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舒伯特--交响曲(未完成b小调D759)
原价:9.00元
作者:舒伯特 作曲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4-01
ISBN:9787540427252
字数:
页码:9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交响曲 《未完成》作品作于1822年,时值舒伯特25岁,但直到43年后乐谱才被发现,并于1865年首次公演。本交响曲唯有第一、第二两乐章拥有完整的曲谱,第三乐章只有九小节改编为管弦乐曲,其它部分仍停留在钢琴曲谱的形态,第四乐章则连草稿都没有。但第一、第二两个乐章无论在形式上或感情处理上,都能搭配得天衣无缝,整个内容至此已表达得十分完整,再加任何诙谐曲乐章或终乐章,均有画蛇添足的感觉。所以,此曲在形式上虽然未完成,但实际上是完整无缺的,并因此而显得结构新颖,这恐怕是作者始料不及的。此曲不仅是舒伯特交响曲中杰出的作品,也是浪漫音乐的一部绝世佳作。它抒发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忧伤情绪充满了整个乐曲。透明清纯、优美丰富的旋律,不加装饰和声和音色,这种作曲手法非常新鲜,这是此曲成为世界上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的重要原因。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普通的音乐鉴赏指南。我发现,它成功地在学术深度和大众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作者在引述专业术语时,总是会紧接着用一段通俗易懂的解释来铺垫,确保即便是初次接触古典乐的读者也能跟上思路。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主题动机”的追踪与发展那一块的论述,他如何展示一个简单的旋律如何在不同的乐器和速度中被反复雕琢、变形,最终达到一种震撼人心的统一性。这种层层递进的分析,极大地丰富了我聆听这部交响曲时的体验。现在每次播放这首曲子,我耳边都会自动浮现出书中那些精妙的文字描述,仿佛有了一个专业的向导在我身边低语,指引我发现那些原本会被我忽略的音乐细节。这真是一次美妙的阅读和聆听的双重旅程。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是出于对德奥浪漫主义时期那种忧郁气质的迷恋。而这本书完全没有辜负我的期待。作者对音乐情感的捕捉极为敏锐,他对于那种介于希望与绝望之间的“灰色地带”的刻画,精准得令人心惊。书中引用了许多舒伯特同时代人的书信和日记片段,这些零散的史料像珍珠一样被串联起来,构建了一个立体、饱满的艺术家形象。我尤其喜欢作者探讨音乐“宿命感”的那几章,他将这部作品置于整个欧洲社会动荡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使得“未完成”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像是那个时代精神的象征。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是内敛而深沉的,没有过多的夸张辞藻,每一个判断都建立在扎实的音乐分析之上,读起来让人感到无比的信服和踏实。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达到了奢侈品的水准,每一页的纸张都带着一种温润的手感,让人爱不释手。我花了好几天时间,只是沉浸在作者对乐章结构层次的解构分析中。他对于“未完成”状态的解读非常具有启发性,没有急于给出尘埃落定的结论,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舒伯特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境变化和时代局限性上。这种尊重历史、尊重艺术家的探索过程的态度,非常值得称赞。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乐谱手稿细节的描述,那些仿佛能穿透时空限制的笔迹,让冰冷的文字瞬间鲜活起来。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读”这本书,更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试图理解一位天才在生命最后的时刻,是如何与他内心的不朽渴望搏斗的。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其他任何音乐评论书籍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极具艺术气息,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简约而有力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特地找了一个安静的午后,泡上一杯伯爵茶,才敢翻开它。虽然我不是科班出身的乐理专家,但光是阅读那些对音乐结构和情感张力的细腻描述,就已经让人心潮澎湃。作者似乎拥有将无形音乐转化为可触摸文字的魔力,他笔下的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我脑海中重新奏响。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历史背景时那种近乎考古学家的严谨,但又不失文学性的优美叙述。读完前几章,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十九世纪初的维也纳,亲眼见证了那个时代艺术家们那种既辉煌又带着宿命感的挣扎。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部交响乐的解读,更像是一部关于“未完成”这一概念的哲学探讨。它让我开始思考,那些被留白的部分,是否比完美呈现的作品更具有永恒的魅力。
评分我通常对严肃的古典音乐书籍望而却步,总觉得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术语,但这本关于舒伯特的著作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的文笔极其生动,读起来完全没有学术报告的沉闷感,更像是听一位资深乐评人,在一个私密的沙龙里,娓娓道来一段尘封的往事。他用了很多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对位法和和声进行,让我这个乐盲也能窥见其精妙之处。例如,他对某一段弦乐推进的描写,竟然用到了“像黎明时分,薄雾尚未完全散去,但第一缕阳光已穿透云层的犹豫与坚定”,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文字,让人忍不住一遍遍回味。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它让我对古典音乐的敬畏感消减了许多,转而产生了一种亲近感,仿佛音乐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殿堂艺术,而是触手可及的情感表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