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狂诗魔且情长:白居易传/刘春

酒狂诗魔且情长:白居易传/刘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白居易
  • 传记
  • 诗歌
  • 唐朝
  • 文学
  • 历史
  • 人物传记
  • 刘春
  • 中国古典文学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250308
商品编码:10324370808
出版时间:2013-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酒狂诗魔且情长:白居易传

定价:39.80元

作者:刘春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ISBN:9787511250308

字数:316000

页码:37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23321420

编辑推荐


在唐代,白居易是李白、杜甫之后的伟大诗人,他留下的文学遗产,数量多,他的人生经历之丰富多彩,品性耿直可爱。
千余年来,人们都热爱着这位大诗人,爱他至真至诚的性格,爱他至纯至洁的心灵。因此,真实还原这样一位守正不阿,豪放不羁,令人敬仰的诗人,便是一件极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内容提要


唐朝伟大诗人白居易出身官宦世家,他从小天资聪慧,奋发苦读,立志报国,然而,藩镇割据的战火硝烟,使他被迫随家人一次次搬迁流亡,历经坎坷,情爱之路亦多波折。二十余载寒窗苦读后,白居易终于高中进士,金榜题名,三登科第。入仕之后,他同情“永贞革新”,结交革新志士,抨击藩镇巨宦;与挚友元稹唱和频繁,志同道合,两人一起主持新乐府运动,影响深远。在政治上,他坚持正义,不料遭到奸人所陷,被贬为江州司马,仕途蹉跎,然情超高洁。被招回朝委以重任后,他不结朋党,公正主持科考,规劝好友元稹,挽救韩愈,为裴度免官而奔走......任苏杭刺史期间,他勤政为民,造福一方百姓,深得爱戴。政事之余,白居易一生勤奋为诗,创作了《长恨歌》、《琵琶行》等享誉千古的诗篇。

目录


*部 三登科第


神奇出生 /2

诗才神童 /7

藩镇作乱,远徙他乡 /12

青梅竹马 /16

避乱吴越 /20

赋《离离原上草》,名动京城 /27
*部 三登科第


神奇出生 /2

诗才神童 /7

藩镇作乱,远徙他乡 /12

青梅竹马 /16

避乱吴越 /20

赋《离离原上草》,名动京城 /27

交友苦读 /32

缠绵初恋,横遭干涉 /36

襄阳逢丧 /44

场屋结友谊,乡试初露才 /47

科考展雄才 /53

高中进士,涌泉谢恩 /59

衣锦还乡 /62

结识元刘 /67

初授官职 /75

奇逢名妓 /80

倡新乐府,支持革新 /86

惨别挚友,潜心策论 /93



第二部 志在兼济


拒贿县尉 /102

千古绝唱《长恨歌》 /104

巧修姻缘 /110

维护科考,抨击权宦 /120

指斥方镇,雪耻革新 /125

解民疾苦,为民谋利 /127

请罢宦官 /130

为友鸣冤 /134

伤民病痛,刺美见事 /139

丁忧渭水 /143

怜民爱民 /148

谋求援引 /151

以诗会友 /154

直言上书,横遭贬谪 /161

待罪京城 /168

贬谪江州 /172

《琵琶行》 /181

擘画讨藩 /191

量移忠州,名楼抒怀 /198

巧遇元稹 /203

忠州美政 /207

奇遇红颜知音 /212

哀悼先皇,凄怆回京 /222

旧友重逢,雅聚镇惊 /232

庆贺升迁,党争初现 /239

初登郎署,赋诗自嗟 /248

革新制诰,主持科考 /255

受人攻讦,为己辩护 /261

裴元冲突,居中调和 /269

朝堂论争,谏言用兵 /275

四方求援,搭救韩愈 /279

好友为相,规劝导之 /282

两友罢相,不平而鸣 /293



第三部 独善其身


断然离朝,出刺杭州 /300

筑堤掘井,造福于民 /307

诗酒交游,独善其身 /313

分司东都,出刺苏州 /321

执政有方,百姓称道 /332

离京赴洛,中隐生涯 /339

祭友别妓,沉痛至极 /346

甘露之变,喋血宫廷 /351

文酒之会,赋诗抒怀 /358

仙逝洛阳 /362

作者介绍


刘春,男,1975年生,原名尹国宏,曾用笔名无眠、芜眠等,网名星星草,湖北石首人,大学文化。主要著作有:文史类:出版《秦始皇智慧》、《成吉思汗韬略》、《战功卓,著十元帅》,主编《立于文化之巅的巨人》丛书并撰写其中《屈原》、《李白》、《杜甫》三部,出版《品读古代文化巨人》丛书之《诗家之绝唱——屈原》、《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一代圣贤——杜甫》等三部生活类。出版《男孩18岁前父母—定要做的100件事》、《生活教给我们的心理学一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妙招》等。发表教育论文四千余篇,另有与李泽厚先生的对谈2万字收入、《李泽厚近年答问录:》一书中。

文摘


暂无

媒体推荐


暂无


《山河故人:唐宋之际的士人与江湖》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位特定人物的生平,而是以唐宋之变这一宏大历史背景为经,以士人群体的精神嬗变为纬,试图描摹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庙堂、江湖与个人内心世界中的复杂纠葛与精神图景。我们选取了数个关键的侧面,力求还原一个立体、多维的士人群像,探寻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抉择、挣扎与最终的归宿。 一、 边塞与长安:双重世界的拉扯 唐朝中晚期,藩镇割据的阴影逐渐笼罩,文人阶层对“安天下”的理想与现实中的“边患”产生了深刻的认知错位。本书首先探讨了“边塞诗”从盛唐的昂扬激越,到中晚唐的沉郁顿挫所折射出的心态转变。我们细致考察了数位活跃于边疆或曾参与边事的重要文人,如陆贽、韩愈以及后来的范仲淹等人,他们如何将个人的政治抱负与边防策略相结合。 书中着重分析了“入世”与“出世”的辩证关系。长安是权力的中心,也是士人实现“兼济天下”抱负的唯一舞台。然而,政治的倾轧、派系的斗争,使得无数抱有赤诚之心的士人不得不面对理想的破灭。我们通过梳理当时的奏议、私书以及诗文中的隐晦表达,展示了他们如何在进退之间,平衡名节与生存的需求。这不仅仅是关于官场哲学的探讨,更是对个体精神如何在大时代中寻求安顿的追问。 二、 江湖的兴起:士人精神的“再山水化” 随着中央集权的松动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开始松动。一个崭新的“江湖”概念逐渐在士人阶层中浮现。此处的“江湖”并非全然指涉武侠世界,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流放地,是逃离体制束缚、追求个体自由的象征空间。 本书深入剖析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的重新诠释。如果说魏晋的玄学是为出世寻找哲学依据,那么宋代的山水情结则更倾向于一种审美的避难所。我们考察了苏轼在黄州、惠州时期的创作,他如何将政治上的失意转化为对自然物候细致入微的体察与哲理的提炼。这是一种主动的“退守”,使个体精神得以在自然秩序中重新获得力量。此外,我们还讨论了“游记”这一文体的成熟,它标志着士人开始以更具主体意识的方式去丈量和记录他们所生存的土地,将山水由背景升格为对话者。 三、 友谊的艺术:私人情谊与公共精神的交汇 在政治环境日益险恶的背景下,士人之间的私人友谊显得尤为珍贵。本书将“交游”视为研究唐宋士人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切口。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著名的“唱和”集会,更是那些在逆境中相互扶持、在贬谪中保持通信的“患难之交”。 通过对大量信札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友谊如何承载了政治理想的延续。在无法直接干预朝政时,文人们通过对彼此诗作的品评、对学问的切磋,构建了一个独立于朝廷之外的“文人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不仅提供了情感慰藉,更成为维护既有文化标准和学术传承的重要力量。这种“士以同道相合”的模式,预示着后世文人结社活动的兴起。 四、 城市生活与审美趣味的转向 唐宋之际,城市化进程加速,市民阶层崛起,这深刻影响了士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本书的第四部分聚焦于士人在都市中的生活侧写,探讨了“风雅”的物质载体——茶道、香学、园林艺术的兴盛。 我们不再将这些视为纯粹的“闲情逸致”,而是将其视为士人应对高度结构化社会的一种“生活美学”策略。例如,宋代士人对“点茶”过程的极致追求,体现的不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对“精微”的执着,是对“格物致知”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渴望。这种对生活细节的精密处理,成为士人区别于普通商贾和市井百姓的重要标识。他们的审美趣味,逐渐从盛唐的恢弘大气,转向对宋人所推崇的“天真烂漫”与“平淡天真”的内在挖掘。 结论:不朽的文脉 《山河故人》试图揭示,唐宋士人并非是一个单调的群体,他们是理想家、是政治的牺牲品、是自然的朝圣者,更是生活的艺术大师。他们的精神轨迹,构成了中国传统文人品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本书通过宏观的历史叙事与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旨在为读者呈现一幅关于学问、权力和情感在漫长历史中交织演变的壮阔画卷。读完此书,读者将能更深刻地理解,那些流传千古的文字与思想,是如何在特定的时代土壤中孕育而出,又如何塑造了我们今日所见的文化景观。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酒狂诗魔且情长:白居易传》的书名,让我联想到许多关于古代文人的描摹,总是少不了才情横溢,也常常伴随着一些不羁的性情。“酒狂”二字,很容易让人想到李白,而“诗魔”又不禁让我想到那些沉浸于创作、甚至有些偏执的文人。白居易,这位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大家,他的名字自带一种亲切感,仿佛他的诗句就如同邻家老友的絮语,温暖而深刻。“情长”则是一个更加引人遐想的词汇,是关于他的个人情感,还是他对世间万物的深情?我期待这本书能通过刘春的讲述,为我揭开白居易鲜为人知的生活面貌。他的人生轨迹,从初露锋芒到宦海沉浮,再到晚年的闲适,想必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提炼出最能代表白居易“酒狂”、“诗魔”、“情长”特质的素材,并将其编织成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本书会不会让我对他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酒狂诗魔且情长:白居易传》这本书名就足够吸引人了,光是“酒狂诗魔”这四个字,就足以勾勒出一位极富才情却又洒脱不羁的文人形象。白居易,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诗歌,或是讽刺现实,或是抒发情怀,都深深地触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我一直对这位诗人充满好奇,他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情长”二字又暗示了怎样的情感纠葛或深厚的情谊?这本书的副标题“白居易传”则直接点明了它的内容,让我对作者刘春充满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展现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白居易,不仅仅是那个名垂青史的诗人,更是那个有七情六欲、有悲欢离合的普通人。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将“酒狂”、“诗魔”与“情长”这三个看似矛盾却又浑然一体的特质,巧妙地融合在白居易的一生中的。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挖掘他创作背后的故事,他与友人、家人、甚至是心仪之人的关系?我想看到一个鲜活的白居易,他的智慧、他的无奈、他的风流,都在刘春的笔下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

评分

“酒狂诗魔且情长:白居易传”这个书名,光听着就充满了一种古典而浪漫的韵味,仿佛能瞬间将人拉回到那个风雅的年代。“酒狂”和“诗魔”,在我看来,是才华横溢的文人身上常常会显现出的两种极致的特质,一种是纵情于杯中物,一种是沉醉于文字的世界,这两者结合在一个人身上,想必是多么令人神往又难以捉摸。“情长”则更增添了一丝人性的温暖与厚重,它或许指的是他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深厚情感,又或许是他对时代、对人民的绵长牵挂。我一直对白居易这位诗人抱有浓厚的兴趣,他的诗歌贴近生活,直抒胸臆,充满了人情味。刘春的这本书,以如此诗意的书名来命名,让我相信它一定不是一本枯燥的学术传记,而是会以一种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感染力的方式,来呈现白居易的传奇一生。我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更加有血有肉的白居易,看到他如何在“酒狂”、“诗魔”的特质中,依然保持着那份“情长”的赤子之心。

评分

《酒狂诗魔且情长:白居易传》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白居易,这位与我们如此接近的唐代大诗人,他的名字本身就承载着无数的诗篇和故事。而“酒狂”和“诗魔”,这两个词汇组合在一起,仿佛就勾勒出了一个极具个性和感染力的文人形象,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尤其对“情长”二字感到好奇,它不仅仅可以理解为他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深厚情感,更可能是一种贯穿他一生的情怀,是对生命的眷恋,对社会的关怀,对艺术的执着。刘春的这部传记,用这样富有张力的书名,无疑是在向读者传递一种信息:这本书将不仅仅是一份史料的梳理,更是一次深入灵魂的探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挖掘出白居易那些不为人知的侧面,他的喜怒哀乐,他的得意失意,他如何在这个跌宕起伏的时代中,用他的诗歌和他的生命,写下属于自己的“情长”篇章。

评分

“酒狂诗魔且情长:白居易传”这个书名,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勾勒出一位充满魅力的文人形象。白居易,这个名字在文学史上如雷贯耳,他的诗歌,朴素却又深刻,仿佛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而“酒狂”和“诗魔”,这两个标签,则赋予了他一种近乎癫狂的艺术气质,让人忍不住想要了解,是什么样的经历,造就了他如此独特的个性?“情长”二字,更是为整个书名增添了一抹柔情和温度,它可能暗示着白居易在情感世界里的丰富经历,也可能指向他对这个世界的深沉眷恋。我一直认为,伟大的诗人,往往是将个人情感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的。因此,我期待刘春的这本传记,不仅仅是梳理白居易的人生轨迹,更能够深入挖掘他内心深处的思考,他如何看待世事变迁,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又如何在“酒狂”、“诗魔”的表象下,保持着那份“情长”的温暖与担当。这本书,定然是一次充满人文关怀的阅读体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