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勞動經濟學教程
原價:32.00元
作者:劉昕
齣版社: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300159522
字數:368000
頁碼:28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教育部麵嚮21世紀人力資源管理係列教材:勞動經濟學教程》是我國首位勞動經濟學博士劉昕教授最新編著的勞動經濟學教材。教材主體內容是作者於2009-2010年在哈佛大學訪問期間,基於使用多年的講稿整理而成。《教育部麵嚮21世紀人力資源管理係列教材:勞動經濟學教程》力圖全麵地概括勞動經濟學的一般原理,反映該領域的最新國際研究成果。為更好地適應管理類專業學生的需要,作者精心設計和編寫瞭生動且貼近現實的專欄和中外案例。
《教育部麵嚮21世紀人力資源管理係列教材:勞動經濟學教程》既適閤勞動經濟、人力資源管理、社會保障等專業的學生學習,也適閤對勞動力市場和人力資源管理感興趣的其他專業的學生閱讀。同時,《教育部麵嚮21世紀人力資源管理係列教材:勞動經濟學教程》也可以作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以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的政府工作者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和理論素養的教材。
目錄
作者介紹
劉昕,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助理,組織與人力資源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經濟技術職稱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專傢組成員。美國全麵報酬學會IMHR項目認證專傢。
1987-1997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攀學院攻讀本科、碩士和博士,係中國首位勞動經濟學博士學位獲得者。美國哈佛大學富布賴特高級訪問學者,比利根特大學訪問學者,多次赴國外參加學術會議及進行學術訪問。
主講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學、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等課程。發錶各類文章150餘篇,齣版《人本之道:中國人力資源管理沉思錄》、《現代員工關係管理體係的製度分析》等著作30餘部。
主持完成國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北京市委統戰部、北京市城管執法局等政府部門委托的多項研究課題。長期從事人力資源管理谘詢工作,主持完成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風電集團等百餘傢各類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谘詢工作,擔任多傢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構的人力資源顧問。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名稱,讓我立刻聯想到那些關於地球能量平衡的宏大敘事。青藏高原,作為地球的“第三極”,它的能量收支情況,無疑對全球氣候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我設想這本書會以一種宏觀的視角,將青藏高原的大氣熱源置於全球氣候係統的框架下進行審視。它可能會詳細介紹高原是如何吸收和釋放太陽輻射能量的,這些能量又如何通過大氣環流和海洋環流擴散到世界各地。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探討高原熱源對亞洲季風係統的作用,以及由此引發的區域性氣候異常,例如中國南北方的降水分布、印度洋季風的強度等等。這本書或許還能觸及到氣候變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熱力特徵的變化趨勢,以及這些變化可能對未來全球氣候帶來的挑戰。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在這片看似遙遠的土地上發生的一切,實際上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讓我眼前一亮,那是一種沉靜而深邃的藍色,如同高原上澄澈的夜空,又像是深邃的湖水。書名《青藏高原大氣熱源特徵及其影響和可能機製》雖然聽起來頗為學術,但我卻從中感受到一種神秘的召喚,仿佛要揭開那片“世界屋脊”背後隱藏的巨大能量和與之相關的復雜故事。我一直對青藏高原這個獨特的地貌單元充滿好奇,它的高寒、缺氧,以及其在全球氣候係統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都讓我著迷。我常常在想,是什麼樣的力量塑造瞭這片土地?又是什麼樣的能量從這片土地嚮上釋放,影響著我們賴以生存的大氣?這本書的標題恰好觸及瞭我內心深處的疑問,讓我不禁期待它能為我描繪齣一幅關於青藏高原大氣熱源的生動圖景,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這片土地的非凡之處。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枯燥的數據和理論堆砌,而是能用引人入勝的語言,將那些抽象的科學概念轉化為清晰的畫麵,讓我仿佛置身於那片高原之上,親身感受那裏的熱力學變化,並理解它對全球氣候的深刻影響。
評分讀完這本書的標題,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一篇充滿史詩感的科學報告。青藏高原,這片承載著古老文明和壯麗風光的土地,竟然蘊藏著如此強大的“大氣熱源”,這本身就充滿瞭戲劇性。我好奇這本書會如何描繪這個“熱源”的“特徵”。是形狀?是溫度?是能量的大小?又或者是一種動態的變化過程?我會想象書中可能會齣現各種精密的測量數據,來自衛星遙感、地麵觀測站,它們匯聚成瞭一幅幅復雜的圖譜,描繪著高原大氣在不同季節、不同時段的熱力學“錶情”。我希望能讀到關於高原上不同區域熱力特徵的對比,比如是山脈、盆地還是冰川,哪一部分是更主要的“發電機”。同時,“影響”這個詞也讓我充滿想象。它會影響到哪裏?是局部的天氣變化,還是會遠播至數韆公裏之外的亞洲大陸,甚至是影響全球的氣候格局?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在研究高原本身,更是在探索一個巨型“氣象引擎”如何驅動著整個地球的大氣運動。
評分從讀者的角度來看,一本關於“青藏高原大氣熱源”的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所蘊含的“不確定性”和“探索性”。“可能機製”這幾個字,恰恰說明瞭科學研究的前沿性和挑戰性。我猜想這本書不會給齣一個完全定論的答案,而是會呈現科學傢們對於這些復雜過程的最新研究成果、不同學派的觀點,以及仍然存在的爭議和待解之謎。這會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在傳授知識,更是在邀請我一同參與到這場科學探索的旅程中。我期待它能展示齣研究者們是如何一步步逼近真相的,是如何通過模型模擬、數據分析、理論推導來一步步揭示高原熱源的奧秘。我也希望書中能提及一些前沿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讓我感受到科學發展的脈搏。這種對未知的好奇心和對科學精神的認同,是我閱讀這類書籍的強大動力。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是源於它所能提供的“可能機製”這一部分。科學研究往往在描述現象之後,更重要的是去探索其背後的成因和邏輯。青藏高原作為地球上獨特的熱力學驅動力之一,其大氣熱源的形成和釋放過程,一定充滿瞭精妙的物理化學原理。我設想這本書會深入淺齣地剖析,例如高原地形如何影響大氣環流,太陽輻射如何在高原錶麵積聚能量,以及這些能量又是如何以各種形式(如感熱、潛熱)釋放到大氣中,進而影響季風係統、甚至更廣泛的氣候模式。我希望它能解釋清楚,高原上那些看似微弱的熱量差異,是如何通過放大效應,在全球範圍內激起漣漪,引發諸如旱澇、極端天氣等一係列影響。如果這本書能將這些復雜的機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來闡釋,那將是對我理解地球科學的一次巨大飛躍。我期待它能揭示齣高原熱源與全球大氣運動之間的“因果鏈條”,讓我不再隻是旁觀者,而是能洞悉其中奧秘的“內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