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动力学(第2版)(上册)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
1.1 地球与大气的基本特征
1.2 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
1.3 运动方程
1.4 连续性方程
1.5 状态方程
1.6 热力学方程
1.7 水汽方程
1.8 基本方程组
1.9 球坐标系中的大气运动方程组
1.10 局地直角坐标系中的大气运动方程组及β平面近似
1.11 大气运动的湍流性,平均化的大气运动基本方程组
1.12 湍流半经验理论,封闭方程组
1.13 初条件与边条件
1.14 气压倾向方程
1.15 柱坐标系中的大气运动方程组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二章 大气运动的变形方程
2.1 角动量和角动量方程
2.2 能量与能量方程
2.3 正压大气与斜压大气
2.4 环流与环流定理
2.5 散度与涡度、流场分析
2.6 涡度方程、位涡度方程
2.7 散度方程与平衡方程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 大气中的平衡运动
3.1 大气水平运动的方程组
3.2 力的垂直分布和大气的动力分层
3.3 自然坐标系
3.4 自由大气中的平衡运动
3.5 惯性振动和惯性稳定度
3.6 近地面层大气中的平衡运动
3.7 上部边界层大气中的平衡运动
3.8 Ekman抽吸与旋转衰减
3.9 地转偏差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四章 层结大气与静力平衡
4.1 层结大气和层结稳定度
4.2 Richardson数
4.3 近地面层大气湍流的Monin-Obukhov理论
4.4 有效势能(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4.5 以静止大气为背景的大气运动基本方程组
4.6 静力近似、非弹性近似和Boussinesq近似
4.7 正压模式(旋转浅水模式,rotating shallow water modal)
4.8 准Lagrange坐标系
4.9 其他层结参数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五章 尺度分析
5.1 大气运动的分类和尺度概念
5.2 尺度分析(scale analysis)
5.3 无量纲参数
5.4 方程的无量纲化及某些近似的充分条件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六章 准地转动力学
6.1 小参数方法(摄动法)
6.2 准地转模式与准地转位涡度守恒定律
6.3 准地转模式的能量守恒定律
6.4 准地转的位势倾向方程和ω方程
6.5 准无辐散模式
6.6 半地转模式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七章 线性波动
7.1 波的基本概念
7.2 小振幅波和小扰动方法(small perturbation method)
7.3 正交模方法(normal modes method)
7.4 大气中的基本波动
7.5 正压模式中的大气波动
7.6 Kelvin波
7.7 一般大气系统中的波动
7.8 准地转模式中的大气波动
7.9 包含基本气流的Rossby波
7.10 Rossby波的频散,上下游效应
7.11 超长波的尺度分析与频率分析
7.12 Haurwitz波
7.13 永恒性波解(permanent wave solution)
7.14 地形Rossby波
7.15 定常Rossby波的形成
复习思考题
习题
大气动力学(第2版)(下册)
第八章 波的传播理论
8.1 缓变波列(slowly varying wave train)
8.2 波能密度及其守恒原理
8.3 波作用量
8.3 波作用量及其守恒原理
8.4 波的多尺度方法
8.5 Rossby波的传播图像
8.6 Rossby波的经向和垂直传播
8.7 Rossby波的动量和热量输送
8.8 Rossby波的演变,波与基本气流的相互作用
8.9 E-P通量(Eliassen-Palm flux)
8.10 东西风带和经圈环流的维持
8.11 Rossby波的共振相互作用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九章 非线性波动
9.1 波动方程的特征线,Riemann不变量
9.2 浅水波的KdV(Korteweg de Vries)方程和Boussinesq方程
9.3 非线性的作用:波的变形
9.4 耗散的作用,Burge 方程的求解,冲击波(shock waves)
9.5 频散的作用,KdV方程的求解,椭圆余弦波(cnoidal waves)与孤立波(solitary waves)
9.6 正弦-Gordon方程的周期解、扭结波(kinkwaves)与反扭结波(anti-kink waves)
9.7 试探函数法(trial function method),双曲函数展开法(hyperbolic function expa ion method)
9.8 Jacobi椭圆函数展开法(Jacobi elliptic function expa ion method)
9.9 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的包络周期波(envelope periodic waves)与包络孤立波(envelope solitarywaves)
9.10 非线性波的波参数
9.11 奇异摄动法(singular perturbation method)
9.12 约化摄动法(reductive perturbation method)
9.13 幂级数展开法(power series expa ion method)
9.14 Backlund变换
9.15 散射反演法(inve e scattering method)
9.16 非线性方程的守恒律
9.17 准地转位涡度方程的偶极子(modon)解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十章 大气中的能量平衡
10.1 基本气流能量与扰动能量
10.2 能量平衡方程
10.3 基本气流动能与扰动动能的平衡方程
10.4 基本气流有效势能与扰动有效势能的平衡方程
10.5 能量间的相互转换
10.6 大气能量循环
10.7 能量转换与Richardson数
10.8 湍流的串级(cascade)与能谱(energy spectrum)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十一章 流动的稳定性
11.1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11.2 重力波的稳定度
11.3 惯性-重力波的稳定度
11.4 Rossby波的稳定度
11.5 临界层问题
11.6 非线性稳定度
11.7 常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沦
11.8 气候系统的平衡态(equilibrium states)
11.9 大气流场的拓扑(topology)结构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十二章 地转适应理论
12.1 适应过程和演变过程的基本概念
12.2 适应过程和演变过程的可分性
12.3 适应过程的物理分析
12.4 正压地转适应过程
12.5 斜压地转适应过程
12.6 天气形势变化的分解、演变过程和适应过程的联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十三章 低纬大气动力学
13.1 低纬大气运动的主要特征
13.2 低纬大尺度运动的尺度分析
13.3 低纬大气风场与气压场的关系
13.4 低纬大气的惯性振动
13.5 低纬大气Kelvin波
13.6 低纬大气的一般线性波动
13.7 积云对流加热参数化
13.8 台风中惯性—重力内波的不稳定
13.9 第二类条件不稳定(CISK)和台风的发展
13.10 台风的结构
13.11 非绝热波动(diabatic waves)
复习思考题
习题
作为一个正在进行相关学术研究的学生,我对《大气动力学》(第2版)(套装上下册)寄予厚望。我需要一本能够提供扎实理论基础和最新研究动态的参考书。我希望这本书在经典大气动力学理论的阐述上能够严谨而详尽,比如关于地转涡度方程、倾斜涡度守恒以及斜压大气动力学等核心概念,都能够有清晰的数学推导和深刻的物理解释。同时,我也非常关注书中是否涵盖了现代大气动力学的一些前沿课题,例如地球系统模式(Earth System Models)中的动力学模块、大气可预报性理论以及非线性动力学在研究天气气候中的应用。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丰富的参考文献,以便我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此外,这本书的“第2版”让我相信它能够体现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比如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大气波理论的最新发展,或者在极端天气事件动力学机制方面的最新认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帮助我解决研究中遇到的理论难题,并启发新的研究思路。
评分我一直对天空中的云朵以及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感到好奇,但总是止步于一些浅显的解释。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要真正理解云的形成和演变,以及它们在大气环流中扮演的角色,就必须深入了解大气动力学。因此,我选择了《大气动力学》(第2版)(套装上下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物理原理出发,解释为什么水蒸气会在特定的条件下凝结成云,以及不同类型的云(如积云、层云、卷云)是如何由不同的动力学过程决定的。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湿大气的热力学过程,比如相变潜热释放对大气稳定度的影响,以及对流和抬升机制在云滴形成中的作用。我也希望能了解一些更宏观的动力学概念,比如大气环流如何影响区域性的水汽输送,以及锋面系统是如何与云的形成和发展相互关联的。这本书的内容对我来说应该会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希望它能用清晰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帮助我建立起对大气动力学与云物理之间联系的全面认识,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我们头顶上的这片天空。
评分最近的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严峻,让我开始思考更深层的原因。我一直觉得,光是了解一些表面的气候指标是不够的,必须从科学的根源上去理解。于是,我开始寻找关于大气科学的专业书籍,最终选择了这套《大气动力学》(第2版)(套装上下册)。我被它“第2版”的字样所吸引,这通常意味着内容是经过更新和优化的,应该包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进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大气系统运作的奥秘,让我明白为什么全球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的频发,以及气候模型是如何模拟和预测这些变化的。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能量传输和物质循环的部分,想了解大气层如何与海洋、陆地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地球系统。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严谨但又不失趣味性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物理过程讲解清楚,比如大气辐射传输、云的形成机制以及季风环流的成因。这本书的厚度让我觉得它内容一定非常丰富,我期待它能为我提供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让我能够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理解大气现象,并对气候变化问题有一个更科学、更理性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对天气现象背后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s 感到着迷,总想深入了解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复杂运动。几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到大气动力学这个领域,当时觉得它深奥难懂,但心中又充满了好奇。最近,我终于决定系统地学习一下,于是入手了这套《大气动力学》(第2版)(套装上下册)。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厚实的体量和严谨的排版所震撼,知道这必定是一段充满挑战的学习旅程。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清晰地解释那些我一直模模糊糊的概念,比如科里奥利力是如何影响大尺度气流的,以及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从基础的流体静力学方程开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比如倾斜涡度守恒、大气波的传播以及数值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我对其中涉及到的数学推导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它们能够清晰易懂,并且有足够的插图或图解来辅助理解。读完之后,我希望自己能够对大气运动有更深刻的认识,甚至能够初步分析一些天气图,理解一些天气现象的成因。
评分我是一名对气象学怀有极大热情的业余爱好者,平时喜欢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天气知识。但是,总觉得很多科普读物在细节上有所欠缺,无法满足我深入探究的愿望。这次选择《大气动力学》(第2版)(套装上下册),就是希望能够获得更系统、更专业的知识。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大气方程组的推导过程,并解释每一个方程的物理意义,这样我才能真正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大量的图表和实例,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具象化,比如利用等压面图、等温线图来讲解大气场的结构,或者用实际的天气案例来演示动力学原理的应用。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一些经典的动力学理论,例如伯格尼叶(Bjerknes)不等式在天气系统诊断中的应用,以及罗斯贝波(Rossby waves)在长波槽脊演变中的作用。如果书中还能涉及一些简单的数值模式的原理,那就更好了,让我能够对现代天气预报的实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总而言之,我希望这套书能够成为我深入学习大气动力学的坚实基础。
评分书挺好的,就是有点贵了。
评分很好,做活动买的减了20,但是凑单总是件蛋疼的事
评分还不错,看了一点,有收获。送货很及时
评分好书。。。。。。。。。
评分送货很快,资料也很好。不过就是其中一本有点脏
评分送货很快。。工作人员也很热情。。不知不觉已经金牌了。。。加油 京东。。
评分包装的很简陋,书有一本有破损。
评分刘先生的经典著作,不用多说
评分目前学习正需要,赶紧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