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丛书:官场现形记》从中举捐官的下层士子赵温和佐杂小官钱典史写起,联缀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长史、省级藩台、钦差大臣以至军机、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们为升官而逢迎钻营,蒙混倾轧,可以说为近代中国腐朽丑陋的官场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画卷。书中一些章节如制台见洋人等,把人物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读来令人捧腹。
话说陕西同州府朝邑县,城南三十里地方,原有一个村庄。这庄内住的,只有赵、方二姓,并无他族。这庄叫小不小,叫大不大,也有二三十户人家。祖上世代务农。到了姓赵的爷爷手里,居然请了先生,教他儿子攻书;到他孙子,忽然得中一名黉门秀士。乡里人眼浅,看见中了秀才,竟是非同小可,合庄的人,都把他推戴起来,姓方的便渐渐的不敌了。姓方的瞧着眼热,有几家该钱的,也就不惜工本,公开一个学堂;又到城里请了一位举人老夫子,下乡来教他们的子弟读书。这举人姓王名仁,因为上了年纪,也就绝意进取,到得乡间,尽心教授。不上几年,居然造就出几个人材:有的也会对个对儿;有的也会诌几句诗;内中有个天分高强的,竞把笔做了“开讲”。把这几个东家喜欢的了不得。到了九月重阳,大家商议着,明年还请这个先生。王仁见馆地蝉联,心中自是欢喜。这个会做开讲的学生,他父亲叫方必开。他家门前,原有两棵合抱大树,分列左右,因此乡下人都叫他为“火树头方家”。这方必开因见儿子有了这么大的能耐,便说自明年为始,另外送先生四贯铜钱。不住话下。且说是年正值“大比之年”,那姓赵的便送孙子去赶大考。考罢回家,天天望榜,自不必说。到了重阳过后,有一天早上,大家方在睡梦之中,忽听得一阵马铃声响,大家被他惊醒。开门看处,只见一群人,簇拥着向西而去。仔细一打听,都说赵相公考中了举人了。此时方必开也随了大众在街上看热闹,得了这个信息,连忙一口气跑到赵家门前探望。只见有一群人,头上戴着红缨帽子,正忙着在那里贴报条呢。方必开自从儿子读了书,西瓜大的字,也跟着学会了好几担搁在肚里。这时候他一心一意都在这报条上,一头看,一头念道:“喜报贵府老爷赵印温,应本科陕西乡试,高中第四十一名举人。报喜人卜连元。”他看了又看,念了又念,正在那里咂嘴弄舌,不提防肩膀上有人拍了他一下,叫了一声“亲家”。方必开吓了一跳,定神一看,不是别人,就是那新中举人赵温的爷爷赵老头儿。原来这方必开,前头因为赵府上中了秀才,他已有心攀附,忙把自己第三个女孩子,托人做媒,许给赵温的兄弟,所以这赵老头儿赶着他叫亲家。他定睛一看,见是太亲翁,也不及登堂入室,便在大门外头,当街趴下,绷冬绷冬的磕了三个头。赵老头儿还礼不迭,赶忙扶他起来。方必开一面掸着自己衣服上的泥,一面说道:“你老今后可相信咱的话了?咱从前常说,城里乡绅老爷们的眼力,是再不错的。十年前,城里石牌楼王乡绅下来上坟,是借你这屋里打的尖。王老先生饭后无事,走到书房,可巧一班学生在那里对对儿哩。王老先生一时高兴,便说我也出一个你们对对。刚刚那天下了两点雨,王老先生出的上联就是‘下雨’两个字。我想着,你们这位少老爷便冲口而出,说是什么‘出太阳’。王老先生点了点头儿,说道:“‘下雨”两个字,“出太阳”三个字,虽然差了点,总算口气还好,将来这孩子倒或者有点出息。’你老想想看,这可不应了王老先生的话吗?”赵老头儿道:“可不是呢。不是你提起,我倒忘记这会子事了。眼前已是九月,大约月底月初,王老先生一定要下来上坟的。亲家那时候把你家的孩子一齐叫了来,等王老先生考考他们。将来望你们令郎,也同我这小孙子一样就好了。”方必开听了这话,心中自是欢喜,又说了半天的话,方才告别回家。那时候已有午牌过后,家里人摆上饭来,叫他吃也不吃;却是自己一个人,背着手,在书房廊前踱来踱去,嘴里不住的自言自语,什么“捷报贵府少老爷”,什么“报喜人卜连元”。家里人听了都不明白。还亏了这书房里的王先生,他是曾经发达过的人,晓得其中奥妙。听了听,就说:“这是报条上的话,他不住的念这个,却是何故?”低头一想:“明白了,一定是今天赵家孩子中了举,东家见了眼馋,又勾起那痰迷心窍老毛病来了。”忙叫老三:“快把你爸爸搀到屋里来坐,别叫他在风地里吹。”这老三便是会做开讲的那孩子,听了这话,忙把父亲扶了进来,谁知他父亲跑进书房,就跪在地当中,朝着先生一连磕了二十四个响头。先生忙忙还礼不迭,连忙一手扶起了方必开,一面嘴里说:“东翁,有话好讲,这从那里说起!”这时候方必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拿手指指自家的心,又拿手指指他儿子老三,又双手照着王仁拱了一拱。王仁的心上已明白了三四分了,就拿手指着老三,问道:“东翁,你是为了他么?”方必开点点头儿。王仁道:“这个容易。”随手拉过一条板凳,让东家坐下。又去拉了老三的手,说道:“老三,你知道你爸爸今儿这个样子,是为的谁呀?”老三回:“我不知道。”王仁道:“为的是你。”老三说:“为我什么?”王仁道:“你没有听见说,不是你赵家大哥哥,他今儿中了举人么?”老三道:“他中他的,与我什么相干?”王仁道:“不是这样讲。虽说人家中举,与你无干,到底你爸爸眼睛里总有点火辣辣的。”老三道:“他辣他的,又与我什么相干?”王仁道:“这就是你错了!”老三道:“我错什么?”王仁道:“你父亲就你一个儿子,既然叫你读了书,自然望你巴结上进,将来也同你赵家大哥哥一样,挣个举人回来。”老三道:“中了举人有什么好处呢?”王仁道:“中举之后,一路上去,中进士,拉翰林,好处多着哩!”老三道:“到底有什么好处?”王仁道:“拉了翰林就有官做。做了官就有钱赚,还要坐堂打人,出起门来,开锣喝道。阿唷唷,这些好处,不念书,不中举,那里来呢?”老三孩子虽小,听到“做了官就有钱赚”一句话,口虽不言,心内也有几分活动了,闷了半天不作声。又停了一会子,忽然问道:“师傅,你也是举人,为什么不去中进士做官呢?”
……
进入晚清时期,中国古代专制集权社会的各种弊端暴露无遗,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加之外国列强的入侵,使晚清政府趋于崩溃,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为求民族生存,国家富强,有识之士或思维新,或谋革命,在近代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可悲可感的活剧。中国近代文坛出现的社会谴责小说,就是这场社会变革引发的文学潮流,它们以文学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谴责小说,以暴露社会的黑暗面和种种弊端为主要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尽管存在鲁迅指出的“辞所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的缺点,但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它们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广度,笔锋犀利辛辣,鞭辟入里,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号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小说史的角度看,谴责小说的直接源头是《儒林外史》,但从其流露出的某些思想意识以及结构、叙事艺术的运用方面,我们又可以看到受西方近代小说影响的印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又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小说的成熟作了可贵的尝试。谴责小说的作者发现了中国古代专制集权社会肌体上的痼疾,并痛心疾首地予以揭露和批判。不过,关于怎么解救病入膏肓的社会,以及社会的出路在何方,作者也无法提供正确的答案,这些问题仍然值得今天广大的读者去思考、明辨。《官场现形记》从中举捐官的下层士子赵温和佐杂小官钱典史写起,联缀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长史、省级藩台、钦差大臣以至军机、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们为升官而逢迎钻营,蒙混倾轧,可以说为近代中国腐朽丑陋的官场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画卷。书中一些章节如制台见洋人等,把人物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读来令人捧腹。为此我们将《官场现形记》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丛书》中的一种出版,以飨最广大的读者。此次印行《官场现形记》用光绪癸卯本作为底本。
最近翻阅《三国演义》,发现罗贯中描绘的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真是让人热血沸腾。不同于纯粹的文学作品,它融合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艺术的想象力。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那种排兵布阵、谋略交锋的紧张感,即使隔着几百年读来,依然能让人感受到硝烟弥漫的气息。特别是“赤壁之战”那一段,周瑜的智谋与诸葛亮的料事如神,读起来酣畅淋漓,简直是智商的盛宴。而且,这本书塑造了一系列性格极其鲜明的英雄人物,曹操的奸诈多疑、刘备的仁德宽厚、关羽的忠义无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局限性,让人在赞叹之余,也对人性的复杂有了更深的理解。说句题外话,我发现很多现代的商业竞争策略,似乎都能在其中找到影子,可见经典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评分我个人对《水浒传》的喜爱,更多是源于对那种“替天行道”精神的向往。梁山好汉的聚义,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一种最直接、最激烈的反抗。武松打虎的豪迈、鲁智深的粗犷正直,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充满了江湖气。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象自己也身处那个快意恩仇的时代,虽然知道现实中不可能如此简单粗暴,但那种对正义的追求,是永恒的。作者对市井俚语和生动对话的运用,使得小说充满了生活气息,非常接地气,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晦涩。相比于宫廷权谋的尔虞我诈,《水浒传》展现的是底层民众的挣扎与反抗,这种力量感,在我看来,比任何精致的雕琢都来得更震撼人心,它让我看到了民间精神的伟大。
评分我对古典文学的接触其实并不算多,但最近偶然读到一本关于古代文人轶事的书,里面提到了很多他们对当时小说的看法,让我对《聊斋志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蒲松龄的文字功力着实了得,那种用近乎白话的文言文写就的故事,既有文采又极具可读性。他笔下的狐仙鬼怪,往往不是单纯的邪恶,很多时候反而比人类更有人情味,更能体现出世间的真善美与丑陋。书中的每一个短篇,都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百态,讽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描绘了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甚至对官场的黑暗也有所影射。相比于长篇巨制,《聊斋》的短小精悍,更适合在碎片时间里细细品味,每一次重读,似乎都能从中咂摸出新的况味来,那种亦真亦幻的境界,非常迷人。
评分这套《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丛书》真是淘到宝了!我最近刚读完《红楼梦》,那文字功底,简直是鬼斧神工。曹雪芹的笔法细腻入微,对人物心理的刻画简直是入木三分。特别是对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那种复杂而又缠绵的情感纠葛,写得让人心都揪着疼。每每读到黛玉葬花、宝玉挨打的情节,我都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时代悲剧感。书中的诗词歌赋更是点睛之笔,那些信手拈来的佳句,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才情。而且,光是看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觉得充满了古典美学气息,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作为收藏品也绝对是物有所值。不过说实话,初读的时候,那些繁复的世家关系和人名确实让人有点晕头转向,需要对照着家谱图才能捋清楚,但一旦沉浸进去,那种大家族的兴衰荣辱,便如同一部宏大的史诗在我眼前徐徐展开,震撼人心。
评分这次重温《西游记》,才发现原来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神魔故事,其中蕴含的哲理意味深长。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其实都可以看作是对人性弱点的一次锤炼和考验。孙悟空的桀骜不驯到最终的皈依,猪八戒的贪嗔痴念,沙僧的默默坚守,这些形象都太立体了。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无论是筋斗云的速度,还是各种妖魔鬼怪的造型,都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想象边界。每次读到他们降妖除魔,我都会为那份坚韧不拔的信念感到鼓舞。这本书的结构也非常巧妙,单元剧式的冒险,让阅读节奏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即便是心浮气躁的时候,也能从中找到乐趣,而且对于教育后代理解“坚持”的意义,也是一本极佳的读物。
评分尚可,纸质不好,薄得吓人,鄙视印刷厂,有好些书都打折,真是一分钱一分货,要是质量好点折扣小也无所谓,可如今只能等优惠活动再买,毕竟纸张真心差。
评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正规,不像一些出版社的书,有错别字,看着就别扭
评分不错,帮朋友带的,她说我可以先看完再给她?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真的很满意。
评分非常实用,赞一个!
评分618一次性买这么多,我就不一一评论了,用的来说京东买书真的很划算,评论下来每本书三折左右,物流什么的也是没话说,我已经是京东图书最高级会员了,这本书还没拆封,但是我相信它的出版社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