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新概念英語》(New Concept English)作為全世界經典的英語學習的寶典,以其嚴密的體係性、嚴謹的科學性、精湛的實用性、濃鬱的趣味性深受英語學習者的青睞。 由新東方名師編著的《一天一課新概念英語聽力365》作為《新概念英語》的配套聽力輔導用書,與《新概念英語》教材每課的內容高度匹配。每一課的話題都源白於該課的內容,讓我們在學好教材內容的同時,學會用教材內容流利錶達,真正實現輸入到輸齣的語言學習效果。
內容簡介
《一天一課新概念英語聽力365(第2冊)》試題均來自各種考試的聽力真題及模擬題,在選取文章時既注意與應課文的關聯性,又注意語言的優雅、凝練和幽默,句型工整而富於變化。《一天一課新概念英語聽力365(第2冊)》重點在於第一冊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提高。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閤能力,擴充詞匯,總攬語法,結閤實踐,聽說兼修。在掌握第一冊基本聽力的基礎上,由淺入深,使學習者能真正在聽說讀寫中運用語言,為順利通過各種考試打下紮實的基礎。
目錄
Lemon 1 A private conversation
001短對話
002 Lookingfor a Hotel尋找旅館
003 Shopping for Clothes購買衣服
Shopping for Stationary購買文具
004 Good Table Manners良好的就餐禮儀
……
Lesson 2 Breakfast or lunch?
Lesson 3 Please send me a card
Lemon 4 An exciting trip
Lesson 5 No wrong numbers
Lesson 6 Percy Buttons
Lesson 7 Too late
Lesson 8 The best and the worst
Lesson 9 A cold welcome
Lesson 10 Not for jazz
Lesson 11 One good turn deserves another
Lesson 12 Goodbye and good luck
Lesson 13 The Greenwood Boys
Lesson 14 Do you speak English?
Lesson 15 Good news
Lesson 16 A polite request
Lesson 17 Always young
Lesson 18 He often does this!
Lesson 19 Sold out
Lesson 20 One man in a boa!
Lesson 21 Mad or not?
Lesson 22 A glass envelope
Lesson 23 A new house
Lesson 24 It could be worse
Lesson 25 Do the English speak English?
Lesson 26 The best art critics
Lesson 27 A wet night
Lesson 28 No Parking
Lesson 29 Taxi !
Lesson 30 Football or Polo?
Lesson 31 Success story
Lesson 32 Shopping made easy
Lesson 33 Out of the darkness
Lesson 34 Quick work
Lesson 35 Stop thief!
Lesson 36 Acrnss the Channel
Lesson 37 The Olympic Games
Lesson 38 Everything except the weather
Lesson 39 Am I all right?
Lesson 40 Food and talk
Lesson 41 Do you call that a hat?
Lesson 42 Not very musical
Lesson 43 Over the South Pole
Lesson 44 Through the forest
Lesson 45 A clear conscience
Lesson 46 Expensive and uncomfortable
Lesson 47 A thirsty ghost
Lesson 48 Did you want to tell me something?
Lesson 49 The end of a dream
Lesson 50 Taken for a ride
Lesson 51 Reward for virtue
Lesson 52 A pretty carpet
Lesson 53 Hot snake
Lesson 54 Sticky fingers
Lesson 55 Not a gold mine
Lesson 56 Faster than sound
Lesson 57 Can l help you, madam?
Lesson 58 A blessing in disguise?
Lesson 59 In or out?
Lesson 60 The future
Lesson 61 Trouble with the Hubble
Lesson 62 After the fire
Lesson 63 She was not amused
Lesson 64 The Channel Tunnel
Lesson 65 Jumbo versus the police
Lesson 66 Sweet as honey!
Lesson 67 Volcanoes
Lesson 68 Persistent
Lesson 69 But not murder!
Lesson 70 Red for danger
Lesson 71 A famous cluck
Lesson 72 A car called Bluebird
I~sson 73 The record-holder
Lesson 74 Out of the limelight
Lesson 75 SOS
Lesson 76 April Fools‘ Day
Lesson 77 A successful operation
Lesson 78 The last one?
Lesson 79 By air
Lesson 80 The Crystal Palace
Lesson 81 Escape
Lesson 82 Monster or fish?
Lesson 83 After the elections
Lesson 84 On strike
Lesson 85 Never too old to learn
Lesson 86 Out of control
Lesson 87 A perfect alibi
Lesson 88 Trapped in amine
Lesson 89 A slip of the tongue
Lesson 90 What’s for supper?
Lesson 91 Three men in a basket
Lesson 92 Asking for trouble
Lesson 93 A noble gift
Lesson 94 Future champions
Lesson 95 A fantasy
Lesson 96 The dead return
穿越時空的智慧之旅:西方經典文學選讀 圖書簡介 本書精選瞭自古希臘羅馬時期至19世紀末西方文學史上最具裏程碑意義的文學作品片段,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宏大而精微的西方文學圖景。我們摒棄瞭晦澀難懂的學術術語和過於偏門的作品,專注於那些對人類精神世界産生過深遠影響、塑造瞭西方乃至世界文化基因的核心文本。這不是一本枯燥的文學史梳理,而是一場與偉大的靈魂進行深度對話的沉浸式體驗。 第一部分:古典的迴響——理性與神話的交織 (公元前8世紀 – 公元476年) 本部分聚焦於西方文明的源頭,探尋西方敘事藝術的基石。我們首先呈現瞭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中的核心篇章。這些文本不僅是文學的開端,更是西方道德觀、英雄觀的奠基石。讀者將跟隨奧德修斯經曆漫長的海上漂泊,體會“智慧”與“毅力”在麵對命運時的抗爭。我們選取瞭如“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的智取、“喀呂普索的誘惑”等關鍵場景,側重於其對人類心理復雜性的早期描繪。 緊接著,我們步入古希臘悲劇的黃金時代。索福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文學史上關於“命運”、“自由意誌”與“認識論”的永恒探討。我們重點分析瞭俄狄浦斯從盲目自信到最終自我毀滅的心理軌跡,探討瞭古希臘人對神諭的敬畏與對人類局限性的深刻認知。埃裏庇得斯的《美狄亞》則展現瞭極端情感下的女性形象,其對嫉妒、背叛與母性的扭麯描繪,至今仍具有極強的衝擊力。 羅馬文學部分,我們聚焦於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這部作品不僅是羅馬帝國的“民族史詩”,也是對希臘神話體係的繼承與重構。通過埃涅阿斯的視角,讀者可以感受到羅馬人特有的“虔誠”(Pietas)精神——對國傢、傢庭和傳統的責任感。卡圖盧斯的短詩則提供瞭另一種聲音,那些充滿激情、矛盾甚至粗糲的個人情感抒發,展現瞭羅馬社會中私密情感的真實麵貌。 第二部分:中世紀的沉思——信仰與世俗的張力 (公元5世紀 – 15世紀) 中世紀的文學是宗教精神主導下的精神探索。本部分選取瞭教會文學與英雄傳奇的代錶作進行對比閱讀。 我們首先呈現瞭《貝奧武甫》中的經典片段。這位盎格魯-撒剋遜的英雄與怪物的搏鬥,是日耳曼文化中榮譽感與死亡觀的集中體現。我們側重於其原始的武力崇拜和對“名垂青史”的強烈渴望,這與後來的基督教精神形成瞭有趣的張力。 隨後,我們將進入中世紀晚期的文學高峰——但丁的《神麯》(特彆是《地獄篇》)。但丁以其百科全書式的知識體係和非凡的想象力,構建瞭一個結構嚴謹、象徵意義深刻的宇宙圖景。我們精選瞭地獄九層中幾層最具代錶性的場景,例如對貪婪者、叛徒的描繪,分析但丁如何將政治批判融入神學體係,以及他對中世紀“等級秩序”的深刻理解。 同時,我們也加入瞭對騎士文學的考察。馬洛禮的亞瑟王傳奇,特彆是蘭斯洛特與桂妮薇兒的禁忌之戀,揭示瞭理想化的騎士精神(Courtly Love)在麵對人類本能欲望時的脆弱性。 第三部分:文藝復興的覺醒——人性的光輝與陰影 (14世紀 – 16世紀) 文藝復興的核心在於“人文主義”的復蘇,將焦點從神轉嚮瞭人本身。 莎士比亞是這一部分的絕對核心。我們挑選瞭三部風格迥異的悲劇進行深入剖析: 1. 《哈姆雷特》:對“生存還是毀滅”的哲學拷問,對延宕、猶豫和內心掙紮的極緻描摹。重點分析獨白“To be or not to be”的結構與深層含義,以及其對現代人焦慮的預見性。 2. 《麥剋白》:對權力欲望腐蝕人性的深刻洞察。我們分析瞭麥剋白夫婦如何一步步被野心吞噬,以及“睡眠”與“夢魘”在文本中作為良心不安的象徵符號的作用。 3. 《李爾王》:關於傢庭、親情與“無知”的悲劇。李爾王對女兒的錯誤判斷,是人類固執與盲目自大的典型寫照。 意大利的馬基雅維利《君主論》提供瞭冷峻的政治現實主義視角。我們截取瞭關於“如何獲取和維持權力”的關鍵論述,探討其“目的證明手段正當”的思想對後世政治哲學的衝擊,並輔以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形成理想與現實的對照。 第四部分:古典主義的規範與啓濛的理性 (17世紀 – 18世紀) 17世紀的法國古典主義強調“三一律”和對人類理性的推崇。我們選取瞭莫裏哀的喜劇《僞君子》。通過對僞善者達爾杜弗的辛辣諷刺,揭示瞭在追求虔誠外衣下,人性中普遍存在的虛僞與貪婪,探討瞭社會對“道德楷模”的盲目崇拜所帶來的危險。 18世紀,啓濛運動高歌猛進,哲學思辨滲透到小說創作中。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以其荒誕不經的遊曆,對英國乃至歐洲的社會習俗、政治體製進行瞭辛辣的諷刺。我們重點分析瞭“小人國”和“大人國”的敘事手法,以及“慧騾國”對理性主義過度推崇的反思。 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則標誌著“情感”對僵硬理性的反叛的開端。維特對自然、藝術和愛情的狂熱追求,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浪漫主義浪潮。 第五部分:浪漫主義的激情與現實主義的描摹 (19世紀) 19世紀是文學的爆發期。浪漫主義強調個人情感、自然偉力和對超越性的追求。拜倫的敘事詩片段展現瞭“拜倫式英雄”的矛盾特質——高貴、反叛、孤獨且充滿魅力。 與此同時,現實主義開始興起,力圖精確描摹社會生活。我們精選瞭簡·奧斯汀在《傲慢與偏見》中的對話場景,分析其如何通過對階級差異、婚姻製度的細膩觀察,展現19世紀英國中産階級的生活圖景,以及伊麗莎白·班納特對“偏見”的剋服過程。 狄更斯的社會批判精神在《霧都孤兒》或《遠大前程》中得到瞭體現。我們選取瞭對工業化城市陰暗麵(如貧民窟、工廠環境)的描寫,探討文學如何充當社會良知的角色,呼籲對底層人民的關注。 最後,我們以巴爾紮剋的《人間喜劇》中的片段作結,它試圖以文學的手法構建一個完整的社會生態係統,為讀者理解19世紀歐洲的社會結構提供瞭一個宏觀的框架。 本書特色 本書的結構遵循曆史發展的脈絡,但重點在於文本的內在邏輯和對人類永恒主題的探討。每一章節都提供瞭詳盡的背景介紹、核心人物分析和關鍵主題的解讀。通過對這些經典片段的精讀,讀者將不僅獲得知識的積纍,更能培養齣對西方文化精神內核的敏感度,領略不同時代背景下,人類思想和情感的深刻變遷。這套精選集是通往西方文明思想寶庫的一把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