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甲骨文字典+金文字典(2冊套裝)第三版》簡直是古文字愛好者的福音,尤其是像我這樣對漢字源頭充滿好奇的“老學究”。翻開這厚重的兩冊書,首先被那種撲麵而來的曆史滄桑感所震撼。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扇通往三韆多年前的時光隧道。我記得第一次嘗試解讀一塊商代甲骨上的蔔辭時,那種摸索的艱辛,字典的索引和釋義清晰度直接決定瞭學習的效率。王本興先生的這套第三版,在收錄的字頭數量和釋義的準確性上,明顯比我舊版的其他參考資料要紮實得多。特彆是對於那些形體變化復雜、容易混淆的字,編者提供的詳盡的字形演變圖示,簡直是救星。我尤其欣賞它在考證來源上的嚴謹態度,每條釋文後都有明確的齣處標注,讓我能追溯到最原始的材料,這對於撰寫任何關於早期漢字研究的論文或者心得都是至關重要的基礎。總之,如果你真的想深入瞭解漢字的“骨骼”和“血肉”,而不是停留在錶麵的筆畫和讀音上,這套書的價值是無法用市麵上其他速查手冊來衡量的。
評分我必須得說,這套書的裝幀和排版設計,體現瞭一種對傳統文字學研究的尊重。在現今這個充斥著快餐式閱讀的時代,能夠擁有一套如此細緻、耐得住反復揣摩的工具書,實在是一種幸運。我主要關注的是金文部分的考據,特彆是西周中晚期青銅器銘文中的一些特定詞匯和語法結構。很多其他工具書在處理金文時,常常因為版本收錄的差異,導緻對同一個字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寫法缺乏統一的梳理。但王本興先生的這套書,顯然是下瞭大功夫進行過係統性的比對和整閤。當我遇到一個生僻的“彝器銘”時,我能清晰地看到這個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的流變路徑,以及它在不同時代可能産生的引申義。這種橫嚮和縱嚮的對比,極大地幫助我構建起一個完整的漢字發展脈絡圖。對於一個嚴肅的文史工作者來說,這套書提供的不僅僅是“字”,更是“係統知識”。
評分對於初學者來說,這套書可能會顯得有些厚重和學術化,但如果你是真心想跨過現代楷書的藩籬,去觸摸漢字最初的生命力,那麼它就是你最忠實的引路人。我記得我剛開始接觸這些“鬼畫符”時,最大的障礙就是無法理解那些象形字背後的原始意象。這套書的釋義部分,不僅僅是給齣讀音和現代漢語解釋,更重要的,它會用簡練的文字描述這個字形最初的“圖畫意義”,比如“馬”字初期那個誇張的鬃毛,“鹿”字頭上繁復的角枝,都通過文字描述變得清晰可感。這種從“圖畫”到“符號”的轉化過程,是理解漢字思維的關鍵。雖然學習麯綫陡峭,但隻要耐下心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從部首索引到筆畫檢字,再到異體字對比——都體現瞭極高的用戶友好性,讓枯燥的考據變得有章可循。
評分我對比過市麵上其他幾套著名的古文字辭書,坦率地說,在某些特定的、偏僻的字形收錄上,可能還會存在一些細微的差異,但綜閤來看,王本興先生主編的這套《甲骨文字典+金文字典》無疑是當前學術界引用率最高、參考價值最全麵的一套權威性著作。我特彆看重它在“詞匯”層麵的整理。古文字中很多詞組的意義需要結閤上下文和固定搭配來理解,這套書在收錄單個字的同時,也對一些重要的雙音節或多音節的詞組進行瞭整理和注釋,這對於準確理解銘文的原意至關重要。例如,辨析一些錶示“祭祀”或“戰爭”的特定動詞時,它的釋義深度遠超普通字典的範疇。每一次閤上這兩冊書,都感覺自己的古代漢語知識體係又得到瞭一次堅實的加固。這是一套真正值得投入時間和精力的傳世級參考資料。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買這本書的時候,主要是衝著“工具書”的實用性去的,但深度使用後發現,它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漢字演化史綱要”。作為一名業餘的古玩鑒賞愛好者,我經常需要對照實物銘文來輔助判斷器物的年代和真僞。以前,我常常需要在好幾本不同的資料裏交叉對比,費時費力,效率低下。這套《甲骨文字典+金文字典》的集成化處理,極大地簡化瞭我的工作流程。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第三版中對一些近年來新發現的甲骨片和金文材料的收錄和釋讀,顯示齣編者緊跟學術前沿的動態。比如,對於一些爭議較大的字形,它會給齣主流的幾種解釋,而不是武斷地隻采納一傢之言,這種開放性的態度非常贊賞。閱讀時,我常常會發現自己過去的一些“定論”需要修正,這套書的“糾錯”能力一流,絕對是案頭必備的“鎮宅之寶”。
評分好!!!!!!
評分不錯不錯
評分很好的書,謝謝
評分不錯,收藏,值得購買
評分可以。
評分很好的書,謝謝
評分金文 紙張感覺不怎麼滴 畢竟初學 其他沒什麼問題 不過有些字沒有
評分很不錯的一套書
評分包裝很好,其書未閱,看樣子不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