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昌化石收藏入门百科+巴林石收藏入门百科 2本

包邮 昌化石收藏入门百科+巴林石收藏入门百科 2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昌化石
  • 巴林石
  • 石收藏
  • 收藏入门
  • 矿物
  • 地质
  • 科普
  • 包邮
  • 两本
  • 百科全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蓝墨水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98372
商品编码:10569855280
页数:1
字数: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bm010442

昌化石收藏入门百科+巴林石收藏入门百科 2本

9787122266460定价:98元 9787122198372定价:98元

巴林石收藏入门百科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6月1日)

  • 平装: 296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7122198375, 9787122198372
  • 条形码: 9787122198372
  • 商品尺寸: 24.6 x 17.8 x 2.4 cm
  • 商品重量: 1.2 Kg

    目录

    001章巴林石概况 
    013第二章巴林石矿分布 
    021第三章巴林石地质特征及成因 
    027第四章巴林石基本特征及类型 
    028一、巴林石基本特征 
    030二、巴林石主要矿物类型 
    037第五章巴林石种类 
    038一、巴林鸡血石 
    049二、福黄冻石(黄冻石或巴林黄) 
    056三、巴林冻石 
    080四、巴林彩石 
    091五、巴林图纹石 
    099第六章巴林石雕刻品种 
    100一、巴林石摆件 
    118二、巴林石饰品 
    121三、巴林石把玩件 

  • 。。。。。。。

    昌化石收藏入门百科


    9787122266460定价:98元



《中国印石奇珍:昌化与巴林石收藏入门》 一、 引言:石之韵,文之魂——探寻印石文化的魅力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便与印石结下不解之缘。一方小小的印石,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凝聚着艺术的精华,更是个人品味与身份的象征。昌化石与巴林石,作为中国印石文化的两大瑰宝,以其独特的质地、绚丽的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收藏爱好者。本书旨在为初涉印石收藏领域的您,提供一份详尽而实用的入门指南,让您在欣赏石之美、感悟石之韵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这两大名石的价值与潜力,开启一段精彩的收藏之旅。 二、 昌化石:丹霞孕育的艺术瑰宝 昌化石,产自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素有“中国四大名石”之一的美誉。其名字源于其产地,更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而孕育出独一无二的石质与色彩。 1. 产地与地质背景: 昌化石形成于晚白垩纪至第三纪的火山岩地层中,地质活动丰富,为昌化石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蜡石、高岭石等,这些矿物赋予了昌化石温润细腻的质感,极佳的雕刻性能,以及丰富的色彩变化。昌化地区的气候和地质条件,使得昌化石在硬度、油润度、透明度等方面都表现出色。 2. 昌化石的种类与特征: 昌化石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因其矿物成分、形成环境的细微差异,呈现出迥异的魅力。 田黄石: 毫无疑问,田黄石是昌化石中最珍贵的品种,被誉为“石中之王”。其主要产于昌化田畈,色泽金黄,温润细腻,萝卜纹清晰可见,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田黄石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其稀有,更在于其“熟坑”的质感,即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变得极为温润,仿佛凝结了千年的时光。其“石皮”、“石筋”、“红格”等特征,更是鉴别田黄石真伪和价值的重要依据。 鸡血石: 鸡血石以其鲜红如血的“鸡血”色斑而闻名,这种红色通常呈条状、块状或星点状分布于石质之中。其石质根据底色不同,可分为冻石、普通石等。冻石质地极为细腻温润,透明度高,鸡血色鲜艳且分布均匀者,价值极高。鸡血石的颜色深浅、分布形态、石质的纯净度,都是影响其价值的关键因素。 牛角冻: 牛角冻因其颜色似牛角而得名,常呈现深褐色、黄褐色或黑褐色,质地细腻温润,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其独特的颜色在印石雕刻中独树一帜。 葡萄冻: 葡萄冻的颜色常呈淡紫色或紫红色,如同成熟的葡萄,质地细腻,有时带有天然的紫筋,非常适合雕刻细腻的纹饰。 龙蛋石: 龙蛋石的形状多呈椭圆形,如同龙蛋,表面光滑,色彩丰富,有黄、白、灰、红等多种颜色,质地较为坚硬,但依然适合精细雕刻。 其他品种: 除此之外,还有芙蓉石(虽然芙蓉石在福州更有名,但昌化也有类似质地的石材)、鱼子冻、玛瑙冻等,各自拥有独特的色彩和质感,为收藏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3. 昌化石的鉴赏与收藏要点: 收藏昌化石,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 质地: 质地是评价石材优劣的首要标准。好的昌化石应具备温润、细腻、油亮、坚韧的特点。用手指摩挲,应感到光滑而不粘手,有“凝脂”之感。 颜色: 昌化石的色彩丰富,但要看颜色是否纯正、鲜艳、自然。对于田黄石而言,纯正的黄色最为珍贵;对于鸡血石而言,鲜红的鸡血色是其灵魂所在。 “三相”: 对于田黄石,尤其要关注其“三相”:石皮(表面的包衣)、石筋(内部的纹理)和红格(红色的色带)。这些特征不仅是鉴别真伪的依据,也极大地影响着田黄石的艺术价值。 雕刻工艺: 印石的价值也体现在其雕刻工艺上。好的雕刻作品能充分展现石材的天然美,将石材的质地、颜色与雕刻主题完美结合。无论是印章的篆刻,还是摆件的雕饰,都应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寓意吉祥。 稀有性与存量: 稀有性是决定石材价值的重要因素。产量稀少的品种,特别是质地优良、品相完整的,往往价值更高。 文化寓意: 许多印石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如田黄石寓意“福寿田全”,鸡血石寓意“吉祥如意”。了解这些寓意,有助于深入理解藏品的价值。 保养: 昌化石,尤其是田黄石和鸡血石,需要精心的保养。应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化学品接触,并定期用软布擦拭,保持其温润的质感。 三、 巴林石:草原孕育的色彩精灵 巴林石,产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石”之一。其名字来源于产地,而其色彩之斑斓,质地之温润,则如草原上盛开的野花,充满生命力与艺术魅力。 1. 产地与地质背景: 巴林石形成于新生代玄武岩的火山喷发活动中,与昌化石的地质成因有所不同,但同样得益于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其主要矿物成分包括叶蜡石、地开石、高岭石等,这些成分赋予了巴林石细腻的质地和丰富多变的色彩。 2. 巴林石的种类与特征: 巴林石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质感而著称,主要品种包括: 巴林鸡血石: 巴林鸡血石是巴林石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之一,其鸡血色鲜红、透明,分布均匀,与石质的结合极为和谐。巴林鸡血石的石质多为冻石,如“鸡血宝玉”、“玻璃冻”,质地细腻,温润欲滴,光彩照人。其鸡血的形态变化多端,有的如云霞,有的如血滴,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巴林石种类繁多,色彩绚丽: 巴林福黄石: 色泽呈鲜黄、橙黄或橘黄,如同熟透的橙子,质地细腻温润,有“一两福黄石,胜过一两金”之称。 巴林冻石: 各种颜色纯净、透明度高的石材,如红冻、黄冻、白冻、蓝冻、绿冻等,质感温润,光洁细腻,是雕刻印章和摆件的理想材料。 巴林彩石: 具有多种色彩组合的石材,色彩丰富,变化无穷,如同大自然的调色盘,常被用于雕刻图案精美的摆件和杂件。 巴林彩玉: 质地坚硬,色彩斑斓,带有玉石的温润感,常被用于雕刻精美的工艺品。 其他品种: 如葡萄玛瑙、龙纹石、碧玉冻等,各有特色,丰富了巴林石的家族。 3. 巴林石的鉴赏与收藏要点: 收藏巴林石,同样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质地: 追求质地细腻、温润、透明度高。尤其是冻石类,其晶莹剔透的外观极具吸引力。 颜色: 巴林石的色彩是其一大亮点。要注重颜色的鲜艳度、纯正度以及色彩的搭配。对于鸡血石,鸡血色的鲜红度和均匀度是关键。 “血色”特征(针对鸡血石): 观察鸡血的形态、分布、厚度和色彩的饱和度。好的鸡血色应鲜艳、明快,呈脉状、片状或星点状分布,与石质融合自然。 雕刻工艺: 与昌化石类似,巴林石的价值也离不开精湛的雕刻工艺。优秀的雕刻作品能充分发挥巴林石色彩和质地的优势,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稀有性: 某些颜色特别鲜艳、质地极为优良的巴林石品种,以及品相完美的鸡血石,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保养: 巴林石的保养与昌化石类似,应避免暴晒、高温、潮湿环境,并用软布轻轻擦拭,保持其温润光泽。 四、 收藏入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 学习基础知识: 深入阅读与印石相关的书籍、期刊,了解印石的历史、文化、地质成因、矿物成分、鉴别方法等。本书将为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观摩学习: 有机会多参观各类印石展览、拍卖会、文博机构,近距离观摩各种印石精品,培养自己的眼力。 3. 实践操作: 在了解基础知识和积累一定经验后,可以从小件、价格适中的印石开始,逐步积累收藏经验。 4. 建立信息渠道: 关注可靠的印石交易平台、信誉良好的商家、收藏家群体,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和收藏建议。 5. 保持理性心态: 收藏是一项长期而有乐趣的过程,保持平和的心态,不盲目追逐,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五、 结语:收藏的意义与乐趣 收藏昌化石与巴林石,不仅仅是对珍贵矿产资源的拥有,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美学和历史传承的珍视。每一方印石,都可能蕴藏着一段故事,传递着一种情感,展现着一种意境。通过本书的学习,愿您能成为一位富有洞察力和鉴赏力的印石收藏家,在探索石之韵、文之魂的道路上,收获无尽的乐趣与价值。 本书的出版,旨在为广大印石爱好者提供一个权威、系统、实用的入门平台。我们相信,通过深入了解昌化石与巴林石的独特魅力,您定能在这方寸之间,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不竭活力与深远意蕴。

用户评价

评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曾经,我只是一个对石头有着模糊概念的普通读者,直到我的目光被那抹温润的橙红所吸引。昌化石,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如同山谷里回荡的悠远钟声,带着神秘而古老的韵味。我开始在网络上搜寻,在书店里翻阅,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引领我入门的书籍。市面上关于奇石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往往要么过于专业,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让我望而却步;要么过于肤浅,仅仅是浮光掠影地介绍,无法满足我深入了解的渴望。我渴望的是一本既能勾勒出昌化石的魅力轮廓,又能提供清晰的鉴赏脉络的书。在一次偶然的浏览中,我看到了《昌化石收藏入门百科》,它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承诺,一种能够让我踏入这个奇妙世界的邀请。封面上的那些精美的石雕,温润的石质,仿佛在低语着它们的故事,让我心生向往,期待着能够从这本书中,找到那份属于我的“石缘”。

评分

我一直认为,收藏不仅仅是拥有,更是理解和传承。对于像昌化石这样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品,更是如此。我曾在一些论坛上看到过关于昌化石的讨论,但那些零散的信息往往让我感到困惑,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框架来帮助我理解。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将昌化石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鉴赏要领以及市场行情等信息融会贯通的书籍。我不想仅仅满足于认识几块美丽的石头,而是希望能够走进它们的世界,去感受它们背后的故事,去理解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本《昌化石收藏入门百科》的出现,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深度游”的渴望。它不仅仅是一本图录,更像是一本指南,指引我穿越历史的迷雾,去探寻昌化石的真正价值。

评分

第一次接触巴林石,纯属偶然。朋友送了我一块小小的巴林石摆件,那温润的触感和天然形成的奇特纹理,让我爱不释手。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这块石头背后知识的好奇。我开始主动去了解,去搜寻关于巴林石的信息。网络上的资料良莠不齐,很多时候只是碎片化的信息,让我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我多么渴望能有一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巴林石的方方面面,从它的形成到它的鉴赏,从它的文化意义到它的收藏价值。当我看到《巴林石收藏入门百科》这本书时,我感到一丝惊喜。它的标题直接点明了“入门”,这正是我想寻找的。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巴林石的世界,让我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种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评分

我是一个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充满敬畏的读者,昌化石的独特魅力,总能让我驻足凝望。我曾多次在工艺品市场,或者朋友的家中,看到那些造型各异、色泽温润的昌化石。我惊叹于它们天然形成的纹理,它们仿佛是大自然用画笔精心描绘的抽象画,充满了无尽的想象空间。然而,我对这些石头的了解,仅限于“好看”的层面。我渴望知道,它们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又有哪些种类?如何去鉴赏它们的价值?我需要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满足,更是知识上的启迪。我希望能够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解答我这些疑问的书,能够帮助我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对昌化石有所了解的鉴赏者。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希望。

评分

这本《巴林石收藏入门百科》就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悄无声息地在我心里播下了对巴林石的种子。起初,我只是对那些色彩斑斓的石头感到好奇,它们天然形成的纹理和色彩,总能触动我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欣赏。然而,如何去分辨它们的优劣,如何去欣赏它们内在的韵味,却是一门学问。我曾尝试着自己去观察,去触摸,但总觉得隔靴搔痒,不得其法。这本书的出现,如同拨开了迷雾,让我看到了巴林石世界的广阔与深邃。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巴林石的种类和产地,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看”石头。从石材的质地、色彩、纹理,到雕刻的技法、意境,这本书都给予了细致的讲解。我仿佛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热情,感受到他对巴林石的热爱,这种热爱感染了我,让我对这门收藏艺术充满了敬意和探索的欲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