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凸优化
:99.00元
作者:(美) 鲍德 (Stephen Boyd) Lieven Vandenbe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3022975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081kg
编辑推荐
本书对于学习数学规划领域重要知识具有指导性的地位,可直接或间接地掌握几乎所有的理论结果。
本书几乎涵盖了凸优化的所有基本概念和主要结果。内容丰富,理论严谨,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对凸优化理论和方法建立完整的认识。
本书每章都配有大量习题,适合作为研究生相关教材使用。
内容提要
《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国际知名教材中译本系列:凸优化》从理论、应用和算法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凸优化内容。
凸优化在数学规划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应用角度看,现有算法和常规计算能力已足以可靠地求解大规模凸优化问题,一旦将一个实际问题表述为凸优化问题,大体上意味着相应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这是非凸的优化问题所不具有的性质。从理论角度看,用凸优化模型对一般性非线性优化模型进行局部逼近,始终是研究非线性规划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通过学习凸优化理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掌握数学规划领域几乎所有重要的理论结果。由于上述原因,对于涉足优化领域的人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应该对凸优化理论和方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本书内容非常丰富。理论部分由4章构成,不仅涵盖了凸优化的所有基本概念和主要结果,还详细介绍了几类基本的凸优化问题以及将特殊的优化问题表述为凸优化问题的变换方法,这些内容对灵活运用凸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用。应用部分由3章构成,分别介绍凸优化在解决逼近与拟合、统计估计和几何关系分析这三类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算法部分也由3章构成,依次介绍求解无约束凸优化模型、等式约束凸优化模型以及包含不等式约束的凸优化模型的经典数值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凸优化理论分析这些方法的收敛性质。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对凸优化理论和方法建立完整的认识。
本书对每章内容都配备了大量习题,因此也非常适合用作教科书。实际上,该书多年来已在美国多所大学用于课堂教学,近两年也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用作相关研究生课程的主要教材。
目录
1 引言
1.1 数学优化
1.2 小二乘和线性规划
1.3 凸优化
1.4 非线性优化
1.5 本书主要内容
1.6 符号
参考文献
I 理论
2 凸集
2.1 仿射集合和凸集
2.2 重要的例子
2.3 保凸运算
2.4 广义不等式
2.5 分离与支撑超平面
2.6 对偶锥与广义不等式
参考文献
习题
3 凸函数
3.1 基本性质和例子
3.2 保凸运算
3.3 共轭函数
3.4 拟凸函数
3.5 对数-凹函数和对数-凸函数
3.6 关于广义不等式的凸性
参考文献
习题
4 凸优化问题
4.1 优化问题
4.2 凸优化
4.3 线性规划问题
4.4 二次优化问题
4.5 几何规划
4.6 广义不等式约束
4.7 向量优化
参考文献
习题
5 对偶
5.1 Lagrange对偶函数
5.2 Lagrange对偶问题
5.3 几何解释
5.4 鞍点解释
5.5 优性条件
5.6 扰动及灵敏度分析
5.7 例子
5.8 择一定理
5.9 广义不等式
参考文献
习题
Ⅱ 应用
应用
6 逼近与拟合
6.1 范数逼近
6.2 小范数问题
6.3 正则化逼近
6.4 鲁棒逼近
6.5 函数拟合与插值
参考文献
习题
7 统计估计
7.1 参数分布估计
7.2 非参数分布估计
7.3 优检测器设计及假设检验
7.4 Chebyshev界和Cherno.界
7.5 实验设计
参考文献
习题
8 几何问题
8.1 向集合投影
8.2 集合间的距离
8.3 Euclid距离和角度问题
8.4 极值体积椭球
8.5 中心
8.6 分类
8.7 布局与定位
8.8 平面布置
参考文献
习题
Ⅲ 算法
9 无约束优化
9.1 无约束优化问题
9.2 下降方法
9.3 梯度下降方法
9.4 速下降方法
9.5 Newton方法
9.6 自和谐
9.7 实现
参考文献
习题
10 等式约束优化
10.1 等式约束优化问题
10.2 等式约束的Newton方法
10.3 不可行初始点的Newton方法
10.4 实现
参考文献
习题
11 内点法
11.1 不等式约束的极小化问题
11.2 对数障碍函数和中心路径
11.3 障碍方法
11.4 可行性和阶段1方法
11.5 自和谐条件下的复杂性分析
11.6 广义不等式问题
11.7 原对偶内点法
11.8 实现
参考文献
习题
附录
A 有关的数学知识
A.1 范数
A.2 分析
A.3 函数
A.4 导数
A.5 线性代数
参考文献
B 双二次函数的问题
B.1 单约束二次优化
B.2 S-程序
B.3 双对称矩阵的数值场
B.4 强对偶结果的证明
参考文献
C 有关的数值线性代数知识
C.1 矩阵结构与算法复杂性
C.2 求解已经因式分解的矩阵的线性方程组
C.3 LU,Cholesky和LDLT 因式分解
C.4 分块消元和Schur补
C.5 求解不确定线性方程组
650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符号
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领域发展的人,我深知数学在其中的核心地位,而凸优化无疑是支撑许多前沿算法的关键。因此,当我在网上看到《包邮 凸优化 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国际知名教材中译本系列 鲍德 清华大学出版社》这个书名时,我的眼前一亮。这本书的定位非常精准,既有“凸优化”这一核心数学概念,又明确了其在“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的应用价值,而且“国际知名教材”和“鲍德”的名字,都保证了其内容的权威性和深度。“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出品,也让我对中文译本的质量有了信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且深入的理论框架,从最基础的凸集、凸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到各种凸优化问题的建模和分类,再到求解这些问题的各种算法。尤其令我期待的是,书中关于算法部分的讲解。我希望能深入理解梯度下降法、牛顿法、内点法等核心算法的原理、收敛性分析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梯度下降法如何通过迭代逼近最优解,其收敛速度如何受学习率和目标函数性质的影响;牛顿法如何利用二阶导数信息来加速收敛,但其计算量相对较大;内点法如何通过处理不等式约束来求解问题,并在许多场景下表现出色。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包含大量与我关注的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领域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比如,如何利用凸优化求解支持向量机(SVM)的对偶问题,如何理解Lasso和Ridge回归的凸优化本质,或者如何在矩阵分解、因子分析等无监督学习方法中看到凸优化的影子。了解这些应用,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算法背后的数学原理,并启发我进行新的模型设计和优化。我还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识别一个问题是否为凸优化问题,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处理数值稳定性、大规模数据等挑战的讨论。一本优秀的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最后,我对翻译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希望译文能够精准、流畅,能够忠实地传达作者的学术思想,术语翻译专业规范,让我能够毫无障碍地沉浸在知识的学习中。这本书无疑将成为我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理论的重要参考。
评分作为一名在通信系统领域工作的工程师,我深知在信号处理、资源分配、网络优化等问题中,凸优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许多复杂的工程问题,都可以被建模成凸优化问题,并通过高效的算法来求解。因此,当我看到《包邮 凸优化 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国际知名教材中译本系列 鲍德 清华大学出版社》这个书名时,我感到非常兴奋。《凸优化》本身就是一本极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而“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的定位,则表明了其内容的专业性和适用性。“国际知名教材”和“鲍德”的作者信息,更是增强了我对其质量的信心,再加上“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背书,我对其翻译质量也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系统地梳理凸优化的理论体系,从基础的凸集、凸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到各种形式的凸优化问题,如线性规划、二次规划、二阶锥规划、半定规划等,都有清晰、深入的讲解。尤其重要的是,我期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求解凸优化问题的各种算法,并进行深入的比较和分析。我特别关注那些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广泛的算法,例如梯度下降法及其变种,以及内点法。我希望能够理解这些算法的数学原理,它们的收敛性,以及在处理大规模优化问题时的效率。比如,在介绍内点法时,我希望能够了解到其“路径跟踪”的思想,以及它如何能够高效地求解大型线性规划和半定规划问题。此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大量与通信系统工程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例如,如何利用凸优化来解决信道估计问题,如何进行频谱分配优化,或者如何在网络资源调度中应用凸优化技术。这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能够帮助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紧密结合,提升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还会关注书中是否会讨论一些建模和求解的技巧,以及在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数值计算方面的挑战。一个优秀的教材,应该能够引导读者不仅仅是理解理论,更能将其应用于实践。最后,我对翻译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希望译文能够准确、流畅,能够忠实地传达作者的学术思想,术语使用规范,让我能够专注于知识的学习,而不是被翻译的生硬所困扰。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将是我在专业领域能力提升的宝贵资源。
评分对于任何一个在算法或工程领域深耕的人来说,“凸优化”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它不仅是解决许多复杂问题的理论基础,更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驱动力。当我看到《包邮 凸优化 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国际知名教材中译本系列 鲍德 清华大学出版社》这个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正是我需要的”。“国际知名教材”这几个字,就已经说明了这本书的权威性和深度;“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的定位,则精准地告诉我这本书的内容与我的工作和学习息息相关;“鲍德”的名字,是该领域的泰斗;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出品,则确保了翻译质量和出版水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严谨的数学框架,从最基础的凸集、凸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到各种凸优化问题的分类和建模,再到求解这些问题的各种算法。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算法的讲解,希望能够深入理解梯度下降法、牛顿法、内点法等核心算法的原理、收敛性分析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效率考量。例如,梯度下降法的基本思想,以及其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如何通过随机梯度下降(SGD)来提高效率;牛顿法如何利用二阶导数信息来加速收敛,但同时也需要计算Hessian矩阵的逆;以及内点法是如何在多项式时间内求解一些经典问题,并且在工程实践中表现出色。此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大量与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比如,在机器学习中,如何用凸优化来训练支持向量机(SVM)或解决稀疏表示问题;在通信领域,如何优化资源分配或信道估计;在控制理论中,如何设计最优控制器。这些鲜活的例子,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理论与实际工程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我还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和建模优化问题的讨论,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数值精度、计算复杂度等问题。一本好的教材,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读者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最后,我非常看重翻译的质量,希望译文能够流畅、准确,能够很好地传达作者的学术思想,术语的运用专业而规范,让我能够专心致神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本书将是我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上的重要参考。
评分作为一名在机器学习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我深知凸优化理论在模型训练、参数估计、算法设计等方面起到的基石作用。虽然我一直以来都在接触各种机器学习算法,但对于凸优化本身的系统性学习,总觉得还存在一些不足。《包邮 凸优化 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国际知名教材中译本系列 鲍德 清华大学出版社》这个书名,完全击中了我的学习痛点。一本被誉为“国际知名教材”的《凸优化》,并且是针对“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的,由“清华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这无疑预示着这本书的质量和深度都非常值得信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从基础到进阶的完整知识体系,从凸集、凸函数的定义、性质,到各种凸优化问题的形式,例如线性规划、二次规划、二阶锥规划、半定规划等,都能够有详尽的介绍。尤其令我期待的是,书中关于求解凸优化问题的算法部分的讲解。我希望能够深入理解梯度下降法、牛顿法、拟牛顿法、共轭梯度法以及内点法等经典算法的原理、收敛性条件和计算复杂度。例如,对于内点法,我希望能够了解到其“全局收敛”和“多项式时间复杂度”的理论保证,以及在实践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步长和搜索方向。同时,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包含大量与机器学习相关的应用实例。比如,如何利用凸优化求解支持向量机(SVM)的对偶问题,如何理解Lasso和Ridge回归的凸优化本质,或者如何在矩阵分解、主成分分析(PCA)等降维技术中看到凸优化的影子。了解这些实际应用,不仅能加深对算法的理解,还能启发我设计和改进新的机器学习模型。此外,我非常看重教材的数学严谨性和可读性之间的平衡。我希望证明过程清晰,逻辑性强,但同时语言表达要尽量直观,避免过于晦涩的术语堆砌。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图示来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那将是极大的帮助。我还希望能了解到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和转化非凸问题为凸问题的思路(虽然本书是凸优化,但这种引申会有很大价值)。最后,对于翻译质量,我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希望译文能够精准、流畅,能够忠实地传达作者的学术思想,术语翻译专业规范,让我能够毫无障碍地沉浸在知识的学习中。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将成为我深入研究机器学习算法的强大武器。
评分作为一名在信号处理领域工作的工程师,我一直深知数学工具的重要性,而凸优化理论更是解决许多经典和前沿问题的关键。当我看到《包邮 凸优化 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国际知名教材中译本系列 鲍德 清华大学出版社》这个书名时,立刻被它吸引了。一方面,“凸优化”本身就代表着一类非常重要且有强大求解能力的数学问题;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国际知名教材”的定位,以及“鲍德”这位作者,都预示着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权威性,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出版,也让我对中文译本的质量有了很高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系统而深入的理论框架,从最基础的凸集、凸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到各种凸优化问题的形式,如线性规划、二次规划、半定规划等,都能够有详尽的介绍。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求解凸优化问题的算法部分的讲解。我希望能够深入理解梯度下降法、牛顿法、内点法等经典算法的原理、收敛性分析以及它们在不同问题类型下的适用性。例如,梯度下降法如何通过迭代逼近最优解,其收敛速度如何受学习率和目标函数性质的影响;牛顿法如何利用二阶导数信息来加速收敛,但同时也需要计算Hessian矩阵的逆;以及内点法是如何在多项式时间内求解一些经典问题,并且在工程实践中表现出色。此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大量与信号处理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比如,如何利用凸优化方法来解决稀疏信号恢复问题,如何设计最优的滤波器,或者如何在雷达信号处理中应用凸优化技术。这些鲜活的例子,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理论与实际工程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我还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和建模优化问题的讨论,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数值精度、计算复杂度等问题。一本好的教材,不仅教给你“是什么”,更教给你“怎么做”。最后,我非常看重翻译的质量,希望译文能够精准、流畅,能够很好地传达作者的学术思想,术语的运用专业而规范,让我能够专心致神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本书无疑将成为我提升专业能力,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参考。
评分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目前的研究方向涉及到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的交叉领域,因此对于凸优化的需求非常迫切。在选择教材时,我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被广泛认可的经典著作,尤其是经过权威出版社翻译的版本。《包邮 凸优化 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国际知名教材中译本系列 鲍德 清华大学出版社》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凸优化”是该领域的核心概念,而“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国际知名教材”则说明了其权威性和适用范围,“鲍德”的名字也足以证明其学术地位,再加上“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保证,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论框架,从最基础的凸集、凸函数定义,到其性质、判定方法,再到各种形式的凸优化问题(如线性规划、二次规划、半定规划等)的定义和特点。尤其重要的是,我期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求解凸优化问题的各种算法,包括但不限于梯度下降法、牛顿法、共轭梯度法、内点法等,并对它们的收敛性、计算复杂度以及在不同问题类型下的适用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例如,在介绍内点法时,我希望能够了解其“路径跟踪”的思想,以及它为何能成为求解大规模凸优化问题的高效方法。同时,作为一名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学生,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严谨的数学证明,以加深对定理和性质的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希望它过于晦涩,希望证明过程能够逻辑清晰,易于跟随。另外,对于我目前的研究方向,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与信号处理(如稀疏信号恢复、滤波设计)和机器学习(如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主成分分析等)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例如,如何利用凸优化技术来解决L1范数最小化问题,或者如何理解Lasso回归的凸优化本质。这些具体的应用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研究问题的能力。我还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讨论,关于如何识别一个问题是否为凸优化问题,以及在遇到非凸问题时,可以采取哪些近似或启发式的方法(尽管本书是凸优化,但这种对比会很有启发性)。最后,我对翻译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希望译文专业、准确,能够忠实地传达作者的原意,术语使用规范,阅读起来顺畅自然,能够让我专注于内容本身。这本书将是我近期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我非常期待它能够给我带来深入的启发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评分作为一名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软件工程师,虽然日常工作主要围绕着应用开发,但对于优化算法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面对大规模数据处理、资源调度、模型训练等场景时,对底层数学原理的理解往往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次看到《包邮 凸优化 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国际知名教材中译本系列 鲍德 清华大学出版社》这个标题,感觉非常契合我的需求。《凸优化》本身就以其严谨的数学体系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闻名,而“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国际知名教材中译本”的定位,则保证了其内容的深度和前沿性,同时“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背书也让我对其翻译质量和出版规范充满了信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系统性地构建起凸优化的知识体系,从最基本的定义,如凸集、凸函数,到更复杂的理论,如对偶理论、KKT条件,都能够有清晰、深入的阐释。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凸优化问题求解方法的介绍,例如各种迭代算法的原理、收敛性分析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效率考量。我希望它能详细介绍梯度下降法及其变种,如随机梯度下降(SGD),因为这在机器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探讨一些更高级的算法,如内点法,并解释其在解决大规模问题时的优势。此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与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领域紧密相关的应用案例。比如,在推荐系统、广告投放优化、网络流量调度、信号处理、电力系统优化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够让我看到理论是如何落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了解这些应用场景,不仅能加深对算法的理解,还能启发我在工作中寻找新的优化思路。另外,我非常看重教材的严谨性和易读性之间的平衡。希望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数学思想,同时语言风格清晰流畅,避免晦涩难懂的表述。如果书中包含一些可视化图示或伪代码,来辅助理解算法流程,那就更好了。总的来说,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系统学习凸优化理论,并将其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的宝贵机会,我非常期待它能帮助我提升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深度。
评分当当上看到《包邮 凸优化 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国际知名教材中译本系列 鲍德 清华大学出版社》这个标题,立刻就吸引了我。虽然我并非直接从事信息技术或电气工程领域的专业研究,但对凸优化的概念一直充满好奇,尤其是在数据科学、机器学习日益普及的今天,理解这些底层数学原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这种跨学科学习者的需求。封面上“国际知名教材中译本”的字样,预示着其内容的严谨性和权威性,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发行,更是让我对其翻译质量和学术水准有了更高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凸优化的核心概念,从最基本的定义、性质,到重要的定理、算法,能够循序渐进地讲解,让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逐步建立起清晰的认知。尤其希望它能包含丰富的例子,最好是能与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案例,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理论的价值,而不是枯燥的数学推导。例如,在介绍凸集和凸函数时,如果能用一些图示或者简单的模型来解释,比如信号处理中的某种滤波问题,或者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问题,都会大大增强理解的深度。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讲解各种凸优化算法,比如梯度下降法、牛顿法、内点法等,并对比它们的优缺点,适用场景。同时,如果能讨论一些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挑战,比如大规模优化问题、非凸问题(虽然本书是凸优化,但偶尔提及一些对比和引申会很有帮助),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那这本书的实用性将大大提升。我还会关注书中是否有相关的练习题或者思考题,这对于巩固学习至关重要。好的教材不仅在于理论的讲解,更在于引导读者主动思考和实践。最后,我非常看重翻译的质量,希望译文流畅自然,术语准确,能够很好地传达原文的精髓,而不是生硬的直译,影响阅读体验。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个探索数学在现代工程领域中强大力量的入口。
评分作为一名在电力系统领域工作的工程师,我时常需要处理各种优化问题,例如发电调度、潮流计算、经济性分析等。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接入和电网的智能化发展,许多优化问题逐渐呈现出凸优化的特点,因此,学习和掌握凸优化理论对我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看到《包邮 凸优化 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国际知名教材中译本系列 鲍德 清华大学出版社》这个书名,我感到非常惊喜。《凸优化》本身就是一本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经典著作,而“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的定位,以及“国际知名教材中译本”的标签,都让我确信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发行,更让我对其翻译质量和出版水准充满了信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凸优化的基础理论,包括凸集、凸函数、凸优化问题及其标准形式,并深入讲解如何判定一个问题是否为凸优化问题。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各种求解凸优化问题的算法,特别是那些在工程领域有广泛应用的算法,比如内点法、梯度下降法及其变种。我希望书中能够清晰地解释这些算法的原理、收敛性分析,以及它们在处理大规模问题时的效率。例如,在讨论内点法时,我希望能够理解其如何通过跟踪中心路径来寻找最优解,以及它在解决大型线性规划和半定规划问题时的强大能力。此外,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包含大量与电力系统工程相关的应用案例。比如,如何利用凸优化方法来解决经济调度问题,如何处理包含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优化问题,或者如何在电网规划和运行中应用凸优化技术。这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能够帮助我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解决我面临的实际挑战。我还会关注书中是否会讨论一些实际应用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比如如何进行问题建模,如何选择合适的算法,以及如何处理数值稳定性问题。一个优秀的教材不仅教给你“是什么”,更教给你“怎么做”。最后,我非常重视翻译的质量,希望译文能够准确、流畅,能够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术语使用规范,让我能够沉浸在知识的学习中,而不是被翻译的生硬所困扰。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是提升专业能力,迎接未来挑战的强大助力。
评分作为一个对理论数学充满热情的爱好者,并且关注其在各个应用领域的落地情况,我一直对“凸优化”这个概念非常着迷。当我在网上看到《包邮 凸优化 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国际知名教材中译本系列 鲍德 清华大学出版社》这个书名时,立刻被它吸引了。首先,“凸优化”这个主题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和广泛的应用潜力;其次,“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国际知名教材”的定位,表明这本书的内容权威且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而“鲍德”作为作者,更是重量级的学术人物;最后,“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翻译和出版,也保证了中文读者能够接触到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通往严谨数学世界的大门,系统地介绍凸优化的基本概念,比如凸集、凸函数,以及如何判定一个集合或函数是否是凸的。我期待能够看到清晰的数学定义和直观的几何解释。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讲解各种凸优化问题的类型,如线性规划、二次规划、半定规划等,并详细介绍求解这些问题的常用算法,例如梯度下降法、牛顿法、内点法等。我希望能够理解这些算法的数学原理,它们的收敛性,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劣势。例如,当遇到一个非常大的优化问题时,梯度下降法可能更易于实现,而内点法则可能在精度和收敛速度上更具优势。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与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比如,如何利用凸优化来解决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问题,如何优化信号处理中的滤波器设计,或者如何在电力系统中实现最优调度。这些贴近实际的例子,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强大力量。我还需要注意的是,我并非数学专业出身,因此我对教材的易读性也有一定的要求。我希望译文能够做到准确而不失流畅,术语使用专业但不会过于晦涩。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辅助性的图示或简单的数学推导示例,来帮助理解复杂的概念,那将是非常棒的。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个深入探索数学工具在现代科技领域中巨大潜力的绝佳机会,我非常期待它能够为我带来深刻的理解和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