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科知识的“全景扫描”部分,我感受最深的是它对前沿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交叉点的忽视。作为未来的教师,我们不仅要懂化学,更要懂如何把化学教好。这本书里,对于如何将抽象的化学概念(比如量子化、分子轨道理论)转化为初高中学生能够理解的模型和比喻,几乎没有涉及任何探讨。它只是机械地罗列着知识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就像一本冰冷的百科全书的摘要。我特别关注了“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这一章节,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安全高效进行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的指导原则,或者一些常见错误案例的分析。结果,这部分内容少得可怜,更像是在说“中学化学实验要安全”,而没有给出任何可操作性的建议。例如,在讲到酸碱滴定时,它没有讨论如何指导学生观察指示剂的变色点、如何避免过度滴定等教学细节。这让我不禁怀疑,编者是否真的具备一线教学经验,或者他们是否理解,教师资格证考试考察的是“教书育人”的能力,而非单纯的知识记忆能力。这本书更侧重于“学什么”,而对“怎么教”避而不谈,这在培养未来教师的用书中,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评分这套所谓的“全套8本”,拿到手的时候沉甸甸的,我当时还想,分量足说明内容扎实嘛。结果,打开其中一本专门讲历年真题解析的册子,我立刻就明白了,这重量主要来自于大量的篇幅填充,而不是知识的密度。真题的选材范围非常宽泛,涵盖了从最基础的元素性质到复杂的平衡计算,这一点值得肯定。但问题出在“解析”上。很多题目的解析简直就是敷衍了事,步骤跳得飞快,关键的数学运算或者化学推理环节直接省略,留给读者的空白需要自己去填补。比如,一个涉及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它直接给出了最终答案,中间的焓变计算过程只写了一行字,让我这个需要看到完整解题思路的学习者感到极度挫败。而且,这些真题的年代感实在太强了,我数了一下,里面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是十年前甚至更早的风格,虽然说基础不变,但出题角度和侧重点已经和现在的考试要求大相径庭了。现代的教师资格考试越来越注重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这本书里关于这方面的训练几乎为零。它更像是一本面向老高考的题库,而不是针对未来教师的专业能力测试指南。如果我只是想做题练手,这本书或许还能勉强凑合,但如果指望通过它来理解最新的考情动态和高分技巧,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有点让人提不起精神来。那种深沉的蓝色调,配上略显老气的字体,仿佛直接从上个世纪的某个角落里挖出来的。我原本对2018年的资料抱有那么一丝丝的期待,希望能在基础概念的梳理上有所裨益,毕竟化学这东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然而,翻开目录的第一页,我就开始感到一丝不安。内容编排的逻辑性简直是一团乱麻。它似乎试图将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化学的知识点一股脑地塞进来,美其名曰“全覆盖”,实际上却造成了知识体系的严重碎片化。比如,有机化学的反应机理部分,讲到立体异构时,突然跳跃到无机化学的晶体结构,中间缺少了必要的过渡和衔接。这对于初次接触或者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更让我头疼的是,那些所谓的“精讲”部分,简直就是教科书的简单复述,没有任何针对考试重难点的提炼和深入剖析。那些公式推导过程含糊不清,例题的选择也过于陈旧和简单,完全无法反映出近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对应用能力和综合思维的考察趋势。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试图梳理其中一个单元的知识点,结果却是越看越糊涂,感觉自己像是在走一个迷宫,找不到出口,最后不得不放弃,转而翻阅我旧的大学教材来补充理解。这本书在内容组织上的粗糙,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完全配不上“考试用书”这四个字的分量。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质量,简直是对我智商的侮辱。纸张薄得像是报纸的内页,油墨印得深浅不一,有些插图线条模糊不清,特别是那些需要精确观察的分子结构图,模糊的处理使得一些关键的几何构型都变得难以辨认。更糟糕的是,排版问题极其严重。很多数学公式的上下标混在一起,字体大小忽大忽小,段落之间留白混乱,阅读起来非常费神,眼睛总是需要不断地进行对焦和调整。我甚至发现了好几个错别字,虽然单个错别字可能影响不大,但在一个严肃的考试用书中出现这种低级错误,会严重削弱读者对内容的信任感。当我查阅某一章节的总结性表格时,发现表格的边框线竟然缺失了部分,导致数据混淆,我不得不对照另一本册子才能确认数据的归属。这种粗制滥造的状态,让我无法集中精力进行深度学习。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本该用来攻克化学难题,结果却浪费在了与印刷错误和排版混乱作斗争上。对于一个需要长时间盯着书本学习的考生来说,良好的阅读体验是提高效率的基础,而这套书,恰恰在这方面彻底地“不及格”。
评分让我感到最不可思议的是,这套号称“全套”的资料中,对于中学化学的几个核心考点——比如化学平衡移动的图像分析、电化学基础知识的应用——的讲解深度,还不如我高中时发的一套习题集。平衡移动部分,它只是简单地描述了勒夏特列原理,却完全没有深入讲解如何通过“反应商”Q值来判断反应方向,也没有提供足够多的,能够体现温度、压力、浓度变量联合作用的复杂曲线图例供练习。在电化学方面,它似乎停留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定义层面,对于实际应用中,比如金属腐蚀防护、新能源电池原理等更贴近现代教学内容的话题,只是一笔带过,或者完全没有提及。这让我不得不怀疑,编纂者是否对当前中学化学的教学大纲和考试重点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如果一个考试用书不能精准地覆盖和深化考纲要求的核心知识点,那么它存在的价值就大大降低了。我希望得到的,是能帮我快速建立知识体系、掌握解题思维的利器,而不是一本知识点松散、讲解浮于表面的“参考资料”。最终,我还是决定将精力投入到更专业、更贴合当前考试趋势的教辅资料中去,这本书只能暂时束之高阁,作为一份“反面教材”的存在了。
评分书很不错,纸质很好,物流很快
评分快递真的很慢很慢。。书的话挺不错的,就是送的书很少。
评分书的质量很好,重点都标了出来,相信我能过
评分好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我希望下半年能拿到教师资格证
评分还不错~~
评分还不错~~
评分书籍不错,物流也快
评分包装太不好了吧 能不能用点心在包装上面。真的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