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经济问题

粮食经济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利英主编 著
图书标签:
  • 粮食安全
  • 农业经济
  • 食品经济
  • 农村经济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 政策分析
  • 粮食政策
  • 价格分析
  • 供需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208834
商品编码:10593330730
出版时间:2015-06-01

具体描述

作  者:李利英 主编 著作 定  价:48 出 版 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6月01日 页  数:420 装  帧:平装 ISBN:9787109208834 前言
绪论
粮食经济问题的相关概念
一、粮食的概念
二、粮食的特征
三、粮食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四、粮食经济问题的涵义及特征
第二节粮食经济问题的产生发展与高度关注
一、粮食经济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展望
二、粮食经济问题的高度关注
第三节粮食经济问题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粮食经济问题的研究对象
二、粮食经济问题的研究内容
第四节粮食经济问题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性质
一、粮食经济问题的研究方法
二、粮食经济问题的学科性质
篇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
第二章影响粮食生产与消费的主要因素
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一、自生因素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李利英主编的《粮食经济问题》内容共6篇,加上绪论,共分为17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粮食经济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粮食经济问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篇是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共有4章内容,系统地介绍了影响粮食生产及粮食消费的主要因素,中国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及特点,粮食生产的基础知识及中国的粮食生产,粮食消费的基本构成及消费变化。第二篇是粮食市场与粮食贸易。共3章内容,系统地介绍了粮食市场的基础知识、中国粮食市场的体系建设,中国粮食价格体系的形成及历史演变,中国粮食价格的波动及防止过度波动的对策,中国粮食的进出口贸易。第三篇是粮食流通与粮食期货,共有2章内容,系统地介绍了粮食流通的内涵和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及演变,中国粮食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第四篇是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共2章内容,系统地介绍了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的基础知识,以及粮食安全的考量和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第五篇是粮食调控与粮食政策,共2章内容,系等 李利英 主编 著作 李利英,女,1968年1月生于河南省南乐县,1988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4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2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企业行为和劳动力市场、粮食经济与管理等。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等靠前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率悖论”》等专著两部,主持靠前、靠前研究课题十余项。
李铜山,男,1966年8月生,河南鄢陵人,党员等

好的,这里为您构思的图书简介,重点在于描述一本与《粮食经济问题》主题完全不同的书籍,内容详实,力求自然流畅,不露痕迹。 --- 《失落的星轨:奥瑞恩帝国的黄昏与崛起》 作者: 伊利亚斯·凡·德·霍夫 译者: 林溪 装帧设计: 亚光硬壳,内页采用仿古羊皮纸质感纸张,附赠帝国历法对照图 【图书主题概述】 这是一部宏大叙事的史诗级科幻小说,它并非聚焦于农耕、市场调控或资源分配的微观经济模型,而是将读者带入一个横跨数千年、经历过辉煌与衰败的银河帝国——奥瑞恩。本书深入探讨了权力、信仰、技术停滞以及在宇宙尺度上对“秩序”的永恒追求与幻灭。全书以多线叙事结构展开,穿插了帝国档案、星际航行日志、以及底层反抗者的口述历史,共同描绘了一幅复杂、矛盾且充满宿命感的宇宙画卷。 【核心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黄金时代的阴影(约 400 字) 故事的开端设定在奥瑞恩帝国鼎盛时期的“光辉纪元”。此时的帝国疆域横跨七个旋臂,科技发展达到了一个看似永恒的顶峰。然而,本书的叙事视角避开了对宏大工程和军事胜利的颂扬,而是聚焦于帝国中枢——光之城“赛菲罗斯”内部的权力运作与精神危机。 我们跟随两位核心人物的视角展开叙事: 1. 枢密大臣维拉克·索伦: 一位精通古老宪章与星际政治博弈的智者。他敏锐地察觉到,帝国繁荣的基石——“源晶能源系统”——正在走向不可逆的衰退。这种衰退并非物理上的能源枯竭,而是维护该系统的复杂算法与哲学基础正在被遗忘。索伦试图通过重拾失传的“第一代工程师手册”来挽救局面,却发现知识本身已被神化和符号化,真正掌握其应用的人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他的努力,被视为对既定神圣秩序的僭越,招致了保守派的打压。 2. 低语者卡珊德拉: 一位生活在帝国边缘殖民地“灰烬星带”的异见者。她通过非法获取的旧数据流,揭示了光辉纪元建立的残酷真相——帝国繁荣的基础,建立在对数以百计的“未觉醒”文明星球的系统性剥削之上。卡珊德拉的任务是秘密联络那些被压制的底层社群,播撒“解放”的火种,对抗帝国通过意识形态控制建立的稳定假象。 本书在这一部分,彻底解构了“稳定繁荣”的表象,探讨了知识传承的中断如何导致文明的脆弱性。 第二部分:大断裂与漂流时代(约 550 字) 奥瑞恩帝国并非在一夜之间崩溃,而是在一系列“技术瘟疫”和内部意识形态分裂中缓慢沉沦。本书的第二部分,集中描写了帝国核心系统——以超光速跃迁网络为基础的星际通讯与交通——的全面瘫痪。 跃迁网络的崩塌: 帝国依赖的“相位导航仪”突然失灵,数以万计的航线被切断,殖民地与母星的联系被永久性阻隔。这引发了“大疏离”:资源链断裂,行政权力分散,地方总督和军阀开始建立各自为政的微型王国。 “无面者”的兴起: 在混乱中,一支自称“无面者”的神秘组织浮出水面。他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叛军,而是一群专注于回收和重构旧技术遗迹的“技术拾荒者”。他们信奉一种极端的实用主义哲学——“无用即是罪恶”。本书详细描绘了无面者如何从废弃的星际舰队中搜集零件,组装出既野蛮又高效的武装载具,在混乱的星系间建立起新的、基于“物物交换”而非信用点的贸易路线。 信仰的重塑: 在旧秩序崩塌后,新的信仰体系迅速填补了空白。许多幸存者转向了“技术神教”,将旧时代的AI核心尊为神祇,而对旧帝国哲学的解读也走向了极端化与迷信化。本书引用了大量“技术神教”的祷文和教义,展示了人类在面对巨大不确定性时,如何用新的仪式和叙事来重建安全感。 重点分析: 这一部分详尽探讨了在基础设施全面失效后,社会结构如何从中央集权转向基于物理力量和信息孤岛的碎片化生存模式,以及信息壁垒如何催生新的社会阶层。 第三部分:新星系的黎明与终极困境(约 550 字) 故事的最后,时间线推进到“重建期”的第三个世纪。新的力量开始崛起,试图取代旧日的奥瑞恩帝国。本书重点塑造了以下两个新兴势力: 1. 星域联盟(The Stellar Concord): 一个由前帝国中层技术官僚和商业精英在稳定星域建立的松散联邦。他们的目标是恢复“秩序”与“效率”,但其核心驱动力是对旧日荣耀的怀旧,而非对新事物的开创。联盟的治理模式高度依赖于自动化的官僚系统,但这些系统运行在不稳定的、拼凑起来的旧技术上,随时有再次崩溃的风险。 2. 潜行者舰队(The Stalkers): 这是一支由卡珊德拉的后继者领导的反抗力量,他们拒绝任何形式的中央集权。他们主张“去中心化的宇宙生存”,并掌握了一种利用亚空间裂隙进行微观跳跃的非授权技术。潜行者的哲学是:真正的自由存在于不被任何单一权力结构捕获的可能性之中。 终极对峙: 故事的高潮并非一场毁灭性的星际大战,而是一场关于“什么是进步”的哲学辩论。星域联盟试图用统一的法律和贸易标准来“驯服”宇宙,而潜行者则坚持维护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生命形态。 作者通过塑造两位帝国末代元老的意识投影,对人类文明的终极困境进行了拷问:当技术进步的步伐超越了社会伦理的理解能力时,一个文明是注定要自我毁灭,还是必须学会接受不完美和持续的变动? 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收尾:潜行者舰队成功地将“去中心化”的理念植入到联盟的几个核心节点,但同时也暴露了他们自身在组织大规模防御上的弱点。宇宙的未来悬而未决,留给读者的,是对权力、秩序与自由之间永恒张力的深刻反思。 --- 《失落的星轨:奥瑞恩帝国的黄昏与崛起》——一场关于文明兴衰的史诗长卷,探寻在星际尺度下,秩序的代价与自由的重量。

用户评价

评分

《粮食经济问题》这本书,我还没有来得及细读,但仅仅是浏览一遍,我就被它所展现的宏大视野所震撼。它不仅仅是在讨论粮食的价格波动或者生产效率,而是将粮食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政治和环境的框架下来审视。书中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长期影响的分析,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粮食供应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作者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市场面临的挑战的深入探讨,也引发了我对全球化背景下公平贸易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评分

《粮食经济问题》这本书,我刚拿到手,就对它充满了期待。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书脊上的字体和排版也显得十分专业。仔细翻阅了一下目录,里面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历史的视角审视粮食生产的演变,到现代农业的技术革新,再到全球粮食贸易的复杂机制,以及粮食安全与地缘政治的深度关联,几乎涵盖了与粮食经济相关的方方面面。我尤其对其中关于“绿色革命”及其后续影响的章节感到好奇,想深入了解这项技术是如何改变了全球的粮食格局,又带来了哪些新的挑战。此外,书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粮食生产模式的比较分析,也让我跃跃欲试,想看看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粮食经济是如何发展和运作的。

评分

这本《粮食经济问题》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是一本非常厚重且内容扎实的著作。从目录就能看出,作者对这个领域有着极为深入的研究。每一个章节的标题都透露着学者的严谨和思考的深度。我猜测书中会对不同学派对粮食经济的理论解释进行梳理和比较,然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我尤其期待书中对粮食市场进行模型化分析的部分,想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经济学工具来解释复杂的市场现象的。

评分

拿到《粮食经济问题》这本书,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关于粮食的画面。这本书肯定会带我踏上一段探寻之旅,去理解我们餐桌上的每一粒米、每一片麦如何从土地走向我们。我猜想书中会详细介绍各种作物的生长周期、对土壤和气候的要求,以及在不同生产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从传统的耕作方式到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从有机农业的兴起到基因工程的争议,这些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在书中找到答案。

评分

说实话,当我翻开《粮食经济问题》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我总觉得经济类的书籍往往会枯燥乏味,充斥着大量的图表和专业术语,让人望而生畏。但这本书出乎意料地吸引了我。它的语言风格比较平实,即使是一些比较复杂的经济概念,作者也用很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穿插的那些真实案例,比如某个国家如何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摆脱贫困,或者某个地区因为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危机时,社会各界是如何应对的。这些案例让我感觉粮食经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