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通口述自传

黄通口述自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通 著
图书标签:
  • 自传
  • 回忆录
  • 黄通
  • 中国当代文学
  • 口述历史
  • 个人经历
  • 时代变迁
  • 文化人物
  • 传记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英典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ISBN:9787500097259
商品编码:1031532977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黄通口述自传

原价:49.00元

作者:黄通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0097259

字数:350000

页码:0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黄通是国民党老派人物,一生奔走国民党党务、政务、法务,经历甚为丰富,盖官阶不高,但威望孚众。曾亲历力行社、复兴社、三青团的基层组织创建与高潮阶段,抗战胜利后任南京市三青团支部书记长,为维持南京政治秩序贡献良多。1948年任立法委员后,致力于宪政体制建设,为“立法院”及法制委员会重要人物。因此,黄通的口述自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可读性强,对研究两党关系史、国民党党史、台湾政治体系构建史等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内容提要


《黄通口述自传》原版名《 黄通 先生访问记录》,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于1991年1~10月间在台北市复兴南路黄公馆共采访32次记录所辑, 陆宝千 先生主持采访,“立法院” 郑丽榕 女士记录,近代史所沈怀玉、 魏秀梅 女士整理。 黄通 先生自拟大纲,分类而谈,自述细节生动、周详。特别是有关力行社、复兴社、三青团以及“立法院体制委员会”诸内容,大陆史学界所见有限,对于研究和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国民党党史、国共两党关系史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目录


第一章第六代田舍儿1

�さ谝唤诎烁�井黄江夏堂1

�さ诙�节海界长春第一埭3

�さ谌�节题过六次名与字6

��

第二章不完整的学历9

�さ谝唤谄评�自去洋学堂9

�さ诙�节是彷徨更是祈望13

�さ谌�节学徒偷做大学生20

��

第三章进黄埔死里逃生28

�さ谝唤谖弊岸亮�法全书28

�さ诙�节中国国民党清党32

�さ谌�节三度应入学考试36

�さ谒慕谡憬�代训黄埔生42

�さ谖褰谥醒刖�校第七期52

��

第四章做革命的军官63

�さ谝唤谄评�优遇当排长63

�さ诙�节兴高采烈上战场65

�さ谌�节归德炮兵上刺刀67

�さ谒慕谧芩玖畛逡凹Ω�68

�さ谖褰谝品篮贾菰僬�训75

�さ诹�节郑州开封再出发80

��

第五章全阶段的训练89

�さ谝唤诰�官教育连学员89

�さ诙�节特别研究新闻系(与第六章参看)91

�さ谌�节政训研究班工作93

�さ谒慕诜揽昭�校研究班99

�さ谖褰诳拐匠趼�山受训101

�さ诹�节革命实践研究院102

�さ谄呓诹�合作战研究班105

�さ诎私谡降卣�务研究班113

�さ诰沤诠�防研究院七期114

��

第六章复兴运动与吾119

�さ谝唤诿苁苷觳楸晃�收119

�さ诙�节在东北军中去来128

�さ谌�节交通研究所雄图139

�さ谒慕诠笱羰姓�饬警风145

�さ谖褰诎屠杳尾斡爰┧�155

��

第七章重披军装主训练161

�さ谝唤诳己吮砭龆ㄏ爻�161

�さ诙�节司令参长竞垂青166

�さ谌�节萧纶甫军政部令169

�さ谒慕诹沸卤�驻阴阳界172

�さ谖褰谒托卤�师长设宴176

�さ诹�节高风亮节朱劼老179

�さ谄呓诜钦蕉凡慷油晃�180

�さ诎私谝豢讨咏崾�起立182

�さ诰沤诮枳∩先氖б等�184

�さ谑�节脱下军服民间去186

��

第八章高原梦断哀思190

�さ谝唤谏先奈餍兄构笾�190

�さ诙�节共研三月获结论193

�さ谌�节时局突变人事变196

�さ诰耪� 九月九日九时 200

�さ谝唤谝辉僖馔庀餐�外200

�さ诙�节 先生说你怕死202

�さ谌�节团长召见电飞渝204

�さ谒慕诓淮�召见去受降207

�さ谖褰谏虾S刑焐系叵�209

�さ谑�章南京市的纵横211

�さ谝唤诠ぷ骺占涔闱掖�211

�さ诙�节南京的民意代表219

�さ谌�节协助治安与市政226

�さ谑�一章以宪制为己任240

�さ谝唤谘≡穹ㄖ莆�员会240

�さ诙�节总统就职疑不祥248

�さ谌�节立法院新旧派系248

�さ谒慕诿裰髯杂申蓟ㄏ�255

�さ谖褰诟侠闯迤浦骱偷�259

�さ诹�节疏散留京被栽诬261

�さ谄呓诠阒萜�氛危机大263

�さ诎私谥谐;峥藿�李函264

�さ诰沤诰诱�院长差半票268

�さ谑�节反对倪任秘书长275

�さ谑�一节院会通过大整肃278

�さ谑�二节国庆酒会后疏散280

�さ谑�三节立监委国代纷电281

�さ谑�四节改造设立委党部285

�さ谑�五节出版法电力加价291

�さ谑�六节三次院会捕委员294

�さ谑�七节中央政策委员会301

�さ谑�八节立院党部书记长305

�さ谑�九节五权宪法守护者329

�さ诙�十节全身而退无怨仇337

�さ诙�十一节退职后感怀希望343

�さ谑�二章台中市党团部388

�さ谝唤谠莅蔡ㄖ心7洞�388

�さ诙�节台中市选举市长390

�さ谌�节成立改造委员会392

�さ谒慕诟ㄑ〉诙�届市长396

�さ谖褰谟滞先�月再回任397

�さ诹�节青年反共救国团400

�さ谑�三章律师事务十年404

�さ谝唤谝婪ㄈ〉寐墒χ�404

�さ诙�节两年准备一年习405

�さ谌�节酸甜苦辣五味陈408

�さ谒慕谑芾硭咚峡捶ü�414

�さ谑�四章中央党务三年417

�さ谝唤谥醒氲彻ねㄐ姓�417

�さ诙�节党工待遇比文官419

�さ谌�节悄然依例请退休421

�さ谑�五章感恩感德感怀422

�さ谝唤谖幢ㄇ锥魑瓷�墓422

�さ诙�节感恩长者师友爱(本节与第二章参看)423

�さ谌�节感怀身世瞻未来431

�じ铰迹何蚀�434

�ひ弧⒋蠓ü倩嵋榉�434

�ざ�、国防组织法437

�と�、管理外汇条例440

�に摹⒗投�基准法443

�の濉⑹Ψ督逃�问题444

�ち�、审检分隶问题445

�て摺⒐赜谛旄垂�447

�ぐ恕⒓彝デ榭�452

作者介绍


黄通(1907~1997),号更夫,江苏海门人。曾就读上海文治大学。后考入黄埔军校,1929年毕业于南京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职炮兵少尉。1933年后离开军职,曾历任贵州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南京市参议员、南京市三青团支部书记长、立法委员、国民党改造委员会书记长、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党务顾问及“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

文摘


序言



好的,根据您的要求,我将为您创作一份关于一本不同于《黄通口述自传》的图书的详细简介,内容会非常详尽,且完全避免提及您提到的那本书,力求自然流畅。 书名:《沧海遗珠:晚清海关官员的私密档案与中国近代化进程》 作者:[虚构作者名] 陈绍明 著 出版社:[虚构出版社名] 鸿文出版社 装帧形式:精装,附插图及历史地图 页数:约650页 --- 内容导览:一个被历史洪流裹挟的“局外人”的观察与记录 《沧海遗珠》并非一部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史诗,也非标准的政治人物传记。它是一部以第一人称视角,通过一位晚清至民国初期,供职于海关体系的资深官员——陆铭远的私密信函、日记残篇、以及他留下的口述回忆录片段整理而成的史料集。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几乎是“技术官僚”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领域:海关税务、口岸管理、外商交涉、以及地方权力与中央控制的微妙平衡。陆铭远的一生,从1880年代初踏入上海海关,直至1920年代末上海租界的风云变幻,恰好覆盖了中国社会从洋务运动的余晖,到辛亥革命的震撼,再到北洋军阀割据的动荡时期。 第一部分:税收的艺术与洋务的暗流 (1880s – 1900) 本部分主要聚焦于陆铭远早年在上海、天津等通商口岸的工作经历。在赫德(Robert Hart)时代背景下,海关作为中国近代化体系中少有的高效机构,其运作模式本身就是研究的焦点。 陆铭远在日记中详述了如何平衡中外人员的矛盾:一方面,他必须严格遵守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框架,确保税率的固定与关税的征收;另一方面,他又努力利用海关的专业性,向上级(清廷户部)呈报关于关税自主权与财政改革的建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详尽记录了海关内部的“中西共治”的结构。通过陆铭远的视角,读者可以看到中国职员如何在列强主导的体系中,学习现代会计、统计和法律知识,并试图将这些“洋法”内化为中国治理能力的一部分。其中关于烟土、丝绸、茶叶等主要进出口商品的税收细节,为研究晚清财政史提供了坚实的微观证据。 第二部分:革命的阴影与体制的裂变 (1900 – 1914) 庚子事变(义和团运动)和随后的《辛丑条约》,对海关的冲击是巨大的。本书引用了陆铭远在天津口岸亲身经历的危机。他的信件详细描述了如何与外国人员共同维护海关机构的运作,以避免口岸贸易完全瘫痪,以及他对革命思潮在知识分子和底层官员中蔓延的观察。 辛亥革命爆发时,陆铭远正驻守在长江中游的一处重要口岸。他记录了地方官员的立场变化、军队的倒戈,以及海关人员在“效忠朝廷”与“顺应时局”之间的艰难抉择。这本书不渲染宏大的战场叙事,而是聚焦于机构的“求生术”——如何在政权更迭的真空期,确保关税收入的稳定,从而避免地方军阀的直接掠夺。 第三部分:北洋时期的灰色地带与国际角力 (1914 – 1927) 进入民国后,海关的困境加剧。尽管名义上隶属于北京政府,但实质上其运作越来越受到列强“担保”的债务所制约,关税收入成为偿还外债的优先保障。 陆铭远被调任至武汉,负责长江航运的监管工作。这部分内容详尽描述了军阀势力对港口吞吐量的干预、地方武装对货物走私的默许,以及外国领事馆如何利用其治外法权,庇护本国商人逃避国内税收。 书中收录了几篇陆铭远对“关税自主”的深层思考。他认为,单纯的政治革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除非中国能在技术层面和国际法层面上建立起与列强平等对话的专业机构。他记录了其与几位留洋归来的青年才俊(许多后来成为国民政府财政要员)的私下讨论,探讨如何通过精算和数据,重新赢得国际金融界的信任。 独特视角与史学价值 《沧海遗珠》的独特性在于其“去政治化”的专业叙事。陆铭远将自己视为一名税务官、统计员和协调者,而非政治活动家。他记录的不是谁发动了起义,而是起义如何影响了白银的进出口平衡;他记录的不是哪个派系掌握了权力,而是哪个派系的官员更懂得如何有效率地征税。 本书穿插了大量原始照片、海关表格的复印件以及中英文信件对照,极大地增强了其历史现场感。对于研究中国近代财政史、地方治理史、以及晚清民初专业技术官僚群体的形成与命运的学者和爱好者而言,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侧面史料”。它揭示了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洪流中,那些看似置身事外的“技术人员”,如何以其专业知识,成为维持国家机器运转的看不见的支柱。 --- 本书推荐人群: 历史学、经济史、社会学研究者,以及对晚清民初城市生活和海关制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全书约1500字,内容详尽,无重复,未提及《黄通口述自传》)

用户评价

评分

《黄通口述自传》这个书名,本身就带有一种故事的召唤感,仿佛在低语着一个不平凡的人生。《黄通口述自传》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人生观的开启。我最期待的,是能从黄通先生的经历中,看到“韧性”的模样。在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中,是什么让他能够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继续前行?我希望在书中读到那些关于“坚持”的细节,那些在别人看来可能微不足道的努力,却在他身上汇聚成了改变命运的力量。我想要了解,他是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希望,如何在孤独中找到力量,又如何在迷茫中坚持自己的方向。这本书,在我心目中,更像是一份来自过往的人生指南,一份关于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的宝贵财富。我准备好,从他的故事中,汲取面对未知挑战的勇气和智慧。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像是一阵突如其来的微风,吹散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积攒的一些迷茫。我总是在想,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能够塑造出一个人如此深刻的洞察力?《黄通口述自传》恰好给了我一个绝佳的探究机会。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那些细微之处,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我们轻易忽视的瞬间,却往往蕴含着人生的真谛。我期待着,在黄通先生的口述中,能够找到那些关于“选择”的答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是如何权衡利弊,如何做出那些看似艰难却最终证明是正确的决定的?抑或是,那些让他后悔的决定,又是如何成为他成长道路上宝贵的教训?我希望能从他的讲述中,看到一个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适应,看到他在面对诱惑与挑战时,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抉择。我想了解,是什么支撑着他走过那些低谷,又是什么让他保持着那份对生活的热忱。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关于人生智慧的深度对话,一次关于如何活得更明白、更通透的启迪。

评分

拿到《黄通口述自传》这本书,我最先被吸引的不是那厚重的纸张和朴素的封面,而是一种莫名的期待感。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口述自传,往往比精心雕琢的文字更具生命力,更真实。它像是直接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情感, unfiltered, raw。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位黄通先生,他的人生究竟有着怎样的跌宕起伏,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我设想,他的讲述中一定充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那些在历史书上被一带而过,或者被刻意忽略的片段,或许在这里会以最生动的形式呈现。我期待的,是那些能够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故事,是那些能够让我看到人性光辉与复杂交织的瞬间。也许有辛酸,有无奈,但更可能的是,有坚持,有勇气,有对生命的热爱。我想从他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学习如何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如何在平凡生活中发现不凡。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一个人的书,更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一个时代,一个群体,乃至一种精神的侧面。我准备好带着一颗好奇而虔诚的心,去倾听,去感受,去理解。

评分

读一本口述自传,对我而言,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天然的“现场感”和“情绪浓度”。我仿佛能够透过文字,听到黄通先生的声音,感受到他讲述时的语气、语速,甚至是他偶尔的停顿和叹息。《黄通口述自传》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仿佛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和情感。我最想挖掘的,是那些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情感脉络。在某个关键时刻,他是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在取得成就的那一刻,他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波澜壮阔?我希望书中能够充满那些鲜活的、未经修饰的情感表达,那些最直接、最真实的人性流露。我渴望从中读出他的喜怒哀乐,他的爱恨情仇,他的不甘与释然。我想知道,是什么让他如此珍视某些人和事,又是什么让他对某些观念深恶痛绝。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段个人经历的回顾,更是一次关于生命体验的深刻分享,一次关于人类情感世界的细腻描摹。

评分

当我看到《黄通口述自传》这本书时,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这是怎样一种生命的力量,能够让一个人愿意将自己的人生袒露人前?我深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本独一无二的书,而口述自传,就像是打开了这本书最核心的章节,让我们得以一窥作者的灵魂深处。《黄通口述自传》对我而言,是一个充满未知与探索的宝藏。我特别好奇的是,黄通先生在回顾自己的人生时,会对哪些事物抱有怎样的“执念”?是对于某个理想的坚守,是对某种价值观的捍卫,还是对某个遗憾的耿耿于怀?我期待,在他的讲述中,能够看到那些贯穿他一生的“线索”,那些让他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他的关键因素。我也想知道,在他的人生旅程中,有哪些“意外”的惊喜,又有哪些“意料之中”的挑战。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次关于人生哲学的实践检验,一次关于如何在复杂世界中保持自我,如何在顺境与逆境中找寻意义的生动案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