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技术系列标准汇编:ATC00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标准汇编

分析测试技术系列标准汇编:ATC00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标准汇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秘书处,中国质检出版社第五编辑室 编
图书标签:
  • 分析测试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 ATC001
  • 标准汇编
  • 分析化学
  • 光谱分析
  • 技术标准
  • 仪器分析
  • 环境监测
  • 质量控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质检出版社 ,
ISBN:9787506663939
版次:1
商品编码:1086596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36
字数:11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分析测试技术系列标准汇编:ATC00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标准汇编》所收集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属性(推荐性或强制性)己在目录中标明,标准年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分标准是在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的,目前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样(包括标准正文中“引用标准”或“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的标准的属性),但其属性以本汇编目录中标明的为准,读者在使用这些标准时请注意查对。
鉴于本汇编收录的标准发布年代不尽相同,汇编时对标准中所使用的计量单位、符号等未作改动。
希望本汇编能更好地服务于分析检测人员培训考核,以期提高我国分析检测人员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技术能力,确保分析测试结果的有效性,为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服务。

内页插图

目录

一 通则及规程
GB/T 4470-1998 火焰发射、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术语
GB/T 23942-2009 化学试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通则
CSM 01 01 01 04-200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规范

二 黑色金属材料
GB/T 7731.6-2008 钨铁 砷含量的测定 钼蓝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7731.7-2008 钨铁 锡含量的测定 苯基荧光酮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7731.9-2008 钨铁 铋含量的测定 碘化铋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7731.14-2008 钨铁 铅含量的测定 极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20125-2006 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20127.3-2006 钢铁及合金 痕量元素的测定 第3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钙、镁和钡含量
GB/T 20127.9-2006 钢铁及合金 痕量元素的测定 第9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钪含量
GB/T 24194-2009 硅铁 铝、钙、锰、铬、钛、铜、磷和镍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24520-2009 铸铁和低合金钢 镧、铈和镁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24585-2009 镍铁 磷、锰、铬、铜、钴和硅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24916-2010 表面处理溶液 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三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子材料
GB/T 4324.8-2008 钨化学分析方法 镍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丁二酮肟重量法
GB/T 4324.13-2008 钨化学分析方法 钙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4324.15-2008 钨化学分析方法 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5121.27-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7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11066.8-2009 金化学分析方法 银、铜、铁、铅、锑、铋、钯、镁、镍、锰和铬量的测定 乙酸、乙酯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11067.3-2006 银化学分析方法 硒和碲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11067.4-2006 银化学分析方法 锑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12689.12-2004 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铅、镉、铁、铜、锡、铝、砷、锑、镁、镧、铈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发射光谱法
GB/T 12690.5-2003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铝、铬、锰、铁、钴、镍、铜、锌、铅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方法1)钴、锰、铅、镍、铜、锌、铝、铬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方法2)
GB/T 13748.5-2005 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钇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13748.20-2009 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0部分:ICP-AES测定元素含量
GB/T 14849.4-2008 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元素含量
GB/T 15072.7-2008 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合金中铬和铁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15072.11-2008 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合金中钆和铍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15072.13-2008 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银合金中锡、铈和镧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15072.14-2008 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银合金中铝和镍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发射光谱法
GB/T 15072.16-2008 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合金中铜和锰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15072.18-2008 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合金中锆和镓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15072.19-2008 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银合金中钒和镁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16484.3-2009 氯化稀土、碳酸轻稀土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15个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分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GB/T 20975.25-2008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5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23607-2009 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砷、铋、铁、镍、铝、锑、硒、碲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SN/T 1427-2004 金属锰中硅、铁、磷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YS/T 630-2007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 氧化铝杂质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四 能源及化工
GB/T 17476-1998 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
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GB/T 17593.2-2007 纺织品 重金属的测定 第2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24794-2009 照相化学品 有机物中微量元素的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
SH/T 0706-2001 燃料油中铝和硅含量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及原子吸收光谱法)
……
五 环境
六 食品及农副产品
七 矿产资源

前言/序言


《分析测试技术系列标准汇编》 本书是“分析测试技术系列标准汇编”中的一本,专注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分析技术。作为一本标准的汇编,本书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技术工程师、质检人员以及行业监管者提供一套系统、权威、实用且与时俱进的技术标准,以规范和指导ICP-AES分析的各个环节,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本书内容重点聚焦于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一、 ICP-AES分析技术基础与原理 等离子体产生与维持: 详细阐述氩等离子体的产生机制、射频发生器的工作原理、等离子体炬的结构设计及其对分析性能的影响。涵盖等离子体稳定性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进行优化。 样品引入系统: 深入介绍各种样品引入方式,包括雾化器(同心、交叉流、包裹式等)的选择与性能评估、蠕动泵的原理与流量控制、进样流速对等离子体稳定性和灵敏度的影响。讲解不同基体样品(水溶液、有机溶剂、酸性溶液等)的推荐引入方案。 原子化与激发过程: 详述样品进入等离子体后,溶剂蒸发、溶质挥发、原子化以及原子激发的过程。解释不同元素在等离子体中的激发能级、跃迁波长以及影响激发效率的参数(如等离子体功率、气体流量、观察高度等)。 光栅光谱仪原理: 介绍光栅光谱仪的光学设计、波长选择机制(单色器、多通道检测器等)。详细说明光谱分辨率、波长准确性、杂散光抑制等关键性能指标及其对分析结果的重要性。 信号产生与检测: 解释原子发射光谱信号的产生过程,以及光电倍增管(PMT)或CCD等检测器的作用。分析背景信号的来源、特性以及如何进行扣除。 二、 ICP-AES标准方法与操作规程 仪器操作与维护: 提供详尽的仪器开机、关机、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的标准操作规程。包括等离子体点火、炬头清洗、气体管路检查、冷却水系统维护等。 样品前处理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和基质的样品(如饮用水、地表水、工业废水、土壤、食品、生物样品、金属材料等),提供规范化的样品前处理步骤。包括样品采集、保存、称量、溶解、稀释、消解(酸法、微波消解等)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 校准与测定: 详细阐述建立分析方法的校准曲线的方法。包括标准溶液的配制要求、浓度范围的选择、空白试验的重要性、线性范围的确定以及多点校准与单点校准的应用场景。 干扰的识别与消除: 重点讲解ICP-AES分析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干扰类型,包括: 光谱干扰: 来自其他元素的发射线、等离子体连续背景、分子带等。提供识别和消除光谱干扰的方法,如选择分离度好的波长、使用背景校正技术、计算光谱重叠校正因子等。 基体效应(物理效应): 样品粘度、表面张力、蒸气压等对雾化和传输效率的影响。提出通过稀释、基体匹配标准、内标法等进行补偿的策略。 化学干扰(化学效应): 样品中某些组分与待测元素在等离子体中形成不易挥发或不易激发的化合物。讨论通过选择合适的等离子体条件、加入释放剂等方式缓解。 电离干扰: 样品基体中易电离元素的存在影响待测元素的电离平衡。介绍内标法在校正电离干扰方面的应用。 内标法应用: 详细介绍内标法的原理、选择合适的内标元素、内标溶液的配制以及如何在样品分析中应用内标法来校正基体效应和仪器漂移,提高测定精度。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QC/QA): 建立完善的QC/QA体系是确保分析结果可靠的关键。本书将提供: 空白样(Blank Samples): 包括试剂空白、试剂空白、方法空白等,用于评估样品制备和分析过程中引入的污染物。 平行样(Duplicate Samples): 用于评估分析方法的重复性。 加标回收样(Spiked Samples/Recovery Samples): 用于评估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方法对特定元素的回收率,反映方法的准确度。 标准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CRMs): 用于评估整个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是最高级别的质量控制手段。 控制图(Control Charts): 用于监控分析过程的稳定性,及时发现异常。 实验室间质量评价(Proficiency Testing, PT): 参与外部质量评价,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验证分析能力的可靠性。 数据处理与报告: 规定数据记录、计算、有效数字处理、置信区间的确定等规范。强调分析报告应包含的关键信息,如样品信息、分析方法、检出限、测定限、校准信息、质量控制数据、不确定度评估(如适用)等。 三、 ICP-AES应用领域与实例 本书还将结合实际应用,提供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地质矿产、冶金、石油化工、医药卫生、农业土壤、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中ICP-AES的应用实例和相应的标准方法。例如: 饮用水中重金属离子(如Pb, Cd, Hg, As)的测定。 食品中微量元素(如Zn, Fe, Cu, Se)的含量分析。 土壤和植物样品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金属合金中主要元素的定量分析。 石油产品中添加剂元素的检测。 四、 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为了保持标准的先进性,本书还将关注ICP-AES领域的新技术发展,如: 更高灵敏度和更低检出限的技术改进。 高分辨率ICP-AES(HR-ICP-AES)在复杂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流动注射ICP-AES(FI-ICP-AES)在自动化分析中的优势。 与质谱技术(如ICP-MS)的结合与互补。 仪器在线监测与智能化应用。 本书的价值在于: 统一性与标准化: 为ICP-AES分析提供统一的技术语言和操作规范,消除方法间的差异,确保结果的可比性。 权威性与可靠性: 汇集了行业内公认的标准方法和专家经验,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技术指导。 实用性与指导性: 涵盖了从仪器操作到数据报告的完整流程,并配以丰富的实例,具有极高的实践指导意义。 前瞻性与发展性: 关注技术发展前沿,为用户了解和采纳新技术提供信息。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ICP-AES分析技术的精髓,提升分析测试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为科学研究、质量控制和行业监管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在制药企业从事质量控制的化学分析师,日常工作中需要使用多种分析仪器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是我们用来检测药品中元素杂质的关键技术之一,尤其是对重金属元素的控制。因此,《分析测试技术系列标准汇编:ATC00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标准汇编》的出版,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药典中关于元素杂质限度的要求,并提供相应的ICP-AES检测方法。例如,对于不同类别的药品,其元素杂质的种类和限度可能有所不同,书中能否提供详细的指南,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确保检测结果符合药典的要求?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样品前处理的细节,因为药品基体往往非常复杂,例如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盐类等,这些都可能干扰ICP-AES的分析。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针对不同药物制剂,例如片剂、胶囊、注射剂、口服液等,最优化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消解、稀释、沉淀等步骤。此外,对于痕量元素的精确测定,书中能否提供关于如何优化仪器参数,以获得更低的检出限和更高的灵敏度,以及如何进行准确的质量控制,包括使用标准品、质控样等,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这本书将为我们制药行业的质量控制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帮助我们生产出安全有效的药品。

评分

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对材料成分的精确分析是理解其性能、开发新材料的基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多元素同时分析的能力,在材料分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分析测试技术系列标准汇编:ATC00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标准汇编》的出版,对于我们材料科学家来说,无疑是一份期待已久的礼物。我尤其关注书中在处理复杂材料基体方面的建议。例如,在分析高纯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或复合材料时,其基体成分差异巨大,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基体效应和光谱干扰。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针对不同材料类型,从样品制备到仪器参数优化的全套解决方案,例如对于难熔陶瓷材料,可能需要采用更强的消解条件或特殊的预处理方法;对于高分子材料,需要关注其有机成分的降解产物对等离子体的影响。我还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ICP-AES应用案例,例如对半导体材料中微量杂质的检测、对合金材料中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定量分析、对纳米材料的成分表征等。这些案例将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参考,帮助我们设计和优化自身的实验方案。此外,书中关于数据解释和不确定度评估的内容,也能帮助我们更科学地理解和呈现材料的成分信息。这本书的出现,将极大地提升我们在材料成分分析方面的能力,为材料科学的深入研究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评分

在光谱分析领域,标准化的方法和技术规范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基石。《分析测试技术系列标准汇编:ATC00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标准汇编》的出版,无疑为广大分析测试从业者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ICP-AES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例如,在仪器设备方面,是否会介绍当前主流的ICP-AES仪器类型、性能特点以及技术创新?在分析方法方面,是否会探讨一些前沿的分析技术,例如微区域分析、在线分析等?在数据处理方面,是否会介绍一些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和软件工具,例如利用机器学习或人工智能来优化谱线识别和定量分析?我更看重的是书中关于方法验证和结果溯源的部分。一个完整的分析方法,不仅需要给出操作步骤,更需要提供其验证过程和结果,包括方法的选择性、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定量限等关键参数。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方法验证指南,并为每个标准方法提供完整的验证数据。此外,关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以及如何实现测量结果的溯源,也是我非常关注的内容。这本书的出现,将有助于我们提升对ICP-AES技术的理解深度,掌握最先进的分析技术和理念,并为提高分析测试行业的整体水平贡献力量。

评分

作为一名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工作的检测人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分析技术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测定农产品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元素,为保障公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分析测试技术系列标准汇编:ATC00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标准汇编》的出版,对我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针对农产品样品进行ICP-AES分析时,需要注意的特殊环节。比如,对于富含有机物的农产品,如何进行有效的消解,以避免碳化和残留;对于不同形态的重金属,如何确保其能够完全溶解并被检测出来;对于土壤、肥料等农资产品,其分析方法又有哪些独特之处?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仪器参数优化,以适应复杂基体样品的建议,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等离子体功率和雾化器,以减少基体干扰。此外,针对农产品中常见的痕量元素,如铅、镉、砷、汞等,书中是否提供了详细的分析方法和验证数据,包括其检测限、重复性、准确度等关键指标。我还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食品安全法规中对这些元素设定的限量标准,并指导我们如何根据这些标准来解读分析结果。这本书的出版,将为我们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撑,确保我们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贡献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在分析测试领域,特别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分析技术方面工作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技术参考。作为一名长期在实验室从事相关分析工作的实践者,我深知标准化操作规程对于保证数据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的重要性。ATC001这个编号,预示着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技术介绍,而更倾向于是一套经过严格审查和验证的标准汇编。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详细阐述ICP-AES分析中样品前处理的关键步骤,例如消解方法的选择、干扰元素的消除策略,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基体和待测元素的特性,制定出最优化的前处理方案。同时,对于仪器校准和质量控制环节的描述,我希望能看到具体的操作指南,包括标准溶液的配制、线性范围的建立、检出限和定量限的测定方法,以及日常运行过程中如何进行性能检查和维护。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样品,例如环境水样、食品样品、地质样品或工业产品,书中是否提供了定制化的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一点非常值得关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样,带领我们一步步掌握ICP-AES的精髓,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减少因操作不当或方法不完善而带来的误差,最终提升我们实验室的整体分析能力和研究水平。这本书的价值,将体现在它能否真正帮助一线分析人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并推动分析测试技术的进步。

评分

我是一名大学化学系的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分析化学原理时,常常会遇到学生对实际操作中的细节和标准化流程的疑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作为现代分析化学的重要分支,其原理固然重要,但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技术,对于培养合格的分析人才来说同样不可或缺。《分析测试技术系列标准汇编:ATC00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标准汇编》的出现,正是我一直以来寻找的教材补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教学为导向,清晰地阐述ICP-AES的每一个操作步骤,从仪器的开机检查、参数设置,到样品导入、数据采集,再到结果的计算和报告的生成,都能够做到详细、规范。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大量的图示和流程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操作过程,避免出现概念混淆。同时,对于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例如基体效应、光谱干扰、仪器故障等,书中能否提供详细的诊断和排除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我还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经典的、经过验证的ICP-AES分析方法,并分析这些方法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特点和优势。这本书的出现,将极大地丰富我的教学资源,帮助我更好地向学生传授ICP-AES分析技术,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科研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名在环境监测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是我们监测水体、土壤、大气颗粒物等样品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核心技术之一。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努力提升检测的精度和效率,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挑战。因此,《分析测试技术系列标准汇编:ATC00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标准汇编》的出版,对我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最期待的是书中能够提供一套针对不同环境介质的、经过验证的ICP-AES标准分析方法。例如,对于地表水和地下水,需要考虑其成分的复杂性,例如溶解性有机物、悬浮物等可能带来的干扰;对于土壤和沉积物,其基体成分更加复杂,有机质含量、矿物组成等都可能影响元素的释放和检测,需要有详细的样品前处理指南;对于空气颗粒物,其收集和预处理过程也需要特别注意,以防止元素的损失。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消解方法,例如微波消解、干法灰化或湿法消解,以及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此外,对于在环境监测中常见的痕量和超痕量元素的分析,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如何降低检出限、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方法,例如采用流体注入技术、样品富集技术等。书中在仪器性能验证和日常维护方面的建议,也至关重要,这能帮助我们确保仪器的稳定运行,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这本书的价值,将直接体现在它能否帮助我们更高效、更准确地完成各项环境监测任务,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评分

作为一名刚入行不久的分析化学研究生,我对《分析测试技术系列标准汇编:ATC00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标准汇编》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我了解到ICP-AES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痕量元素分析技术,但其操作的复杂性和对细节的要求之高,常常让我感到一丝畏惧。因此,一本权威的、标准化的汇编手册对我来说,犹如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一座灯塔。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ICP-AES的基本原理,包括等离子体的产生机制、激发过程、光谱的产生以及信号的检测等,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和图示,帮助我建立起对这项技术的全面认知。在标准操作方面,我尤其希望能够找到关于仪器参数优化设置的详细指导,例如射频功率、载气流速、辅助气流速、观察高度等,以及这些参数如何影响分析结果。此外,如何有效处理基体效应和光谱干扰,例如重叠谱线、背景发射等,是当前困扰我的难题,我渴望从这本书中找到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和实用的规避策略。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案例分析和数据处理方法也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学习到如何科学地评估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以及如何撰写规范的分析报告。这本书的价值,将体现在它能否为我这样的新手提供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帮助我快速掌握ICP-AES的核心技能,并为我未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在科研项目申报和执行过程中,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是至关重要的。我所在的实验室长期以来都在使用ICP-AES技术进行元素分析,但不同项目之间、不同研究人员之间在方法细节上的差异,有时会导致结果的微小波动,影响数据的整体可比性。因此,《分析测试技术系列标准汇编:ATC00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标准汇编》的出现,无疑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框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ICP-AES分析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例如,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对于不同化学形态的元素,其前处理过程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书中能否提供针对不同元素化学形态的优化处理方案?在仪器操作方面,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仪器运行的各项参数及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并提供一套通用的优化策略,以保证不同仪器、不同时间点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对于光谱干扰的处理,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系统性的方法,例如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谱线、使用背景校正技术或采用光谱解谱方法来解决谱线重叠问题。此外,书中关于数据处理和不确定度评估的部分,希望能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实例,帮助我们更科学地量化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们实验室在ICP-AES分析领域统一规范、提高数据质量的得力助手,为科研成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提供坚实保障。

评分

一直以来,在实验室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我们都非常重视各类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所以当得知《分析测试技术系列标准汇编:ATC00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标准汇编》即将出版时,我立刻将其列入了重点关注的采购名单。ATC001这个编号,让我对其权威性和实用性有了很高的期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包含一系列经过权威机构验证的ICP-AES标准分析方法,覆盖从样品采集、储存、预处理到仪器操作、数据采集、结果计算和报告撰写的全过程。对于实验室来说,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确保不同操作人员之间的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因此,书中对操作细节的详细描述,例如玻璃仪器的洁净要求、试剂的纯度等级、仪器维护保养的频率和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的处理预案,都将是极为宝贵的财富。我还希望书中能够针对常见的样品类型,例如饮用水、土壤、空气颗粒物、食品和药品等,提供现成的、可直接套用的方法或指导原则。对于质量控制部分,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质量控制样品(如空白样品、加标样品、基体匹配样品)的使用方法和判定标准,以及如何进行双盲试验和能力验证。这本书的出现,将有助于我们实验室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整体分析能力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在各项检测任务中表现得更加出色。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