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8075-2017 混凝土外加剂术语 替代GB/T 8075-2005国家标准

GB/T 8075-2017 混凝土外加剂术语 替代GB/T 8075-2005国家标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混凝土外加剂
  • 标准规范
  • GB/T 8075
  • 建筑材料
  • 水泥外加剂
  • 术语
  • 混凝土
  • 建筑工程
  • 国家标准
  • 2017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艺建联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155066025846
商品编码:1041732917
开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图书名称:GB/T8075-2005混凝土外加剂定义、分类、命名与术语
标准编号:GB/T8075-2005
标准价格:18元
标准状态: 现行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丛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开本:16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分类、命名与术语。水泥净浆和砂浆用外加剂也可参考本标准采用。
混凝土外加剂术语 (GB/T 8075-2017)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外加剂的术语和定义。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外加剂及其相关领域的术语和定义。 2. 术语和定义 2.1 混凝土外加剂 (Concrete Admixture) 指在混凝土搅拌、运输、施工过程中掺入,且不占水泥用量的、能改善混凝土性能或在混凝土硬化后起特定作用的外加物质。 2.1.1 主要外加剂 (Primary Admixture) 指在混凝土生产中,对改善混凝土的拌合、施工性能或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后期强度等产生显著影响的外加剂。 减水剂 (Water Reducer): 在保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前提下,能显著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高效减水剂 (High Range Water Reducer / Superplasticizer): 减水效率更高的减水剂,通常能使混凝土的坍落度显著增大,或在保持相同坍落度时,显著减少用水量。 早强剂 (Accelerator): 能显著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加快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 缓凝剂 (Retarder): 能显著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引气剂 (Air-Entraining Agent): 能在外加剂作用下,在混凝土中形成大量均匀分布的微细气泡的外加剂。 泵送剂 (Pumping Agent): 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其粘聚性,提高其泵送性能的外加剂。 2.1.2 辅助外加剂 (Secondary Admixture) 指在混凝土生产中,对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或某些特定性能产生改善作用的外加剂,但其影响不如主要外加剂显著,或常与其他主要外加剂配合使用。 膨胀剂 (Expansive Agent): 能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体积膨胀的外加剂,用于补偿混凝土的收缩。 防水剂 (Waterproofing Agent): 能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提高其抗渗性能的外加剂。 早强减水剂 (Early Strength Water Reducer): 兼具早强和减水作用的外加剂。 缓凝减水剂 (Retarding Water Reducer): 兼具缓凝和减水作用的外加剂。 防冻剂 (Antifreezing Agent): 能降低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的冰点,使其能在负温下施工或硬化的外加剂。 抗裂剂 (Crack Preventing Agent): 能抑制或减小混凝土开裂的外加剂。 早强膨胀剂 (Early Strength Expansive Agent): 兼具早强和膨胀作用的外加剂。 分散剂 (Dispersing Agent): 指能使水泥颗粒在水中分散均匀,从而提高水泥浆流动性的物质。在混凝土外加剂领域,常作为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的主要成分。 2.1.3 复合外加剂 (Compound Admixture) 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外加剂按照一定比例复配而成,同时具备多种外加剂性能的外加剂。 减水早强剂 (Water Reducing and Early Strength Agent): 兼具减水和早强性能的复合外加剂。 减水缓凝剂 (Water Reducing and Retarding Agent): 兼具减水和缓凝性能的复合外加剂。 减水防冻剂 (Water Reducing and Antifreezing Agent): 兼具减水和防冻性能的复合外加剂。 2.2 外加剂的性能指标 (Performance Index of Admixture) 指衡量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各项指标。 减水率 (Water Reduction Rate): 指掺入外加剂后,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相对于未掺外加剂的基准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的百分比。 坍落度 (Slump): 指混凝土拌合物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的程度,是衡量混凝土和易性的一项指标。 凝结时间 (Setting Time): 指混凝土从开始出现塑性到失去塑性,转为刚性的过程所需的时间,包括初凝时间(拌合物开始失去塑性)和终凝时间(拌合物完全失去塑性)。 早期强度 (Early Strength): 指混凝土在龄期较短(通常为3天或7天)时达到的抗压强度。 后期强度 (Later Strength): 指混凝土在龄期较长(通常为28天或更长)时达到的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增长率 (Compressive Strength Growth Rate): 指混凝土在一定龄期内,其抗压强度相对于基准混凝土的增长百分比。 泌水率 (Bleeding Rate): 指混凝土拌合物在静置过程中,拌合水从拌合物内部析出的现象,是衡量混凝土抗离析能力的一项指标。 抗冻性 (Freeze-Thaw Resistance): 指混凝土在经历冻融循环后,其质量损失或强度损失的抵抗能力。 耐久性 (Durability): 指混凝土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功能的能力,包括抗冻性、抗侵蚀性、抗碳化性等。 收缩率 (Shrinkage Rate): 指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或水化反应引起的体积减小。 膨胀率 (Expansion Rate): 指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膨胀剂作用引起的体积增大。 2.3 外加剂的组分 (Component of Admixture) 指构成外加剂的化学物质。 主要活性成分 (Main Active Ingredient): 指对外加剂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化学成分。 助剂 (Additive): 指为了改善外加剂的稳定、分散、缓释等性能而添加的物质。 2.4 外加剂的形态 (Form of Admixture) 指外加剂在产品状态下的物理形态。 液体外加剂 (Liquid Admixture): 以液体形式存在的外加剂。 粉状外加剂 (Powder Admixture): 以粉末形式存在的外加剂。 膏状外加剂 (Paste Admixture): 以膏状形式存在的外加剂。 2.5 外加剂的用途 (Application of Admixture) 指外加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普通混凝土 (Ordinary Concrete): 指满足一般工程要求的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指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等优异性能的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并填充模板所有空间的混凝土,无需振捣。 早强混凝土 (Early Strength Concrete): 指需要较快达到较高早期强度以满足施工或使用要求的混凝土。 抗渗混凝土 (Waterproof Concrete): 指具有较高抗渗性能的混凝土,用于地下工程、水工结构等。 低温混凝土 (Low-Temperature Concrete): 指在低温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 高温混凝土 (High-Temperature Concrete): 指在高温条件下施工或使用的混凝土。 2.6 外加剂生产和使用 (Production and Use of Admixture) 复配 (Compounding):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外加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复合外加剂的过程。 掺量 (Dosage): 外加剂相对于水泥用量的比例。 适应性试验 (Compatibility Test): 试验外加剂与特定水泥、骨料、水等原材料的相容性,以确定最佳掺量和避免不良反应。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对外加剂的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现场试验 (Field Test): 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外加剂性能进行验证的试验。 本标准旨在为混凝土外加剂的研发、生产、使用和贸易提供统一的术语和定义,促进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从事混凝土外加剂研发的科研人员,我一直密切关注行业标准的更新。GB/T 8075-2017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混凝土外加剂术语标准化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我欣喜地看到,新标准在对原有术语进行梳理和完善的同时,也积极吸纳了近年来行业发展的新成果和新理念。例如,书中对“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要求”和“性能评价”相关的术语进行了更加精炼和明确的界定,这对于我们在制定研发目标、进行性能测试和撰写科研论文时,都提供了坚实的术语基础。过去,我们在研究一些新型外加剂的功能时,有时会缺乏统一的语言来描述其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而现在,有了这份新标准,我们可以使用更加准确、规范的术语来表达我们的研究成果,这无疑会加速科研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传播。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一些高性能外加剂和功能性外加剂的术语定义,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外加剂在特种混凝土、绿色混凝土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新标准还可能在一些术语的表述方式上进行了优化,使其更易于理解和应用,这对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这份标准为我们的研发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是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评分

我在一家大型建筑工程公司的技术部门工作,经常需要参与各种项目的技术方案审查和合同评审。对于混凝土外加剂的术语理解,直接影响到我们对材料性能的评估和对供应商的合同约束。GB/T 8075-2017的更新,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强大、更权威的参照工具。在新标准下,我对“混凝土外加剂的试验方法”和“质量控制”相关的术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使得我在审查技术方案时,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外加剂的适用性和质量要求。例如,书中对“冻融循环试验”和“碱-骨料反应试验”等术语的界定,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些试验结果的意义,从而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做出更准确的评估。此外,新标准可能还对一些与安全、环保相关的术语进行了更新,这有助于我们在项目合同中加入更明确的环保条款,确保工程建设符合最新的环保要求。这份标准是确保工程质量、规避合同风险的重要依据,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应对复杂的技术挑战,为项目的成功交付保驾护航。

评分

作为一名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资深从业者,我经历了行业标准的多次更新。GB/T 8075-2017的出现,是对过去十几年行业发展成果的一次系统性总结和规范。我非常赞赏新标准在术语的严谨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方面所做的努力。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新标准对许多过去存在模糊地带的术语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例如,对于不同类型的“减水剂”和“聚羧酸减水剂”的细分术语,以及对“性能指标”的术语解释,都更加符合实际应用的需求。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区分不同产品的功能和特性,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更加精准地定位我们的产品。同时,新标准也可能纳入了一些与绿色建材、低碳发展相关的术语,这表明行业正在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也为我们未来的产品研发指明了方向。这份标准不仅仅是术语的汇编,更是行业发展趋势的“晴雨表”,它帮助我们洞察行业未来走向,抓住发展机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评分

这本《GB/T 8075-2017 混凝土外加剂术语》确实是一本对我来说至关重要的参考书。作为一名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标准的重要性。每一次新标准的发布,都意味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规范的更新。过去,我主要依靠2005年的版本来理解和应用混凝土外加剂的术语,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概念和分类也随之涌现,原有的标准在某些方面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当得知GB/T 8075-2017发布并替代旧版时,我第一时间就入手了。翻开这本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条理性和清晰度。标准的术语解释非常严谨,每一个定义都经过了仔细斟酌,力求准确无误。这对于我们实际工作中理解和沟通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外加剂的选型、性能评估以及质量控制方面,一个清晰的术语定义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例如,书中对“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以及对不同类型外加剂(如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等)的详细分类和术语规范,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这些术语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游戏,它们是连接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桥梁。过去,我们在阅读文献、撰写技术报告或者与供应商沟通时,有时会因为对某个术语的理解存在差异而产生歧义。而现在,有了这份新标准,我们可以拥有一个共同的、权威的语言体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专业性。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新出现的外加剂术语的收录,这充分体现了标准与时俱进的精神,能够帮助我们及时了解行业前沿动态。

评分

我是一名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员,我的职责是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的选用和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GB/T 8075-2017的发布,对我来说是提升监管水平的有力武器。我过去在检查工程资料时,经常需要对照旧标准来核实外加剂的术语使用情况。然而,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旧标准的术语可能无法完全涵盖所有情况,给我的监督带来了一些挑战。新标准,则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和最新的术语体系。我可以通过这份标准,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价外加剂的种类、掺量以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例如,书中对“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对各种外加剂在特定工程应用中的术语规范,都为我提供了清晰的判断依据。这有助于我更有效地审查工程技术方案,监督施工现场的外加剂使用,从而从源头上杜绝因术语理解不清而可能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我相信,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份新标准,我的监管工作将更加科学、精准,为保障国家重点工程的质量安全贡献力量。

评分

我是一名混凝土实验室的技术员,日常工作内容就是对各种原材料和混凝土进行检测和分析。混凝土外加剂作为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术语的规范化对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报告的可读性至关重要。GB/T 8075-2017的出版,可以说为我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旧标准下,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描述不精确或者容易混淆的术语,这会在我们的检测报告中留下一些模糊的空间,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去解释。而新标准,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精确的术语库。例如,书中对“掺量”和“外加剂加入量”的区分,以及对不同性能指标的术语定义,都更加细致和完善。这使得我们在进行性能测试时,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外加剂的使用情况,并且在撰写检测报告时,也能使用更专业的语言,让报告更具说服力。我印象深刻的是,新标准对一些以前被笼统概括的术语进行了细化,比如针对不同功能的复配型外加剂,有了更明确的术语界定,这对于我们区分和评估这类产品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对“环境友好型外加剂”等新兴概念的术语收录,也体现了标准的前瞻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品。通过学习这份标准,我不仅巩固了现有的知识,还学习到了许多新的专业术语,这无疑会提升我在日常工作中的专业判断能力和沟通效率,让我能够更自信地面对各种技术挑战。

评分

作为一名混凝土外加剂的销售人员,我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客户,解释产品的性能和优势。GB/T 8075-2017的更新,对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知识升级。旧的标准在某些术语的表述上可能不够生动,有时难以让非专业人士快速理解。而我注意到,新标准在保持严谨性的同时,也在一些地方更加注重术语的易理解性,这对于我向客户介绍产品非常有帮助。例如,书中对“工作性”的描述,以及如何通过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解释。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向客户说明我们的产品是如何解决他们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此外,新标准还可能引入了一些与环保、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术语,这正是我目前工作中需要重点强调的卖点。通过学习这些新术语,我可以更有效地向客户传递我们产品的环保理念和技术优势,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我还需要确保自己在与客户沟通时,使用的术语是最新、最权威的,避免因使用旧的或不准确的术语而引起客户的质疑。这份标准不仅是技术人员的工具书,更是我们销售人员与客户沟通的“通用语言”,它帮助我更加专业、自信地开展工作,提升我的专业形象和销售业绩。

评分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正在撰写我的毕业论文,主题是关于某种新型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研究。在这过程中,准确地使用专业术语是论文质量的关键。GB/T 8075-2017的出版,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在阅读大量文献和研究报告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术语的定义不够清晰或者理解存在偏差的情况。而这份新标准,就像一本权威的词典,为我提供了最准确、最权威的术语解释。我发现,新标准对许多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关键术语,如“坍落度保持值”、“抗冻性”、“耐久性”等,都进行了更加细致和精确的定义,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描述我的实验结果和分析数据。例如,在讨论我研究的新型外加剂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影响时,我就可以引用新标准中关于“早强剂”和“强度增长率”的精确定义,使我的论文论述更加严谨和专业。同时,新标准对一些新出现的术语的收录,也让我有机会接触到行业最新的研究方向和技术进展,这对我拓展研究思路,完善论文内容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总而言之,这份标准不仅帮助我提高了论文的学术严谨性,也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混凝土外加剂这个专业领域中。

评分

我是一名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独立咨询顾问,我需要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专业的建议,包括外加剂的选择、应用以及技术问题的解决。GB/T 8075-2017的发布,对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知识更新和专业能力提升的机会。我深知,准确的术语是专业咨询的基础。在新标准中,我发现许多以前口头或书面中使用的术语,都得到了官方的、统一的定义。例如,书中对“外加剂的适应性”和“掺量控制”等术语的详细解释,可以帮助我更清晰地向客户解释为何某种外加剂适合特定的工程项目,以及如何合理地控制其使用量以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新标准可能还对一些与“新材料”、“新技术”相关的术语进行了收录,这有助于我及时了解行业前沿,为客户提供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份标准就像我的“专家助理”,帮助我更准确、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混凝土外加剂的专业知识,从而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咨询服务,提升我的专业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评分

我是一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工程师,我的工作就是确保我们的产品符合最新的国家标准。GB/T 8075-2017的更新,对我来说是必须掌握的最新行业动态。我发现,新标准在对现有术语进行规范的同时,也可能对一些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指标的术语进行了更严格的界定。这要求我们在产品研发、生产和检测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来执行。例如,书中对“掺量”的精确范围,以及对某些外加剂“化学组分”的术语规定,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我们产品的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我需要组织团队认真学习这份标准,确保我们生产的每一批外加剂都符合最新的术语要求,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我也需要利用这份标准来更新我们企业的内部技术文件和产品说明书,确保对外沟通时使用最准确、最权威的术语。这份标准不仅是我们对外沟通的依据,更是我们内部质量管理的“导航仪”,指引我们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日益严格的市场需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