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054-201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

DL/T 5054-201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著
图书标签:
  • 火力发电
  • 汽水管道
  • 设计规范
  • DL/T 5054-2016
  • 电力工程
  • 管道工程
  • 工业管道
  • 热力工程
  • 规范标准
  • 发电厂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电力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158024290509
商品编码:10573511946
包装:01
开本:31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DL/T 5054-201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
定价 102.00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版次 第*一版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开本 31
作者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装帧 01
页数
字数
ISBN编码 9158024290509



本规范适用于火力发电厂范围内汽水金属管道设计,不适用于给排水管道、消防水管道和直接空冷机组大口径薄壁排汽管道的设计。


            国家能源局 公 告

              2016年 第1号

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试行)>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52号)有关规定,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核电厂常规岛及辅助配套设施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5部分:水处理及制氢系统》等345项行业标准,其中能源标准(NB)54项、电力标准(DL)125项和石油天然气标准(SY)166项,现予以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6年1月7日







1 总 则

2 术语和符号

3 基本规定

4 管道组成件的选择

5 管道组成件的计算 

6 管道布置 

7 水力计算

8 支吊架的设计

9 疏水、放水、放气和锅炉排污系统设计

10 辅机冷却水系统设计

11 管道系统的超压保护设计

12 蒸汽吹管系统设计

附录A 设计常用数据

附录B 管道的尺寸偏差

附录C 管道补偿资料

附录D 水力计算资料 

附录E 支吊架荷载近似计算法

附录F 风载荷和地震载荷的计算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 (DL/T 5054-2016) 内容精要 引言 火力发电厂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高效可靠的汽水管道系统。汽水管道承担着高温高压的蒸汽和循环水输送任务,其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发电效率、设备寿命以及人身安全。DL/T 5054-201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是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编制,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的设计工作,提升设计水平,确保工程质量,促进技术进步。本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工作进入了一个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的新阶段。 核心内容概览 本规范涵盖了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的各个环节,从总则、术语和符号到具体的设计要求,再到材料选用、施工安装、检验测试等,都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总则与基本原则 适用范围: 明确了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火力发电厂的汽水管道工程设计。 设计原则: 强调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保护环境”的设计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将安全置于首位,确保管道系统在正常运行及异常工况下都能保持稳定和可靠。同时,要兼顾经济性,合理控制造价,提高投资效益。采用成熟可靠、具有先进性的技术,以适应发电技术的发展。此外,还要求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设计依据: 规定了设计应遵循的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行业标准、技术规程以及业主提供的设计文件和资料。 二、 术语和符号 术语: 对规范中涉及到的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如蒸汽参数、水温、管道等级、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强度计算、应力分析、变形计算、材料性能等,确保了设计人员和相关方在理解和沟通上的一致性。 符号: 规定了在图纸、计算书及其他设计文件中使用的标准符号,方便图纸的阅读和信息的传递。 三、 设计要求 这是本规范的核心章节,详细规定了汽水管道系统的各项设计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1. 工艺流程与参数确定: 蒸汽参数: 明确了主蒸汽、再热蒸汽、给水等介质的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流量等参数的确定方法,这些参数是后续所有管道设计计算的基础。 管道系统划分: 依据介质的温度、压力、重要程度以及操作要求,将管道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的管道在材料、连接方式、检验要求等方面有所区别。 管道布置: 规定了管道的走向、间距、支撑方式、伸缩缝布置等要求,旨在优化空间利用,减少应力集中,便于检修维护,并考虑与其他设备的协调。 2. 材料选用: 适用材料范围: 详细列出了适用于不同温度、压力等级的各种钢管、管件、法兰、阀门、垫片、保温材料等。 材料性能要求: 对所选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冲击韧性)、耐腐蚀性、耐高温性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材料检验: 规定了对采购材料的质量检验要求,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规范和国家标准。 3. 强度计算: 计算依据: 规范提供了详细的强度计算方法,主要依据弹性力学理论和相关材料力学公式。 计算项目: 包括管道本身的壁厚计算、管件的强度校核、阀门的选型依据等。 载荷考虑: 明确了计算时应考虑的各种载荷,如内压、外压(真空)、介质重力、管道自重、保温层重力、风载、地震载荷、操作载荷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应力。 安全系数: 规定了不同工况下的安全系数,确保管道在各种载荷作用下都不会发生屈服或断裂。 4. 应力分析与变形计算: 热应力与位移: 针对高温管道,规范重点强调了热应力分析和位移计算的重要性。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管道膨胀和收缩,会在管道系统中产生显著的应力,可能导致管道变形、拉伸、压缩、弯曲甚至断裂。 应力校核: 要求对管道系统在各种工况(包括冷态、热态、工况变化等)下的应力进行详细分析和校核,确保总应力不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避免发生蠕变、疲劳等破坏。 位移控制: 规范对管道的允许位移范围进行了限制,以避免对设备接口、支撑件等造成过大的附加载荷。 计算方法: 推荐采用有限元分析(FEA)等先进的计算方法,对复杂管道系统进行精确的应力分析和变形计算。 5. 管道支撑与固定: 支撑形式: 规定了固定支架、滑动支架、滚动支架、弹簧支架、吊架等各种支撑形式的选择原则和布置要求。 支撑布置: 强调了合理布置支撑和固定点的重要性,以有效地承受管道荷载,限制管道位移,并分散管道应力。 载荷传递: 规范要求支撑和固定件的设计应能承受管道系统传递的全部荷载,并传递给建筑物或结构。 6. 补偿装置: 补偿要求: 规定了当管道长度较长,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量较大时,必须设置补偿装置来吸收热膨胀。 补偿装置类型: 介绍了方形波纹补偿器、圆形波纹补偿器、万向波纹补偿器、压力平衡波纹补偿器、滑动式补偿器、链式补偿器等多种补偿装置的适用范围和选型原则。 补偿量计算: 提供了计算管道热膨胀量的公式,并据此确定补偿装置的补偿量。 布置原则: 规定了补偿装置的安装位置、方向和数量,以确保其有效工作。 7. 阀门选型与布置: 阀门种类: 规定了闸阀、截止阀、球阀、蝶阀、止回阀、安全阀、疏水阀等各类阀门的选型原则,包括公称通径、公称压力、连接形式、材料、操作方式等。 操作便捷性: 强调了阀门布置应考虑操作、检修的便捷性,并与管路系统和设备布局相协调。 特殊要求: 对高温高压、有毒有害介质等特殊工况下的阀门选型提出了特殊要求。 8. 管道连接: 连接方式: 规定了焊接连接、法兰连接、承插连接、螺纹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 焊接工艺: 强调了焊接工艺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规定了焊缝质量等级、焊工资格要求、焊接程序评定等。 法兰密封面: 对法兰密封面形式、配合尺寸、垫片选用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连接的密封性。 9. 保温、防腐与防火: 保温要求: 规定了管道保温层的材料选择、厚度计算、施工要求,旨在减少热损失,保护人员安全,防止结露。 防腐要求: 规定了管道外壁和内壁的防腐处理要求,以延长管道使用寿命,防止腐蚀。 防火要求: 对易燃易爆介质管道的防火措施提出了要求,确保运行安全。 四、 材料、制作、安装与检验 材料采购: 规范对材料的采购、验收、储存等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材料质量。 预制与制作: 规定了管道预制加工的技术要求,如下料、坡口加工、弯管、焊接等,并对尺寸精度、外观质量等进行控制。 安装工程: 详细规定了管道安装的工艺流程、操作方法、质量要求,包括预制件的运输、就位、连接、校直、支撑安装等。 检验与测试: 无损检测(NDT): 规定了焊缝、管件等关键部位的射线探伤(RT)、超声波探伤(UT)、磁粉探伤(MT)、渗透探伤(PT)等无损检测方法和要求。 压力试验(PT): 规定了水压试验或气压试验的压力等级、试验时间、保压要求以及试验后的检查内容,以验证管道系统的密封性和强度。 其他检验: 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材料复验等。 五、 施工安装中的特殊要求 冷态与热态安装: 强调了在管道安装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在运行温度下的变形,有时需要进行“冷态预拉伸”或“预设应力”等特殊处理,以确保热态运行时管道处于受力最有利的状态。 对设备的影响: 规范要求管道设计要考虑对连接设备(如汽轮机、锅炉、泵等)的附加应力影响,不得对设备造成过大的载荷。 检修通道: 规定了管道布置应考虑检修通道的设置,方便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总结 DL/T 5054-201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是一部集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文件。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方面的经验和成就,并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严谨、全面的技术依据。通过遵循本规范,可以有效提高汽水管道设计的整体水平,确保发电厂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为国家能源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本规范的深入理解和严格执行,是每一位参与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人员的必备知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想强调的是,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它所提供的具体技术参数和计算公式。它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它教会我们如何系统地分析一个工程问题,如何从宏观到微观地把握设计要点,以及如何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性和高效性。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书中关于材料疲劳寿命和腐蚀防护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对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详细阐述了不同腐蚀机制下材料的劣化行为,并提供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缓蚀剂的选择、防腐涂层的应用以及阴极保护等。这些都是我们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而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指导。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涵盖了汽水管道设计的方方面面,而且在每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在管道的振动和噪音控制方面,规范就给出了多种理论模型和工程实践中的经验方法,帮助我们理解振动产生的根源,并提供有效的抑制手段。这一点对于大型火力发电厂这种对环境噪音有严格要求的场所,尤其具有指导意义。 我记得之前在为一个老旧电厂进行汽水管道改造项目时,就遇到了管道振动的问题,当时查阅了不少资料,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当时能有这本书,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它提供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原则,能够帮助我们从根本上解决振动问题,而不是仅仅进行一些简单的隔绝处理。

评分

终于拿到这本《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DL/T 5054-2016)的电子版,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心情是有些复杂的。作为一名一线设计工程师,这些年大大小小的规范没少看,但真正能让我感到“触及灵魂”的,真的不多。我本来以为这又是一本厚重但可能内容比较枯燥的“工具书”,但翻开后,还是被它所展现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深深吸引了。 首先,它在结构编排上就颇具匠心。从总则、术语、符号,到设计基础、材料选择,再到管道布置、强度计算、防腐保温,最后到施工安装和验收,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每一章节都紧密关联,仿佛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对设计基础的阐述,对各种工况参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都做得非常细致,这对于我们初期进行方案设计时,准确把握设计依据至关重要。在材料选择方面,规范不仅列举了常用的管材、阀门、管件等,还对它们的性能指标、适用范围以及选用原则进行了详细说明,这极大地减少了我们在实际设计中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可能产生的错误。

评分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冷冰冰的技术文件,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向你传授他的智慧和经验。它通过严谨的条文、翔实的图表和精炼的语言,将复杂的工程问题呈现得清晰明了。我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自己过去在设计中一些不经意间忽略的细节,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提示和纠正。 尤其是在关于管道支吊架的设计和选型方面,规范给出了非常全面的指导。它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支吊架的受力特点、安装要求以及减震降噪的原理,并提供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图例。这对于我们避免管道系统因为支吊架设计不当而出现的变形、松动甚至断裂等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电力工程设计的工程师,我深知一本权威、实用、全面的设计规范对于项目质量的重要性。DL/T 5054-2016 绝对达到了这一标准。它不仅仅是一本“查阅”式的工具书,更是一本“学习”式的教材。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已有的知识,还学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技术。 特别是它在关于管道系统整体性设计方面的阐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强调了管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调配合。通过对管道布局、支吊架设置、补偿措施等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减小管道系统的应力,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一点对于大型、复杂发电厂的汽水管道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细节上的处理非常到位。比如在管道布置这部分,不仅仅是告诉你要怎么布置,更重要的是它会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布置。像关于管道坡度、支撑间距、膨胀节选型以及减震降噪的措施,规范都给出了详细的计算公式和图示说明,并且还会解释这些措施背后的工程原理。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解释设计方案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之前在处理高温高压管道的应力分析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现象,现在对照规范中的相关章节,很多问题豁然开朗。 而且,规范对管道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如热胀冷缩、介质的流动特性、振动和噪音等。它提供了多种计算方法和校核要求,确保设计出来的管道系统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运行经济高效。其中关于应力校核的部分,引用了一些经典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了实际工程经验,让我在进行复杂管道系统的设计时,能够更有底气。

评分

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国外类似的规范,但说实话,在本土化和实用性上,DL/T 5054-2016 还是有它独特的优势。它充分考虑了我国现有的工业基础、材料供应情况以及施工条件,提出的设计方法和要求更具可操作性。在材料选择上,它列出的很多材料都是国内比较容易获取的,而且对国产材料的性能要求也给出了明确的参考。这对于我们国内的设计单位来说,能够有效降低设计成本和采购难度。 另外,书中对施工安装和验收的要求也写得非常具体。它不仅仅是给出了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指导我们如何去实现这个结果。比如关于焊接工艺、无损检测、水压试验、吹扫和强度试验等环节,都给出了详细的步骤和标准。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监督施工、进行工程验收的设计师来说,是一份非常实用的指南。很多时候,设计图纸只是一个开始,最后的工程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的规范程度,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予了充分的指导。

评分

这本书的条文严谨性和科学性,也是我非常看重的。很多条文都基于可靠的理论推导和大量的试验数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让我们在应用这些规范进行设计时,能够更加自信,因为我们知道这些要求是有科学依据的大。而且,规范的更新和修订,也反映了行业技术的进步和工程经验的积累。DL/T 5054-2016 的出现,就意味着它整合了当前最新的技术成果和设计理念。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一些非常规工况下的设计要求也考虑得很周全。例如,在启动、停机过程中管道系统的受力情况,以及在发生瞬态工况(如水锤)时管道的响应。这些瞬态工况往往是导致管道系统失效的重要原因,而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安全裕度要求,这对于提高电厂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评分

总而言之,DL/T 5054-201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是我近年来阅读过的最出色、最实用的设计规范之一。它不仅内容详实、条理清晰,而且在技术深度和工程实用性方面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这本书对于所有从事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施工、监理和运行维护的专业人士来说,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我特别要提到的是,在书中关于阀门选择和管道连接的章节,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指导。例如,对于不同压力等级、温度条件下的管道连接方式,规范都给出了明确的推荐和限制。同样,在阀门的选型上,它不仅考虑了介质的性质,还充分考虑了操作的便捷性、维护的难度以及密封的可靠性。这使得我们在实际设计中,能够更加精准地选择合适的组件,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评分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在编制过程中,必然凝聚了大量行业专家的智慧和实践经验,这体现在它对每一个技术细节的斟酌和考量上。我注意到,规范中很多条文的表述都非常严谨,而且往往会附带相应的技术说明或者举例,这使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设计意图。例如,在关于阀门选型部分,规范不仅仅是列出了不同类型阀门的适用场合,还详细说明了流量系数、密封等级、操作方式等关键参数的选择依据,这对于我们避免因选型不当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安全事故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处理高危介质(如高温高压蒸汽、化学腐蚀性介质)的管道设计时,这本书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措施和风险评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它详细阐述了在这些特殊工况下,管道材料的蠕变、疲劳、腐蚀等失效模式,并提供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这使得我们在设计时,能够更全面地考虑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对策,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