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梁启超传
yuanjia:29.80元
作者:吴其昌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214159540
字数:
页码:2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梁启超传》是著名文史学家吴其昌为恩师梁启超所撰写的传记,深情记述了中国近代史上这位科全书式的人物。梁启超集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等于一身,被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誉为“中国精神之父”。
梁启超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从戊戌变法到庚子勤王,从护国运动到五四运动,他见证甚至参与了中国近代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这个国家、民族命运的缩影。同时,由于其给世人留下的大量著述,梁启超的一生堪称一个时代的完美载体。
吴其昌(1904—1944)
字子馨,号正厂,浙江海宁硖石人。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是王国维和梁启超的得意门生,历任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教授、系主任。
他曾豪言:当代学者称得上博极群书者,一个梁任公,一个陈寅恪,一个唐兰,一个我。其主要著作有《梁启超传》《金文历朔疏证》《金文氏族疏证》《殷墟书契解诂》《朱子著述考》《宋元明清学术史》《北宋以前中国田制史》等。
1作者吴其昌是著名文史学家,是王国维和梁启超的得意门生。该书是他为恩师梁氏撰写的传记,深情记述了梁启超的一生。2梁启超被誉为“中国精神之父”,是近代史上一位科全书式的人物。其一生既是一部中国近代史,也堪称那个时代的完美载体。3毛泽东、蔡锷、鲁迅、胡适、梁漱溟、钱穆、顾颉刚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过梁启超的熏陶。4本书从纷乱的历史线索中,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梁启超。更多名家经典请点击这里:朱元璋传武则天传张居正大传曾国藩传李鸿章传苏东坡传
章一世纪来中国之命运 / 001
——从鸦片战争至梁氏诞生的前夕
002 / 节绪说
004 / di二节梁氏生前中国一般的惨况
017 / di三节梁氏生前中国一般的教育状况
023 / di四节梁氏后来对于祖国命运的影响
di二章亡国景象与维新初潮 / 027
——从梁氏诞生至戊戌变法
028 / di五节综叙
029 / di六节亡国现象的种种
036 / di七节梁氏幼年的家庭生活及家乡环境
040 / di八节康梁会接
043 / di九节梁氏独立事业的开始
di三章维新的失败与革命的成功 / 053
——自戊戌变法至梁氏亡命
054 / di十节促成戊戌变法的原因
076 / di十一节戊戌变法史剧的绘影
088 / di十二节变法失败原因的解析
附录一梁启超自传 / 097
098 / 我之为童子时
100 / 公车上书之经过及相关情形
102 / 变法通议自序
104 / 论不变法之害
111 /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117 / 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
122 / 南学会
127 / 于京师开保国会
129 / 请废科举
130 / 京师大学堂
132 / 得光绪帝之召见
134 / 流亡日本办教育
136 / 政变原因答客难
142 / 澳洲募捐
144 / 檀香山之恋
147 / 立宪法议
154 / 论立法权
161 / 三十自述
166 / 政闻社宣言书
176 / 政治思想之转变
180 / 虚君共和政体与民主共和政体之问题
193 / 台湾之游
196 / 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
202 / 莅北京大学校欢迎会演说词
209 / 吾今后所以报国者
213 /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226 / 上袁大总统书
229 / 国体战争躬历谈
234 / 论中西之优劣
238 / 护国之役回顾谈
249 / 湖南教育界之回顾
253 / 旅欧归来后之著述
255 / 悼启夫人
257 / 我的病与协和医院
261 / 忆木草堂
264 / 北海谈话记
附录二梁启超年谱 / 273
一直对近现代史人物的传记颇感兴趣,尤其偏爱那些带有个人情感和独特视角的作品。最近偶然翻阅到一本关于梁启超的书,尽管我对梁启超本人早有了解,但这本书的切入点却相当新颖——是由他的得意门生吴其昌撰写的绝笔之作。这种师徒情谊的羁绊,往往能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人物情感和不为人知的细节。我翻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吴其昌先生对于恩师梁启超的深情追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梁先生的崇敬、依赖以及作为学生在学术道路上受到梁先生点拨的感激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让枯燥的历史人物传记瞬间变得鲜活立体。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梁启超在青年时期投身维新运动,以及后来流亡海外期间的心路历程的描写。吴其昌先生作为梁先生的学生,必然有机会接触到梁先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言谈举止,甚至可能听到一些不对外公开的思考。他没有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试图还原梁启超作为一个鲜活个体的思想变化和情感波动,这正是这类传记最吸引我的地方。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十分考究,既有学者严谨的一面,又不失文人特有的细腻笔触,读起来既有深度又不枯燥。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了解这位民国巨擘在其门生眼中是何种形象,他的智慧、他的挣扎、他的坚持,是否能在这本书中得到更淋漓尽致的展现。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惊喜连连。我一直对历史人物的传记抱有一种期待,希望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史料堆砌,而是能真正触及人物灵魂深处的作品。而这本《梁启超传》,恰恰满足了我这样的期待。首先,它的作者吴其昌先生,竟然是梁启超的得意门生,这层关系本身就赋予了这本书极大的独特性。我可以想象,作为学生,吴其昌先生在撰写此书时,必定倾注了深厚的感情和毕生的学术积累。他笔下的梁启超,绝非是一个刻板的历史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喜有忧、有理想有彷徨的真实个体。书中对梁启超在学术上的贡献,特别是他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如何引领时代思潮的论述,我深感振奋。我一直对梁启超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感到好奇,这本书似乎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察视角。更让我期待的是,书中对于梁启超在政治漩涡中的沉浮,以及他在晚年如何反思和总结自己人生经历的描绘。历史人物的传记,最动人的往往是他们经历的跌宕起伏和内心深处的矛盾挣扎,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梁启超。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都怀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在思想启蒙和国家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伟人。梁启超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星。而这本书,之所以让我迫切想要翻阅,是因为它是由梁启超先生的得意门生吴其昌所撰写的“绝笔之作”。“绝笔”二字,本身就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生命终结前的深刻反思。这让我相信,吴其昌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一定倾注了全部的智慧和情感,试图为他的恩师留下最真实、最深刻的画像。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梁启超作为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等多重身份的闪光点,更渴望窥探到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尤其是在那个风云激荡、变幻莫测的时代,他所经历的挣扎、迷茫以及最终的坚定。作者作为梁启超的学生,必然有着旁人无法企及的视角和理解,能够更细腻地捕捉到梁启超在学术研究、政治实践中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与时代和社会互动中的微妙之处。这本书的“全新修订精编精校版”的字样,也让我对内容的严谨性和学术性有了更高的期待,相信它能够为我呈现一个更加权威、更加深刻的梁启超形象。
评分作为一个对中国近代史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走进历史人物内心的传记。这本书,梁启超传,由梁启超的得意门生吴其昌撰写,并且是其绝笔之作,这三个信息点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首先,门生的视角,意味着它可能比一般的传记更加贴近梁启超的真实生活和思想,能够捕捉到一些细微的情感和不为人知的细节。这种“内部视角”是外部观察者难以比拟的。其次,“绝笔之作”更是增添了一层历史的厚重感和作者的诚意。一个在生命尽头才倾注心血完成的作品,其内容的价值和情感的分量必定非同一般。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展现梁启超在政治生涯中的起伏跌宕,他在时代变革中的思考与抉择,以及他作为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如何影响了一个时代。我尤其想知道,吴其昌先生是如何看待他的恩师的,在他的笔下,梁启超是怎样一个人?他是否也像其他历史人物一样,有着不为人知的矛盾和挣扎?这本书的“全新修订精编精校版”也让我对内容的质量有了信心,相信它能够提供一个更加可靠、更加深入的阅读体验,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认识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
评分我对手写体的传记,尤其是那些出自亲历者或与传主关系匪浅的人物之手的作品,总是充满了莫名的好感。这本书,恰好具备了这样的特质——梁启超的得意门生吴其昌的绝笔之作,这让我立刻被吸引。我猜想,吴其昌先生在撰写这本传记时,一定怀揣着一种特殊的使命感,既是对恩师的深情缅怀,也是对历史真相的严谨探求。这种基于师生情谊的独特视角,往往能挖掘出许多官方史料无法触及的细节和情感。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展现梁启超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路历程,比如他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流亡生涯,以及他在辛亥革命后如何适应新的政治格局。这些经历必然充满了挑战与思考,而作为学生的吴其昌,想必能够更贴切地理解和解读恩师当时的心境。同时,我也对梁启超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对中国近代思想的贡献充满好奇,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更深入、更生动的解读。这本书被称作“全新修订精编精校版”,也表明了其内容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这对于我这样追求知识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吸引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