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刚编著的《海洋声光电波导效应及应用/军事海洋学系列丛书》主要介绍军事海洋环境中的海洋声光电波导现象,重点论述由这一现象产生的声光电超视距传播,*终落实到海洋声光电波导效应的军事应用上。《海洋声光电波导效应及应用/军事海洋学系列丛书》主要针对有需求的广大涉海工作者,目的是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海洋各类波导现象,以及对它的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此外对于热爱海洋的声学、光学和电磁波爱好者,本书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海洋强国,提高认 识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管控海洋的综合实 力,需要我们有效利用各种海洋现象,提升海洋自主 创新能力,跟踪和探索海洋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海 洋声光电波导效应是海洋中的特殊现象,如何了解并 掌握海洋波导现象,实现海洋中声光电的超视距传 播,是张永刚编著的《海洋声光电波导效应及应用/ 军事海洋学系列丛书》的核心内容。
本书是“军事海洋学系列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介绍军事海洋环境中的海洋声光电波导现象, 重点论述由这一现象产生的声光电超视距传播,*终 落实到海洋声光电波导效应的军事应用上。
《海洋声光电波导效应及应用/军事海洋学系列 丛书》主要针对有需求的广大涉海工作者,目的是解 决工作中所遇到的海洋各类波导现象,以及对它 的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此外对于热爱海洋 的声学、光学和电磁波爱好者,本书也是一本不可 多得的参考书。
**章 绪论 (1)
1.1 自然界中声光电波导的类型及其成因 (2)
1.1.1 自然界中声光电波导类型及其性质 (2)
1.1.2 自然界中声光电波导的形成原因 (5)
1.2 海洋中声光电波导环境的重要性 (5)
1.2.1 海洋声波导的重要性 (5)
1.2.2 海洋光学波导环境的重要性 (6)
1.2.3 海洋电磁波波导环境的重要性 (9)
1.3 海洋中声光电异常传播效应的研究现状 (11)
1.3.1 声波导的研究现状 (11)
1.3.2 海洋中光学波导效应的研究现状 (14)
1.3.3 海洋中电磁波波导效应的研究现状 (18)
参考文献 (23)
第2章 海洋声波导现象与海洋环境 (35)
2.1 海洋中的声波导现象 (36)
2.2 海洋声波导的介质特性 (37)
2.2.1 海水中的声速 (37)
2.2.2 声波在海水中的扩展 (42)
2.2.3 海水中的声吸收 (44)
2.3 海洋声波导的边界特性 (46)
2.3.1 介质边界的反射特性 (46)
2.3.2 海面边界 (47)
2.3.3 海底边界 (48)
2.4 海洋声波导的基本类型特征 (52)
2.4.1 深海中的声波导 (52)
2.4.2 浅海中的声波导与逆波导 (58)
参考文献 (61)
第3章 声波导的传播特性 (63)
3.1 基本物理模型 (64)
3.1.1 波动方程及定解条件 (64)
3.1.2 射线模型 (66)
3.1.3 简正波模型 (70)
3.2 深海声波导 (72)
3.2.1 深海声道波导 (72)
3.2.2 汇聚区波导 (73)
3.3 浅海声波导 (86)
3.3.1 经验公式 (86)
3.3.2 海底边界影响 (87)
3.3.3 三类典型浅海波导的平滑平均声场 (88)
3.3.4 环境变化对逆波导声场的影响 (94)
3.4 表面波导 (101)
3.4.1 射线特征 (101)
3.4.2 经验公式 (103)
3.4.3 平滑平均模型 (106)
3.4.4 浅海表面波导的简正波声场 (107)
3.4.5 环境变化的影响 (111)
参考文献 (116)
第4章 中国周边海域的声波导分布特征 (117)
4.1 中国周边海域声速剖面结构的类型特征 (118)
4.1.1 深海型 (122)
4.1.2 浅海型 (123)
4.1.3 过渡型 (124)
4.2 中国周边海域的深海汇聚区声波导特征 (125)
4.2.1 声速场结构 (125)
4.2.2 汇聚区波导特征 (141)
4.3 中国近海浅海温跃层环境下的逆波导特征 (150)
4.4 中国周边海域的表面波导特征 (155)
4.4.1 混合层结构的季节性特征 (155)
4.4.2 表面波导的季节性特征 (158)
4.5 两类特殊海洋环境下的次表层波导特征 (167)
4.5.1 黄海、东海中层冷水引起的浅海次表层波导 (167)
4.5.2 北太平洋西部副热带模态水引起的深海次表层波导 (170)
参考文献 (173)
第5章 中尺度环境条件下的声波导效应 (175)
5.1 海底地形变化对声波导的影响 (176)
5.2 海洋锋对声波导的影响 (177)
5.2.1 格陵兰海西部锋区中的声波导效应 (178)
5.2.2 东海黑潮锋环境下的声波导效应 (186)
5.3 中尺度涡对声波导的影响 (190)
5.3.1 塔斯曼海暖涡中的声波导效应 (191)
5.3.2 湾流曲流和中尺度涡中的声波导效应 (194)
5.3.3 南海西部暖涡中的声波导效应 (200)
5.3.4 西太平洋北部冬季冷涡中的声波导效应 (207)
参考文献 (213)
第6章 光在湍流大气中的传输特性 (215)
6.1 海洋大气湍流形态 (216)
6.1.1 海洋大气边界层的基本特点 (216)
6.1.2 大气湍流的形态 (216)
6.2 湍流场的描述 (217)
6.2.1 局部均匀各向同性湍流(柯尔莫哥洛夫理论) (218)
6.2.2 湍流中的温度场和折射率场 (218)
6.3 湍流大气中光传播理论模型 (221)
6.3.1 湍流大气中光传输的理论概述 (221)
6.3.2 光波动方程的形式 (222)
6.3.3 光传播解析方法的分类与比较 (223)
6.4 光在弱湍流中的传输特征 (224)
6.5 光在强湍流中的传输特征 (226)
6.6 大气湍流对激光的影响 (227)
6.6.1 光束漂移 (227)
6.6.2 光束扩展 (228)
6.6.3 到达角起伏 (229)
6.6.4 大气闪烁 (230)
参考文献 (231)
第7章 海洋大气光学折射及波导效应 (233)
7.1 海洋大气中光的波导效应 (234)
7.1.1 特征折射高度 (234)
7.1.2 光波的折射特征 (234)
7.2 基于通量算法的海洋边界层光电波导环境评估 (238)
7.2.1 研究背景 (238)
7.2.2 相似理论及其拓展 (239)
7.2.3 通量算法 (242)
7.2.4 表层参数确定方案 (244)
7.2.5 海洋边界层光电波导折射环境评估 (251)
7.3 海洋边界层光学湍流计算方法研究 (254)
7.3.1 研究背景 (254)
7.3.2 海洋边界层光学湍流效应 (255)
7.3.3 海洋边界层光学湍流 计算模型 (257)
7.3.4 数值分析 (260)
7.3.5 模型的改进与试验验证 (265)
7.4 海洋边界层光电波导异常传播特征 (273)
7.4 1 研究背景 (273)
7.4.2 电磁波传播的射线轨迹方程 (273)
7.4.3 光线轨迹的抛物线近似方法 (277)
7.4.4 异常折射环境下光线的传播轨迹特征 (279)
7.4.5 异常折射环境下的*大探测距离 (282)
7.4.6 负折射环境下光电*大探测距离的计算 (285)
7.4.7 异常折射环境下光电探测目标特征 (288)
7.5 海洋边界层波导湍流观测试验研究 (302)
7.5.1 问题提出 (302)
7.5.2 大气湍流观测试验分析 (303)
7.5.3 光电探测试验分析 (314)
参考文献 (321)
第8章 海洋中的大气波导现象 (325)
8.1 大气波导 (326)
8.1.1 大气波导的概念 (326)
8.1.2 大气波导的分类及其特征量 (328)
8.1.3 形成波导传播的条件 (329)
8.1.4 大气波导特征分析 (330)
8.1.5 大气波导的水平非均匀性(近岸效应)特征 (333)
8.1.6 大气波导的应用 (335)
8.2 大气波导的监测与统计 (338)
8.2.1 问题的引入 (338)
8.2.2 大气波导的监测方法研究 (339)
8.2.3 波导特征量的反演应用 (345)
8.2.4 中国近海悬空波导天气学模型研究 (350)
8.2.5 大气波导统计分析 (354)
8.3 海洋蒸发波导的数值预报 (359)
8.3.1 问题提出 (359)
8.3.2 蒸发波导形成及其诊断模式的改进 (359)
8.3.3 基于中尺度模式MM5下的蒸发波导预报模型构建 (364)
8.3.4 蒸发波导预报模式的数值模拟与验证 (368)
8.3.5 模式不同参数化方案对蒸发波导的影响研究 (373)
8.4 大气波导试验 (377)
8.4.1 海上实习试验的数据分析 (377)
8.4.2 大连海域试验的数据分析 (379)
8.4.3 平潭岛试验的数据分析 (382)
参考文献 (385)
第9章 大气波导环境下的电磁波传播 (389)
9.1 麦克斯韦方程组及其演化 (390)
9.1.1 麦克斯韦(Maxwell)方程组 (390)
9.1.2 无界理想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391)
9.1.3 导电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392)
9.1.4 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 (392)
9.1.5 分层介质中电磁场方程 (394)
9.1.6 分层不均匀介质中的波导 (395)
9.2 大气折射及其折射指数模型 (397)
9.2.1 对流层的气象特征 (397)
9.2.2 大气折射 (397)
9.2.3 折射指数模型 (399)
9.3 电磁波在海洋大气中的标准与非标准传播 (401)
9.3.1 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 (401)
9.3.2 电磁波在海洋大气中的标准传播机理 (405)
9.3.3 电磁波在海洋大气中的非标准传播机制和模型 (416)
9.4 大气波导环境下的电磁波异常传播 (421)
9.4.1 研究背景 (421)
9.4.2 波导环境下电磁波传播的抛物近似数值模式 (422)
9.4.3 数值模拟及异常特征分析 (428)
9.4.4 研究总结 (433)
9.5 大气波导环境下雷达电磁波测量误差的分析 (433)
9.5.1 问题的提出 (433)
9.5.2 射线轨迹的微分形式 (434)
9.5.3 射线轨迹的积分表达形式 (435)
9.5.4 波导环境下射线轨迹的微分递推算法 (435)
9.5.5 波导环境下雷达探测的异常误差 (439)
9.5.6 波导环境下雷达低仰角异常误差的仿真与分析 (442)
参考文献 (450)
**0章 海洋声光电波导效应的应用 (455)
10.1 声波导的应用 (456)
10.1.1 声波导的主要应用领域 (456)
10.1.2 声波导与声呐探测 (457)
10.2 海洋光电波导效应的应用 (473)
10.2.1 研究背景 (473)
10.2.2 主要近海活动区域光电探测环境关键参数特征分析 (474)
10.2.3 异常折射环境对红外与微波传播的差异性分析 (477)
10.2.4 海上光电与雷达探测性能的区划方法 (481)
10.3 海洋大气波导效应的应用 (492)
10.3.1 大气波导在雷达、通信和电子对抗方面的应用 (492)
10.3.2 大气波导在战术和辅助决策方面的应用 (499)
10.3.3 非均匀大气波导环境及其对雷达探测的影响 (504)
参考文献 (511)
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的厚重感所吸引,再翻开,更是被其内容所震撼。作者以极其专业的视角,将海洋中的声、光、电、波导效应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阐述,并将其与军事海洋学的应用紧密结合,形成了一部极具价值的学术专著。书中对声学和光学在海洋中的传播规律,以及电磁波在海水中的衰减和衍射现象的讲解,详实而准确,让我看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分析波导效应时,不仅解释了其形成机理,更着重探讨了如何利用这些效应来优化水下通信和探测系统。书中的图表和数据丰富,为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提供了有力支撑。对于军事海洋学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来说,这本书无疑是宝贵的参考资料,它不仅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展现了前沿的应用前景。即使是对该领域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海洋科学的魅力和军事技术的强大。
评分我一直对海洋充满好奇,这本书更是将我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认知世界。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海洋科普读物,而是深入到海洋物理学的核心,探讨了声、光、电、波导效应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并将其与军事海洋学的实际应用巧妙地融合。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将复杂的物理原理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我即使没有深厚的物理学背景,也能理解并感受到其中的魅力。比如,书中对于声波在海水中如何像“回声定位”一样,帮助侦测水下目标的原理阐述,让我觉得既神奇又实用。又如,对光在海水中的传播特性分析,如何影响水下摄影和通信,也让我有了新的认识。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实际案例,展示了这些海洋物理效应在现代军事技术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导航、侦察、预警等。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科技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也让我对海洋的探索有了更深的敬畏之情。
评分这本书简直颠覆了我以往对海洋学的认知,它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集,而是一部充满智慧与洞察力的海洋百科全书。作者以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将原本看似独立的声、光、电、波导效应,如同解开一个巨大的谜团般,层层剥茧,直至揭示其背后统一的物理规律。我尤其被其中关于波导效应的章节所吸引,它详细解释了不同介质界面如何形成天然或人造的“通道”,使得能量能够高效地传输,这对于声波和光波在海洋中的远距离传播至关重要。作者不仅阐述了其理论基础,更深入探讨了在军事海洋学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如何利用这些波导效应来提升水下通信的速率和稳定性,以及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水下目标探测。书中引用的案例和实验数据,都非常具有说服力,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力量。阅读过程中,我时常被作者的严谨逻辑和深邃思考所折服,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浩瀚的海洋中探索真理的足迹。这本书不仅拓展了我的知识边界,更激发了我对海洋科学和军事技术交叉领域的浓厚兴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干货”满满的书籍,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知识的力量。作者以一种近乎“解剖”的方式,将海洋中的声、光、电、波导效应剖析得淋漓尽致,让我领略到了海洋科学的博大精深。书中对声波在不同海水密度、温度、盐度梯度下的传播路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声场畸变等现象的描述,细致入微,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讲解。而对于光在海水中的衰减机理,以及不同波长光的穿透能力差异的分析,也让我豁然开朗。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巧妙地将这些物理效应与军事海洋学的实际需求联系起来,比如如何利用声学传播特性来构建高效的反潜体系,或者如何通过光学成像技术来侦察水下目标。书中出现的各种数学模型和公式,虽然对我来说稍显晦涩,但作者的解释都非常到位,让我即使是初次接触,也能窥探到其精髓。整体而言,这本书的学术深度和应用广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有志于深入了解军事海洋学领域的读者而言,绝对是一本必读之作。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场知识的盛宴,即便我并非该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过程也异常引人入胜。作者以极其严谨的态度,从基础理论出发,层层递进地剖析了海洋声、光、电、波导效应的内在联系,并巧妙地将其与军事海洋学的应用场景相结合。书中对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衰减、折射、反射等现象的讲解,细致入微,仿佛我正置身于深邃的海底,亲眼目睹声波的每一次起伏。而光在海水中的衍射、散射,以及电磁波在海水中的传播特性,也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出色的表达能力。更令人惊叹的是,书中对于这些物理现象如何被应用于军事侦察、导航、通信等方面的阐述,极具前瞻性和实践性。例如,通过分析声呐信号的传播路径,如何精确判断潜艇的位置;通过研究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深度,如何优化水下可见光通信的方案。这些内容不仅让我对军事海洋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更激发了我对海洋科技的无限遐想。书中的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插图和数据图表,更是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难度,让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理解并掌握核心要点。无疑,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