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应用”部分,真的给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启发。我原本以为“应用技术”部分会是各种APP的开发指南,或者是一些手机功能的详细介绍。但事实是,它把“应用”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讨论的是在移动通信这个平台上,如何实现更智能、更高效、更广泛的连接。比如,书中提到的“物联网通信”的场景,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代码实现,但它描绘了海量设备如何通过低功耗、广覆盖的网络进行信息交换,这让我看到了智能城市、智能工厂的无限可能。还有关于“定位技术”的讨论,它不仅仅是GPS,还有基站定位、Wi-Fi定位等等,这些技术的结合,才让我们的APP能够如此精准地知道我们在哪里。虽然我不是技术开发者,但通过阅读,我仿佛能看到一个更加智能、更加互联的未来正在加速到来。书里对“通信安全”的探讨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关注数据的加密,还关注网络本身的脆弱性,提醒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要警惕潜在的风险。这本书记载的是技术发展的脉络,也是未来生活方式的蓝图。
评分我一直以为自己对手机各种“黑科技”都挺了解的,什么VR/AR、物联网、智能家居,觉得它们背后也就是些高科技词汇堆砌。但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些所谓的“黑科技”,其实都建立在一个极其庞大而精密的“通信网络”基础之上。这本书就像一个巨大的视角,让我从一个全新的维度去审视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移动设备和网络。它讲到了数据是怎么从手机传到服务器,又是怎么绕过千山万水回到另一部手机上的,这里面涉及到的技术之复杂,我真是难以想象。书中对于不同网络制式(比如3G、4G、5G)的演进和区别也做了详尽的阐述,让我明白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追求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迟。虽然有些章节关于“基站建设”、“频谱分配”的讨论让我看得云里雾里,但整体上,这本书成功地激起了我对整个移动通信生态系统的兴趣。它不只是一本关于手机的书,更是一本关于连接、关于信息时代基石的书。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惊叹,让我觉得以前我对移动通信的认知,不过是冰山一角。
评分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像一本手机说明书一样,教我如何操作各种功能。但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通信世界的百科全书”。它没有直接告诉我怎么使用某个APP,或者怎么设置手机,而是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这些APP能够运行,为什么手机能够上网,为什么我们能够和千里之外的人通话。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信道编码”和“解码”的章节,它解释了为什么在有干扰的情况下,我们传输的数据仍然能够被准确地接收,这里面的纠错机制太巧妙了!虽然我不是通信专业的学生,但通过这本书,我开始对移动通信的“幕后英雄”们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习以为常的便捷通信,背后凝结了多少科学家的智慧和工程师的努力。书里对于不同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的分析,也让我对整个行业有了更宏观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类如何克服空间限制,实现信息自由流通的历史画卷。这本书让我看到,技术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创造新功能,更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小、更紧密。
评分这本书真的太……硬核了!刚拿到手,翻开目录就被吓了一跳,什么“香农定理”、“编码调制”、“信道估计”之类的,感觉像是直接穿越回了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课堂。我本来是想找点关于最新手机功能、5G应用场景之类的科普读物,结果发现自己可能选错路了。书里讲得非常深入,每一个概念都恨不得刨根问底,公式推导严谨得让人心生敬畏。虽然作为一名普通用户,我很难完全消化这些复杂的理论,但偶尔能瞥见一些关于信号传输、数据压缩的原理,也能体会到背后工程师们的智慧。比如,它讲到为什么信号会有延迟,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信号不好,虽然没有直接告诉我怎么解决,但至少让我明白了一些背后的物理限制和技术挑战。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内功心法”,教你如何理解通信的底层逻辑,而不是直接告诉你“如何打出漂亮的招式”。对于想要深入了解移动通信技术“是怎么运作”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一本宝藏,但如果你只是想知道“现在手机能做什么”,那可能需要换本更“接地气”的书了。我还在努力理解中,希望有一天能从中窥见一些真正有趣的“应用”端倪。
评分这本《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技术》真的像一本“技术圣经”一样,对于我这样想深入了解移动通信底层逻辑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书里面那些关于“信号传播模型”、“多址技术”、“分组交换”的章节,虽然读起来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去理解,但一旦弄懂了,就会觉得豁然开朗,之前很多关于手机信号、网络速度的疑问都能找到答案。比如,它详细解释了为什么在信号好的地方上网速度快,在人多的地方信号会变差,以及运营商是怎么通过各种技术来优化网络体验的。这些内容对于那些想从技术层面去理解移动通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用户体验层面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的介绍,从核心网到接入网,一步步揭示了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是如何协同工作的。虽然有些地方的数学公式让我望而却步,但我依然能感受到作者在尽量用清晰的语言去阐释复杂的概念。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的书,它会让你对我们每天使用的移动通信技术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第一版广获好评,分别被程序员杂志和51网站评选为2011年度10大最具技术影响力的图书和2011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原创图书。构建高可用服务器(第2版)是资深/系统管理专家兼架构师多年一线工作经验的结晶,51和等知名社区联袂推荐。第1版上市后广获好评,分别被程序员杂志和51网站评选为2011年度10大最具技术影响力的图书和2011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原创图书。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修订和补充,不仅修正了原来存在争议和不够完善的内容,而且补充了大量关于高可用的内容,使得本书在内容上更具价值。本书结合实际生产环境,从虚拟化、集群、服务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系统安全性等多角度阐述构建高可用服务器的最佳实践。本书实践性非常强,包含大量企业级的应用案例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读者可以直接用这些方案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评分第一版广获好评,分别被程序员杂志和51网站评选为2011年度10大最具技术影响力的图书和2011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原创图书。构建高可用服务器(第2版)是资深/系统管理专家兼架构师多年一线工作经验的结晶,51和等知名社区联袂推荐。第1版上市后广获好评,分别被程序员杂志和51网站评选为2011年度10大最具技术影响力的图书和2011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原创图书。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修订和补充,不仅修正了原来存在争议和不够完善的内容,而且补充了大量关于高可用的内容,使得本书在内容上更具价值。本书结合实际生产环境,从虚拟化、集群、服务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系统安全性等多角度阐述构建高可用服务器的最佳实践。本书实践性非常强,包含大量企业级的应用案例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读者可以直接用这些方案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评分老师要买的教材,是入门级的。挺好!!!
评分构建高可用服务器(第2版)一共9章。第1章以作者的项目实践为基础,以和为平台,有针对性地讲解了构建高性能服务器的应该掌握的核心知识,包括硬件、网络配置、日志管理、性能优化、监控等重要内容第2章讲解了服务器的虚拟化,主要包括和两大虚拟机在2003和系统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同时还介绍了的使用方法第3章探讨了生产环境下各种棘手的服务器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第4章介绍了生产环境下的脚本,这些脚本都经过实践验证,读者可以直接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第5章首先讲解了构建高可用集群的理论知识,然后以作者的实际项目为例详细演示了构建高可用集群环境的方法(附有项目施工图)最后还探讨了数据库性能优化方面的话题第6章以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讲解了在企业中的部署与应用,包括技术的分类和选择、的不足和的应用范畴、的部署案例和部署时的注意事项第7章全面讲解了防火墙及系统安全方面的内容,其中相关的知识是重点,讲解非常详细,很多脚本都可以直接使用第8章介绍了构建免费开源的企业级邮件系统的完整过程,这也来自于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第9章针对系统管理员的学习、工作以及职业规划给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对新人尤为有帮助。我的系统管理员之路
评分很喜欢余洪春,他的每一本书几本上都有,这本构建高可用服务器(第2版)很不错,基于实际生产环境,从虚拟化、集群、服务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系统安全性等多角度阐述构建高可用服务器的最佳实践
评分构建高可用服务器(第2版)一共9章。第1章以作者的项目实践为基础,以和为平台,有针对性地讲解了构建高性能服务器的应该掌握的核心知识,包括硬件、网络配置、日志管理、性能优化、监控等重要内容第2章讲解了服务器的虚拟化,主要包括和两大虚拟机在2003和系统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同时还介绍了的使用方法第3章探讨了生产环境下各种棘手的服务器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第4章介绍了生产环境下的脚本,这些脚本都经过实践验证,读者可以直接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第5章首先讲解了构建高可用集群的理论知识,然后以作者的实际项目为例详细演示了构建高可用集群环境的方法(附有项目施工图)最后还探讨了数据库性能优化方面的话题第6章以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讲解了在企业中的部署与应用,包括技术的分类和选择、的不足和的应用范畴、的部署案例和部署时的注意事项第7章全面讲解了防火墙及系统安全方面的内容,其中相关的知识是重点,讲解非常详细,很多脚本都可以直接使用第8章介绍了构建免费开源的企业级邮件系统的完整过程,这也来自于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第9章针对系统管理员的学习、工作以及职业规划给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对新人尤为有帮助。我的系统管理员之路
评分2005年我初识,那会儿刚毕业,在一家大型国营公司值守2000服务器,当时震荡波和冲击波这两种病毒很是猖狂,没有打补丁的机器无一幸免。我所值守的服务器也未能例外,虽然我们在防毒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当时购买的都是正版2000系统和正版瑞星杀毒软件)。有一次去朋友公司(省太平洋寿险
评分很喜欢余洪春,他的每一本书几本上都有,这本构建高可用服务器(第2版)很不错,基于实际生产环境,从虚拟化、集群、服务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系统安全性等多角度阐述构建高可用服务器的最佳实践
评分很喜欢余洪春,他的每一本书几本上都有,这本构建高可用服务器(第2版)很不错,基于实际生产环境,从虚拟化、集群、服务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系统安全性等多角度阐述构建高可用服务器的最佳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