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I S B N: 7040262797 书 名: 物理化学 上册 第五版 作 者: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5-13 页 数 :296 开 本 : 16开 定 价 :27.50 I S B N:7040262800 书 名:物理化学 下册 第五版 作 者: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05-01 页 数 :669 开 本 :16开 定 价 :33.40 书名:《物理化学(第5版)(上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物理化学(第5版)(上册)》是在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的《物理化学》前四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修订时参考 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2007年提出的化工类、材料类及化学类等专业的“化学教学基本内容(征求意见稿)”。《物理化学(第5版)(上册)》基本保持了前几版的原有框架 ,修改了部分内容和结构,更加注重理论阐述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注意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并保持与时代发展的与时俱进。 《物理化学(第5版)(上册)》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类、制类、环境类、材料类、化学类等有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使用,并可作为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绪论. 0.1 物理化学——一门无处不在的学科 0.2 学习物理化学的要求及方法 0.3 物理量的表示及运算 1.物理量的表示 2.对数中的物理量 3.量值计算 章 气体的pvt关系 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2 理想气体混合物 1.3 真实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1.4 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1.5 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二章 热力学定律 2.1 基本概念及术语 2.2 热力学定律 2.3 恒容热、恒压热及焓 2.4 摩尔热容 2.5 相变焓 2.6 溶解焓与稀释焓 2.7 化学反应焓 2.8 标准摩尔反应焓的计算 2.9 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2.10 可逆过程与可逆体积功 2.11 节流膨胀与焦耳一汤姆逊实验 2.12 稳流过程热力学定律及其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3.1 热力学第二定律 3.2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 3.3 熵与克劳修斯不等式 3.4 熵变的计算 3.5 热力学第 三定律及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3.6 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3.8 热力学第 二定律在单组分系统相平衡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4.1 偏摩尔量 4.2 化学势 4.3 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4.4 逸度及逸度因子 4.5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4.6 理想液态混合物 4.7 理想稀溶液 4.8 活度及活度因子 4.9 稀溶液的依数性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五章 化学平衡 5.1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平衡条件 5.2 理想气体反应的等温方程及标准平衡常数 5.3 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的计算 5.4 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 5.5 其他因素对理想气体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 5.6 同时反应平衡组成的计算 5.7 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 5.8 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六章 相平衡 6.1 相律 6.2 单组分系统相图 6.3 二组分系统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6.4 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6.5 精馏原理 6.6 组分液态部分互溶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6.7 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 6.8 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 6.9 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 6.10 三组分系统液—液平衡相图 6.11 级相变简介 本章小结 习题 附录一国际单位制 附录二希腊字母表 附录三基本常数 附录四换算因子 附录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2005) 附录六某些物质的临界参数 附录七某些气体的范德华常数 附录八某些气体的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关系 附录九某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标准摩尔熵及摩尔定压热容 附录十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书名:《物理化学 下册 第五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是在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的《物理化学》前四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修订时参考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2007年提出的化工类、材料类及化学类等专业的“化学 教学基本内容(征求意见稿)”。本书基本保持了前几版的原有框架,修改了部分内容和结构,更加注重理论阐述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注意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并保持与时代发展的与时俱进。 全书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包括气体的PVT关系、热力学第 一定律、热力学第 二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化学平衡和相平衡六章;下册包括电化学、量子力学基础、统计热力学初步、界面现象、化学
动力学和胶体化学六章。与本书配套的含全部习题的解题指南和课程多媒体教学光盘与本书同步出版。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类、制药类、环境类、材料类、化学类等有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使用,并可作为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七章 电化学 7.1 电极过程、电解质溶液及法拉第定律 1.电解池和原电池 2.电解质溶液和法拉第定律 7.2 离子的迁移数 1.离子的电迁移与迁移数的定义 2.离子迁移数的测定方法 7.3 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 1.定义 2.电导的测定 3.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4.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和离子的摩尔电导率 5.电导测定的应用 7.4 电解质溶液的活度、活度因子及德拜一休克尔极限公式 1.平均离子活度和平均离子活度因子 2.离子强度 3.德拜一休克尔极限公式 7.5 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1.可逆电池 2.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7.6 原电池热力学 1.可逆电动势与电池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 2.由原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计算电池反应的摩尔熵变 3.由原电池电动势及电动势的温度系数计算电池反应的摩尔焓变 4.计算原电池可逆放电时的反应热 5.能斯特方程 7.7 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 1.电极电势 2.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 第八章 量子力学基础 第九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 第十章 界面现象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 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 参考书目 索引
基本信息 I S B N: 7040262797 书 名: 物理化学 上册 第五版 作 者: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5-13 页 数 :296 开 本 : 16开 定 价 :27.50 I S B N:7040262800 书 名:物理化学 下册 第五版 作 者: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05-01 页 数 :669 开 本 :16开 定 价 :33.40 书名:《物理化学(第5版)(上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物理化学(第5版)(上册)》是在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的《物理化学》前四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修订时参考 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2007年提出的化工类、材料类及化学类等专业的“化学教学基本内容(征求意见稿)”。《物理化学(第5版)(上册)》基本保持了前几版的原有框架 ,修改了部分内容和结构,更加注重理论阐述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注意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并保持与时代发展的与时俱进。 《物理化学(第5版)(上册)》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类、制类、环境类、材料类、化学类等有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使用,并可作为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绪论. 0.1 物理化学——一门无处不在的学科 0.2 学习物理化学的要求及方法 0.3 物理量的表示及运算 1.物理量的表示 2.对数中的物理量 3.量值计算 章 气体的pvt关系 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2 理想气体混合物 1.3 真实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1.4 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1.5 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二章 热力学定律 2.1 基本概念及术语 2.2 热力学定律 2.3 恒容热、恒压热及焓 2.4 摩尔热容 2.5 相变焓 2.6 溶解焓与稀释焓 2.7 化学反应焓 2.8 标准摩尔反应焓的计算 2.9 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2.10 可逆过程与可逆体积功 2.11 节流膨胀与焦耳一汤姆逊实验 2.12 稳流过程热力学定律及其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3.1 热力学第二定律 3.2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 3.3 熵与克劳修斯不等式 3.4 熵变的计算 3.5 热力学第三定律及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3.6 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3.8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单组分系统相平衡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4.1 偏摩尔量 4.2 化学势 4.3 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4.4 逸度及逸度因子 4.5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4.6 理想液态混合物 4.7 理想稀溶液 4.8 活度及活度因子 4.9 稀溶液的依数性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五章 化学平衡 5.1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平衡条件 5.2 理想气体反应的等温方程及标准平衡常数 5.3 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的计算 5.4 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 5.5 其他因素对理想气体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 5.6 同时反应平衡组成的计算 5.7 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 5.8 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六章 相平衡 6.1 相律 6.2 单组分系统相图 6.3 二组分系统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6.4 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6.5 精馏原理 6.6 组分液态部分互溶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6.7 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 6.8 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 6.9 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 6.10 三组分系统液—液平衡相图 6.11 级相变简介 本章小结 习题 附录一国际单位制 附录二希腊字母表 附录三基本常数 附录四换算因子 附录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2005) 附录六某些物质的临界参数 附录七某些气体的范德华常数 附录八某些气体的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关系 附录九某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标准摩尔熵及摩尔定压热容 附录十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书名:《物理化学 下册 第五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是在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的《物理化学》前四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修订时参考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2007年提出的化工类、材料类及化学类等专业的“化学 教学基本内容(征求意见稿)”。本书基本保持了前几版的原有框架,修改了部分内容和结构,更加注重理论阐述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注意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并保持与时代发展的与时俱进。拿到这套《物理化学》第五版,说实话,一开始确实被它厚实的体积和严谨的封面设计给镇住了。我本来是抱着一种“啃硬骨头”的心态来准备考试的,没想到翻开第一页,就有一种被深深吸引的感觉。作者的逻辑非常清晰,即便是一些非常抽象的概念,也能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循序渐进的讲解变得容易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在介绍一些重要理论时,会追溯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关键的实验证据,这让我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公式,而是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这些理论会这样建立。书中大量的例题,从基础计算到复杂应用,都做得非常到位,并且解析得鞭辟入里,我跟着做题的过程,仿佛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对话,一点点地梳理着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知识点。特别是关于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的部分,以往总是觉得难以把握,但这套书的处理方式让我眼前一亮,那些抽象的熵、自由能等等,在书中都变得有血有肉,能感受到它们在微观层面的根源。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忘的教科书,更像是一本能引导你深入思考的引路人。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步入科研工作的研究僧,我对《物理化学》这套书的评价可能更侧重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第五版在内容上确实做了不少更新,尤其是在一些前沿的理论和实验方法方面,给出了比较深入的介绍。书中对于一些关键概念的推导过程,写得非常严谨,而且逻辑链条清晰,这对于我们进行理论计算和模型构建非常有帮助。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一些复杂的实验技术时,不仅仅停留在原理层面,还会涉及到一些实际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数据处理的技巧,这些细节对于实验室工作者来说是无价的。在一些章节的末尾,作者还会给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参考文献,引导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思考,这对于培养独立研究能力至关重要。这套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工具书,我会在需要的时候翻阅其中的某些章节,来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它对于加深我们对物理化学原理的理解,以及将其应用到科研实践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我必须说,《物理化学》这套书的第五版,简直是为我这样的“学渣”量身定做的!我之前接触过其他版本的物理化学,总觉得像是在看天书,各种公式和概念都让我头晕眼花。但这次入手第五版,我简直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作者的语言非常接地气,虽然是专业的学术著作,但读起来一点都不生涩。他善于用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复杂的物理化学原理,比如讲到相平衡的时候,就用泡茶时的水温和茶叶舒展的过程来解释,一下子就让我豁然开朗。而且,书中图文并茂,那些插图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而是真正地帮助理解概念,比如一些反应机理的示意图,我一看就明白了。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讲解一些难点的时候,会提供多种不同的解释角度,总有一种能让你茅塞顿开。我之前以为物理化学就是死记硬背那些公式,现在才明白,原来理解是如此重要。这套书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物理化学的兴趣,感觉自己真的在学习,而不是在被动接受信息。
评分我购买这套《物理化学》第五版,主要是想巩固一下本科时期的知识,为将来的考研做准备。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内容之详实、讲解之透彻,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在介绍每一个概念的时候,都会从最基础的原理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层层递进,让我感觉自己是参与了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特别是那些数学推导的部分,作者写得非常详细,每一步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即使我之前对微积分和线性代数有些生疏,也能跟着一步步理解。而且,书中大量的习题,涵盖了从概念理解到数值计算的各个方面,非常有针对性。我按照书中的建议,把例题都仔细做了,感觉自己的解题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怎么做题,更重要的是让我理解了物理化学背后的科学思维方式,这对于我以后学习更深入的知识非常有帮助。
评分我是一名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心的业余爱好者,一直想系统地了解一下物理化学这个学科。《物理化学》第五版这套书,可以说是我这次探索之旅中最好的伙伴。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学生,但书中的讲解让我能够感受到物理化学的魅力。作者用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来阐述那些看似枯燥的原理,比如在讲到分子运动论的时候,就好像在描绘一幅微观世界的动画片,让我对物质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书中的一些“小贴士”和“思考题”,更是激发了我不断去追问“为什么”,让我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我喜欢它对每一个概念的严谨定义,也喜欢它对每一个实验现象的细致解释。虽然有些地方我可能还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完全理解,但这正是学习的乐趣所在。这套书让我不再觉得物理化学是遥不可及的学科,而是变得触手可及,让我对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有了更深刻的洞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