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救时宰相于谦》央视百家讲坛-大明名臣系列(珍藏版)
:29.00元
作者:郦波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802197442
字数:158000
页码:2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序——《西湖?石灰?煤炭》
章 求学威龙
威龙
石灰吟
好的自己
父亲
第二章 怀才“有”遇
科举
气质
口才
第三章 晋豫十八年
巡抚
救灾
太行山序——《西湖?石灰?煤炭》
章 求学威龙
威龙
石灰吟
好的自己
父亲
第二章 怀才“有”遇
科举
气质
口才
第三章 晋豫十八年
巡抚
救灾
太行山
第四章 两袖清风
暴发户
两袖清风
绝境
第五章 土木堡之变
事端
行军
土木堡
第六章 群臣斗殴
英宗被俘
拒绝南迁
朝堂群殴
第七章 运筹帷幄
三难
拥立景帝
奇货不可居
第八章 北京保卫战
开会
小胜
伏击
鏖战
尾声
第九章 英宗复辟
天下为公
兄弟相煎
南宫复辟
第十章 父亲、儿子与丈夫
被阴谋
儿女情长
千古奇冤
后记
于谦年表大事记(公元1398年--1457年)href='#' class='section_show_more' id='catalog-btn' dd_name='显示全部信息'>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介绍
郦波 祖籍江苏丹阳,生于1972年。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国内首位文牍学研究方向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学、儒家教育思想与实践、文牍学。
文摘
序言
从书名《救时宰相》这四个字来看,这本书的主线必然围绕着国家危难时刻的应对展开。我个人对“力挽狂澜”的故事有着天然的偏爱,那是一种在绝境中爆发出的强大精神力量。我非常期待看到作者是如何描绘这种“救时”的具体行动和思想根源的。是坚定的信念支撑,还是高超的政治手腕?亦或是两者兼备?我希望作者能细致描绘出那个时代面临的真正困境,让读者切身体会到当时局势的凶险,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这位宰相所背负的重担。好的历史作品,会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依然久久不能平静,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性的思考。如果这本书能达到那种让人反思自身、并对历史进程产生更复杂情感的层次,那么它无疑是成功的,值得我多次翻阅和推荐给朋友们。
评分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关注的重点往往在于事件背后的“为什么”和“怎么样”,而不是简单地知道“是什么”。这本书的“百家讲坛”背景,让我对它的论述角度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讲述这位宰相的生平事迹,更能深入剖析他所处时代的特点,比如当时的经济基础、文化思潮是如何影响他的决策的。历史人物的伟大,往往体现在他们对时代弊病的深刻洞察和试图解决问题的努力上,即使最终未能成功。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对历史细节的考证和对史料的不同解读,而不是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如果能有一些关于史料真伪的探讨,或者对传统观点提出建设性的反思,那就更符合我作为“深度阅读者”的胃口了。这种带着思辨色彩的解读,才能真正体现出“珍藏”的价值。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比较注重阅读体验的读者,对排版和纸张的选择非常挑剔。这本书的纸质摸起来手感很棒,光线下的反光度也处理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更让我惊喜的是,内文的字体设计和行距拿捏得非常舒服,不像有些历史书籍为了塞进更多内容而显得局促拥挤。翻阅时,那种墨香和纸张的微弱纤维感混合在一起,简直是阅读的享受。我个人认为,对于这种厚重的历史题材,阅读的“仪式感”很重要,而这本书从外到内都营造出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我特别留意了书中的一些配图和图注,如果能有一些当时的地图或者艺术作品的插页,那就更完美了。但就目前的印刷质量而言,已经远超我预期的“珍藏版”水准了,这表明出版方确实是下了真功夫的,让人感觉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评分我过去看一些历史传记时,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叙述过于平铺直叙,像是年谱的罗列,缺乏故事性。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避免这种枯燥的毛病。我更倾向于那种能把历史事件还原成鲜活场景的笔法,让人仿佛能听到历史人物的呼吸和叹息。好的历史讲述者,能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个人命运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让读者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同时,也能真切感受到当事人的喜怒哀乐。我对“宰相”这个角色尤其好奇,他们通常站在权力的中心,但往往也是最危险的位置。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挖掘这位宰相在面对朝堂上的明争暗斗时,是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的,那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智慧和勇气,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如果能有一些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侧面描写,比如市井生活、士人阶层的心态,那就更立体了。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和包装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那种厚重感和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装帧设计上的用心,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透露着对历史人物的尊重。我一直对明朝中后期的历史人物很感兴趣,总觉得那个时代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悲剧英雄。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那种水墨晕染的风格,仿佛一下子就把我带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而且,作为“百家讲坛”的系列珍藏版,它自带一种权威性和可读性的保证,毕竟在电视上听过讲座的人都知道,主讲人的功力是相当了得的。我期待着能在这本书里,看到那些被历史尘封的细节,不仅仅是功过是非的评判,更想了解这位宰相在面对国家危难时的内心挣扎与抉择。好的历史读物,不仅仅是记录事实,更重要的是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这本书的开篇就已经给了我这样的期待,希望它能真正做到引人入胜,让人读完之后能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一个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刻板印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