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垄断史:帝国的缔造者和他们的敌人

美国垄断史:帝国的缔造者和他们的敌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吉斯特 著,傅浩 等 译
图书标签:
  • 美国历史
  • 商业史
  • 垄断
  • 经济学
  • 政治
  • 权力
  • 帝国
  • 反垄断
  • 资本主义
  • 罗斯福新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5829978
版次:1
商品编码:1033291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美国金融史话译丛
出版时间:200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6
字数:30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围绕过去130年来美国工业、金融业领域的垄断、兼并、收购,以及反垄断的法律、政策的形成,提示了华盛顿与美国企业界、华尔街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垄断及其相关政策的变化对美国经济、金融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内容简介

美国垄断形成的历史是美国经济和工业实力、意识形态和消费主义混合发展的历史,监管者如何看待垄断反映了特定时代主导的政治和经济意识形态。这本书篇幅虽不长,但却尽力涵盖了过去130年来美国工业、金融业和政治思想领域内大多数事件的重要发展,是一本详细讲述华盛顿和美国企业界之间持续不断的激烈斗争的历史书籍。

目录

丛书序言
中文版序言
原版前言
导论
第1章 垄断的威胁:1860-1890年
我们所称的垄断,乃是到达其旅途终点的商业,也就是财富的集中和中产阶级的消失。
第2章 “好”、“坏”托拉斯“1890-`1020年
所谓控投公司,就是你在被警察追捕时将赃物交给同伙的地方。
第3章 另辟蹊径:1920-1930年
美国能够以乐观主义期待未来、
第4章 崩溃的帝国:1930-1940年
自由竞争的实现乃工商企业所能期盼的最低程度的管制。
第5章 关注法西斯的威胁:1940-1953年
不会有发战争财的百万富翁。
第6章 似曾相识的感觉:1954-1969年
经济增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奇迹。
第7章 即将到来的黎明:1970-1982年
比之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美国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将通讯业的发展与运作都托付给了私人企业。
第8章 再见,反托拉斯:1983-1999年
这些家伙真的是像罗宾汉和他的好汉们以及他们的追随者那样的人物,就像他们所宣称的那样吗?要不然,就是成吉思汗和他率领的蒙古部落?
参考文献
索引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部关于二十世纪中叶美国社会变革与全球格局重塑的宏大叙事。 --- 《熔炉与巨塔:1945-1980 躁动的美国与世界的转向》 导言:鹰架下的新世界秩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美国以无可匹敌的工业实力和空前的全球影响力站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然而,胜利的荣光之下,一个复杂且充满内在矛盾的社会正在孕育。这不是一个关于单一权力结构如何建立的故事,而是一部关于希望、幻灭、身份政治崛起以及美国理想主义如何在全球现实面前被反复锤炼和重塑的编年史。 本书将时间线锚定在1945年至1980年,这一时期是美国“黄金时代”的顶峰,也是其结构性裂痕集中爆发的阶段。我们将深入剖析战后美国如何从一个内部相对同质化的国家,迅速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冲突与深刻社会分化的“熔炉”。 第一部分:凯旋与郊区化:战后繁荣的表象与代价 (1945-1959) 第一章:原子时代的家庭福音 战后初期,经济的强劲复苏催生了空前的消费主义浪潮。联邦政府通过退伍军人权利法案(GI Bill)对教育和住房的补贴,极大地推动了中产阶级的扩张。我们探讨郊区化的浪潮如何重塑了美国地理和社会心理。列维敦(Levittown)式的标准化住宅,代表着对稳定、安全和“美国梦”的集体向往。 然而,这种繁荣并非普惠。本章将揭示种族隔离的制度化如何在郊区规划、住房信贷政策(如红线区政策)中得到巩固,以及这种地理隔离如何为后来的社会动荡埋下伏笔。同时,我们将审视“理想家庭主妇”形象的构建,以及女性在新的社会契约下所经历的隐形束缚。 第二章:冷战的内部回响 面对苏联的挑战,美国迅速将地缘政治的紧张感内化为国内的意识形态斗争。麦卡锡主义的兴起,揭示了对“异见者”的恐惧如何渗透到政治、学术乃至娱乐产业。我们不会简单地描述政治迫害,而是分析这种“恐惧文化”如何系统性地压制了社会内部对现状的批判性声音,以及它如何服务于巩固一个统一的、反共的“美国共识”。 第三章:爵士乐、电视与大众文化的诞生 消费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媒介技术的爆炸性增长。电视机进入美国家庭,成为新的文化仲裁者。我们研究这一时期流行文化(如摇滚乐的诞生)如何开始触及种族和性别界限,尽管这种触及往往被主流市场迅速吸收和“净化”。爵士乐从边缘的“黑色音乐”走向国际舞台,象征着文化力量的微妙转移。 第二部分:裂痕的显现:民权、反战与文化革命 (1960-1968) 第四章:南方战线与非暴力抵抗的逻辑 民权运动不再是边缘的呼声,而是成为了国家道德危机和政治议程的核心。本章将聚焦于民权运动的组织策略——从地方性的静坐抗议到大规模的自由乘车运动。我们将细致考察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哲学如何与更激进的黑人自决思想产生张力,以及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在司法推进和政治考量之间的复杂周旋。 第五章:新一代的觉醒:自由的疆界与反文化的萌芽 受到民权运动的鼓舞,新一代的激进主义者(New Left)开始质疑战后建立的体制本身——不仅是种族主义,还包括消费主义的空虚和民主决策的缺乏。从SDS(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的“参与式民主”理想,到旧金山湾区的嬉皮士运动,本书探讨了“身份政治”的早期形态如何挑战既有的性别角色和性道德规范。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叛逆,而是一场对“美国生活方式”根基的系统性审问。 第六章:越南的泥潭与信任的断裂 越战的升级是点燃国内冲突的催化剂。我们超越军事叙事,关注战争对国内政治心理的影响。媒体对前线报道的增加,尤其是电视新闻的实时传输,首次使得战争的残酷性直接冲击了美国客厅。本章分析了“言论管控”与“媒体自由”之间的冲突,以及政府(特别是林登·约翰逊政府)在战争信息上采取的系统性不透明政策,如何导致了美国民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度出现不可逆转的下降。 第三部分:碎片化的年代:回溯与重组 (1969-1980) 第七章:十年之末的动荡:查理斯顿、伍德斯托克与尼克松的反应 1969年是关键的转折点。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展现了理想主义的顶峰,而同一时期发生的阿尔塔蒙特音乐会悲剧和种族骚乱,则预示着“爱与和平”口号的脆弱性。我们研究尼克松政府如何利用这种社会的分裂,通过“沉默的大多数”的策略,将社会议题转化为一场保守主义的反扑。 第八章:水门阴影与权力的新界限 水门事件不仅仅是一桩政治丑闻,它标志着对“总统权力”的传统敬畏的彻底终结。本书分析了调查记者、国会委员会以及司法系统的联合行动,如何首次在宪法框架内对行政部门的秘密行动进行了有效的制约。然而,我们也探究了水门带来的“后真相”政治的早期形态——对体制的普遍怀疑如何为未来的政治极化提供了土壤。 第九章:经济的逆风与意识形态的转向 1970年代,石油危机、滞胀(Stagflation)以及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彻底瓦解了战后建立的凯恩斯主义共识。面对经济停滞,社会内部对于“政府角色”的争论变得白热化。保守派力量开始系统性地整合对高税收、政府监管和社会福利开支的不满。本书的结尾,将探讨在吉米·卡特任期内,美国如何从一个自信的全球领导者,转变为一个在经济和道德上都陷入深刻自我反思的国度,为八十年代的保守主义浪潮的崛起奠定了不可避免的背景。 --- 《熔炉与巨塔》 旨在提供一个多维度的历史视角,拒绝将这一时期简化为简单的“进步”与“倒退”的对立。它关注的是系统性力量如何塑造个体体验,以及在社会剧烈变革中,美国究竟如何定义了“自由”与“秩序”的边界。

用户评价

评分

“美国垄断史:帝国的缔造者和他们的敌人”,这书名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窥探其中的奥秘。我一直对那个美国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以及他们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标题精准地抓住了核心——“缔造者”与“敌人”,这暗示着一场充满冲突与博弈的历史画卷。我迫切想知道,那些被誉为“缔造者”的巨头们,他们的成功之道究竟是什么?是天才般的商业头脑,还是无情的手段?而那些与他们对抗的“敌人”,又是什么样的群体?是希望打破垄断的市场竞争者,还是受到压迫的普通民众?抑或是,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力量的较量中,他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本书的书名让我感觉,它将不仅仅是枯燥的经济史,更是一部充满人性挣扎、权力斗争和时代变迁的宏大叙事。我期待它能够给我带来深刻的思考,以及对那个时代更全面的认知。

评分

最近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剖析美国经济发展脉络的书,而《美国垄断史:帝国的缔造者和他们的敌人》这个名字,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历史陈述,更像是一场引人入胜的叙事,将我们带入那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很好奇,那些被称为“缔造者”的人物,究竟是凭借怎样的智慧和勇气,才得以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他们的崛起过程中,是否充满了血与火的较量?而那些“敌人”,又是以何种方式,试图打破这些看似坚不可摧的垄断?这本书的题目似乎暗示着一种二元对立,但我想,现实往往比简单的二元更复杂。我想知道,在这些“缔造者”身上,是否也看到了某种值得学习的创业精神?而他们的“敌人”,是否也并非全然是正义的化身?我对书中对历史细节的描绘,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对时代背景的呈现有着极高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个时代经济变革的澎湃力量,并从中获得对商业世界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美国垄断史:帝国的缔造者和他们的敌人》——仅仅是这个书名,就足以勾起我对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的好奇心。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个工业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蒸汽机轰鸣,钢铁与石油的光芒交织,以及那些在时代浪潮中崛起的巨擘们。书名中的“缔造者”,无疑是指那些奠定了美国经济基础的商业领袖,他们的野心和魄力,他们的商业帝国是如何建立的,无疑是我想深入了解的核心。而“敌人”这个词,则增添了一抹戏剧性的色彩,让我好奇是谁,又为何会成为这些“缔造者”的对手?是嫉妒他们的成功,还是对他们的商业模式感到威胁?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觉得,它将不仅仅是一部冰冷的数据堆砌,更是一部充满人情味和冲突感的故事。我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看到那些历史人物真实的形象,理解他们的决策过程,以及他们与那个时代社会、政治力量之间的复杂互动。

评分

《美国垄断史:帝国的缔造者和他们的敌人》——这个书名自带一种史诗感,让人联想到那个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我一直对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商业巨头们充满好奇,他们是如何从无到有,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王国?这本书的名字似乎承诺了对这段历史的深入挖掘,不仅讲述了“缔造者”的辉煌,也毫不回避地提及了他们的“敌人”。我想知道,这些“敌人”的出现,是否是市场自然调节的结果,还是因为“缔造者”的行为触及了某些底线?这本书的书名引发了我对权力、财富和社会公平的思考。我期待能够读到关于卡内基、洛克菲勒等标志性人物的生平故事,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同时,我也想了解那些反对他们的人,他们的诉求是什么,他们的斗争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关于经济学,更是关于人性、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复杂交织。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简直太吸引人了——《美国垄断史:帝国的缔造者和他们的敌人》。光是听着,就能想象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那些在工业革命浪潮中叱咤风云的大亨们,他们的野心,他们的策略,以及他们与那些试图挑战他们权威的人们之间的斗争。我一直在想,那些被冠以“垄断者”标签的人物,他们的动机究竟是什么?是纯粹的贪婪,还是对效率和规模的极致追求?而他们的“敌人”又是些什么样的人?是那些渴望公平竞争的小商户,还是忧心忡忡的政府官员,亦或是被压榨的底层民众?这本书似乎能为我揭开那些隐藏在数字和报表背后的真实人性,以及那个时代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我期待能够深入了解那些决定美国经济走向的重大事件,比如铁路、石油、钢铁等行业的崛起,以及那些在背后操纵一切的家族和个人。总而言之,这个书名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钩子,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看看那些“帝国的缔造者”是如何在利益和道德的夹缝中,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美国。

评分

取材非常好,翻译还过得去!装印都还不错!这套书都挺好的!

评分

正版图书!值得购买!支持京东

评分

还不错 京东值得信赖~~~

评分

书很便宜,而且是正版。赞一下

评分

从政以来,我一刻也没忘记过要将这份恩情回报给国民。现在,作为大韩民国的总统,我的最终目标就是努力让全国人民实现自己的梦想,步入一个人人幸福和谐的全新时代。

评分

老美的强大力量不能忽视,制度建设也非一日之成,有学习的太多地方,就是内容太陈旧?

评分

书很便宜,而且是正版。赞一下

评分

不错的书籍啊啊啊啊啊不错的书籍啊啊啊啊啊

评分

不错的书籍啊啊啊啊啊不错的书籍啊啊啊啊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