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速查手册

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速查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金力 编
图书标签:
  • 显示技术
  • 集成电路
  • 彩色显示器
  • 参数查询
  • 电子工程
  • 显示驱动
  • LCD
  • OLED
  • 显示接口
  • 快速参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107887
版次:1
商品编码:1031126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7
字数:5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检测速查,彩色显示器常用集成电路互换速查,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型号与所在页码检索,检测数据,翔实准确,速查资料,快捷高效。

内容简介

《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速查手册》精选了国内外新型彩色显示器中关于电源、视频/音频、行/场扫描和同步信号处理及屏幕显示与显像管,以及存储器、微处理器等800多种常用集成电路的相关参数资料,包括引脚号、引脚名称、引脚功能及有关参量的实测数据。为了检索和使用方便,在书后附录中列出了集成电路资料索引,并给出了1000多种常用集成电路的互换型号,为从事维修人员提供宝贵资料。
《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速查手册》内容翔实新颖、实用性强。全书采用了列表方法编写,简洁明了、直观快捷、分类科学、列目独特,可以对照电路特性和机理迅速查找故障元器件。为了方便读者检测有故障的集成电路,每个表后注明了参数的测定机型,供彩色显示器维修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检测参考。
《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速查手册》可作为彩色显示器维修人员必备维修指南,也可作为维修人员参加职业技能考核和资格认证的专业培训资料。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电源集成电路
1.1 开关电源控制集成电路
1.2 多端稳压集成电路
1.3 行输出电源控制集成电路
1.4 功率因数校正控制集成电路
1.5 高压控制集成电路
1.6 光电耦合集成电路
1.7 电源检测集成电路

第2章 视频信号处理集成电路
2.1 视频信号处理集成电路
2.2 视频信号放大集成电路
2.3 视频信号处理与放大集成电路

第3章 音频信号处理集成电路
3.1 音频信号功率放大集成电路
3.2 音频信号处理集成电路

第4章 屏幕显示控制集成电路
4.1 屏幕字符控制集成电路
4.2 屏幕显示控制集成电路

第5章 行/场扫描和同步信号处理集成电路
5.1 行/场扫描信号处理集成电路
5.2 行扫描信号处理集成电路
5.3 场扫描信号处理集成电路
5.4 同步信号处理集成电路
5.5 行/场中心放大集成电路

第6章 显像管附属电路
6.1 光栅校正集成电路
6.2 动态聚焦集成电路
6.3 行/场会聚集成电路
6.4 显像管控制集成电路

第7章 数字集成电路
7.1 异或门输入集成电路
7.2 双稳态集成电路
7.3 单稳态集成电路
7.4 电子开关集成电路
7.5 数字转换集成电路

第8章 存储器
8.1 24C系列存储器
8.2 24LC系列存储器
8.3 24LCS系列存储器
8.4 其他系列存储器

第9章 微处理器
9.1 微处理器
9.2 复位信号与12C总线控制集成电路

第10章 运算放大与控制集成电路
10.1 运算放大集成电路
10.2 信号控制集成电路
附录A 彩色显示器常用集成电路互换速查一览表
附录B 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型号与所在页码检索一览表

前言/序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计算机的外部设备显示器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和新器件,电路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这给显示器维修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使广大维修人员及时掌握新技术,我们实测了各种集成电路的电压等参数而编写本书,希望对彩色显示器维修人员和电路爱好者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删去了集成电路的内部结构方框图、应用电路,只选择了集成电路的引脚号、引脚名称、引脚功能和实测电压,从而使本书的内容含金量更大。
  本书精选了国内外新型彩色显示器中的800多种常用集成电路的参数资料及实测数据,这些都是维修人员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为使读者查阅方便,根据集成电路的特点和功能分为10个部分,即电源集成电路、视频信号处理集成电路、音频信号处理集成电路、屏幕显示控制集成电路、行/场扫描和同步信号处理集成电路、显像管附属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存储器、微处理器和运算放大与控制集成电路。书后列出了集成电路资料索引,并提供了1000多种常用集成电路互换型号,供读者参考。
  本书由孙金力担任主编,袁大权、孙海涛担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人还有李东亮、安思慧、董小改、张军瑞、李勤、周文彩、孙运生、高文华、张明星、尹建华、张猛、郭会霞等。
  本书内容丰富、应用机型广、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可供显示器的维修人员及无线电爱好者阅读。
《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速查手册》 前言 在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时代,显示技术作为人机交互的关键界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早期的单色显示到如今五彩斑斓、细腻逼真的全彩色显示,显示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体验,并深刻地改变着信息传递和娱乐的方式。而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背后强大的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IC)技术的支撑。特别是用于驱动和控制彩色显示器的各类集成电路,更是集成了复杂的逻辑功能、精密的信号处理能力以及高效的电源管理,是现代显示设备的核心“大脑”。 《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速查手册》的诞生,正是为了回应广大电子工程师、技术研究人员、产品设计师以及相关领域学生在面对海量、快速更新的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型号时,所面临的参数查找、选型对比以及技术理解的挑战。本书并非对某一特定集成电路进行深入的原理剖析或系统性的设计教程,而是聚焦于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参数查阅工具。它致力于将市面上主流和前沿的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典型应用以及基本电气特性,以一种高度组织化、易于检索的方式呈现出来。 本书的编写原则是“实用至上,高效为先”。我们深知,在实际的研发和生产环境中,工程师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关键的技术决策,而参数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是这些决策的基础。因此,我们精心筛选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集成电路产品,并尽可能地提取了其最核心、最实用、最常被参考的参数。这些参数涵盖了从基本的供电电压、逻辑电平,到复杂的时序参数、驱动能力、色彩表现相关指标,再到功耗、封装形式、接口类型等多个维度。通过系统性的梳理和归纳,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个快速定位目标产品、理解其性能边界、进行初步选型评估的强大支撑。 需要强调的是,本书的定位是“速查手册”,而非详尽的技术百科或设计指南。它不包含具体的电路设计实例、详细的芯片内部结构讲解、复杂的仿真分析,也不会深入探讨某种显示器面板的技术原理(如TFT-LCD、OLED、MicroLED等面板自身的物理特性)。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参数的广度和密度,以及对这些参数的清晰、标准化呈现。它旨在帮助您在浩瀚的集成电路海洋中,迅速找到最适合您需求的“导航仪”。 本书的读者对象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嵌入式系统工程师: 在设计集成了彩色显示屏的嵌入式产品时,需要快速选择合适的显示驱动IC、图像处理器IC等。 消费电子产品开发者: 在开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等,需要根据屏幕尺寸、分辨率、刷新率、功耗需求等选择合适的显示IC。 车载电子工程师: 在设计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仪表盘、后视镜显示等,需要考虑高可靠性、宽温工作范围、抗干扰能力强的显示IC。 工业控制与医疗设备工程师: 在开发工业显示器、医疗影像设备等,对显示精度、色彩准确性、稳定性要求极高,需要精选满足苛刻要求的显示IC。 科研人员与教育工作者: 在进行显示技术相关的研究或教学时,可以利用本书作为参考,了解当前主流显示IC的参数水平和技术趋势。 电子技术爱好者和学生: 希望通过查阅具体产品的参数,加深对显示技术和集成电路应用的理解,为学习和项目实践打下基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效率即是生产力。希望《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速查手册》能够成为您在技术探索和产品开发道路上,一位得力而可靠的助手,帮助您节省宝贵的时间,做出更明智的技术选择,最终加速创新产品的诞生。 内容概述 《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速查手册》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系统性地汇集了当前市场上各类与彩色显示器驱动、控制、处理密切相关的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参数。本书的组织结构清晰,旨在方便读者根据自身需求快速定位和对比不同型号的IC。 第一部分:显示驱动与控制集成电路 本部分是本书的重点,涵盖了各类直接负责将数字图像信号转化为显示面板像素点亮信息的集成电路。 1. LCD显示驱动IC(Display Driver IC, DDIC): 面板类型适配: 区分TFT-LCD、IPS、VA等不同类型的LCD面板,并列出支持的面板尺寸范围。 分辨率与时序: 最大支持分辨率: 如WXGA (1280x800)、Full HD (1920x1080)、4K (3840x2160) 等,以及相应的接口标准(如MIPI DSI、LVDS、eDP等)。 刷新率(Refresh Rate): 如60Hz, 120Hz, 240Hz等,以及相关的像素时钟频率(Pixel Clock Frequency)。 接口时序参数: 包括行同步(HSYNC)、场同步(VSYNC)、数据使能(DEN)、像素数据时钟(PCLK)的典型时序要求,以及数据传输速率。 色彩深度与格式: 色彩位数(Color Depth): 如6-bit, 8-bit, 10-bit, 12-bit RGB。 支持的色彩空间: 如sRGB, DCI-P3, Adobe RGB等。 像素映射格式: 如RGB888, RGB666, YCbCr等。 Gamma校正与亮度控制: 内置Gamma校正电路: 支持的Gamma曲线类型和可配置性。 亮度调节范围与步进: 通过PWM(脉冲宽度调制)或其他方式实现的亮度控制能力。 背光控制接口: 如PWM输出、I2C/SPI控制接口,以及支持的背光LED数量和电流驱动能力。 电源管理: 工作电压范围: 主电源(AVDD)、逻辑电源(DVDD)、内部存储器电源(VCI)等。 功耗: 典型工作功耗、待机功耗,以及低功耗模式下的参数。 电源序列要求: Power-up/down时序要求。 通信接口: 主机接口: MIPI DSI (D-PHY/C-PHY), LVDS, eDP (Embedded DisplayPort), Parallel RGB, SPI, I2C等。 命令接口: 对于一些带MCU的显示驱动,可能包含I2C/SPI等配置和命令接口。 内置功能: 帧缓冲(Frame Buffer): 内置SRAM/DRAM容量。 图像缩放与裁剪: 支持的功能范围。 颜色查找表(Color Look-Up Table, LUT): 支持的LUT大小和位深。 显示屏保护功能: 如过温保护、过流保护等。 封装与温度: 封装类型: 如COF (Chip-on-Film), COG (Chip-on-Glass), QFN, BGA等。 工作温度范围: 工业级、消费级。 2. OLED/MicroLED显示驱动IC: 像素驱动方式: 电流驱动、电压驱动。 像素数量与分辨率: 直接支持的像素数量,通常与面板尺寸和分辨率相关。 驱动电压与电流: OLED像素的源极驱动电流范围、漏极驱动电压范围。 刷新率与像素时钟: 支持的最高刷新率,以及相关的时序要求。 功耗优化技术: 如低功耗显示模式、动态电压/电流调整。 颜色管理: 色彩管理单元(CMU)、抖动(Dithering)技术。 内置功能: 像素校准、坏点补偿(Bad Pixel Compensation)。 接口: MIPI DSI, LVDS, RGB等。 3. 通用显示控制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图形处理能力: 支持的2D/3D图形API(如OpenGL ES),渲染管线特性。 视频解码能力: 支持的视频编码格式(H.264, H.265, VP9等)及分辨率。 显示输出接口: MIPI DSI, LVDS, HDMI, DP等。 内存接口: DDR3/DDR4/LPDDR3/LPDDR4等外部SDRAM接口类型及速率。 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功能: 图像信号处理能力,如去噪、锐化、色彩增强。 显示层叠加与混合: 支持的叠加层数量及混合模式。 功耗: GPU工作功耗,低功耗状态。 第二部分:图像处理与信号转换集成电路 本部分关注将原始图像数据转换、增强、处理成适合显示驱动IC接收格式的集成电路。 1. 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 ISP): 输入接口: CSI-2 (MIPI), Parallel Camera Interface等。 输出接口: MIPI DSI, LVDS, Parallel RGB等。 核心处理功能: RAW到RGB转换: Bayer滤波、去马赛克(Demosaicing)。 色彩空间转换: RGB转YCbCr, YUV等。 白平衡(White Balance)与色彩校正。 伽马校正(Gamma Correction)。 降噪(Noise Reduction): 2D/3D降噪。 边缘增强(Edge Enhancement)。 动态范围扩展(High Dynamic Range, HDR)处理。 镜头畸变校正(Lens Distortion Correction)。 分辨率与帧率支持。 功耗。 2. 视频解码器/编码器: 支持的视频格式: H.264/AVC, H.265/HEVC, VP8, VP9, AV1等。 支持的最大分辨率与帧率。 流式接口: SPI, I2C, parallel bus等。 输出格式: YUV, RGB等。 3. 信号转换器(Scaler/Format Converter): 输入信号类型: HDMI, DisplayPort, SDI, Analog Video等。 输出信号类型: LVDS, MIPI DSI, Parallel RGB等。 分辨率缩放: 将不同分辨率的输入信号缩放到目标分辨率。 帧率转换: 如24Hz转60Hz。 色彩空间转换: 如RGB转YUV。 HDCP(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支持。 第三部分:显示接口与连接器相关集成电路 本部分关注实现显示信号在不同设备之间高效、可靠传输的接口芯片。 1. MIPI接口芯片: MIPI DSI Host/Peripheral。 MIPI D-PHY/C-PHY的传输速率和通道数。 协议层支持。 2. LVDS/eDP接口芯片: LVDS/eDP发射端/接收端。 支持的通道数和数据速率。 电平标准。 3. HDMI/DisplayPort控制器: HDMI版本支持(1.4, 2.0, 2.1)。 DisplayPort版本支持(1.2, 1.4, 2.0)。 支持的最大分辨率、刷新率和色彩深度。 HDCP支持。 第四部分:辅助与电源管理集成电路 与显示系统相关的电源管理、时钟生成、接口扩展等辅助IC。 1. 显示面板电源管理IC(PMIC): DC-DC转换器: 为显示驱动IC提供所需的各种电压轨。 LDO(Low Dropout Regulator): 提供稳定、低噪声的电源。 LED背光驱动器。 电源序列控制。 输出电压精度与效率。 2. 时钟发生器/PLL(Phase-Locked Loop): 时钟输出频率与抖动(Jitter)。 支持的接口时钟同步。 第五部分:参数检索与选型指南 按应用场景分类: 如手机、平板、车载、工控、医疗、VR/AR等。 按分辨率/尺寸分类: 如针对HD, FHD, 4K等分辨率。 按接口类型分类: 如MIPI DSI, LVDS, eDP等。 关键参数对比表: 提供常用参数的快速对比表格,方便直接比较。 选型注意事项: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选型建议和需要重点关注的参数。 本书旨在通过结构化的参数罗列和清晰的分类,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实用的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参考。每一款被收录的IC,都将尽力提供其关键的技术规格、性能指标以及典型的应用信息,帮助您快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高效的选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作为一名新手电子工程师,我经常被各种新型彩色显示器的参数搞得头昏脑胀。过去,我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搜集零散的信息,或者翻阅厚厚的Datasheet,效率低下不说,还经常错过关键细节。但自从有了《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速查手册》,我的工作效率简直是翻了好几倍。 手册的编排非常合理,将不同类型显示器的集成电路参数按照功能、接口标准、驱动方式等进行了分类,查找起来非常直观。每一种集成电路都提供了详细的关键参数,比如分辨率支持、色彩深度、刷新率、功耗、时序信号要求等等,而且都配有清晰的图示和表格,让我一眼就能抓住重点。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包含了对一些常用接口(如MIPI DSI, LVDS)的详细说明和参数解读,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对接不同供应商的显示屏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这本书不仅仅是参数的堆砌,它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实用性的建议和注意事项。例如,在介绍某些高速接口时,它会提醒读者需要注意的信号完整性问题,或者在描述驱动IC时,会给出一些关于功耗优化和散热设计的参考。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信息,却往往能在实际设计中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手册的语言风格通俗易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没有那种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 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显示技术(如TFT-LCD, OLED, Micro-LED)的集成电路的区分介绍,并且针对每种技术都列举了典型的参数范围和选型考量。这让我能够快速了解当前市场上的主流显示技术及其对应的驱动IC特点,为我的项目选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过去,我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理解不同显示技术之间的差异,现在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直接为我梳理好了脉络。 总之,这本书对于任何需要接触或使用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的工程师来说,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它不仅节省了我的时间,更提高了我的工作质量和准确性。我强烈推荐给我的同事们,相信他们也会和我一样,从中获益良多。

评分

我最近刚接触到一些新的显示技术,比如 Micro LED,它们使用的集成电路跟传统的 LCD 和 OLED 有很大的不同,参数也更加复杂。过去,要找这些新型集成电路的资料,简直是大海捞针。但是,当我拿到这本《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速查手册》之后,我发现我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一点是,它非常及时地收录了许多最新的显示技术所使用的集成电路参数。对于 Micro LED 这种相对新兴的技术,它也给出了相当详细的参数列表,包括驱动电压、驱动电流、像素复位时间、信号隔离要求等,这些信息对于我这种需要评估和使用这些新型技术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而且,手册中的参数表格设计非常人性化,它不仅列出了标准的参数名,还为每个参数提供了一个简短的解释,这让我能够快速理解参数的含义,避免因为术语不熟悉而造成的误解。它还对一些关键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行了说明,并给出了不同取值对显示效果和功耗的影响,这对于我进行参数优化和器件选型非常有帮助。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还包含了对不同封装形式的集成电路的参数和特性说明,以及对一些常用测试方法的简要介绍。这对于我进行实际的硬件设计和调试工作,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我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查阅零散的资料,这本书就像一个集成的知识库,为我提供了所需的绝大部分信息。 总的来说,这本手册不仅仅是一本参数的堆砌,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用最精炼、最实用的方式,为我展现了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的核心信息。它是我在面对新技术、新产品时,进行快速技术评估和初步选型的得力助手,大大缩短了我从概念到实现的周期。

评分

最近因为要参与一个智能穿戴设备的项目,需要集成一个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屏,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期间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各种显示驱动IC的参数理解和对比。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入手了这本《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速查手册》。 拿到这本书,我立刻被它的直观和实用性所折服。手册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它将不同系列的显示驱动IC按照应用领域和核心功能进行了划分,比如“用于智能手表”、“用于车载显示”、“用于工业仪表”等,让我能够快速定位到与我项目相关的部分。 每一种IC的参数列表都非常详细,而且重点突出。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列出了常规的参数,还包括了一些在小尺寸、低功耗设备中非常关键的参数,例如“像素驱动电压范围”、“背光控制精度”、“低功耗模式下的电流消耗”等。这些参数对于优化设备的续航和显示效果至关重要,而以往这些信息往往分散在 datasheets 的角落里。 这本书还非常有心地加入了一些“参数解读”和“选型建议”的章节。例如,在解释“色域覆盖率”时,它会说明不同色域标准(如NTSC, sRGB, DCI-P3)对视觉效果的影响,并给出了不同驱动IC对这些色域的支持程度。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能够迅速理解参数的实际意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数字的层面。 此外,手册还对一些常见的通信接口(如MIPI CSI-2, I2C)的参数和时序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这对于我这种需要与主控芯片进行通信的开发者来说,是极大的便利。总而言之,这本手册极大地简化了我查找和理解显示驱动IC参数的过程,让我在项目初期就能做出更明智的选型决策。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为一个嵌入式项目的显示部分发愁,需要选配合适的显示驱动IC,但市面上型号众多,参数繁杂,看得我眼花缭乱。无意中看到了这本《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速查手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下来。拿到手后,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的内容比我预期的要丰富和实用得多。 首先,它的信息密度非常高,涵盖了市面上绝大多数主流的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对于每一种IC,它都提供了非常详尽的规格参数,并且这些参数的组织结构非常有条理。例如,它会将同一系列IC的参数集中在一起,并用表格的形式清晰地展示出来,这样我就可以方便地进行横向对比,找出最适合我需求的型号。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参数,它还对很多关键参数进行了简要的解释和应用场景的说明。比如,在讲解时序参数时,它会说明不同时序对显示效果的影响,以及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那些对显示原理不太熟悉的工程师来说,这部分的解释非常有价值,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参数背后的含义。 我特别看重的是,这本书对不同接口标准(如SPI, I2C, Parallel RGB)的集成电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供了相应的时序图和接口说明。这对于我这种需要与MCU通信的开发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不再需要去翻阅厚重的datasheet才能弄清楚信号的时序和电平,这本书直接把最核心的信息提炼了出来,大大缩短了我的开发周期。 总的来说,这本手册是我在显示器集成电路选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考。它不仅提供了我所需的大量参数信息,更在理解和应用这些参数方面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这本书的实用性和信息量都超出了我的预期,物超所值。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硬件工程师,我接触过的显示器集成电路数不胜数。但每一次面对新项目,尤其是在需要使用那些集成度更高、功能更复杂的“新型”显示器集成电路时,我依然会感到信息碎片化和查找效率低下。这本《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速查手册》的出现,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的这种困境。 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其对参数的深度和广度上。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诸如分辨率、色彩数、接口类型等基础参数,而是深入到了诸如伽马校正、动态范围、色彩空间支持、局部调光控制等更精细的参数。这些参数对于实现高端显示效果至关重要,而以往要找到这些信息,往往需要翻阅大量的技术文档,甚至联系厂商的技术支持。 更让我欣赏的是,该手册在介绍参数时,往往会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阐述。比如,在讲解某些高级的图像处理功能时,它会给出该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带来的效果提升,或者在选择某个参数时需要权衡的因素。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介绍方式,对于工程师进行深入的系统设计非常有指导意义。 我注意到,这本书还对不同类型的显示面板(如IPS, VA, TN,以及OLED的各种子像素排列方式)所对应的集成电路参数特点进行了梳理。这对于在不同显示技术之间进行取舍和选型时,能够提供非常直观的参考依据。过去,我需要自己去积累和对比这些信息,现在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现成的、结构化的信息集合。 当然,作为一本速查手册,它在某些领域可能无法提供最前沿的、最细致的设计指南,但它所提供的参数信息之全面和准确,以及对参数应用价值的提炼,已经足以让它成为我工作台上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顾问,在我需要快速掌握一款新型集成电路的关键信息时,总能提供最精准、最实用的帮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