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彩色电视机原理及维修技术》是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彩色电视机原理及维修技术》以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模拟彩色电视机的原理和维修技术以及数字电视与机顶盒的原理和维修技术,并以市场上通用的典型彩色电视机和机顶盒机型为例加以说明和实践。书中对原理的阐述简洁明了,注重实际电路的分析和维修技术的介绍,并在每章后面附有相应的实验操作,适用于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彩色电视机原理及维修技术》的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系统性强、技术性强,以实用、够用为原则,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技术类、通信技术类及信息技术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用书,还可作为无线电爱好者或发烧友的参考阅读资料。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模拟彩色电视机
第1章 彩色电视基础知识
1.1 电视传像原理
1.1.1 图像的分解与重现
1.1.2 电视图像的顺序传送
1.2 电子扫描
1.2.1 逐行扫描
1.2.2 隔行扫描
1.3 色度学基础知识
1.3.1 光与彩色
1.3.2 彩色三要素
1.3.3 三基色原理与混色
1.3.4 彩色光的复合与分解
1.3.5 人眼的彩色视觉特性
1.3.6 亮度方程
1.4 摄像与显像
1.4.1 摄像原理
1.4.2 显像原理
1.5 人眼的视觉特性与电视的基本参数
1.5.1 人眼视力范围与电视机屏幕形状
1.5.2 人眼视觉的适应性与电视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灰度
1.5.3 人眼的视力与电视的扫描行数
1-5.4 人眼的视觉惰性与图像场频
1.6 全电视信号
1.6.1 黑白全电视信号
1.6.2 彩色全电视信号
1.7 彩色电视的制式
1.7.1 彩色电视系统的兼容性
1.7.2 NTSC制彩色电视
1.7.3 PAL制彩色电视
1.7.4 SECAM制彩色电视
本章小结
实验一彩色全电视信号的波形测试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广播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2.1 广播电视系统
2.1.1 电视发射系统
2.1.2 电视接收系统
2.2 电视信号的调制与频道划分
2.2.1 图像信号的调制
2.2.2 伴音信号的调制
2.2.3 高频全电视信号的频谱
2.2.4 我国电视频道的划分
2.3 彩色电视机的组成
本章小结
实验二彩色电视机的使用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电源电路原理与故障维修
3.1 开关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3.1.1 电视机电源电路的特点
3.1.2 开关稳压电源的类型
3.1.3 开关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1.4 开关电源典型元器件
3.2 汇佳彩色电视机的开关电源电路分析
3.2.1 开关电源电能变换电路原理分析
3.2.2 开关电源控铋电路原理分析
3.2.3 开关电源稳压电路原理分析
3.3 汇佳彩色电视机的开关电源电路故障维修
3.3.1 开关电源无电压输出的故障维修
3.3.2 开关电源电压输出异常的故障维修
本章小结
实验三彩色电视机开关电源的测试与检修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控制系统原理与故障维修
4.1 彩色电视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4.1.1 控制系绕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4.1.2 键盘控制和遥控电路
4.2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4.2.1 12C总线的基本概念
4.2.2 12C总线的工作原理
4.3 汇佳彩色电视机的控制电路分析
4.3.1 汇佳彩色电视机的键盘控制电路
4.3.2 汇佳彩色电视机的遥控电路
4.3.3 汇佳彩色电视机的总线控制电路
4.4 汇佳彩色电视机控制电路的故障维修
4.4.1 遥控电路异常的故障维修
4.4.2 总线控制电路异常的故障维修
第二部分 数字电视原理与机顶盒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黑白显像管的枕形失真光栅校正方法是在偏转线圈边缘处对称地设置校正小磁铁,只要附加的小磁场极性和强度合适就能校正枕形失真光栅。但是,彩色显像管不能采用这种校正方法,因为附加的小磁场会破坏彩色显像管的色纯度和会聚。为了校正自会聚显像管的东西方向枕形失真,必须采用有源枕形校正电路,设法使行扫描电流按场抛物形变化,即以场频为周期的抛物波来调制行频锯齿波电流。用这种电流通过行偏转线圈就能使每一场中间的扫描行的幅度加大,而开始和终端的扫描行的幅度减小,正好补偿了光栅的东西方向枕形失真。
图8-11(b)所示为校正电流波形图。产生幅度按场抛物形变化的行扫描锯齿波电流,一般采用磁饱和变压器式的校正电路。汇佳彩色电视机的行扫描电路分析
行扫描电路组成包括行AFC电路、行振荡电路、行激励电路、行推动电路和行输出电路等,其中行AFC电路、行振荡电路、行激励电路等小信号处理部分,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内部完成,而行推动电路、行输出电路则由外部分立元件电路完成,电路图如图8-12所示。
LA76810中的行/场扫描电路采用内置行振荡电路,振荡频率为4MHz;采用双AFC电路来控制扫描频率和相位,扫描稳定性极高;采用分频方式获得行/场扫描脉冲,无需设置单独的场振荡电路,其电路框图如图8-13所示。
1.行扫描振荡电路
来自彩色电视机开关电源的B6(+12V)通过R400加到Nl01的25引脚(行启动电源,输入端),作为启动电压使启动电路产生一个很小的启动电流,让行振荡器开始工作。
Nl01用于行扫描小信号电路时与众不同的是,它不采用外接石英晶体与内电路构成压控振荡器,而是在内电路中已经集成了4MHz的压控振荡电路。它所产生的4MHz信号,在Nl01内电路中,经过256分频获得行频脉冲信号,从Nl01的27引脚输出到行激励电路。
……
前言/序言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技术:深度解析与实践指南 本书旨在为彩色电视机原理及维修技术领域的读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实用的学习与参考资料。不同于市面上零散的知识点罗列,本书将彩色电视机的核心技术、关键电路、故障成因及维修方法系统地整合,以期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技能。 第一章 电视信号的产生与传输:基础认知 本章将从最基础的电视信号层面入手,为读者构建起对整个彩色电视系统运作的宏观理解。我们将详细探讨: 电视信号的起源: 追溯电视图像信号的产生过程,从摄像机捕捉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到图像的编码、调制等关键环节。重点介绍模拟电视信号和数字电视信号在产生方式、信息载体和传输效率上的根本区别。 彩色电视信号的构成: 深入剖析彩色电视信号的组成部分,包括亮度信号(Y信号)和色度信号(U/V信号)。详细阐述人眼对亮度与色度的感知差异,以及为何彩色电视信号采用亮度与色度分离传输的技术。我们将讲解色度信号的编码方式,如YIQ、YCbCr等,并介绍其在不同制式(如NTSC、PAL、SECAM)下的具体实现。 电视信号的传输技术: 探讨电视信号从发射端到接收端所经历的传输过程。这包括电视广播的原理,如电波的传播特性、天线的原理与选择,以及地面广播、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等不同传输方式的优缺点。对于数字电视,我们将着重介绍其采用的传输编码技术,如QAM、OFDM等,以及多载波传输和纠错编码在提高传输质量和效率中的作用。 模拟电视信号与数字电视信号的对比: 详细分析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在信息存储、传输、处理和抗干扰能力上的显著差异。通过对比,让读者深刻理解数字电视技术带来的画质提升、功能拓展以及在传输介质上的灵活性。 第二章 彩色电视机接收系统:核心构成与工作原理 本章将聚焦于彩色电视机的接收端,逐一剖析其内部关键电路模块的工作原理,为后续的故障诊断打下坚实基础。 高频头(Tuner)模块: 详细介绍高频头在接收信号中的作用,即选择特定频率的电视频道并将其转换为中频信号。我们将阐述其内设的调谐电路、混频电路和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其在接收灵敏度、选择性以及抑制镜像干扰等方面的性能指标。对于数字高频头(如DVB-T/C/S调谐器),我们将介绍其与模拟高频头的区别,以及其数字信号接收和解调的关键技术。 中频(IF)放大及解调模块: 深入讲解中频放大电路的功能,即对高频头输出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并滤除不需要的信号。重点阐述图像中频解调器和伴音中频解调器的原理,以及如何从调制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中提取原始的图像和声音信息。我们将分析各种解调方式(如包络检波、同步检波)的原理和适用场景。 视频处理电路: 这是彩色电视机的心脏。本章将详细解析视频处理电路的各个组成部分: 亮度信号处理: 包括亮度放大、对比度/亮度调节、边缘增强等。 色度信号处理: 介绍色度信号的基带还原、色度解码(如PAL制式的行倒相技术),以及色度信号的增益和色调控制。 色彩矩阵电路: 解释如何将RGB基色信号通过矩阵运算转换成YUV信号,以及反向过程。 同步与扫描电路: 详细讲解行同步、场同步信号的提取与处理,以及驱动行扫描和场扫描线圈,从而在屏幕上形成完整图像的原理。我们将深入分析回扫变压器、行输出级等关键电路。 伴音处理电路: 介绍从伴音中频信号中提取出的音频信号,经过低频放大、功率放大,最终驱动扬声器发声的整个过程。我们将提及立体声解码、杜比解码等先进音频处理技术。 显像管(CRT)或显示面板(LCD/LED/OLED)控制电路: 对于CRT电视: 详细介绍视频信号如何驱动电子枪发射电子束,以及电子束如何在偏转线圈的作用下扫描屏幕,最终在荧光粉上形成图像。重点讲解加速极、栅极、光阑等的作用。 对于现代平板显示电视(LCD/LED/OLED): 将介绍驱动液晶面板、LED背光、OLED像素的控制电路原理。例如,T-CON板(时序控制板)的功能,如何将视频信号转化为面板驱动信号。 第三章 彩色电视机故障分析与维修:系统化诊断 本章是本书的实践核心,旨在指导读者如何系统地分析和解决彩色电视机出现的各种故障。 故障诊断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望、闻、问、切”: 强调从外观检查、异味判断、用户反馈、初步试机等环节入手,初步锁定故障范围。 “由表及里,由简到繁”: 遵循逻辑推理,先检查易损件、外部连接,再深入分析内部电路。 “集成块法”、“对换法”: 介绍常用的故障定位技巧。 利用示波器、万用表等测量工具: 详细讲解在不同电路中如何正确使用测量仪器,理解波形和电压的意义。 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无图无声: 分析电源故障、高频头故障、中频处理故障、CPU(主控芯片)故障等。 有图无声(或伴音失真): 检查伴音中频电路、音频功放电路。 无图有声(或图像异常): 重点排查视频处理电路、扫描电路、显像管(或显示面板)驱动电路。例如,图像出现几何失真(幅度、线性)、亮度/色彩异常、偏色、扫描线等。 屏幕异常: 如黑屏、白屏、雪花点、光栅线、亮点、暗点、色斑、网纹等,逐一分析其可能对应的电路故障。 遥控失灵: 检查遥控接收头、CPU(主控芯片)的遥控处理部分。 电源部分故障: 开不了机、不定时关机、充电异常等,深入分析开关电源的拓扑结构、PWM控制器、整流滤波电路、保护电路等。 关键电路的重点故障维修: 电源电路维修: 重点讲解开关电源的常见故障模式,如炸机(电容、三极管击穿)、无输出、电压不稳等,以及相应的检测与更换方法。 高频头维修: 介绍高频头集成块的检测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选台困难、图像跳动等问题。 中频和视频处理电路维修: 详细指导如何通过测量关键点波形来判断中频放大、解调、色度解码等电路的故障。 扫描电路维修: 重点分析行输出电路的常见故障,如行输出管击穿、回扫变压器损坏、场扫描集成块故障等,以及如何进行更换和调试。 显示面板(LCD/LED/OLED)维修: 介绍判断背光、逻辑板(T-CON)、驱动板等部件的故障方法,以及对损坏部件的更换建议。 维修工具与安全注意事项: 强调维修过程中必备的工具(如焊台、吸锡器、电烙铁、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并详细列举操作中的安全事项,如触电防护、静电防护等,确保维修人员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数字电视的维修要点: 针对数字电视机,将探讨其特有的故障,如无法搜台、频道缺失、图像卡顿、网络连接问题等,并介绍其软件升级、固件恢复等维修手段。 第四章 新型显示技术与发展趋势:前瞻视角 在掌握了传统彩色电视机的原理与维修技术后,本章将带领读者展望未来,了解当前和未来电视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 平板显示技术概述: 简要介绍LCD(液晶显示)、LED(发光二极管背光)、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等主流平板显示技术的成像原理、优势与劣势。 4K/8K超高清显示: 探讨超高清分辨率带来的画质飞跃,以及相应的图像处理、传输和显示技术挑战。 HDR(高动态范围)技术: 解释HDR技术如何通过扩大亮度和色彩的动态范围,呈现更逼真、细节更丰富的图像。 智能电视与物联网: 介绍智能电视的操作系统、应用生态以及与其他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展望其在家庭娱乐中心的角色。 未来显示技术展望: 简要提及Micro-LED、量子点显示等新兴技术,为读者提供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初步认知。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 深入理解彩色电视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一套系统性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流程。 熟练运用维修工具,独立解决常见的电视机故障。 了解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理论联系实际,既适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电视机维修从业人员和电子爱好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的实用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