法要义、精髓,达到融会贯通。
综合训练——旨在让考生充分练习、综合应用,在掌握技巧方法之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消化,起到熟能生巧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会成为您公考备考中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为您取得好成绩助力加油!
……
这套书的排版设计实在是一言难尽,初拿到手的时候,我就感觉有点头晕目眩。不知道是纸张的问题还是油墨的问题,整个书本看起来灰蒙蒙的,一点也不明亮,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真的非常疲劳。而且,很多公式的推导过程写得极其潦草,关键步骤经常是一笔带过,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实在太大了。我记得有几道经典的行程问题,它的解题思路明明可以用更清晰的图示来辅助理解,结果作者偏偏堆砌了一大段文字,读了好几遍才勉强摸到一点门道。更让人抓狂的是,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简直是随处可见,这对于一本以严谨著称的公务员考试用书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感觉编辑在校对环节完全是应付了事,让人不禁怀疑,连书本本身的质量都这样粗糙,里面的知识点会不会也同样存在水分?尤其是一些图形题的示意图,线条粗细不均,有些关键的交点位置根本看不清楚,极大地影响了我的学习效率和对这套资料的信任感。
评分关于配套的习题和解析部分,这本书的表现简直是灾难性的。习题的数量少得可怜,远不能满足一个考生日常练习的需求。更要命的是,很多题目的解析简陋到令人发指。我点开一道涉及不定方程的题目,它的解析只有两行字:“设x=a,y=b,代入得解”,然后就结束了。这对于需要详细步骤来巩固知识点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浪费时间。我不得不查阅网上的其他资料来对照和理解这道题的完整解法。一本备考用书,如果不能提供详尽、清晰的解析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那么它的教学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我希望看到的是,即便是最简单的题目,也能有清晰的逻辑链条展示出来,告诉读者每一步推导的依据是什么,而不是草草了事,把理解的责任完全推给了读者,这对于一本“必学系列”的用书来说,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评分这本书在讲解方法论上,给我的感觉是过于追求“技巧化”而忽视了数学思维的培养。那些所谓的“7招”,听起来很吸引人,但很多其实是套用特定题型的万能公式,一旦题目稍微变化一个条件,这些“招式”立刻就失灵了。我尝试着用书中的某个快速解题法去套用一道近期的副省级真题,结果发现计算量反而比我用传统代数法还要大,而且中间很容易算错。这套书似乎把数量关系简化成了一门“记忆技巧课”,而不是一门“逻辑推理训练课”。我更倾向于那些注重教会你如何建立模型、如何转化未知数的书籍,因为只有理解了背后的原理,才能触类旁通。这本书给我的体验就是,它教你如何快速得到一个答案,但如果你忘了这个“招数”,你就彻底懵了。这种对技巧的过度依赖,让我在面对灵活多变的考题时,内心深处缺乏一种扎实的安全感,总觉得底子不够牢固。
评分这本书的定价相对于其内容质量而言,显得性价比非常低。当我看到“专项备考必学系列”这几个字时,我本以为能得到一本覆盖面广、深度足够、且紧跟考纲变化的权威参考书。然而,实际体验下来,它更像是一本匆忙赶工的初稿汇编。从印刷质量、排版设计到知识点的深度挖掘和习题的丰富度,都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市面上那么多优秀的公考用书,它们在深度解析、错题分析、方法论的构建上做得远比这本书要出色。花费了时间和金钱购买这本书,最终我发现它仅仅是提供了一个非常表层的框架,很多核心的、难啃的骨头它都没有去碰。如果不是因为之前已经习惯了它的命名体系,我可能在拿到手的第一时间就会选择退货。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整个公考备考资料市场中,竞争力实在是不够突出,更像是一个流量时代的产物,而非经过精心打磨的教学精品。
评分我用了市面上大部分主流的公考数量关系教材,坦白说,这本《7招搞定数量关系》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显得非常单薄和零散。它似乎试图用“7招”这样极简的概念去概括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数学模块,结果就是每招都浅尝辄止,缺乏系统性和递进性。比如,它对排列组合的讲解,仅仅停留在基础公式的罗列上,对于如何识别“先选人还是先排座”、“是否考虑顺序”这些最容易混淆的陷阱点,几乎没有深入的分析和辨析。我特别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针对性强、难度递增的专项训练,但翻阅下来,题目类型高度重复,而且很多例题的难度设置与近几年的真题水平存在明显的脱节,偏低了不少。如果考生只是依赖这本书,想要在数量关系这一项上取得高分,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它更像是为完全零基础的初学者提供了一个“概念普及”的版本,但对于需要冲刺和精进的考生来说,价值有限,更像是一份不太靠谱的“入门向导”。
评分好
评分纸质不错
评分不错,实用,指导性强!!!!
评分hao~~~~~~~~~~~~~~~~~~~~~~~
评分小小的一点点,试试看吧
评分好评
评分好。。。。。。。。。。。。。。。。。
评分看评论好多说不好的,但我用着特别好。我基本等于从零开始,讲解很明白。
评分绝对的好书,质量过硬,内容完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