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零基础学电子(经典实用版)电子基础入门学习手册 工程焊接技术 电子学基础理论

全新正版 零基础学电子(经典实用版)电子基础入门学习手册 工程焊接技术 电子学基础理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电子学
  • 电路基础
  • 电子入门
  • 零基础
  • 工程焊接
  • 实操
  • 学习手册
  • 电子技术
  • 经典实用
  • 入门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福州文豪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02035
商品编码:10364949429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零基础学电子-(经典实用版)

原价:39.80元

作者:林德利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ISBN:9787115402035

页码:1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目录

第1章 步 1
你需要什么 1
行业工具 2
关于电的思考 4
电荷 5
关系 10
电子元件 12
电阻 13
时间到了 14
小测验 14
第2章 面包板 16
开始 16
集成电路 18
个电路 23
实验 25
第二个电路 30
下一个电路 32
越来越多复杂电路 34
小测验 35
第3章 电流和电压测量 36

使用万用表。。。 41
负电子流 43
万用表的电势 44
实践 45
电压 46
电位器 48
实际使用的万用表 49
每伏特欧姆 49
小测验 50
第4章 电容 52
电容 53
言归正传 53
电容的度量 54
实验结果记录及处理 56
另一种方法 61
理论方面 64
电容值 65
小测验 66
第5章 集成电路、振荡器和滤波器 68
发光二级管 73
频率(赫兹) 74
滤波器小知识 82
小测验 83
第6章 二极管Ⅰ 85
朝哪个方向? 87
技巧 91
反向偏置 95
瞧——完整的二极管特性曲线 99
第7章 二极管Ⅱ 100
数学 103
负载线 103
二极管电路 106
滤波器技巧 109
内部稳定性 111
实用性 112
小测验 114
第8章 晶体管 116
很接近了 118
NPN 123
晶体管的使用 124
小测验 126
第9章 模拟集成电路 129
集成电路 129
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 132
倒置 135
跟我学 137
调零 140
回顾 141
小测验 142
第10章 数字集成电路I 144
从逻辑上讲 144
每一张图都是一个故事 146
其它逻辑电路 148
布尔代数 149
其它逻辑门 150
或门 150
与门 152
或非门 153
与非门 154
很简单,不是吗? 156
黑色魔法 157
或非门和非门的结合 157
或与非门相结合 158
布尔方式---逻辑方式 160
由与门和非门得到的或非门 161
小测验 163
第11章 数字集成电路 Ⅱ 166
集成电路系列 166
7400系列 166
4000系列 167
关掉稳定的门电路 168
SR型或非双稳器 168
SR型与非双稳器 170
其他双稳器 172
钟控SR型双稳器 172
D型双稳器 173
边沿触发SR型双稳器 173
JK型双稳器 174
T型双稳器 175
打开黑盒 176
JK型双稳器标识 177
数字线路的后 178
小测验 179
第12章 焊接 181
焊接做什么? 182
好了,那什么是印制电路板呢? 182
太远,太快 184
什么是焊料? 185
焊料由什么组成? 185
那么有什么区别吗? 186
铅基和无铅 187
好的焊接点 187
不好的焊接点 188
助焊剂 193
烙铁 195
电源供电的烙铁 195
气驱动的烙铁 196
电池驱动的烙铁 197
烙铁台 197
烙铁头 198
烙铁附件 199
烙铁架 199
海绵 200
尖端镀锡和清洁块 200
焊接时的关键点 200
清洁所有的部件 202
制作一个可靠的焊接点 204
加热焊接点 205
加焊料 206
移走烙铁 207
剪掉多余的管脚 207
连接导线 208
把元件引脚直接焊接到铜轨上 210
把连接线焊接到临时管脚上 212
把引线焊接到槽中 213
去焊 213
使用吸锡带 214
使用去焊泵 215
爱护你的烙铁 216
照顾好你的烙铁 216
印制电路板上的连接 217
安全注意事项 218
急救 219
现在时机已经到来 220
小测验 220
词汇表 223

内容提要

在本书中,前电子教师和记者Keith Brindley用一种高度实用并富有建设性的方法介绍了电子学基本的知识,并构建起了电子学理论的框架。他用独特的见解和风趣的表达方式向你指引了正确学习方向,使你感觉自己就是现代电子世界中的一分子,并且相信自己,不断进步。
本书是作为系列文章连载在英国热门杂志上,当时已经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作者Keith brindley又对它做了精心的修改和完善,使之成为一本更实用,更易懂的电子入门手册。每章介绍一个概念或一种电子材料,解释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并提供相应的简单实验;每章结尾还提供小测验供读者检测一章的学习情况。适用于所有级别的工程师、学生以及业余爱好者。只要你对电子学感兴趣,本书都能给你提供帮助。 


《电子世界的奥秘:从原子到芯片的旅程》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面向广大电子爱好者、初学者以及希望深入了解电子学原理的读者而精心编写的入门级科普读物。它将带您踏上一段穿越微观世界的奇妙旅程,揭示电子学那些看似神秘却又无比迷人的本质。我们不追求枯燥的公式推导和复杂的电路图分析,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帮助您构建起扎实的电子学基础,理解那些构成我们现代生活基石的微小粒子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第一章:电子的诞生——微观世界的“魔术师” 我们将从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电子——讲起。电子是什么?它从何而来?它的哪些神奇属性让它成为电子学世界的“主角”?在本章,您将了解到: 原子结构与电子的扮演的角色: 想象一下,构成万物的最小单元——原子,就像一个微型的太阳系。原子核是中心,而电子则如同行星般围绕着它旋转。我们将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出原子核的构成(质子和中子)以及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模型。您将理解,并非所有的电子都一样,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能量层级,而正是这些能量层级的差异,为电子世界的“表演”奠定了基础。 电荷的秘密: 电子为什么带有负电荷?质子为什么带有正电荷?电荷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我们会用“吸引”与“排斥”这样直观的词汇来解释电荷之间的力,并引出库仑定律的基本概念,但绝不进行复杂的数学演算,而是侧重于理解其物理意义。您将明白,正是这些电荷的相互作用,驱动了整个电子世界的运转。 自由电子与束缚电子: 并非所有的电子都紧紧地被束缚在原子核周围。有些物质,特别是金属,拥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它们可以在材料内部自由移动。这一概念是理解电流产生的基础。我们会用“拥挤的城市街道”和“广阔的乡村道路”来比喻束缚电子和自由电子的状态,让您直观地理解它们的区别和重要性。 电子的运动: 当我们谈论电流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谈论电子的集体运动。我们会用“河流的流动”来形象地比喻电流,强调电子的定向移动才是电流的本质。您将了解到,是什么力量能够驱动这些微小的粒子形成强大的电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光明和便利。 第二章:电流的河流——电子的“迁徙”之路 电流是电子学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本章将深入浅出地剖析电流的形成、类型以及它如何被“引导”和“控制”。 电压:电流的“驱动力”: 就像水泵为水流提供压力一样,电压是驱动电子定向移动的力量。我们会用“山坡上的水滴”或者“电池两端的电势差”来形象地解释电压,强调电压决定了电子移动的“倾向性”和“强度”。您将理解,没有电压,就没有电流的流动。 电阻:电流的“阻碍者”: 任何物质都会对电流的流动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这就是电阻。我们会用“狭窄的河流”或者“拥挤的通道”来比喻电阻,解释为什么不同的材料拥有不同的电阻率。您将了解到,电阻并非全然是“坏”的,它在很多电子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限制电流、产生热量等。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与电阻的“黄金三角”: 欧姆定律是电子学中最基础也是最实用的定律之一。我们不会提供复杂的公式,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来解释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想象一下,如果电压升高,电流会如何变化?如果电阻增大,电流又会如何变化?您将通过这种方式,轻松掌握欧姆定律的核心思想。 直流电与交流电:两种不同的“迁徙方式”: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直流电和交流电,但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在本章,您将了解到直流电是电子单向流动,而交流电则是电子在两个方向之间来回摆动。我们会用“单行道”和“双向车道”来形象地区分它们,并简要介绍它们各自的应用场景,例如电池供电多为直流,家庭用电多为交流。 第三章:电子世界的“开关”与“指挥官”——元器件初探 电子设备之所以能够工作,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小“零件”,它们如同电子世界的“开关”、“指挥官”和“工程师”。本章将介绍几种最基本、最常见的电子元器件。 电阻器:控制“水流”大小的阀门: 我们在第二章了解了电阻,这一章将进一步探讨电阻器的实际应用。您将知道电阻器是如何通过其阻值来精确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就像控制水管中水流的阀门一样。 电容器:临时储存“能量”的“小水库”: 电容器能够储存电荷,就像一个小型的“充电宝”。我们会用“蓄水池”来比喻电容器,解释它如何在电路中起到滤波、耦合、储能等作用。您将了解到,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是很多电子电路工作的关键。 电感器:阻碍“变化”的“惯性”: 电感器对电流的变化会产生阻碍作用,这是一种“惯性”的表现。我们会用“旋转的飞轮”来类比电感器的特性,解释它在滤波、振荡等电路中的应用。 二极管:单向“通行证”: 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电子元件,它只允许电流单向通过。我们会用“单行道上的箭头”来形象地比喻二极管,解释它在整流、开关等电路中的重要作用。您将了解到,没有二极管,很多电器将无法工作。 三极管(晶体管):微型“放大器”与“开关”: 三极管是现代电子学的基石之一。我们会用“水龙头”来比喻三极管,解释它如何通过微小的控制信号,控制较大的电流流动,从而实现信号的放大或作为开关使用。这是理解现代集成电路的关键一步。 第四章:电路的“语言”——连接与组合的智慧 元器件本身并不能做什么,只有将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连接起来,形成电路,才能发挥它们的功能。本章将带领您走进电路的世界。 串联与并联:连接的两种基本方式: 就像串珠子和并排摆放的筷子,电路的连接也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方式。我们会详细解释这两种连接方式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影响电路总电阻、总电流等方面的特性。 简单的电路图识读: 我们将提供一些非常基础的电路图,并解释图中的各种符号代表什么元器件,以及它们是如何连接的。这部分内容将帮助您建立初步的电路图阅读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直流电源与交流电源:电路的“动力源”: 电路需要电源来提供能量。我们会简要介绍直流电源(如电池)和交流电源(如家用插座)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基础电路的功能演示: 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由电池、开关和灯泡组成的电路,来展示电路是如何工作的。您将亲眼“看到”开关的闭合如何使灯泡点亮,理解电路的通路和断路。 第五章:电子学的“应用魔法”——点亮我们的生活 电子学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章将展示电子学是如何通过各种神奇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从收音机到智能手机:信息传递的演进: 您将了解到,从简单的收音机接收广播信号,到如今我们手中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背后都离不开电子学的不断发展。我们会简要提及无线电波的原理以及集成电路如何 miniaturize 了复杂的功能。 家电的“智慧”: 为什么冰箱能够保持食物新鲜?洗衣机是如何自动完成清洗的?微波炉又是如何加热食物的?这些家电的“智慧”都源于内部的电子控制系统。 交通的“脉搏”: 汽车的点火系统、导航系统,以及城市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无不依赖于电子技术。 医疗的“守护者”: 从简单的血压计到复杂的核磁共振设备,电子学在医疗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计算与互联:数字时代的基石: 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将电子学的应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将简要介绍二进制、微处理器等概念,让您了解数字世界的运行方式。 本书特色: 通俗易懂的语言: 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数学公式,力求让每一个读者都能理解。 丰富的类比与比喻: 用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抽象的电子学概念,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注重原理而非细节: 专注于电子学最核心、最基础的原理,为读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不是罗列大量的公式和电路。 启发式教学: 鼓励读者思考,激发对电子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引导性强: 每一章节都为下一章节的学习做好铺垫,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 适合读者: 对电子学充满好奇,但不知从何学起的初学者。 希望系统了解电子学基本原理的学生。 对电子爱好者,想要拓展知识面的读者。 对科技发展感兴趣,想要理解现代电子设备工作原理的普通读者。 阅读此书,您将不仅仅是学到知识,更将打开一扇通往奇妙的电子世界的大门,领略科学的魅力,并为理解我们所处的数字化时代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封面和标题《全新正版 零基础学电子(经典实用版)电子基础入门学习手册 工程焊接技术 电子学基础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误解”。我当初选择它,主要是因为“零基础”和“入门学习手册”这两个关键词,我以为它会以最浅显易懂的方式,一步步引导我理解电子学的基本概念,比如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以及一些最基础的元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感等。我还期望书中会包含一些基础的电路搭建示例,哪怕是简单的面包板实验,或者一些简单的DIY项目,让我能够亲手去感受电子的魅力。同时,“工程焊接技术”这个词也让我觉得,它会包含一些实用的焊接技巧,比如如何正确使用电烙铁,如何处理焊锡,如何避免短路等等,这些都是我作为初学者非常关心的问题。然而,这本书的内容,更像是一份浓缩的电子工程百科全书,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抽象的理论模型,对于我这种连最基本的电路图都看不懂的人来说,简直是难以理解。它里面的内容,很多都远远超出了“零基础入门”的范畴,更像是给有一定电子工程背景的人设计的。我想要的是一本能够让我“上手”的书,能够让我从看到电路图到动手焊接,再到最终实现功能的实用指南,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在“教你如何思考电子问题”,而不是“教你如何解决电子问题”。

评分

我真的太后悔了!当初看这书名《全新正版 零基础学电子(经典实用版)电子基础入门学习手册 工程焊接技术 电子学基础理论》,以为它会从最最基础的电阻、电容讲起,什么二极管、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甚至MOS管、JFET这些都应该有涉及吧?我还想着,就算是“经典实用版”,也至少会把各种元器件的功能、应用场合、甚至简单的选型都讲清楚。结果呢?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里面关于实际操作的讲解少得可怜,更别提什么具体的工程案例分析了。书里大量的篇幅都在讲一些我根本用不到的理论概念,什么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这对于一个真正想学点皮毛,焊个小电路,修个小家电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天书!我本来是想着,哪怕多讲一点点电路图的绘制、分析,或者给几个实际的电路原理图,让我能跟着动手做做,提升一下兴趣也好。但这本书,它就像一个只会讲理论的大学教授,对着一群幼儿园小朋友滔滔滔滔讲量子力学,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我感觉我的钱真的白花了,这书名误导性太强了,完全没有达到一个“零基础入门”应该有的样子,更别提“工程焊接技术”和“电子学基础理论”这两个词了,简直是名不副实。我期望的是一本能让我从零开始,逐步建立起对电子世界认知,并且能动起手来的工具书,结果收到的是一本理论过于空泛,实践指导几乎为零的“理论手册”。

评分

我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可以用“期望与现实的巨大鸿沟”来形容。这本书的名字《全新正版 零基础学电子(经典实用版)电子基础入门学习手册 工程焊接技术 电子学基础理论》听起来非常吸引人,特别是“经典实用版”和“工程焊接技术”这两个点,让我觉得它应该是一本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的优秀教材。我理想中的这本书,应该会详细介绍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原理、特性和应用,例如晶体管的放大作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甚至一些集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同时,我特别期待它能有关于焊接的详细教程,包括不同种类焊锡丝的选择、焊接点的处理技巧、以及常见的焊接故障排除方法。我甚至想象着书里会有一些具体的工程案例,比如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电源电路,如何搭建一个信号发生器,或者如何维修一台常见的电子设备,让我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然而,当我拿到这本书后,我发现它的重点似乎放在了一些更偏向理论的领域,例如信号的频谱分析、复杂的滤波器的设计原理,以及一些高级的半导体器件模型。虽然这些内容本身可能很有价值,但对于一个“零基础入门”的读者来说,实在是过于超前和难以消化。它更像是一本介绍电子工程的“概览”,而非一本能够让你“动手”的“手册”。我感觉我无法从这本书中获得我所期望的那种即时可用的技术指导。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全新正版 零基础学电子(经典实用版)电子基础入门学习手册 工程焊接技术 电子学基础理论》让我觉得它应该是一本非常全面的电子学入门读物,特别是“工程焊接技术”这几个字,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会讲解理论,更会包含很多实际操作的技巧。我当初购买它,就是希望能够从这本书里学到如何正确地使用电烙铁,如何进行元器件的焊接,如何识别焊锡的好坏,甚至是一些关于电路板维修的初步知识。我原本设想,它应该会从最基本的电路常识讲起,比如如何识别电阻的色环,如何区分电容的正负极,如何阅读简单的电路图。然后,循序渐进地介绍一些基础的电子元器件,例如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并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我还期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实验项目,让我能够边学边练,巩固所学的知识。然而,当我仔细阅读这本书的内容后,我发现它更多地是在探讨一些非常抽象的电子学理论,例如关于电磁场理论的深入探讨,或者一些高级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这些内容虽然很有学术价值,但对于我这样一个想踏入电子世界,想从零开始动手实践的初学者来说,实在是有些“高深莫测”。它并没有真正地教会我如何去“工程焊接”,也没有提供足够的“入门”指导,更像是一本更适合有一定基础的电子工程师阅读的参考书。

评分

这本书真的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但不是那种好的惊喜。它的标题《全新正版 零基础学电子(经典实用版)电子基础入门学习手册 工程焊接技术 电子学基础理论》听起来很全面,尤其“经典实用版”这四个字,我以为它会在传统电子学理论的基础上,增加很多现代工程中常用到的技术和实践经验。我满怀期待地想看到关于PCB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比如如何布局元器件,如何布线,甚至一些常见的焊接技巧和注意事项,比如烙铁的选择、焊锡的种类、以及如何避免虚焊、桥接等问题。我还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实际的电路项目,从简单的LED闪烁,到稍微复杂一点的电源模块,甚至一些基本的传感器应用。我希望能通过这些项目,学习如何阅读电路图,如何进行元器件的替换和调试,从而真正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然而,当我打开这本书,我发现它更像是在梳理一份非常宏观的电子学发展史和一些高深的理论分支,对于我这种想“学以致用”的读者来说,显得有些“曲高和寡”。它提供的理论知识确实是扎实的,但是对于“工程焊接技术”和“实用入门”这两个定位,我觉得有些偏离。我本来是想通过这本书,能够迅速上手一些基础的电子制作或者维修工作,但现在看来,这本书更适合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想要深入理解某些理论的读者,而不是我这样急切希望获得实际操作指导的“零基础”小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