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叔河評點曾國藩傢書(孝親編·教子編)

锺叔河評點曾國藩傢書(孝親編·教子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锺叔河 編
圖書標籤:
  • 曾國藩
  • 傢書
  • 孝親
  • 教子
  • 傳統文化
  • 傢庭教育
  • 修身養性
  • 清史
  • 锺叔河
  • 國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央編譯齣版社
ISBN:9787511708496
版次:1
商品編碼:1084963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14
字數:4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锺叔河先生依據颱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曾氏傢書原件,各編閤計補入刻本缺漏、刪節的傢書近1000件,輯成曾氏一門的“兩地書”,為國內各傢版本所僅見,足稱善本。錘叔河先生的評點無虛語,無大言,句句皆從肯綮處著筆,頗堪玩味。
锺叔河先生一嚮於曾氏全集、曾氏傢書情有獨鍾,此次纂輯《曾國藩往來傢書全編》,锺先生依據曾氏後人所藏傢書手稿、抄錄附件,一一比勘、校正刻本所奪、所訛。各項閤計,《全編》補入刻本所缺、訛奪的傢書近1000件,既有曾國藩給傢人的書翰,也有傢人的復信,算是曾氏一門的“兩地書”,足稱善本。

內容簡介

晚清名臣曾國藩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一百餘年來影響國人至深至巨。《曾文正公傢書》自光緒五年付梓,坊間不知印行凡幾,以迄於今日各傢刊本遍天下。不過,各傢刊本所依據的光緒五年刻本錯漏、刪節處頗多,因而使讀者至今難窺全豹。

目錄

編者序
凡例
甲 與長輩書
1.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日與父母親書
2.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與祖父書
3.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與父親書
4.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初七日與祖父書
5.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廿九日與祖父書
6.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初三日與父親書
7.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與父母書
8.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與叔父書
9.道光二十一年九月十五日與父母書
10.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九日與父母書
11.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九與祖父書
12.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廿一與父母書
13.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初七日與父親書
14.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十八日與父母書
15.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廿四日與父母書
16.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與父母書
17.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廿七日與祖父書
18.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初十日與祖父書
19.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四日與父母書
20.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初一日與祖父書
21.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十二日與父母書
22.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七日與祖父書
23.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廿六日與父母書
24.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與父母書
25.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與父母書
26.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與父母書
27.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與父母書
28.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廿三日與祖父書
29.道光二十三年四月二十日與父母書
30.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與祖父書
31.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廿五日與父母書
32.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與祖父書
33.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與父母書
34.道光二十四年六月廿三日與父母書
35.道光二十四年七月二十日與父母書
36.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廿九日與祖父書
37.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與父母書
38.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廿一日與父母書
39.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廿一與祖父書
40.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四與祖父書
41.道光二十五年四月十五日與父母書
42.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廿九日與父母書
43.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十九日與父母書
44.道光二十五年七月初一日與父母書
45.道光二十五年七月十六日與父母書
46.道光二十五年八月廿一日與叔父書
47.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十七日與叔父書
48.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與叔父書
49.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廿九日與父母書
50.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與父母書
51.道光二十六年正月初三日與父母書
52.道光二十六年二月十六日與父母書
53.道光二十六年三月廿五日與父母書
54.道光二十六年五月十七日與父母書
55.道光二十六年閏五月十五與父母書
56.道光二十六年七月初三日與父母書
57.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與父母書
……
乙 長輩來書
甲 與二子書
乙 二子來書
附錄三件

精彩書摘

餘若長逝,靈柩自以由運河搬迴江南歸湘為便,中間雖有臨清至張鞦一節須改陸路,較之全行陸路者差易。去年由海船送來之書籍、木器等過於繁重,斷不可全行帶迴,須細心分彆去留,可送者分送,可毀者焚毀,其必不可棄者乃行帶歸,毋貪瑣物而花途費。其在保定自製之木器,全行分送。沿途謝絕一切,概不收禮,但水陸略求兵勇護送而已。
餘曆年奏摺,令夏吏擇要抄錄,今已抄一多半,自須全行擇抄。抄畢後存之傢中,留與子孫觀覽,不可發刻送人,以其中可存者絕少也。餘所作古文,黎蒓齋抄錄頗多,頃渠已照抄一分,將寄餘處存稿(此外黎所未抄之文,寥寥無幾),尤不可發刻送人,不特篇帙太少,且少壯不剋努力,誌亢而纔不足以副之,刻齣適以彰其陋耳。如有知舊勸刻餘集者,婉言謝之可也,切囑切囑。
餘生平略涉儒先之書,見聖賢教人修身,乾言萬語,而要以不忮不求為重。忮者,嫉賢害能,妒功爭寵,所謂“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類也。求者,貪利貪名,懷土懷惠,所謂“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類也。忮不常見,每發露於名業相侔、勢位相埒之人;求不常見,每發露於貨財相接、仕進相妨之際。將欲造福,先去忮心,所謂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將欲立品,先去求心,所請人能充無穿窬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忮不去,滿懷皆是荊棘;求不去,滿腔日即卑汙。餘於此二者常加剋治,恨尚未能掃除淨盡。爾等欲心地乾淨,宜於此二者痛下工夫,並願子孫世世戒之。附作《忮求詩》二首錄左。
曆覽有國有傢之興,皆由剋勤剋儉所緻,其衰也則反是。餘生平亦頗以勤字自勵,而實不能勤,故讀書無手抄之冊,居官無可存之牘。生平亦好以儉字教人,而自問實不能儉,今署中內外服役之人,廚房日用之數,亦雲奢矣。其故由於前在軍營,規模宏闊,相沿未改;近因多病,醫藥之資,漫無限製。由儉入奢,易於下水;由奢反儉,難於登天。在兩江交卸時,尚存養廉二萬金,在餘初意不料有此,然似此放手用去,轉瞬即已立盡。爾輩以後居傢,須學陸梭山之法,每月用銀若乾兩,限一成數,另封秤齣,本月用畢,隻準贏馀,不準虧欠。衙門奢侈之習,不能不徹底痛改。餘初帶兵之時,立誌不取軍營之錢以自肥其私,今日差幸不負始願。然亦不願子孫過於貧睏,低顔求人,惟在爾輩力崇儉德,善持其後而已。
……

前言/序言


《一門書香,百年風華:曾氏傢風傳世智慧》 在中國浩瀚的曆史長河中,總有一些傢族,以其獨特的精神氣質和深遠的影響力,成為後世仰望的典範。曾國藩,這位晚清重臣,不僅以其卓越的政治軍事纔能名垂青史,更以其嚴謹的治傢理念和深刻的傢教智慧,為後人留下瞭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傢書,如同一麵棱鏡,摺射齣那個時代士大夫的傢國情懷、為人處世之道,以及最動人的親情與教育的真諦。 《一門書香,百年風華:曾氏傢風傳世智慧》並非僅僅是對某一本具體編纂的曾國藩傢書選集的介紹,而是試圖從更廣闊的視角,去探尋曾國藩傢風的精髓,解析其傢書背後所蘊含的普適性人生智慧。本書旨在引領讀者穿越時空的壁壘,走進曾國藩的內心世界,感受他作為一位父親、一位兄長、一位長者,對傢族、對子孫、對傢國天下的一腔赤誠與殷切期望。 一、 孝親之道:感恩圖報,慎終追遠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是百善之首。曾國藩的傢書中,對父母的敬愛與關懷,更是體現得淋灕盡緻。他不僅在事業上力求不墜傢聲,更在日常生活中,時刻牽掛父母的安康,細緻入微地體察他們的需求。 本書將深入剖析曾國藩在處理與父母關係時所展現齣的“孝”之真諦。這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奉養,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傳承與共鳴。曾國藩教導子孫,要時刻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以實際行動迴報父母的愛。他強調,孝順並非一味地順從,而是在尊重父母的基礎上,以自己的言行讓父母安心、自豪。 書中將通過大量生動的史實與傢書原文的引述,展現曾國藩如何身體力行地踐行孝道。他如何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依舊牽掛傢中父母的冷暖;他如何用謙遜的姿態,迴報長輩的教誨;他如何將“慎終追遠”的精神,融入到傢族的祭祀與傳承之中。這些珍貴的片段,將勾勒齣一幅感人至深的孝親圖捲,讓讀者體會到,孝,不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深情與敬意。 我們也將探討,在現代社會,曾國藩的孝親理念如何煥發新的生命力。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如何平衡事業與傢庭,如何以更有效、更有意義的方式錶達對父母的愛?本書將提供一種跨越時代的思考,鼓勵讀者在現代的語境下,重新理解和實踐孝親的古老美德。 二、 教子之道:嚴慈相濟,德纔兼備 曾國藩深知,傢族的未來,係於子孫的成長。因此,他在教育子孫方麵,傾注瞭巨大的心血。他的教子之道,並非一味溺愛,也不是嚴苛苛責,而是將“嚴”與“慈”巧妙結閤,注重培養子女的品德、纔學以及獨立自主的精神。 本書將詳細梳理曾國藩教育子女的核心理念。他認為,為人之根本在於“德”,品德的培養應置於纔學之上。他反復強調,一個人若無正直的品格,再高的纔華也可能淪為禍害。因此,曾國藩從小就對子女進行嚴格的道德教育,教導他們誠實守信、勤儉節約、知書達理。 同時,曾國藩也高度重視子女的學識培養。他推崇“讀萬捲書,行萬裏路”,鼓勵子女廣泛涉獵,並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閤。他不僅為子女提供優越的學習條件,更以身作則,成為他們最好的榜樣。書中將通過具體的傢書片段,展現曾國藩如何指導子女學習,如何鼓勵他們剋服睏難,如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特彆值得一提的是,曾國藩在教育子孫的過程中,展現齣的“知人善任”的智慧。他瞭解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天賦,因材施教,既不壓抑他們的個性,也引導他們發揮所長。他鼓勵子女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 本書還將深入探討曾國藩的“傢風建設”理論。他認為,一個傢族的興盛,離不開良好的傢風。傢風的形成,既有賴於長輩的言傳身教,也需要傢族成員的共同維護。曾國藩通過製定傢規、倡導傢族精神等方式,努力營造一種積極嚮上、團結互助的傢族氛圍。 在現代教育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曾國藩的教子之道,依然具有深刻的藉鑒意義。本書將引導讀者反思當下的教育模式,探討如何在培養子女的學業成績的同時,更加關注他們的品德修養和人格塑造。如何纔能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保持教育的初心,培養齣真正有益於社會、有益於國傢的人纔?曾國藩的智慧,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些啓示。 三、 治傢之道:勤儉持傢,勤勉治業 曾國藩的治傢理念,是其政治生涯成功的基石之一。他深知,一個混亂的傢庭,難以支撐一個有為的事業。因此,他將勤儉、勤勉、條理作為治傢的核心原則。 本書將從多個維度解讀曾國藩的治傢之道。他提倡“勤”,不僅體現在日常的勞動,更體現在對待事業的勤勉態度。他認為,人生沒有捷徑,唯有辛勤付齣,方能有所成就。這種“勤”的精神,也被他融入到傢庭生活中,要求傢人事事親力親為,不圖享樂,不尚虛榮。 “儉”,是曾國藩傢風中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麵。在那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他卻始終保持著樸素的生活習慣,並以此來教育子孫。他認為,節儉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能力,能夠幫助人抵禦誘惑,保持清醒的頭腦。本書將通過傢書中關於傢庭開支、日常生活等細節的描繪,展現曾國藩如何身體力行地踐行節儉之道,並將其內化為傢族的共同準則。 “理”,則是曾國藩治傢的智慧所在。他提倡條理清晰,事無巨細,都力求有章可循。他為傢人製定詳細的規章製度,從傢務勞動到日常起居,都力求規範化。這種“理”的精神,不僅能夠提高傢庭生活的效率,更能夠培養子女的條理性、責任感和執行力。 本書還將探討曾國藩的“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邏輯鏈條。他認為,個人的修養是基礎,傢庭的和睦是關鍵,國傢的安定纔是最終的目標。他通過傢書,將自己對治傢的理念,延伸到對國傢治理的思考,展現瞭一個思想傢的廣闊胸襟和深邃洞察。 在當今社會,很多人在追求物質享受的同時,也麵臨著傢庭關係緊張、生活失序等問題。曾國藩的治傢之道,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種反思。如何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守護好傢庭的溫暖與和諧?如何以勤勉和節儉的態度,應對生活的挑戰,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本書將提供一種迴歸本質、返璞歸真的思考路徑。 四、 智慧人生:內省修身,洞察世事 曾國藩的傢書,更是他個人思想和人生智慧的集中體現。他的文字,樸實而深刻,充滿瞭對人生哲理的體悟和對世事變遷的洞察。 本書將深入挖掘曾國藩傢書中所蘊含的人生智慧。他強調“內省”的重要性,認為人應當時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斷修正缺點,完善自我。他所提齣的“每日功過格”,便是他自我反省的生動實踐。書中將引導讀者學習曾國藩的內省方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我反思的習慣,從而不斷提升個人修養。 曾國藩對於“知足常樂”的理解,也極具啓發性。他並非不思進取,而是懂得在感恩當下、珍惜所有物的基礎上,繼續努力。他對於名利的淡泊,以及對人生的深刻理解,都通過傢書得以展現。 此外,曾國藩對復雜人際關係的洞察,對社會潮流的判斷,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堅韌的勇氣,都令人欽佩。他的傢書,宛如一本人生指南,教會我們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應對挑戰,如何在復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一門書香,百年風華:曾氏傢風傳世智慧》並非僅僅是一本關於曾國藩傢書的解讀,它更是一次關於傢庭、關於教育、關於人生意義的深度探索。它邀請讀者走進曾國藩的精神世界,汲取他跨越時空的智慧,並將這些寶貴的經驗,融入到我們自身的傢庭建設和人生實踐之中,讓“一門書香”成為傢族綿延的血脈,“百年風華”成為世代傳承的榮耀。本書緻力於呈現一種真實、深刻、富有啓發的閱讀體驗,讓曾國藩的傢風智慧,在新時代煥發齣璀璨的光芒。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锺叔河評點曾國藩傢書》(孝親編·教子編)真是太令人驚喜瞭!我一直對曾國藩這個人充滿瞭好奇,他是如何在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既能叱吒風雲,又能安身立命,尤其是在傢庭教育和為人子女方麵,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讀瞭這本書,我仿佛穿越瞭時空,直接與曾國藩本人進行瞭一次深刻的對話。锺叔河先生的評點可謂是點睛之筆,他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傢書,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曾國藩文字背後的深層含義,以及這些傢訓在當今社會依然具有的指導意義。 讀《孝親編》時,我被曾國藩對父母的恭謹和孝順深深打動。他不僅在物質上盡力贍養,更在精神上時刻掛念,即使身處軍旅,遙遠的距離也阻隔不瞭他對父母的思念和關切。他詳細地描述自己的生活起居,瞭解父母的身體狀況,並不斷叮囑他們注意養生,這其中流露齣的細膩情感,讓我深刻體會到“孝”字的重量,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滲透在生活點滴中的責任和愛。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曾國藩在寫給父母的信中,總是能剋製自己仕途上的驕傲,用最樸實、最真摯的語言來錶達對父母的敬意,這種謙遜和感恩,是許多現代人所缺乏的。

評分

在《教子編》部分,曾國藩對子女的教育理念更是讓我茅塞頓開。他並非期望子女成為一時的“神童”或“偉人”,而是更加注重培養他們正直的品格、勤勉的習慣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對子女的要求,看似嚴苛,實則充滿瞭深沉的父愛。他反復強調“讀書不必須讀經”,鼓勵子女涉獵各種知識,開闊眼界,而不是死守僵化的理論。更讓我贊嘆的是,曾國藩在教育子女時,也坦誠地剖析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這是一種多麼豁達和真誠的教育方式!他沒有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完美無瑕的聖人,而是以一個普通父親的身份,與子女共同成長,這種“知不足而奮進”的精神,對於為人父母者而言,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評分

總而言之,《锺叔河評點曾國藩傢書》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經典之作。它不僅是一本曆史文獻,更是一本人生指南。無論是為人子女,還是為人父母,都能從中找到共鳴和啓迪。锺叔河先生的評點功力深厚,將曾國藩的智慧精華提煉齣來,讓普通讀者也能輕鬆領略。這本書讓我深刻反思瞭自己在傢庭關係中的一些不足,也給瞭我很多改進的方嚮。強烈推薦給所有關心傢庭教育、注重個人修養的朋友們!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它所傳遞的“人本關懷”。曾國藩在處理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時,始終將“人”放在首位,關注他們的情感需求、精神成長以及身體健康。他反對那些脫離實際的空談,而是腳踏實地地踐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即使在戰亂頻繁、動蕩不安的年代,他依然堅持寫傢書,這本身就體現瞭他對親情的珍視和對傢庭的責任感。我從中看到瞭一個更真實、更立體、更有血有肉的曾國藩,他不再是教科書上那個遙不可及的符號,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父親和兒子。

評分

我特彆喜歡锺叔河先生的語言風格,既有學者淵博的學識,又不失大眾易懂的親切感。他的評點不是冷冰冰的學術分析,而是充滿瞭生活氣息和人文關懷。他能將曾國藩傢書中一些看似古老的觀念,用現代的視角進行解讀,並賦予它們新的生命力。例如,在談到曾國藩如何處理傢庭矛盾時,他的評點就非常到位,指齣瞭曾國藩在維護傢庭和諧方麵的智慧和藝術。讀這本書,就像在與一位長者對話,他娓娓道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汲取智慧,感悟人生。

評分

下邊書頁有6頁撕破瞭,側麵有汙漬,這點不滿意,希望京東注意。

評分

實惠實惠實惠實惠實惠實惠

評分

曾國藩一生經曆瞭中國衰朽的過程。就其本人而言,早年專精學問,學做聖賢,著實取得不小成績,後從戎理政,也大有所成。他的門人李鴻章曾感嘆地說:“吾師道德功業,固不待言,即文章學問,亦卓絕一世。”曾國藩關於治學修身齊傢和立誌立功立德的論述,對後人仍有研究和弘揚的價值。

評分

曾國藩一生經曆瞭中國衰朽的過程。就其本人而言,早年專精學問,學做聖賢,著實取得不小成績,後從戎理政,也大有所成。他的門人李鴻章曾感嘆地說:“吾師道德功業,固不待言,即文章學問,亦卓絕一世。”曾國藩關於治學修身齊傢和立誌立功立德的論述,對後人仍有研究和弘揚的價值。

評分

書的做工很好,很有格調的設計,非常好看,加入國學大師點評!值得收藏!

評分

齣版社是怎麼搞的 竟然有殘頁 印刷的時候沒有把好關

評分

可惜沒有注解,有些內容不好理解!

評分

可惜沒有注解,有些內容不好理解!

評分

本書補入刻本所缺、訛奪的傢書近1000件,足稱善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