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食品选购误区害了你 超实用的食品安全选购教科书中国农科院食品专家带您逛超市

别让食品选购误区害了你 超实用的食品安全选购教科书中国农科院食品专家带您逛超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德纯 著
图书标签:
  • 食品安全
  • 食品选购
  • 健康饮食
  • 营养知识
  • 超市攻略
  • 食品误区
  • 农科院
  • 实用指南
  • 食品科普
  • 家庭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阔步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科技
ISBN:9787530466469
商品编码:10320448388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3-06-01

具体描述



商品详情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平装: 233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32
  • ISBN: 9787530466469
  • 条形码: 9787530466469
  • 商品尺寸: 20.6 x 14.8 x 1.4 cm
  • 商品重量: 322 g




内容简介

民以食为天,在超市代替了副食店、粮店的现今社会,每人每天都免不了与超市打交道,超市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食品来源地。那么,您熟悉超市的食品种类构成吗?对超市各类食品充分了解、购买自如吗?贵的就是好的吗?这些东西的差别在哪?你每天都在选购不同的食品,但是从来就没有人教你怎么样正确选购。如何根据自己经济能力买到需要的、xingjiabi高的物品,用zui经济的买到zui好的。如果您掌握了在超市选购食品的知识,您收获的将不仅仅是健康,您的生活质量将会有质的变化。这是一本关系全家的健康书,涵盖了我们日常所有食用的食品,破解了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误区,记录了日常食品常识。还补充介绍了一些必要的食品知识,从而成为人们居家生活的好帮手。



作者简介

张德纯,1947年生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心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果蔬营养及食品安全研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曾发表《芽苗菜营养》、《体芽菜栽培技术》、《新兴蔬菜图册》、《番茄主张》等专著,并多次获得国家及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张蘅,80后,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医疗服务管理硕士。崇尚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致力于食品营养与健康关系的探讨。现于北京医院从事医疗管理和营养学研究工作。发表有《水果营养健康》、《添加剂离你有多远》等专著。



目录

Part1食品与超市 
从“吃”说起 
民以食为天 
食品的演变 
天下食品知多少 
超市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在没有超市之前 
世界上di一个超市 
中国的超市 
消费者选择了超市 
Part2如何在超市选购食品 
粮食类食品 
面粉 
1.普通粉、标准粉和富强粉 
2.高筋粉、中筋粉和低筋粉 
3.饺子粉 
4.自发粉 
5.面粉不是越白越好 
大米 
1.超市出售的大米 
2.糙米营养价值高 
3.功能大米 
4.如何挑选大米 
杂粮 
1.小米 
2.玉米面 
面包与糕点 
1.面包 
2.糕点的种类 
3.蛋糕中的蛋糕油 
4.奶油和人造奶油 
5.比糖甜的甜蜜素 
6.误导消费者的“蛋白糖” 
7.糕点中的香精香料 
8.糕点中的抗氧化剂和防腐剂 
9.色彩鲜艳的糕点问题多 
“方便面”面面观 
1.方便面的历史 
2.方便面的种类 
3.方便面中的添加剂 
4.方便面料包中的添加剂 
5.方便面汤中的酱色是酱油吗 
6.牛肉方便面中有牛肉吗 
7.猪骨汤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8.方便面的危害 
9.科学食用方便面 
豆制品 
1.豆制品知多少 
2.北豆腐和南豆腐 
3.内酯豆腐 
4.“日本豆腐”不是豆腐 
5.豆腐中严禁添加苯甲酸钠 
6.豆腐干中的山梨酸盐 
7.美味的豆制品 
8.别有风味的腐竹 
9.绿豆粉丝 
10.优质粉丝、粉条的识别 
11.烹调用淀粉 
膨化食品 
1.甜香酥脆的膨化食品 
2.膨化食品脂肪含量高 
3.膨化食品蛋白质含量低 
4.膨化食品多含铝 
肉及肉制品鲜、冻畜肉 
1.肥美的猪肉 
猪肉的分级与分割部位/猪肉的挑选/排酸肉/如何识别注水肉/含有瘦肉精的猪肉 
2.美味的牛肉 


《舌尖上的智慧:现代生活中的食品安全与营养指南》 一部洞察当下食品工业、揭示日常消费陷阱、赋能家庭健康决策的深度著作 在这个信息爆炸、食品种类琳琅满目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无数次的“食品选择”。然而,我们对餐桌上食物的了解,往往停留在标签的表面和商家的宣传口号中。究竟什么是真正的营养?潜藏在那些光鲜亮丽的包装背后的工业真相是什么?如何才能在超市的货架前,做出既美味又健康的真实选择? 《舌尖上的智慧:现代生活中的食品安全与营养指南》并非一本简单的“避坑手册”,它是一份面向现代家庭、深度解析食品科学、重塑健康消费观的综合性读本。本书旨在帮助每一位关注生活质量的读者,从宏观的食品工业体系到微观的食材挑选技巧,构建起一套科学、理性、实用的食品安全与营养认知框架。 第一部分:解构现代食品工业:从农田到餐桌的隐秘链条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我们日常食物的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揭示工业化食品生产的内在逻辑与潜在风险点。 第一章:预制化浪潮下的真实成本 深度解析预制菜的分类与应用: 探究半成品、复水食品、速冻调理食品的制造工艺,区分其营养保留率的差异。 “零添加”的真相: 剖析食品工业中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的使用边界与必要性,辨析“天然等同物”与“人工合成物”的实质区别。 工业化对营养素的损耗模型: 通过实例对比,展示深加工过程如何影响维生素、矿物质及必需脂肪酸的生物利用度。 第二章:标签背后的“信息战”:如何读懂一张复杂的营养标签 营养成分表的精确解读: 重点讲解“能量”、“钠”、“反式脂肪酸”、“膳食纤维”的每日摄入参考值(DRI)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根据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调整。 配料表的“排序密码”: 揭示配料表的前后顺序所代表的真实含义,识别隐藏的高糖、高盐、高脂成分。 功能性声称的科学门槛: 辨别哪些健康宣称(如“富含DHA”、“提高免疫力”)具备可靠的科学依据,哪些属于夸大宣传。 第二章:潜藏的风险:食品添加剂的“必要之恶”与科学管控 添加剂的分类与功能学意义: 系统梳理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甜味剂等六大类添加剂的工业作用,阐明其在保障食品安全和口感均匀性上的贡献。 过量使用的风险评估: 探讨在非规范使用或长期高剂量摄入下,特定添加剂可能对人体消化系统和代谢平衡带来的潜在影响。 全球标准对比: 比较欧盟(EFSA)、美国(FDA)和国内对常见添加剂的安全阈值(ADI)设定,提供一个更宽广的国际视野。 第二部分:食材的本真与挑选的艺术 本部分聚焦于生鲜采购环节,强调如何通过感官判断、存储知识和产地理解,最大化地获取食材的天然价值。 第三章:肉类与水产的“新鲜度”辨识学 肌肉的生化变化与保鲜技术: 剖析肉类“红变”的科学原理(肌红蛋白的氧化),区分自然氧化与微生物导致的腐败迹象。 水产品的新鲜度指标: 学习如何通过鱼眼光泽度、鳃部颜色、弹性测试,以及虾蟹的活动力来快速判断其品质。 激素与抗生素的残留问题: 探讨规模化养殖中药物使用的现状,以及消费者在购买有机认证或绿色认证产品时应关注的核心标准。 第四章:果蔬的“内在美”与表皮下的保护层 应季性与营养密度: 分析不同生长季节下,常见蔬菜(如十字花科、茄果类)在特定营养素(如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含量上的波动规律。 农药残留的理性认知: 介绍“可接受残留水平”(MRLs)的制定依据,并提供科学的清洗、削皮策略,以平衡安全与营养的损失。 “丑陋”食物的价值: 倡导接受外观不完美的蔬果,它们往往是自然生长、未被过度商业化修饰的代表。 第五章:油脂的真相:餐桌上的“隐形杀手”与健康替代 脂肪酸的化学结构与健康效应: 深入讲解单不饱和、多不饱和(Omega-3与Omega-6)、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食用油的烟点(Smoke Point)与适用性: 详细列举常见食用油(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椰子油等)在不同烹饪温度下的稳定性分析。 精炼油与初榨油的取舍: 探讨油脂的精炼过程对营养成分的剥离程度,指导读者根据烹饪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油品。 第三部分:建立家庭的健康堡垒:烹饪、储存与营养均衡 本书的最后部分回归到家庭实践,提供可操作的指南,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日常习惯。 第六章:烹饪的温度控制与营养保护 水溶性与脂溶性维生素的流失机制: 分析焯水、炖煮、油炸等不同烹饪方式对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A、D、E、K的保留率影响。 “好淀粉”与“坏淀粉”: 介绍全谷物、根茎类食物的抗性淀粉生成原理,以及通过冷却再加热如何提升其健康价值。 “鲜味”的健康替代方案: 探索使用发酵食品、香草和天然酸度来替代过量的味精和盐分,提升食物的自然风味。 第七章:食品储存的科学化管理 冰箱的“分区治理”: 掌握不同食物(熟食、生肉、奶制品、绿叶菜)在冰箱冷藏室、冷冻室的最佳存放位置与时间标准。 防霉与异味隔离: 学习如何通过干燥度控制和真空包装技术,有效延长干货、豆类和粉末类食品的保质期。 剩菜的二次加热安全指南: 明确指出哪些食物(如海鲜、绿叶蔬菜)在重复加热后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会显著下降,并提供安全复热的最佳操作流程。 第八章:构建个人化的“餐盘平衡” 能量代谢与营养素协同作用: 阐述不同营养素(如铁与维生素C、钙与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协同吸收机制。 针对特殊人群的饮食微调: 简要介绍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在日常膳食结构上需要关注的营养侧重点,而非提供临床治疗方案。 从“吃饱”到“吃好”的心态转变: 强调饮食的规律性、多样性与食物来源的可持续性,倡导一种基于知识的、轻松愉快的健康生活哲学。 《舌尖上的智慧》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路线图,帮助您在琳琅满目的食品世界中,摆脱盲从和焦虑,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口中有益”,将每一次的食物选择,都转化为对自身和家人健康的有力投资。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食品安全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辨别能力。然而,现实中的信息太过于庞杂,各种渠道的信息鱼龙混杂,让人难以分辨真伪。这本书《别让食品选购误区害了你》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这种渴望获得可靠、权威食品安全选购知识的需求。标题中的“中国农科院食品专家”这几个字,足以说明其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将重点放在了“选购”这个日常生活中最关键的环节,这意味着它不是一本理论堆砌的书,而是能够直接指导我们实际操作的书。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解答一些我长久以来存在的疑问,例如,如何科学地看待食品标签上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对于一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是否真的如传言般可怕?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有哪些细节是我们容易忽略但却至关重要的?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更好地理解食品的本质,掌握识别风险的技巧,从而在日常的食品选购中,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评分

拿到这本《别让食品选购误区害了你》,我的第一感觉是,终于有一本把复杂的食品科学化繁为简,并且落脚点放在了最接地气的“选购”这个环节。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最大的困惑就是,在超市里面对成千上万种琳琅满目的商品,到底该如何做出最安全、最健康的选择?这本书的名字就非常有吸引力,直接点出了我们普遍存在的“选购误区”,并且承诺“超实用”,这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关注书中的“中国农科院食品专家带您逛超市”这个概念。我设想,这本书会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带着我一步步走进超市的各个区域,从蔬菜水果区,到肉禽蛋奶区,再到加工食品区,逐一讲解其中的门道。比如,对于水果,是看颜色、看形状,还是看产地?对于肉类,如何判断是否新鲜,如何避免“注水肉”?对于包装食品,那些“无添加”、“绿色”、“有机”的标签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让我们普通人也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选购时做到心中有数,不花冤枉钱,更重要的是,吃得安心、吃得健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发现的宝藏!我一直对食品安全问题很关注,但市面上大多数关于食品安全的书籍要么过于专业,要么过于笼统,总觉得隔靴搔痒。而这本《别让食品选购误区害了你》恰恰填补了我的这个空缺。作者是来自中国农科院的食品专家,这本身就给了我极大的信任感。书的副标题“超实用的食品安全选购教科书”更是点出了它的核心价值——实用性。我最看重的是它能真正指导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选购食品,而不是泛泛而谈一些理论。比如,我以前对各种食品包装上的标识总是半信半疑,不知道哪些是真正有用的信息,哪些只是商家营销的噱头。这本书应该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我穿梭在琳琅满目的超市里,清晰地解读那些隐藏在包装背后的“语言”,让我不再迷茫,不再被那些似是而非的宣传所误导。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如何辨别新鲜食材、如何选择安全零食、以及不同人群(比如孕妇、儿童、老人)在选购食品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我迫不及待想翻阅,并且相信能给我带来实实在在帮助的书籍。

评分

不得不说,现代生活节奏太快,很多人和我一样,都习惯于在超市里快速地“扫货”,买回家的东西,往往只关注了价格或者品牌,却很少真正去思考它们的安全性。直到看到《别让食品选购误区害了你》这本书,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警示意味,它直接告诉我们,在食品选购上,我们可能正被各种误区所困扰。而“中国农科院食品专家带您逛超市”这样的描述,更是增添了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实用性。我设想,这本书会以一种非常亲民的方式,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带着我去超市里进行一次“深度游”。它会教我如何避开那些包装精美但成分不明的食品,如何分辨那些夸大宣传的“健康”概念,如何根据季节和产地来选择最适合的食材。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解读食品标签的小技巧,以及如何辨别那些常见的劣质食品。总而言之,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食品选购观,让我不再是盲目跟风,而是成为一个真正懂得如何为自己和家人把关的聪明消费者。

评分

一直以来,我在逛超市的时候,总会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感。面对五花八门的商品,我常常会陷入纠结:这个看起来新鲜,但真的健康吗?那个打着“天然”旗号的,是真的纯粹还是包装的噱头?《别让食品选购误区害了你》这本书,光是听名字就戳中了我的痛点。“误区”二字,正是我常常担心的,自己可能正在不自觉地掉进各种陷阱。而且,这本书是由“中国农科院食品专家”倾力打造,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一本普通读物,更是一本有专业支撑的“教科书”。我非常看重“教科书”这个词,它暗示着系统性、权威性和指导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梭在超市的每一个角落,教会我如何辨别那些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的食品。比如说,如何通过外观、气味、触感来判断果蔬的新鲜度?如何看懂复杂的食品配料表,找出真正有益的成分和需要警惕的物质?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提供一套清晰、易懂的“超市作战指南”,让我告别盲目,做出真正有利于自己和家人健康的明智选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