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棚蔬菜栽培实用技术
原价:19.00元
作者:何永梅、王迪轩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122246189
字数:197
页码:21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目录
章大棚的建造与维护/ 1
节大棚的建造与维护2
一、拱形钢架大棚设施与建造2
二、屋脊式竹架大棚的建造10
三、水泥骨架大棚的建造11
第二节大棚栽培辅助设施设备14
一、防虫网14
二、遮阳网20
三、无纺布28
四、大棚膜35
五、地膜44
六、电热温床61
七、喷滴灌65
第二章大棚蔬菜环境调控技术/ 70
**节温度71
一、南方塑料大棚内温度变化规律71
二、冬春低温寒冷季节加温、保温和防冻措施72
三、大棚内的高温危害的防止措施75
第二节湿度77
一、大棚蔬菜对湿度环境的基本要求77
二、大棚内湿度变化规律78
三、降低大棚内湿度的技术措施80
第三节光照84
一、大棚内光照特点84
二、提高大棚内光照的技术措施85
三、大棚蔬菜遮阴技术措施87
第四节气体88
一、塑料大棚内二氧化碳气体变化规律88
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常用的方法89
三、提高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注意事项91
四、大棚内的毒气及其来源92
五、预防和减轻大棚内毒气的措施93
第五节土壤连作障碍94
一、连作障碍的危害与表现95
二、连作障碍原因95
三、防止连作障碍的技术措施97
第六节土壤盐渍化105
一、大棚土壤盐渍症状识别105
二、大棚土壤盐渍化发生原因106
三、防治大棚土壤盐渍化措施107
第三章几种蔬菜大棚栽培技术/ 110
**节辣椒大棚栽培技术111
一、辣椒大棚春提早促成栽培技术111
二、辣椒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119
三、早春大棚辣椒开始的几种茬口安排模式123
四、大棚辣椒主要病虫害防治126
第二节番茄大棚栽培技术136
一、番茄大棚早春栽培技术136
二、番茄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144
三、早春大棚番茄开始的几种茬口安排模式147
四、大棚番茄主要病虫害防治151
第三节茄子大棚栽培技术162
一、茄子大棚春提早促成栽培技术162
二、茄子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169
三、早春大棚茄子开始的几种茬口安排模式172
四、大棚茄子主要病虫害防治173
第四节黄瓜大棚栽培技术180
一、黄瓜大棚早春栽培技术180
二、黄瓜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185
三、早春大棚黄瓜开始的几种茬口安排模式188
四、大棚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191
第五节豇豆大棚栽培技术205
一、豇豆大棚早春栽培技术205
二、豇豆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208
三、大棚豇豆主要病虫害防治209
参考文献/ 219
内容介绍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当前大棚蔬菜栽培中的实用技术,包括钢架大棚、竹架大棚和水泥大棚的搭建与维护知识,以及大棚膜、防虫网、遮阳网、无纺布、地膜、喷滴灌、电热温床等大棚栽培配套设施的特点、选购、使用方法和维护要点;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气体的调节方法,以及土壤盐渍害和酸化的产生原因与防止措施。重点介绍了辣椒、茄子、番茄、黄瓜、豇豆等5种经济效益较好的蔬菜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技术要点、茬口安排模式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文前附有高清原色图片,便于读者对比与参考。
本书适合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菜农阅读,也可作为蔬菜基地、蔬菜种植大户、蔬菜专业合作社、阳光工程等的菜农培训用书。
作者介绍
王迪轩,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副局长,研究员,1989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副局长,高级农艺师,知名蔬菜栽培技术专家。在蔬菜栽培、植保、贮藏加工、土肥、食用菌生产等方面具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和推介了大量蔬菜生产、加工、销售大户。在国内专业刊物《中国蔬菜》《蔬菜》等发表蔬菜文章300余篇,在《农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蔬菜科普文章及图片新闻达2000余篇幅。有11个市以上项目获科技进步奖,3个项目获市农业丰收奖,16个项目获区科技进步奖。先后获湖南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湖南省注册科技咨询师资格,益阳市专家联合委员会会员,多次获《湖南农业》《湖南科技报》《益阳科普》《农药市场信息》通讯员,《蔬菜》杂志技术顾问,全国科普日先进个人。经常下乡讲课或现场指导蔬菜生产,先后引进蔬菜新品种100余个,新农药120多种,新肥料12种,推广蔬菜配套栽培技术30多套,主要参与益阳市20种蔬菜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参与编写湖南省蔬菜办主编的《蔬菜实用技术》一书。
........
......
我最近淘到一本《大棚种植技术书籍》,虽然我对大棚具体操作不太熟悉,但书中对几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写得相当细致。我特别关注了关于白粉病和蚜虫的章节,因为我家的番茄和黄瓜总是深受其害。书中不仅列出了这些病虫害的症状,还详细介绍了不同防治方法的优缺点,比如化学药剂的适用范围和副作用,以及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手段。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使用天敌来控制害虫的部分,书中提到了引入瓢虫来消灭蚜虫,还有一些利用植物自身分泌物来驱赶害虫的方法,比如用大蒜水或辣椒水喷洒。这些方法听起来既环保又经济,让我想尝试在我的小花园里也运用起来。此外,书中还分享了一些关于如何通过改善环境来预防病虫害的技巧,比如通风、光照和湿度控制。虽然大棚内的环境控制方式和露天种植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原理是相通的,例如保持空气流通可以减少病菌滋生,合理的光照可以增强植物的抗性。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如何观察植物细微变化来早期发现病虫害的方法,这对于我来说非常宝贵,避免了等到病虫害大面积爆发才采取措施的被动局面。这本书虽然是以大棚为背景,但它在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面的知识,对于任何一种形式的蔬菜种植,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蔬菜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教程》的书,虽然我对大棚里的精细化管理了解不多,但书中关于植物生长环境优化和收后处理的部分,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一直对如何创造一个更适合植物生长的“小气候”感到好奇,这本书就详细阐述了温度、湿度、光照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提供了很多调控的方法。比如,书中提到通过调整通风时间和频率,可以有效地控制棚内的温湿度,这让我联想到,即使是在我的小阳台上,也可以通过合理地开关窗户来改善空气流通,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更让我意外的是,书中还提到了收后处理的部分,包括采摘时机、保鲜技术以及一些初步的加工方法。我一直觉得,把蔬菜种好只是第一步,如何更好地保存和利用收获的蔬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书中介绍的几种简单的保鲜方法,比如用湿毛巾包裹叶类蔬菜,或者将根茎类蔬菜埋在沙土里,都非常适合家庭操作。这让我开始思考,我每次收获的蔬菜,是不是总有些因为储存不当而过早地失去了新鲜度。这本书的这些内容,虽然是针对大棚种植的,但其关于优化生长环境和提升产品价值的理念,对于任何热爱园艺的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让我对“从种到吃”的整个过程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最近读完一本叫《新正版 大棚蔬菜栽培实用技术》的书,感觉挺有意思的,虽然它主要讲的是大棚种植,但我对书里关于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周期管理的部分印象特别深刻。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土壤的特性,以及如何通过有机肥、绿肥等方式来提升土壤的肥力,这一点对于我家那块总是板结、不容易透气的地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一直苦恼于土壤不够疏松,影响作物根系生长,这本书给出了很多具体的改良方案,比如如何判断土壤的pH值,以及针对酸性或碱性土壤采取哪些措施。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提到了一个关于植物生长周期“关键节点”的概念,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作物在特定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水分和养分供应。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种植的一些露天蔬菜,原来很多时候我只是凭经验,没有真正理解它们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书里还列举了一些常见蔬菜在不同生育期的具体表现,比如叶片发黄可能是什么原因,茎秆徒长又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怎么注意过的细节。虽然我不是大棚种植的,但里面的很多原理和方法是可以借鉴到我的小菜园里的,比如如何通过控制浇水量来调节植物的生长速度,或者在播种前如何通过测土来制定更科学的施肥计划。总的来说,这本书虽然侧重于大棚,但其关于土壤和植物生长管理的原理,对于任何想把自家菜园种得更好的园艺爱好者来说,都非常有启发性。
评分我前段时间读了一本《蔬菜种植知识大全》,虽然我对大棚的概念不是特别了解,但其中关于品种选择和播种育苗的部分,我看得津津有味。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蔬菜的生长习性、对环境的要求以及它们的产量潜力。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如何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来选择最适宜种植的蔬菜品种这一章节印象深刻。它列举了许多不同地区适宜种植的蔬菜例子,并解释了选择这些品种的理由,比如抗病性、耐寒性、耐热性等等。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之前选择种植的蔬菜,是不是最适合我家的阳台环境。另外,关于播种育苗的部分,书中也给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选择健康的种子、如何判断种子的发芽率,以及不同种子所需的最佳播种时间和深度。它还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育苗方式,比如穴盘育苗、营养钵育苗等,并解释了各自的优缺点。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如何制作简易育苗土以及如何进行间苗、移栽的指导感到受益匪浅。这些知识不仅让我对蔬菜的整个生长过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为我以后尝试种植更多种类的蔬菜打下了基础。这本书虽然侧重于蔬菜种植的方方面面,但其关于品种选择和播种育苗的指导,对于所有想在家种点东西的人来说,都非常实用。
评分最近偶然翻阅了一本名为《蔬菜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教程》的书,虽然我平时主要在阳台上种点香草和一些小型的观赏植物,但书中关于植物营养管理和水分调控的部分,给我带来了不少启发。我一直不太清楚如何准确地为我的植物提供养分,有时候施肥过多导致叶片焦枯,有时候又因为营养不足而生长缓慢。这本书详细讲解了氮、磷、钾等宏量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及如何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调整肥料的配比。它还提到了一个“水肥一体化”的概念,虽然在大棚里实现起来更方便,但这个理念本身让我思考,是不是可以通过更科学的方式,将浇水和施肥结合起来,以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书中关于水分管理的部分也很有趣,它不只是简单地告诉你“要浇水”,而是根据土壤的湿度、温度以及植物的种类和生长阶段,给出不同的浇水建议。比如,对于一些喜湿的植物,它会建议保持土壤微微湿润;而对于一些耐旱的植物,则会强调“干湿循环”,避免土壤长期过湿。这些细致的指导让我开始更精确地控制浇水量,也更能理解为什么我的植物有时会出现“黄叶”或者“烂根”的现象。这本书的营养和水分管理知识,虽然很多是针对大规模种植的,但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对于任何规模的植物爱好者,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