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中国竹木牙角器全集”光是第一册的《竹刻器》就足以让人眼界大开,尤其对于我这种对手工艺品有着深厚兴趣的人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初拿到书时,就被其精美的装帧和厚实的质感所吸引,知道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图录,而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书中对历代竹刻艺术的梳理,清晰得如同把历史的脉络摊在了眼前。从早期的简朴写意,到明清时期的繁复精雕,再到近现代的巧思妙想,每一个阶段的风格演变都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和详尽的文字描述得到了完美的呈现。尤其是那些细节的放大图,让我能真切感受到竹材的纹理是如何与刀法的力度完美结合,竹子那特有的温润感在匠人的手中被发挥到了极致。作者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竹刻特点区分得尤为到位,比如苏派的细腻圆润与嘉定派的雄浑大气,仅仅通过文字的描述和图片的对比,就能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印象。这本书不仅仅是展示了“美”,更是深入挖掘了“艺”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让我对这门古老的技艺有了更深层次的敬意。
评分拿到这本《竹刻器》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不是那种铺天盖地的视觉冲击,而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对匠心独运的深深敬畏。我原以为竹刻不过是小打小闹的文玩,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它的体量和深度远超我的想象。全书的编排逻辑性极强,它没有简单地按时间堆砌文物,而是巧妙地将不同器型,如笔筒、香筒、山子、印纽等,进行了分类论述,这对于研究者或想深入了解某个门类的人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竹材特性的探讨部分,作者详尽解释了不同竹种(如毛竹、水竹)在雕刻时的适应性和最终呈现出的肌理差异,这种对“材料学”的尊重,是很多艺术鉴赏书籍容易忽略的。图版质量无可挑剔,色彩还原度极高,即便是微小的刻痕和包浆的细节都能清晰可见,这对于进行高仿或者学术研究的读者来说,价值连城。可以说,这本书是站在一个非常高的学术高度上,对中国竹刻艺术进行了一次全面而深刻的考古。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艺术爱好者,我对这种大部头的工具书通常会感到畏惧,担心内容过于晦涩难懂。然而,这本《中国竹刻器》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它在保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用非常平实甚至带有画面感的文字,将复杂的雕刻技法描述得清晰明了。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意境”的讨论,竹刻艺术的精髓往往在于“形似”之外的“神韵”,书里专门辟出章节探讨如何通过刀法和留白来营造空灵或雄阔的意境,这对于提升普通读者的审美层次非常有帮助。比如,对文人竹刻中“留青”和“减地”技法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两种手法在表达作者心境上的细微差别,这种细致入微的比较,远超我以往看到的任何资料。这本书就像是给你的眼睛和心灵都配备了一副高倍显微镜,让你能够真正走进去,触摸到每一根刻痕背后的呼吸与思考。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套全集主要是被“牙角器”吸引的,但没想到这第一册《竹刻器》成了我最先翻阅且爱不释手的。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教科书那样枯燥,反倒像是一位老行家在娓娓道来,带着一股子对传统技艺的热爱。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中对一些失传的雕刻技法进行了大胆的推测和还原,这极大地满足了我对“工艺之谜”的好奇心。比如,对于某些极其精细的透雕,书里结合现代科技的分析,提出了几套可能的古代操作流程,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让人读来津津有味。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不少私人收藏家手中的珍品,这些往往是博物馆中难得一见的孤品,这使得这本书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程度。它不仅仅是一本“看图识货”的工具书,更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史诗,让我感受到了竹子在古代文人心目中,那种“君子之风”的完美载体。
评分这本关于竹刻的卷册,其厚重感不仅仅体现在物理层面上,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重量。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了多少清宫旧藏或某某名家之作,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鉴赏体系。我最欣赏的地方在于,它将竹刻艺术的兴衰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文人阶层的审美趣味紧密地联系起来。例如,它分析了在宋代文人注重隐逸之风时,竹刻如何体现出那种“天真自然”的朴素美,而在清代中晚期,随着商品经济和世俗审美的抬头,竹刻作品又是如何走向了精雕细琢、追求繁复的“匠气”。这种宏观的历史视野,使得每一个器物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时代精神的缩影。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你如何“看”竹刻,更教你如何“读懂”竹刻背后的那个时代。阅读完毕后,我再去审视任何一件竹刻作品,都能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这位“老行家”就在身侧指点迷津。
评分好书,值得大家购买阅读
评分不错,就是书价虚高。不错,就是书价虚高
评分竹刻器部分,在京东集全了。
评分活动购入价格比较划算,文物社这套书的印刷是不错的
评分推荐
评分推荐
评分印刷和图录一样,注释简单了点,性价比一般
评分乘着活动入手了一些书,都还不错
评分刚拿到,看了一下,感觉还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