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

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孫金力 編
圖書標籤:
  • 顯示技術
  • 集成電路
  • 彩色顯示器
  • 參數查詢
  • 電子工程
  • 顯示驅動
  • LCD
  • OLED
  • 顯示接口
  • 快速參考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107887
版次:1
商品編碼:1031126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37
字數:523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檢測速查,彩色顯示器常用集成電路互換速查,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型號與所在頁碼檢索,檢測數據,翔實準確,速查資料,快捷高效。

內容簡介

《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精選瞭國內外新型彩色顯示器中關於電源、視頻/音頻、行/場掃描和同步信號處理及屏幕顯示與顯像管,以及存儲器、微處理器等800多種常用集成電路的相關參數資料,包括引腳號、引腳名稱、引腳功能及有關參量的實測數據。為瞭檢索和使用方便,在書後附錄中列齣瞭集成電路資料索引,並給齣瞭1000多種常用集成電路的互換型號,為從事維修人員提供寶貴資料。
《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內容翔實新穎、實用性強。全書采用瞭列錶方法編寫,簡潔明瞭、直觀快捷、分類科學、列目獨特,可以對照電路特性和機理迅速查找故障元器件。為瞭方便讀者檢測有故障的集成電路,每個錶後注明瞭參數的測定機型,供彩色顯示器維修人員和生産技術人員檢測參考。
《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可作為彩色顯示器維修人員必備維修指南,也可作為維修人員參加職業技能考核和資格認證的專業培訓資料。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電源集成電路
1.1 開關電源控製集成電路
1.2 多端穩壓集成電路
1.3 行輸齣電源控製集成電路
1.4 功率因數校正控製集成電路
1.5 高壓控製集成電路
1.6 光電耦閤集成電路
1.7 電源檢測集成電路

第2章 視頻信號處理集成電路
2.1 視頻信號處理集成電路
2.2 視頻信號放大集成電路
2.3 視頻信號處理與放大集成電路

第3章 音頻信號處理集成電路
3.1 音頻信號功率放大集成電路
3.2 音頻信號處理集成電路

第4章 屏幕顯示控製集成電路
4.1 屏幕字符控製集成電路
4.2 屏幕顯示控製集成電路

第5章 行/場掃描和同步信號處理集成電路
5.1 行/場掃描信號處理集成電路
5.2 行掃描信號處理集成電路
5.3 場掃描信號處理集成電路
5.4 同步信號處理集成電路
5.5 行/場中心放大集成電路

第6章 顯像管附屬電路
6.1 光柵校正集成電路
6.2 動態聚焦集成電路
6.3 行/場會聚集成電路
6.4 顯像管控製集成電路

第7章 數字集成電路
7.1 異或門輸入集成電路
7.2 雙穩態集成電路
7.3 單穩態集成電路
7.4 電子開關集成電路
7.5 數字轉換集成電路

第8章 存儲器
8.1 24C係列存儲器
8.2 24LC係列存儲器
8.3 24LCS係列存儲器
8.4 其他係列存儲器

第9章 微處理器
9.1 微處理器
9.2 復位信號與12C總綫控製集成電路

第10章 運算放大與控製集成電路
10.1 運算放大集成電路
10.2 信號控製集成電路
附錄A 彩色顯示器常用集成電路互換速查一覽錶
附錄B 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型號與所在頁碼檢索一覽錶

前言/序言

  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計算機已進入尋常百姓傢。計算機的外部設備顯示器采用瞭一些新技術和新器件,電路的集成化程度越來越高,功能越來越強,這給顯示器維修人員帶來瞭新的挑戰。為瞭使廣大維修人員及時掌握新技術,我們實測瞭各種集成電路的電壓等參數而編寫本書,希望對彩色顯示器維修人員和電路愛好者的學習有一定幫助。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刪去瞭集成電路的內部結構方框圖、應用電路,隻選擇瞭集成電路的引腳號、引腳名稱、引腳功能和實測電壓,從而使本書的內容含金量更大。
  本書精選瞭國內外新型彩色顯示器中的800多種常用集成電路的參數資料及實測數據,這些都是維修人員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為使讀者查閱方便,根據集成電路的特點和功能分為10個部分,即電源集成電路、視頻信號處理集成電路、音頻信號處理集成電路、屏幕顯示控製集成電路、行/場掃描和同步信號處理集成電路、顯像管附屬集成電路、數字集成電路、存儲器、微處理器和運算放大與控製集成電路。書後列齣瞭集成電路資料索引,並提供瞭1000多種常用集成電路互換型號,供讀者參考。
  本書由孫金力擔任主編,袁大權、孫海濤擔任副主編,參加編寫的人還有李東亮、安思慧、董小改、張軍瑞、李勤、周文彩、孫運生、高文華、張明星、尹建華、張猛、郭會霞等。
  本書內容豐富、應用機型廣、信息量大、實用性強,可供顯示器的維修人員及無綫電愛好者閱讀。
《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 前言 在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時代,顯示技術作為人機交互的關鍵界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早期的單色顯示到如今五彩斑斕、細膩逼真的全彩色顯示,顯示技術的每一次革新都極大地豐富瞭我們的視覺體驗,並深刻地改變著信息傳遞和娛樂的方式。而這一切的實現,離不開背後強大的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IC)技術的支撐。特彆是用於驅動和控製彩色顯示器的各類集成電路,更是集成瞭復雜的邏輯功能、精密的信號處理能力以及高效的電源管理,是現代顯示設備的核心“大腦”。 《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的誕生,正是為瞭迴應廣大電子工程師、技術研究人員、産品設計師以及相關領域學生在麵對海量、快速更新的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型號時,所麵臨的參數查找、選型對比以及技術理解的挑戰。本書並非對某一特定集成電路進行深入的原理剖析或係統性的設計教程,而是聚焦於提供一個高效、便捷的參數查閱工具。它緻力於將市麵上主流和前沿的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的關鍵技術參數、性能指標、典型應用以及基本電氣特性,以一種高度組織化、易於檢索的方式呈現齣來。 本書的編寫原則是“實用至上,高效為先”。我們深知,在實際的研發和生産環境中,工程師往往需要在短時間內做齣關鍵的技術決策,而參數的準確性和可比性是這些決策的基礎。因此,我們精心篩選瞭大量具有代錶性的集成電路産品,並盡可能地提取瞭其最核心、最實用、最常被參考的參數。這些參數涵蓋瞭從基本的供電電壓、邏輯電平,到復雜的時序參數、驅動能力、色彩錶現相關指標,再到功耗、封裝形式、接口類型等多個維度。通過係統性的梳理和歸納,我們希望為讀者提供一個快速定位目標産品、理解其性能邊界、進行初步選型評估的強大支撐。 需要強調的是,本書的定位是“速查手冊”,而非詳盡的技術百科或設計指南。它不包含具體的電路設計實例、詳細的芯片內部結構講解、復雜的仿真分析,也不會深入探討某種顯示器麵闆的技術原理(如TFT-LCD、OLED、MicroLED等麵闆自身的物理特性)。本書的價值在於其參數的廣度和密度,以及對這些參數的清晰、標準化呈現。它旨在幫助您在浩瀚的集成電路海洋中,迅速找到最適閤您需求的“導航儀”。 本書的讀者對象廣泛,包括但不限於: 嵌入式係統工程師: 在設計集成瞭彩色顯示屏的嵌入式産品時,需要快速選擇閤適的顯示驅動IC、圖像處理器IC等。 消費電子産品開發者: 在開發智能手機、平闆電腦、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傢居産品等,需要根據屏幕尺寸、分辨率、刷新率、功耗需求等選擇閤適的顯示IC。 車載電子工程師: 在設計車載信息娛樂係統、儀錶盤、後視鏡顯示等,需要考慮高可靠性、寬溫工作範圍、抗乾擾能力強的顯示IC。 工業控製與醫療設備工程師: 在開發工業顯示器、醫療影像設備等,對顯示精度、色彩準確性、穩定性要求極高,需要精選滿足苛刻要求的顯示IC。 科研人員與教育工作者: 在進行顯示技術相關的研究或教學時,可以利用本書作為參考,瞭解當前主流顯示IC的參數水平和技術趨勢。 電子技術愛好者和學生: 希望通過查閱具體産品的參數,加深對顯示技術和集成電路應用的理解,為學習和項目實踐打下基礎。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效率即是生産力。希望《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能夠成為您在技術探索和産品開發道路上,一位得力而可靠的助手,幫助您節省寶貴的時間,做齣更明智的技術選擇,最終加速創新産品的誕生。 內容概述 《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的核心價值在於其係統性地匯集瞭當前市場上各類與彩色顯示器驅動、控製、處理密切相關的集成電路的關鍵技術參數。本書的組織結構清晰,旨在方便讀者根據自身需求快速定位和對比不同型號的IC。 第一部分:顯示驅動與控製集成電路 本部分是本書的重點,涵蓋瞭各類直接負責將數字圖像信號轉化為顯示麵闆像素點亮信息的集成電路。 1. LCD顯示驅動IC(Display Driver IC, DDIC): 麵闆類型適配: 區分TFT-LCD、IPS、VA等不同類型的LCD麵闆,並列齣支持的麵闆尺寸範圍。 分辨率與時序: 最大支持分辨率: 如WXGA (1280x800)、Full HD (1920x1080)、4K (3840x2160) 等,以及相應的接口標準(如MIPI DSI、LVDS、eDP等)。 刷新率(Refresh Rate): 如60Hz, 120Hz, 240Hz等,以及相關的像素時鍾頻率(Pixel Clock Frequency)。 接口時序參數: 包括行同步(HSYNC)、場同步(VSYNC)、數據使能(DEN)、像素數據時鍾(PCLK)的典型時序要求,以及數據傳輸速率。 色彩深度與格式: 色彩位數(Color Depth): 如6-bit, 8-bit, 10-bit, 12-bit RGB。 支持的色彩空間: 如sRGB, DCI-P3, Adobe RGB等。 像素映射格式: 如RGB888, RGB666, YCbCr等。 Gamma校正與亮度控製: 內置Gamma校正電路: 支持的Gamma麯綫類型和可配置性。 亮度調節範圍與步進: 通過PWM(脈衝寬度調製)或其他方式實現的亮度控製能力。 背光控製接口: 如PWM輸齣、I2C/SPI控製接口,以及支持的背光LED數量和電流驅動能力。 電源管理: 工作電壓範圍: 主電源(AVDD)、邏輯電源(DVDD)、內部存儲器電源(VCI)等。 功耗: 典型工作功耗、待機功耗,以及低功耗模式下的參數。 電源序列要求: Power-up/down時序要求。 通信接口: 主機接口: MIPI DSI (D-PHY/C-PHY), LVDS, eDP (Embedded DisplayPort), Parallel RGB, SPI, I2C等。 命令接口: 對於一些帶MCU的顯示驅動,可能包含I2C/SPI等配置和命令接口。 內置功能: 幀緩衝(Frame Buffer): 內置SRAM/DRAM容量。 圖像縮放與裁剪: 支持的功能範圍。 顔色查找錶(Color Look-Up Table, LUT): 支持的LUT大小和位深。 顯示屏保護功能: 如過溫保護、過流保護等。 封裝與溫度: 封裝類型: 如COF (Chip-on-Film), COG (Chip-on-Glass), QFN, BGA等。 工作溫度範圍: 工業級、消費級。 2. OLED/MicroLED顯示驅動IC: 像素驅動方式: 電流驅動、電壓驅動。 像素數量與分辨率: 直接支持的像素數量,通常與麵闆尺寸和分辨率相關。 驅動電壓與電流: OLED像素的源極驅動電流範圍、漏極驅動電壓範圍。 刷新率與像素時鍾: 支持的最高刷新率,以及相關的時序要求。 功耗優化技術: 如低功耗顯示模式、動態電壓/電流調整。 顔色管理: 色彩管理單元(CMU)、抖動(Dithering)技術。 內置功能: 像素校準、壞點補償(Bad Pixel Compensation)。 接口: MIPI DSI, LVDS, RGB等。 3. 通用顯示控製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圖形處理能力: 支持的2D/3D圖形API(如OpenGL ES),渲染管綫特性。 視頻解碼能力: 支持的視頻編碼格式(H.264, H.265, VP9等)及分辨率。 顯示輸齣接口: MIPI DSI, LVDS, HDMI, DP等。 內存接口: DDR3/DDR4/LPDDR3/LPDDR4等外部SDRAM接口類型及速率。 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功能: 圖像信號處理能力,如去噪、銳化、色彩增強。 顯示層疊加與混閤: 支持的疊加層數量及混閤模式。 功耗: GPU工作功耗,低功耗狀態。 第二部分:圖像處理與信號轉換集成電路 本部分關注將原始圖像數據轉換、增強、處理成適閤顯示驅動IC接收格式的集成電路。 1. 圖像信號處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 ISP): 輸入接口: CSI-2 (MIPI), Parallel Camera Interface等。 輸齣接口: MIPI DSI, LVDS, Parallel RGB等。 核心處理功能: RAW到RGB轉換: Bayer濾波、去馬賽剋(Demosaicing)。 色彩空間轉換: RGB轉YCbCr, YUV等。 白平衡(White Balance)與色彩校正。 伽馬校正(Gamma Correction)。 降噪(Noise Reduction): 2D/3D降噪。 邊緣增強(Edge Enhancement)。 動態範圍擴展(High Dynamic Range, HDR)處理。 鏡頭畸變校正(Lens Distortion Correction)。 分辨率與幀率支持。 功耗。 2. 視頻解碼器/編碼器: 支持的視頻格式: H.264/AVC, H.265/HEVC, VP8, VP9, AV1等。 支持的最大分辨率與幀率。 流式接口: SPI, I2C, parallel bus等。 輸齣格式: YUV, RGB等。 3. 信號轉換器(Scaler/Format Converter): 輸入信號類型: HDMI, DisplayPort, SDI, Analog Video等。 輸齣信號類型: LVDS, MIPI DSI, Parallel RGB等。 分辨率縮放: 將不同分辨率的輸入信號縮放到目標分辨率。 幀率轉換: 如24Hz轉60Hz。 色彩空間轉換: 如RGB轉YUV。 HDCP(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支持。 第三部分:顯示接口與連接器相關集成電路 本部分關注實現顯示信號在不同設備之間高效、可靠傳輸的接口芯片。 1. MIPI接口芯片: MIPI DSI Host/Peripheral。 MIPI D-PHY/C-PHY的傳輸速率和通道數。 協議層支持。 2. LVDS/eDP接口芯片: LVDS/eDP發射端/接收端。 支持的通道數和數據速率。 電平標準。 3. HDMI/DisplayPort控製器: HDMI版本支持(1.4, 2.0, 2.1)。 DisplayPort版本支持(1.2, 1.4, 2.0)。 支持的最大分辨率、刷新率和色彩深度。 HDCP支持。 第四部分:輔助與電源管理集成電路 與顯示係統相關的電源管理、時鍾生成、接口擴展等輔助IC。 1. 顯示麵闆電源管理IC(PMIC): DC-DC轉換器: 為顯示驅動IC提供所需的各種電壓軌。 LDO(Low Dropout Regulator): 提供穩定、低噪聲的電源。 LED背光驅動器。 電源序列控製。 輸齣電壓精度與效率。 2. 時鍾發生器/PLL(Phase-Locked Loop): 時鍾輸齣頻率與抖動(Jitter)。 支持的接口時鍾同步。 第五部分:參數檢索與選型指南 按應用場景分類: 如手機、平闆、車載、工控、醫療、VR/AR等。 按分辨率/尺寸分類: 如針對HD, FHD, 4K等分辨率。 按接口類型分類: 如MIPI DSI, LVDS, eDP等。 關鍵參數對比錶: 提供常用參數的快速對比錶格,方便直接比較。 選型注意事項: 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選型建議和需要重點關注的參數。 本書旨在通過結構化的參數羅列和清晰的分類,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而實用的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參考。每一款被收錄的IC,都將盡力提供其關鍵的技術規格、性能指標以及典型的應用信息,幫助您快速做齣準確的判斷和高效的選型。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最近一直在為一個嵌入式項目的顯示部分發愁,需要選配閤適的顯示驅動IC,但市麵上型號眾多,參數繁雜,看得我眼花繚亂。無意中看到瞭這本《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瞭下來。拿到手後,我驚喜地發現這本書的內容比我預期的要豐富和實用得多。 首先,它的信息密度非常高,涵蓋瞭市麵上絕大多數主流的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對於每一種IC,它都提供瞭非常詳盡的規格參數,並且這些參數的組織結構非常有條理。例如,它會將同一係列IC的參數集中在一起,並用錶格的形式清晰地展示齣來,這樣我就可以方便地進行橫嚮對比,找齣最適閤我需求的型號。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羅列參數,它還對很多關鍵參數進行瞭簡要的解釋和應用場景的說明。比如,在講解時序參數時,它會說明不同時序對顯示效果的影響,以及在實際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對於那些對顯示原理不太熟悉的工程師來說,這部分的解釋非常有價值,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參數背後的含義。 我特彆看重的是,這本書對不同接口標準(如SPI, I2C, Parallel RGB)的集成電路進行瞭詳細的介紹,並提供瞭相應的時序圖和接口說明。這對於我這種需要與MCU通信的開發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不再需要去翻閱厚重的datasheet纔能弄清楚信號的時序和電平,這本書直接把最核心的信息提煉瞭齣來,大大縮短瞭我的開發周期。 總的來說,這本手冊是我在顯示器集成電路選型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參考。它不僅提供瞭我所需的大量參數信息,更在理解和應用這些參數方麵給予瞭我極大的幫助。這本書的實用性和信息量都超齣瞭我的預期,物超所值。

評分

作為一名資深的硬件工程師,我接觸過的顯示器集成電路數不勝數。但每一次麵對新項目,尤其是在需要使用那些集成度更高、功能更復雜的“新型”顯示器集成電路時,我依然會感到信息碎片化和查找效率低下。這本《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的齣現,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瞭我的這種睏境。 這本書的價值體現在其對參數的深度和廣度上。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列齣諸如分辨率、色彩數、接口類型等基礎參數,而是深入到瞭諸如伽馬校正、動態範圍、色彩空間支持、局部調光控製等更精細的參數。這些參數對於實現高端顯示效果至關重要,而以往要找到這些信息,往往需要翻閱大量的技術文檔,甚至聯係廠商的技術支持。 更讓我欣賞的是,該手冊在介紹參數時,往往會結閤實際應用場景進行闡述。比如,在講解某些高級的圖像處理功能時,它會給齣該功能在實際應用中可能帶來的效果提升,或者在選擇某個參數時需要權衡的因素。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介紹方式,對於工程師進行深入的係統設計非常有指導意義。 我注意到,這本書還對不同類型的顯示麵闆(如IPS, VA, TN,以及OLED的各種子像素排列方式)所對應的集成電路參數特點進行瞭梳理。這對於在不同顯示技術之間進行取捨和選型時,能夠提供非常直觀的參考依據。過去,我需要自己去積纍和對比這些信息,現在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現成的、結構化的信息集閤。 當然,作為一本速查手冊,它在某些領域可能無法提供最前沿的、最細緻的設計指南,但它所提供的參數信息之全麵和準確,以及對參數應用價值的提煉,已經足以讓它成為我工作颱上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技術顧問,在我需要快速掌握一款新型集成電路的關鍵信息時,總能提供最精準、最實用的幫助。

評分

我最近剛接觸到一些新的顯示技術,比如 Micro LED,它們使用的集成電路跟傳統的 LCD 和 OLED 有很大的不同,參數也更加復雜。過去,要找這些新型集成電路的資料,簡直是大海撈針。但是,當我拿到這本《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之後,我發現我的工作效率得到瞭極大的提升。 這本書最讓我贊賞的一點是,它非常及時地收錄瞭許多最新的顯示技術所使用的集成電路參數。對於 Micro LED 這種相對新興的技術,它也給齣瞭相當詳細的參數列錶,包括驅動電壓、驅動電流、像素復位時間、信號隔離要求等,這些信息對於我這種需要評估和使用這些新型技術的工程師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而且,手冊中的參數錶格設計非常人性化,它不僅列齣瞭標準的參數名,還為每個參數提供瞭一個簡短的解釋,這讓我能夠快速理解參數的含義,避免因為術語不熟悉而造成的誤解。它還對一些關鍵參數的取值範圍進行瞭說明,並給齣瞭不同取值對顯示效果和功耗的影響,這對於我進行參數優化和器件選型非常有幫助。 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本書還包含瞭對不同封裝形式的集成電路的參數和特性說明,以及對一些常用測試方法的簡要介紹。這對於我進行實際的硬件設計和調試工作,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指導。我不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查閱零散的資料,這本書就像一個集成的知識庫,為我提供瞭所需的絕大部分信息。 總的來說,這本手冊不僅僅是一本參數的堆砌,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傢,用最精煉、最實用的方式,為我展現瞭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的核心信息。它是我在麵對新技術、新産品時,進行快速技術評估和初步選型的得力助手,大大縮短瞭我從概念到實現的周期。

評分

最近因為要參與一個智能穿戴設備的項目,需要集成一個高分辨率的OLED顯示屏,為此我查閱瞭大量的資料,期間遇到的最大睏難就是各種顯示驅動IC的參數理解和對比。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入手瞭這本《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 拿到這本書,我立刻被它的直觀和實用性所摺服。手冊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它將不同係列的顯示驅動IC按照應用領域和核心功能進行瞭劃分,比如“用於智能手錶”、“用於車載顯示”、“用於工業儀錶”等,讓我能夠快速定位到與我項目相關的部分。 每一種IC的參數列錶都非常詳細,而且重點突齣。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僅列齣瞭常規的參數,還包括瞭一些在小尺寸、低功耗設備中非常關鍵的參數,例如“像素驅動電壓範圍”、“背光控製精度”、“低功耗模式下的電流消耗”等。這些參數對於優化設備的續航和顯示效果至關重要,而以往這些信息往往分散在 datasheets 的角落裏。 這本書還非常有心地加入瞭一些“參數解讀”和“選型建議”的章節。例如,在解釋“色域覆蓋率”時,它會說明不同色域標準(如NTSC, sRGB, DCI-P3)對視覺效果的影響,並給齣瞭不同驅動IC對這些色域的支持程度。這種深入淺齣的講解,讓我能夠迅速理解參數的實際意義,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數字的層麵。 此外,手冊還對一些常見的通信接口(如MIPI CSI-2, I2C)的參數和時序要求進行瞭詳細說明,這對於我這種需要與主控芯片進行通信的開發者來說,是極大的便利。總而言之,這本手冊極大地簡化瞭我查找和理解顯示驅動IC參數的過程,讓我在項目初期就能做齣更明智的選型決策。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我的救星!作為一名新手電子工程師,我經常被各種新型彩色顯示器的參數搞得頭昏腦脹。過去,我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在網上搜集零散的信息,或者翻閱厚厚的Datasheet,效率低下不說,還經常錯過關鍵細節。但自從有瞭《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我的工作效率簡直是翻瞭好幾倍。 手冊的編排非常閤理,將不同類型顯示器的集成電路參數按照功能、接口標準、驅動方式等進行瞭分類,查找起來非常直觀。每一種集成電路都提供瞭詳細的關鍵參數,比如分辨率支持、色彩深度、刷新率、功耗、時序信號要求等等,而且都配有清晰的圖示和錶格,讓我一眼就能抓住重點。最讓我驚喜的是,它還包含瞭對一些常用接口(如MIPI DSI, LVDS)的詳細說明和參數解讀,這對於我這種需要對接不同供應商的顯示屏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 這本書不僅僅是參數的堆砌,它還巧妙地融入瞭一些實用性的建議和注意事項。例如,在介紹某些高速接口時,它會提醒讀者需要注意的信號完整性問題,或者在描述驅動IC時,會給齣一些關於功耗優化和散熱設計的參考。這些看似細枝末節的信息,卻往往能在實際設計中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而且,手冊的語言風格通俗易懂,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沒有那種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堆砌。 我尤其喜歡它對不同顯示技術(如TFT-LCD, OLED, Micro-LED)的集成電路的區分介紹,並且針對每種技術都列舉瞭典型的參數範圍和選型考量。這讓我能夠快速瞭解當前市場上的主流顯示技術及其對應的驅動IC特點,為我的項目選型提供瞭堅實的基礎。過去,我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去理解不同顯示技術之間的差異,現在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直接為我梳理好瞭脈絡。 總之,這本書對於任何需要接觸或使用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的工程師來說,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書。它不僅節省瞭我的時間,更提高瞭我的工作質量和準確性。我強烈推薦給我的同事們,相信他們也會和我一樣,從中獲益良多。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