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标准时间管理》有两种印刷封面,随机发货!
《标准时间管理》是由日本制造业研究大师田村孝文所著,作者指出,以“标准时间”为名的新刊书籍多如牛毛。当出版社询问笔者是否可以写一本入门书时,说实话当时笔者还有点犹豫。虽然笔者也想趁此机会完成一些整理工作,但心里隐隐地有些担心,因为笔者擅长的是制造业中标准时间的专业管理,然而将其整理成书是否会有市场则心存忐忑。
《标准时间管理》主要探讨制造业危机突围方法,对时下的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招工难应该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田村孝文,株式会社日本能率协会咨询,高级顾问。1967年毕业于广岛大学工学院机械工学系。1973年成为日本能率协会的一名顾问,之后针对以日本企业为首,包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企业在内进行了生产率、质量提升、生产管理、改善等方面的咨询。其间作为作业测定推进小组的一员,参与了设计工序、设定标准时间的计算机系统(CAPLE)及标准时间系统MOST的引进、普及工作。之后作为日本能率协会的顾问,在美国驻留了约8年时间。
前言
第1章 如何使用标准时间
1-1 标准时间的相关业务
1-2 IE与标准时间的历史
(1)IE的定义
(2)IE的历史
(3)标准时间领域的计算机化
1-3 生产率与标准时间
1-4 生产率的三大因素
(1)制造方法(Method)
(2)绩效(Performance)
(3)利用率(Utilization)
第2章 标准时间的构成
2-1 标准时间的定义
2-2 “正常速度”是怎样的速度
2-3 “宽放”的概念
2-4 标准时间由哪些因素构成
2-5 标准时间的作用
2-6 标准时间的必要条件
(1)标准时间本身的必要条件
(2)设定标准时间的必要条件
(3)使用、维护管理标准时间的必要条件
第3章 标准时间的设定方法
3-1 标准时间设定方法的类型
(1)经验上的估测
(2)观察、测定实际作业
(3)利用标准时间的资料
3-2 标准时间的设定步骤
3-3 时间研究
3-4 评价
3-5 工作采样
3-6 各种PTS法
3-7 PTS法的优点与界限
(1)使用PTS法设定标准时间时的优点
(2)PTS法的界限
3-8 MTM方法
(1)伸手R、搬运M(表I、表II)
(2)旋转 T、加压 AP(表III)
(3)抓取 G (表IV)
(4)对准 P (表V)
(5)放手RL (表VI)
(6)拆卸D(表VII)
(7)移动视线和对准焦点(表VIII)
(8)全身动作(表IX)
(9)同时动作(表X)
3-9 MOST
(1)普通移动顺序
(2)受控移动顺序
(3)使用工具顺序
3-10 标准时间数据
3-11 使用计算机设定标准时间
(1)使用计算机设定标准时间的历史
(2)使用计算机设定标准时间系统的优点
(3)MOST for Windows、MOST Data Manager
(4)MTM-LINK
第4章 缩短标准时间的五个步骤
4-1 缩短标准时间的步骤
4-2 为现在的作业方法建模
4-3 新作业方法的基本设计
4-4 新作业方法的详细设计
(1)作业要素的分配
(2)瓶颈工序的讨论
(3)详细设计方案的评价及选择
4-5 总结新作业方法
4-6 新作业方法的实施及跟踪
第5章 方法改善的分析方法
5-1 P-Q分析
5-2 工序分析
5-3 作业分析、动作分析
5-4 人机图
5-5 作业时间图
5-6 改善构想的形成方法
(1)头脑风暴
(2)改善的四项原则:ECRS
(3)5W1H
(4)追求目标的原则
第6章 为了达成标准时间的绩效管理
6-1 绩效管理的效果
6-2 绩效管理系统
6-3 根据绩效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
(1)公平、准确地评价
(2)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
6-4 责任在于作业人员的绩效损失
6-5 降低作业绩效损失的方法与步骤
6-6 绩效管理中监督人员的职责
6-7 第一线监督人员的理想状态
第7章 通过标准时间维持、提高生产率的方法
7-1 项目编组
7-2 重新评价、改善标准方法
7-3 重新评价、修改标准时间
7-4 根据标准时间管理、提高绩效
7-5 高绩效安定期的活动
(1)高水准安定期的活动
(2)提高预测、计划的精确度
(3)交货期、产量、质量、成本与绩效的关系
第8章 各部门如何有效利用标准时间
8-1 制造部门
8-2 生产管理部门
8-3 成本估计、成本计算部门
8-4 设计部门
8-5 设备管理部门
8-6 生产技术部门
8-7 质量管理部门
补充资料
参考文献
这本书,我真心推荐给所有觉得时间不够用,总是被工作和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朋友们。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内心是有点忐忑的,担心它会像市面上很多“速成”的书籍一样,只是提供一些空洞的口号或者不切实际的建议。但是,从翻开第一页开始,我就被作者的真诚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深深吸引了。这本书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如何管理时间”,而是先带你审视自己与时间的关系,剖析了我们为什么会“感觉”时间不够用。它深入探讨了心理层面的原因,比如拖延症的根源、完美主义对效率的影响,以及如何区分“重要”和“紧急”的事务。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案例,很多都是我曾经经历过的场景,读起来非常有代入感。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理论,更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工具和方法。比如,书中关于“番茄工作法”的讲解,就比我之前在网上零散了解到的要系统和细致得多,还提供了很多优化番茄工作法的技巧,让我能更有效地专注于任务。还有关于“优先级矩阵”的运用,作者详细解释了如何根据事物的紧急性和重要性来划分,并给出了一系列实际操作的步骤,这对我这个之前总是被琐事淹没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一些方法,比如每天在开始工作前花五分钟规划当天最重要的三件事,并且尽量只做这两三件事。结果发现,虽然每天的待办事项数量没有明显减少,但我完成任务的效率和内心的平静感却大大提升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舒服,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多的是一种朋友间的交流,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受到了启发和改变。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对“惰性”和“习惯”的深刻洞察。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时间不够用,并非真的没有时间,而是我们缺乏行动的动力,或者被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所束缚。作者在这本书中,将时间管理与心理学巧妙结合,深入剖析了导致我们效率低下的内在原因。比如,关于“启动效应”的讲解,就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开始一项任务总是那么困难,并且提供了多种克服启动惯性的小技巧,例如“五分钟法则”和“任务分解”。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异常有效。我之前一直很害怕开始写一些复杂的报告,总是拖延到最后一刻。尝试了书中“五分钟法则”后,我发现只要我能强迫自己写五分钟,往往就能继续下去,甚至越写越有感觉。此外,书中关于“习惯回路”的讲解,也让我对如何建立积极的时间管理习惯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没有教我们死记硬背规则,而是引导我们去理解习惯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通过改变提示、惯例和奖励来重塑自己的行为模式。这让我意识到,时间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优化的过程。我开始尝试记录自己每天的习惯,并有意识地将一些积极的时间管理行为(比如早起阅读、睡前复盘)纳入我的日常,并且通过给自己一些小奖励来强化这些习惯。虽然过程并不总是那么顺利,但这本书为我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实用的工具,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和耐心去构建一个更高效、更有掌控感的生活。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时间管理并不是一件“苦行僧”般的事情,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生活方式。作者在这本书里,巧妙地将时间管理与个人成长、幸福感提升联系起来,让我看到了时间管理更深层次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更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去追求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被各种突发事件牵着鼻子走。书中关于“时间杠杆”的讲解,让我耳目一新。作者没有鼓励我们去“挤”时间,而是强调如何利用资源和工具,将有限的时间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比如,关于“委托”和“授权”的章节,就详细阐述了如何有效地将不那么核心的任务分配给他人,从而解放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更具战略意义的事情。这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因为我一直以来都习惯于“亲力亲为”,总觉得别人做不好,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另外,书中关于“反思”和“调整”的环节也做得非常出色。作者鼓励读者定期回顾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找出其中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而不是一成不变地套用某种方法。这种灵活和个性化的指导,让时间管理变得更加人性化和可持续。我尝试着每周抽出半小时来回顾自己的时间使用日记,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有意识到的时间黑洞,比如频繁刷手机、无意义的社交媒体浏览等等。通过有意识地减少这些活动,我发现自己每天都能多出不少可以用于学习和放松的时间。这本书的结构也非常清晰,逻辑严谨,阅读过程中几乎不会出现理解上的障碍,让我能够专心致 ;) 思考和实践。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做”的时间管理指南,更是一本引导我们“如何思考”的时间哲学。作者在这本书中,并没有直接给你一套标准化的时间管理模板,而是通过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和案例,启发你去发现最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模式。它强调“个体化”和“灵活调整”的重要性,让你明白时间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和优化的过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时间日志”的详细讲解。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让你去记录时间,而是引导你去分析时间的使用去向,找出效率低下的根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来制定更有效的行动计划。这让我意识到,盲目地记录时间是无意义的,关键在于如何从记录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每天花几分钟记录我的时间流向,并且每周进行一次复盘。通过这种方式,我逐渐发现了自己很多不经意的“时间杀手”,比如长时间沉迷于社交媒体的推送,或者在处理邮件时效率低下。有了清晰的认识,我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去改变这些习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奥的理论,读起来轻松易懂,却又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它让我看到了时间管理的另一种可能性,不再是枯燥的规则和束缚,而是成为一种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掌控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力工具。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提高效率”的狭隘范畴,将时间管理升华到了一种“活出精彩”的生活哲学。作者在这本书中,不仅仅是传授时间管理的方法,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并帮助我们找到实现这些重要目标的路径。它打破了“越忙越有成就感”的误区,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忙碌是否真的有价值。书中关于“精力管理”的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强调,时间只是一个维度,而精力才是驱动我们完成一切事情的根本。它提供了关于如何保持充沛精力的实用建议,包括饮食、睡眠、运动以及心理调节等方面。这让我意识到,仅仅掌握时间管理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才能更好地运用时间。我开始更加重视自己的睡眠质量,并且尝试在工作间隙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发现精力确实比以前充沛了不少,工作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此外,书中关于“人生优先级”的探讨,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它鼓励我们去识别那些真正能带来长远幸福和满足感的事情,并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些方面。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因为我曾经一度陷入了“被动完成任务”的泥潭,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这本书的语言温暖而富有力量,让我感觉像是在和一位智慧的长者对话,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逐渐拨开迷雾,找到了方向。
评分很好的书籍很好的学习必备佳品,,,,希望宣传能给力的,能越做也好,下次还会在来的额,京东给了我不一样的生活,这本书籍给了我不一样的享受,体会到了购物的乐趣,让我深受体会啊。
评分非常不错非常不错非常不错非常不错非常不错
评分对工作的帮助还是蛮多的
评分跟那几本一起买的名著相比,郎教授的书算是贵的了
评分学习学习
评分不错,江浙小城市隔日达,可以的
评分跟那几本一起买的名著相比,郎教授的书算是贵的了
评分1.您可以通过晒单贴向其他网友展示所购商品的照片、使用心得;
评分学习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