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版公安问话笔录制作与案卷审阅(修订版)公安机关内部发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6年新版公安问话笔录制作与案卷审阅(修订版)公安机关内部发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段钢 著
图书标签:
  • 公安学
  • 问话笔录
  • 案卷审阅
  • 执法规范
  • 实务指南
  • 修订版
  • 内部发行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2016年新版
  • 公安院校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平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325746
商品编码:10548967801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页数:474
字数:605000

具体描述

 
商品名称:  公安问话笔录制作与案卷审阅(修订版)
ISBN:  9787565325960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5月
 装帧:  平装
作者:  段钢 著  
定价:  98.00

商品编号:208695  










  
RMB:81.00
RMB:32.40
RMB:36.00
RMB:88.20
RMB:31.50
RMB:32.40
RMB:27.00
RMB:16.80

《2016年新版公安问话笔录制作与案卷审阅(修订版)》图书简介 本书系公安机关内部发行,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6年新版公安问话笔录制作与案卷审阅(修订版)》,是面向公安执法人员,尤其是基层执法人员和案卷制作人员的专业指导性用书。本书深度聚焦于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规范化、高质量完成问话笔录制作及后续案卷审阅工作的核心技能与最新要求。 一、 编撰背景与核心价值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刑事诉讼制度的持续完善,对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要求日益精细化和规范化。《2016年新版公安问话笔录制作与案卷审阅(修订版)》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本书紧密结合公安部最新颁布的执法规范、证据规则及实务操作细则,旨在解决实战中讯问笔录制作程序不规范、文字记录不准确、关键信息遗漏或失真,以及案卷结构混乱、相互矛盾等突出问题。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一套系统、前沿且具有极强实操性的工作指南,确保每一份问话笔录都能成为合法、有效、全面反映案件事实的“硬证据”,同时提升案卷的整体质量和可审查性。 二、 问话笔录制作的系统精讲 本书将问话笔录制作环节置于首位,进行了详尽的解析和规范指导。 1. 问话程序与法律基础: 详细阐述了询问、讯问、听取陈述等不同类型笔录的适用情形、权限要求以及前置程序(如传唤、拘传、通知到场等)的文书规范。着重强调了对被讯问人权利告知的完备性和程序正义的实现。 2. 笔录制作的“三性”要求: 深入剖析了笔录应具备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合法性。针对笔录中常见的笔误、增删、省略等问题,提供了详细的修改、补正流程与书面记录要求,确保笔录的原始性和严肃性。 3. 技巧与文书规范: 提问的艺术与逻辑: 教授如何设计询问提纲,如何运用开放式、封闭式提问,如何有效应对被讯问人的回避、翻供等情况,以期获取最大化、最准确的信息。 电子笔录的制作标准: 针对采用电子设备记录的实践,明确了电子笔录与手写笔录在格式、签名、校对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与衔接规范。 特殊人员的笔录: 针对未成年人、精神/智力障碍人员、外语人士等特殊群体的询问,详细规定了监护人或翻译在场的要求、特殊措辞的记录方式,以及特殊语句的固定办法。 4. 关键信息点的捕捉与表述: 重点指导如何准确记录时间、地点、人物关系、作案工具、心理活动等关键要素,并教授如何将讯问中形成的零散口供,系统、逻辑清晰地转化为规范的法律文书语言。 三、 案卷审阅的深度解析与质量控制 高质量的笔录是合格案卷的基础,而案卷审阅则是确保证据链完整、程序合法的“最后一道防线”。本书在案卷审阅部分提供了极为细致的检查清单和操作标准。 1. 案卷结构与卷宗目录的规范化: 按照最新的文书管理规定,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案件(如普通刑事案件、轻微刑事案件)的案卷基本构成模块(如证据卷、诉讼文书卷、侦查文书卷等),以及如何确保卷宗目录的清晰、准确、无遗漏。 2. 证据的“三性”交叉审核: 审阅的核心在于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本书指导审阅人员如何从笔录中反查实体证据,例如: 时间线索的比对: 笔录中的作案时间与现场勘查笔录、物证提取笔录的时间是否吻合。 人物信息的核对: 证人、被害人、嫌疑人的身份信息、住址、职业等信息在不同笔录间的表述是否一致,有无重大矛盾。 口供的自我印证与相互印证: 如何通过对比嫌疑人、同案犯及不同证人之间的多份笔录,发现其中的逻辑漏洞或串供痕迹。 3. 程序合法性的“清单式”审查: 强调对程序性文书的细致审查,包括但不限于: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是否充分、决定书和执行回执是否齐全、法律文书的送达记录是否完备、讯问笔录的起草、询问、校对、签名等环节是否完全符合法定要求。 4. 审阅中的问题发现与整改: 针对审阅中常见的问题,如证据重量不足、关键环节语焉不详、法律适用错误倾向等,提供了具体的纠正意见和指导,确保送审的案卷在实体和程序上均无懈可击。 四、 适用对象 本书是公安机关执法人员、预审人员、案卷管理人员、法制部门工作人员的必备工具书,尤其适用于新入警人员的岗前培训、基层单位的日常案卷质量自查与提升,是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参考资料。 通过对问话笔录制作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和对案卷质量的严格把关,本书旨在帮助公安机关构建起一套坚实的执法基础,有效应对诉讼过程中的各类挑战,最终实现“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的目标。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朴实,但“2016年新版”、“公安机关内部发行”这些字样,却让我立刻意识到它的价值所在。作为一名对执法规范化要求日益提高的公安机关从业人员,我深知一份规范的问话笔录和一丝不苟的案卷审阅,是保障案件公正、维护公安机关形象的关键。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契合了当前执法办案的需求。我非常希望它能提供详实的案例指导,解析笔录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对于案卷审阅,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审阅流程和要点,帮助我们更好地审查案件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完整性,从而提升案件办理的整体水平。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书名所吸引的。“2016年新版”和“公安机关内部发行”这样的字眼,让我觉得它一定承载着最新的、最权威的指导信息,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的背景,则进一步增强了它的可信度。我曾在一本关于基层执法规范的书籍里看到过一些关于问话笔录制作的案例分析,但总感觉不够系统,缺乏理论指导。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我特别关注它在笔录制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方面的论述,例如如何才能做到既能全面获取案件事实,又能避免诱导性提问,确保笔录的客观真实。另外,“案卷审阅”这个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审阅方法和检查要点,帮助我们快速发现案卷中的问题,提高审阅效率,减少案卷退补次数。

评分

对于我们这些常年与笔录和案卷打交道的人来说,一本真正实用、权威的工具书是多么的重要。这本书的标题就直指核心业务,而且是“修订版”,这说明它是在前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很可能融入了近年来执法实践中的新经验和新要求。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在面对复杂案件、特殊人员时的问话技巧,以及如何应对突发情况,保证问话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案卷审阅部分,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标准和方法,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发现卷宗中的各种瑕疵,从而提高案件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法律风险。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一线民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平台。

评分

作为一名刚入警不久的新警,我对公安执法工作还处于一个不断学习和摸索的阶段。在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问话笔录制作的困惑,比如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当事人进行有效沟通,如何记录那些复杂的案件事实,以及如何避免在笔录中出现法律上的漏洞。这本书,尤其是它提到的“修订版”,让我看到了一个系统、全面的解决方案。“制作”和“审阅”这两个环节的结合,我觉得非常贴合实际工作的需求。我希望能从中学到如何规范地制作一份高质量的问话笔录,同时也能掌握如何对案件的卷宗进行细致入微的审阅,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案件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是我最看重的。

评分

这本书,我刚入手不久,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凭初步翻阅,就足以让我感受到其分量。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民警,我深知规范、准确的问话笔录对于案件侦办的重要性,也深知案卷审阅环节的细致与严谨。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给整个案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影响公正的裁决。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们这些一线实务工作者提供了一份及时雨,尤其是“修订版”三个字,更是让我看到了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姿态。我想,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可能蕴含着公安机关在执法理念、工作方法上的最新思考。我对其中关于证据固定、法律适用、笔录瑕疵的辨析等方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更好地履行职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