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一测:你的拖延症到了什么程度
“人人都有拖延症”,每个人的身上多多少少都有点拖延症状。区别只在于,有的人症状轻一些,有的人则已经到了晚期,俨然已成资深拖延大咖。那么,赶快来测一下你的拖延程度吧!
1.不管是寒暑假作业,还是领导交代的任务,总是拖到~后一刻才完成。
2.很想自律,总是给自己设置一个开始时间,幻想从那以后就能戒掉拖延,但总是坚持不了几天。
3.朋友中有比自己还拖延的人,在心里曾暗自庆幸,原来自己还不算太严重。
4.朋友中已经没有比自己更拖延的人了,自己都快受不了。
5.有时对自己很无奈,很抓狂,为什么自己会变得这般拖沓。
6.连出门约会都会迟到,为此还曾错过很好的人或朋友、客户。
7.每次拖到~后不得不完成任务的时候,发现其实事情没有那么难,花的时间也并不多,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之前就是拖着不做。
8.常幻想着自己能通宵熬夜完成任务,越到~后关头这种幻想越强烈。
9.觉得拖延已经严重影响了自己的人生,影响到自己获得本来应该得到的成功。
10.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有一剂万能灵药,让自己一下子摆脱拖延。
如果上面10个问题中,有8-10条都说中了你的心声,那恭喜你,你已经成为拖延症重度患者;如果有4-7条对你来说是准确的描述,那你则是拖延症中度患者;如果只有1-3条符合你的情况,你还是拖延家族的新成员,拖延症轻度患者;如果没有一条符合你的情况,要么你是从不拖延、自律极强的人,要么你已经成功地摆脱了拖延症。
第 1 章
拖延症的真面目:你中招了吗
“拖延症”是个时髦词,很多人甚至还会千方百计地把自己往“拖延症”上靠,似乎在当今,没有点无关轻重的心理病就不算时髦。然而我们原本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拖延,也许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带来了严重后果。
你的“拖延心”是否总在蠢蠢欲动
“拖延症”一词在近几年广为流行,很多人常常在网上发着“拖延症好讨厌啊”“自己怎么这么能拖”“谁来拯救我的拖延症啊”等类似的牢骚,然而牢骚发完也就发完了,大部分人并不把自己的拖延症当回事。
小青年们甚至还会千方百计地把自己往“拖延症”上靠,似乎在当今,没有点无关轻重的心理病就不算时髦。不管什么事情没完成,或因个人因素导致了失败,都可以说句“哎,只怪我太拖延了”。拖延症居然成为了失败~好的借口。
拖延症似乎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通病,导致拖延症的因素很多,不仅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懒惰。这些身患拖延症的人,有天天加班加点的白领精英,有成绩优异的学霸,有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更有平平凡凡的大多数。
胡小懒就是众多拖延症患者中的典型。他平时就比较拖拉,比如写方案,不到zui后一刻不愿意动笔。他也承认自己在工作上的拖拉,却没想过其实拖延症早已渗入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胡小懒每天9点上班。因为家住得离公司有点远,坐公交需要1个小时,坐地铁需要40分钟。所以他为了能多睡一会儿,早上是一定要坐地铁的。
胡小懒公司所在的写字楼里的单位大部分都是9点上班,而电梯仅有3部,这就造成了早上等电梯要排长队的可悲现实。通常,等电梯的时间是10分钟,地铁加等电梯一共就要50分钟,再加上洗漱、穿衣、出门时间的20分钟,就是说胡小懒就算早上不吃早餐也要在7点50分准时起床才能保证不迟到。如果算上吃早餐的20分钟,胡小懒早上就应该7点30分起床。
胡小懒心里也清楚这点,因此用手机分别设了7点、7点15和7点30分三个闹钟。当7点的闹钟响时,胡小懒一看“才7点呀”,就果断按掉了;等7点15分的闹钟响起时,胡小懒又想“还是再睡会儿吧”;很快,闹钟又响了,此时是7点30分,胡小懒按掉闹钟,眯着眼寻思,早上就不在家吃饭了,在去公司的路上随便买两个包子,5分钟就可以解决,还可以多睡15分钟。哈哈!胡小懒觉得自己真是太聪明了,他将闹铃设在15分钟之后,又继续睡了。
睡梦中的时间总是过得格外快,一眨眼的工夫,闹钟又响了。胡小懒睡眼蒙眬地看了一眼手机,立即决定两个包子也省了,再多睡一会儿。他又闭上眼睛,将手机拿在手中,以防自己睡过头。过了一会儿,胡小懒睁眼看了看时间,7点49分,“嗯,还有1分钟……”胡小懒想还可以赖一会儿,心里数着数,“1、2、3、4……数够60秒我就起床。”
可是数着数着,胡小懒就睡了过去,然后好像忽然被什么惊了一下,立即清醒,一看时间,已经8点17分了!
“啊啊啊,晚了晚了!”胡小懒赶紧跳起来,手忙脚乱地去找衣服。
★改变,从戒拖开始!
★教你如何高效时间管理,彻底和拖延说再见!
★终结拖延症,你就成功chaoyue了93%的人。
★拥有高效型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看这一本书就够!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不断滋养恐惧。
--列夫·托尔斯泰
世上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
--哈佛大学人才学家哈里克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歌德
测一测:你的拖延症到了什么程度 / 001
第1章 拖延症的真面目:你中招了吗
"拖延症"是个时髦词,很多人甚至还会千方百计地把自己往"拖延症"上靠,似乎在当今,没有点无关轻重的心理病就不算时髦。然而我们原本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拖延,也许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带来了严重后果。
你的"拖延心"是否总在蠢蠢欲动 / 004
除了你自己,没人能偷走你的时间 / 008
你有多少说走未走的旅行 / 012
上班族:电脑一开一关,一天工资到手 / 016
学生族:上课发呆睡觉,考前抓腮挠头 / 020
【解读】人为什么会拖延 / 024
第2章 防拖进行时:这些方法把"入拖"概率降到~低
习以为常的东西总是难以被人重视,正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拖延症,所以我们才~容易忽视它。只有对拖延足够重视,才能避免越陷越深,并尽早摆脱它。
莫把拖延不当事儿 / 028
告诉所有人,你要戒掉拖延症 / 033
过于完美的计划,真的很难执行 / 037
加入战拖小组,和小伙伴们一起战斗 / 043
找好时间节点,从此焕然一新 / 046
【发现】~实用的戒拖小组 / 050
第3章 懒惰是拖延的前奏,戒拖先治懒
当你发现自己已经从一个懒人变成一个越来越勤快的人时,你身上的拖延症状一定也减少了许多,因为懒惰是导致拖延的重要原因。
懒惰,千万要不得 / 054
惰性是一切拖延症状的根源 / 058
放任自己,拖延就不请自来 / 061
别总期待还有明天 / 064
计划一百次,不如行动一次 / 068
【测一测】大懒还是小懒?测测你的懒惰级别 / 072
第4章 正面迎击,拒绝逃避,让拖延无机可乘
责任不会因为逃避而无需承担,准备得越充分,完成得就会越好,就不会给拖延以可乘之机。
选择障碍,源于不敢负责任 / 078
未来总要来,别让未知的恐惧吓倒你 / 082
定时定量,困难终会被你一点点吃掉 / 086
直面现实,勇敢踏出第yi步 / 090
列出你的不可逃避清单 / 095
【涨知识】你知道吗,名人也会拖延 / 100
第5章 别太完美主义,谨记效率第yi摆脱拖延
追求完美固然可赞,但过于纠结则会让你陷入永远无法完成甚至不愿开始的泥淖。记住,凡事没有~好,对于你的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是首要的。当然如果时间充足,追求完美也未为不可。但一定要给自己留
有应对突发情况的时间。
没有~好,摆脱不必要的纠结 / 104
你以为你真的在追求完美吗 / 108
你是要完美,还是要效率 / 112
不完美,才是生活的常态 / 116
拖到zui后,结果往往zui不尽如人意 / 120
【发现】你是完美主义者吗 / 124
第6章 弄清时间都去哪儿了,用时间管理打败拖延
告别拖延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需要运用时间管理,管理时间的方法多种多样,发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才能打败拖延,做自己时间的主人。
番茄时间管理法:切割小块时间 / 128
土豆(To-Do-List)任务记录法:明确任务好行动 / 133
胡萝卜管理法:有情怀才有前进的动力 / 137
万能的苹果:让手机成为自我管理的好帮手 / 142
美味早餐法:养成早起好习惯 / 146
【支招】性格决定你适合哪种时间管理方法 / 149
第7章 用合理的计划挤走拖延
计划表固然重要,但合理的计划才zui重要,列出事情的先后顺序,时刻告诉自己,计划赶不上变化快,把变化列入计划,在面临变化时你才不会手忙脚乱。
提前安排,面对突发事件不抓狂 / 154
事有轻重缓急,会分级才能游刃有余 / 158
要事第yi,避免混乱和拖延 / 162
记下心酸泪,用痛苦激发你行动 / 165
勤总结,用小奖励为自己加油 / 170
【榜样】喜欢用记事本的名人 / 173
第8章 做,才能改变,用强大的执行力终结拖延
做,才能改变,在做之前,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出合理的安排,不要期望~后一秒出现奇迹,这样你才能避免因混乱而陷入拖延。
Deadline(~后期限)不是你想赶,就能赶得上 / 176
不幻想可以在~后关头奋起chaoyue / 179
化繁为简,小任务让你更觉轻松 / 183
倒计时法:时间原来这么紧 / 186
会授权,你的团队才有战斗力 / 189
【解读】人为什么会有侥幸心理 / 192
第9章 自律是王道:上进的心可以治愈拖延
拖延症其实就是自制力差,管不住自己,拖延症患者~擅长自欺欺人,一点点把事情往后拖,总也进不了状态。改变自制力差的问题,就要从小事做起,用一个个微小的进步树立信心,当上进心占上风时,你离自律就不远了。
你荒废的所有时间里,都有人在努力 / 196
戒拖,先把桌子清理了吧 / 200
坚持,用一个个微小的进步打败拖延 / 205
打卡,让你的目标更易坚持 / 208
远离损友,别让自信一点点失去 / 212
【借鉴】你都造了哪些拖延孽 / 216
第10章 资深拖友看过来:必杀妙招拯救你
拖延是长期养成的习惯,是一种慢性病。慢病没有速效药,注定了戒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就一定能够在戒拖之路上越走越远。而你,也将在戒拖的过程中,经过重重修炼,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远离"同类",你的戒拖才会更容易 / 220
你的金币都去哪儿了? 34枚金币戒拖法 / 224
戒拖,从改变生活邋遢开始 / 230
约定时间段,而不是时间点 / 233
拖延是个慢性病,治病得有耐心 / 237
【奇葩】这些戒拖招数,绝对管用 / 240
一直以来,“拖延”这个词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缠绕着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学生时代写作业拖到最后一刻,到工作后项目总是最后一秒才交,再到生活中想做的事总是被“明天再说”所代替,那种焦虑和自责从未停止。我尝试过各种方法,看了不少所谓的“效率秘籍”,但效果往往是短暂的,甚至有时候越是想克服,越是陷入更深的泥潭。直到最近,我偶然翻开了这本书,尽管我不能透露书的具体内容,但我可以告诉你,它给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它没有给我列出一堆空洞的指令,也没有用激昂的口号来“激励”我,反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一步步地引导我去理解拖延症的根源。它让我不再仅仅是责备自己,而是开始审视内心深处的原因,那些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恐惧、完美主义、甚至是自我设限。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深入的自我对话,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剥开一层迷雾,让我更清晰地看到自己,也更温柔地接纳自己。那种感觉,不是被“治愈”,而是一种被“理解”和“赋能”的欣喜。
评分我是一名在职场中挣扎多年的普通人,工作中需要处理无数的项目和任务,其中不乏一些我并不感兴趣或者感到畏惧的。长此以往,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倾向于“逃避”,把那些棘手的任务往后推,直到最后期限临近,才开始焦头烂额地去完成。这种状态不仅影响了我的工作效率,更严重的是,它让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我开始害怕接受新的挑战,因为我知道,一旦面对那些我不想做的事情,我就会陷入拖延的怪圈。这本书,就像一盏及时雨,让我看到了突破困境的希望。它没有给我灌输任何“心灵鸡汤”,而是以一种非常实用和接地气的方式,引导我去识别和应对那些导致我拖延的“触发点”。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克服拖延的关键不在于“意志力”,而在于更聪明地去处理那些让我们感到不适的任务。通过书中提供的一些方法,我开始尝试去分解任务,去找到那些让我能够“启动”的微小步骤,去建立一种更积极的行动反馈机制。这种感觉,就像是找到了打开僵局的钥匙,让我重新找回了工作的动力和信心。
评分长久以来,我一直以为拖延症是一种“性格缺陷”,是我不够努力、不够自律的表现。这种想法让我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每一次拖延,都是对我自尊心的一次打击。我尝试过各种“狠招”,试图强迫自己去执行,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反而加剧了我的焦虑和自我否定。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可能性——拖延症并不是一个无法改变的“缺点”,而是一种可以被理解和调整的“行为模式”。它没有给我任何“魔法”式的解决方案,而是通过对拖延背后心理机制的深入剖析,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我们会这样。这种理解,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治愈力量。它让我不再把拖延看作是自己“不好”,而是看到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需求和信号。这种视角上的转变,让我能够以更平和、更接纳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拖延,也更有信心去尝试改变。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拖延症“绑架”的受害者,而是重新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
评分我一直是一个非常喜欢“计划”的人,我总是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但奇怪的是,即使是那些我已经计划好的事情,也常常会被我一拖再拖。比如,我早就想学一门新语言,也买好了教材,报好了线上课程,但就是迟迟没有真正开始。那种看着计划表上空白的进度,却无从下手的感觉,真的让我非常沮丧。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计划”可能本身就存在问题,或者说,我们对计划的执行方式存在误区。它让我意识到,有时候,完美的计划反而会成为拖延的温床,因为我们害怕一旦开始,就无法完美地执行。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行动”的理解。它鼓励我去拥抱不完美,去允许自己从一个微小的、不那么“完美”的步骤开始。这种“从小处着手”的策略,听起来简单,但对于我这种习惯于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却是一种巨大的心理突破。我开始尝试去做那些“足够好”的事情,而不是等到“一切都准备好”才开始,那种感觉,真的是前所未有的轻松。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并没有抱太大希望。毕竟,市面上关于“克服拖延”的书籍实在是太多了,大多数都大同小异,充斥着各种“立竿见影”的承诺,但实际效果却寥寥无几。我是一个相当务实的人,不喜欢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更看重实际的落地性和可操作性。而这本书,恰恰在这一点上给了我惊喜。它没有给我灌输一套复杂的心理学理论,也没有让我去背诵什么“黄金法则”。相反,它通过一些我能亲身经历和感同身受的案例,以及一些简单易懂的心理学原理,让我逐渐明白,拖延并不是懒惰,也不是意志不坚定,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它让我开始思考,是什么让我害怕开始?是害怕失败?还是害怕成功带来的责任?这些问题,之前我从未深入思考过。通过阅读,我发现自己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拖延行为,而不是沉溺于细节的懊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吸引我,没有过于专业的术语,读起来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聊天,轻松但又充满智慧。
评分特别好
评分正版图书,包装完好,物流快。
评分好意思说一声,的吗明天给我们
评分书收到了,看看内容也没有什么好学习的呀
评分这本书,还可以看了会有用处
评分很棒
评分物美价廉,物流很快。
评分还没有看,书包装还不错
评分特别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