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MIDAS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蒋玉川 等 著
图书标签:
  • MIDAS
  • 结构计算
  • 有限元
  • 桥梁工程
  • 隧道工程
  • 岩土工程
  • 结构分析
  • 工程结构
  • 软件应用
  • 计算力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24531
版次:1
商品编码:1092019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2-01
页数:29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MIDAS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及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结构力学的辅助教材,也可供从事结构工程的技术人员在学习和工作中参考。

内容简介

《MIDAS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是高等工科院校土木工程、工程力学、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结构力学的配套教材,主要介绍MIDAS/Gen的基本操作和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主要内容有:应用MIDAS/Gen计算连续梁、平面刚架、平面桁架、拱结构、空间刚架、空间桁架(网架)、框架-剪力墙、组合结构和大跨越结构等现代结构,以及MIDAS/Gen在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的应用。教材由浅入深地介绍算例,从平面到空间,从静力到动力分析,让学生学会利用结构分析软件MIDAS/Gen进行现代结构计算。

目录

第1章 MIDAS软件概况
1.1 MIDAS软件简介
1.1.1 MIDAS系列软件发展及功能简介
1.1.2 MIDAS/Gen的介绍
1.1.3 其他各软件简介
1.2 MIDAS/Gen软件的图形操作界面
1.2.1 菜单栏
1.2.2 窗口
1.2.3 状态栏
1.3 MIDAS/Gen软件的坐标系
1.3.1 全局坐标系
1.3.2 单元坐标系
1.3.3 节点坐标系
1.4 MIDAS/Gen软件的单元类型、边界
条件及材料类型
1.4.1 MIDAS/Gen单元类型
1.4.2 边界条件
1.4.3 材料类型
1.5 MIDAS/Gen软件的选择、捕捉及钝化/激活功能
1.5.1 选择功能
1.5.2 捕捉功能
1.5.3 钝化/激活功能
1.6 通过例题演示MIDAS/Gen的操作
1.6.1 结构概况
1.6.2 新建项目及设定基本环境
1.6.3 建立模型
1.6.4 运行分析
1.6.5 查看分析结果
第2章 MIDAS/Gen的基本操作
2.1 应用MIDAS/Gen软件建立结构模型
2.1.1 单位体系的设定
2.1.2 材料和截面特性的定义
2.1.3 结构模型的建立
2.1.4 边界条件的输入与修改
2.1.5 建筑物数据的设定
2.2 定义边界条件
2.3 荷载的输入
2.3.1 静力荷载工况的输入
2.3.2 自重的输入
2.3.3 楼面荷载的定义及分配
2.3.4 风荷载的输入
2.3.5 反应谱分析数据和时程分析数据的输入(地震作用的输入)
2.3.6 将荷载转换成质量
2.4 分析结果的查看
2.4.1 梁单元计算结果的查看
2.4.2 桁架单元计算结果的查看
2.4.3 框架计算结果的查看
2.4.4 分析结果表格的查看
第3章 MIDAS/Gen在结构力学中的应用
3.1 连续梁
3.1.1 三跨连续两次超静定梁
3.1.2 三跨静定梁
3.1.3 三跨连续一次超静定梁
3.2 桁架分析
3.2.1 内部一次超静定桁架
3.2.2 内、外部一次超静定桁架
3.3 拱结构分析
3.3.1 高跨比H︰L=1︰4的拱结构
3.3.2 高跨比H︰L=1︰5的拱结构
3.3.3 高跨比H︰L=1︰7的拱结构
3.3.4 三种高跨比结构计算结果的比较
3.4 平面框架分析
3.4.1 全刚接门式框架
3.4.2 带有铰接点的门式框架
3.5 有倾斜支座的框架结构
3.5.1 无倾斜支座框架
3.5.2 有倾斜支座框架
3.6 空间框架结构分析
3.6.1 模型建立及荷载输入
3.6.2 运行分析及结果查看
3.7 空间桁架(网架)分析
3.7.1 模型建立及荷载输入
3.7.2 运行分析及结果查看
3.8 钢框架分析及设计
3.8.1 模型建立及荷载输入
3.8.2 运行分析及结果查看
3.8.3 钢结构设计
3.9 高层建筑结构分析
3.9.1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构件配筋设计
3.9.2 配筋设计结果的查看
习题
第4章 MIDAS在结构设计竞赛中的应用
4.1 结构设计竞赛与MIDAS软件
4.2 用MIDAS/Gen作竞赛模型的静力分析
4.2.1 网格建模
4.2.2 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
4.2.3 建立构件单元
4.2.4 定义边界条件
4.2.5 荷载定义与输入
4.2.6 结构分析
4.2.7 静力分析成果
4.3 用MIDAS/Gen作竞赛模型的动力分析
4.3.1 确定结构质量
4.3.2 时程分析数据
4.3.3 结构分析
4.3.4 分析所得成果
4.4 川大学子参加结构设计竞赛情况简介
4.4.1 第二届参赛情况
4.4.2 第三届参赛情况
4.4.3 第四届参赛情况
4.4.4 第五届参赛情况
附录A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
附录B 川大学子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文本
附录C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
附录D 川大学子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文本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结构力学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现行结构力学教材的体系基本上还在沿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体系,即只讲经典结构力学的内容。近年来国内也出版了不少计算结构力学或程序结构力学的教材,主要是把有限元法应用于结构计算,基本做法是通过编程来实现,应用范围和规模都有局限性。
本书是在结构分析软件MIDAS/Gen的平台上编写的一本教材,主要是解决经典结构力学和程序结构力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如现代结构的计算,包括空间刚架、空间桁架(网架)、框架-剪力墙及大跨越结构等的计算。编写本教材的目的是要在讲好经典结构力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利用结构分析软件MIDAS/Gen进行现代结构计算。同时,为高校学生参加全国结构设计竞赛建模提供指导和帮助。力争避免培养出来的学生完全与现代结构发展脱节,学完结构力学后,遇到工程实际问题还是不能解决。我们通过自学和收集MIDAS/Gen的应用资料,编写了本教材。教材首先介绍MIDAS/Gen的基本操作,而后由浅入深介绍算例及背景知识,如从平面结构到空间结构、从静力计算到动力分析,以及我校师生利用MIDAS/Gen软件在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的建模实例。这样,在结构力学教学中既讲述经典结构力学的内容,同时也介绍MIDAS/Gen在结构力学和结构设计竞赛中的应用。做到既不放松结构力学大纲要求的基本内容,又让学生初步学会应用现代结构分析软件解决更为复杂的结构的力学计算问题。同时为高校学生参加全国结构设计竞赛建模提供指导和参考。
本书的主要编著者多年从事结构力学和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指导和组织了所在学校历次结构设计竞赛,对MIDAS/Gen软件有较系统的了解,编写工作具体分工如下:王泽龙编写第1章,应志君编写第2章,蒋玉川编写第3章,傅昶彬编写第4章和附录,全书由蒋玉川负责统稿,阎慧群负责校对。
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四川大学熊峰教授、王启智教授、张新培教授、张建海教授和李章政教授等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另外,参考了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出品的MIDAS/Gen用户手册,在此表示致谢。
由于编著者水平和学识有限,书中不足在所难免,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1年12月
《MIDAS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图书简介 一、 概述 本书旨在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本关于MIDAS系列软件在结构工程领域应用的全面、深入的学习指南。MIDAS作为一款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在桥梁、建筑、隧道、岩土等众多工程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书将系统性地介绍MIDAS软件的核心功能、操作流程以及在不同类型结构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帮助读者掌握利用MIDAS进行结构建模、荷载施加、分析计算、结果后处理及优化设计的关键技能。 本书内容覆盖了从基础理论到高级应用的各个层面,力求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丰富的实例讲解,引导读者逐步熟悉MIDAS软件的操作,理解结构力学分析的原理,并能独立运用软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都能够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实践指导。 二、 内容亮点与特色 1. 体系化、条理清晰的结构设计: 本书按照MIDAS软件的使用逻辑和结构工程的典型流程进行编排。从软件的安装与界面介绍开始,逐步深入到模型建立、荷载定义、分析设置,最后到结果解读与报告生成。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便于读者循序渐进地学习。 2. 全面的功能覆盖: 本书不仅涵盖了MIDAS软件的基础建模功能,如节点、单元的定义,材料与截面属性的设置,还深入讲解了各种复杂的分析类型,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模态、时程、响应谱)、非线性分析(P-Delta效应、材料非线性、接触非线性)、稳定性分析、热应力分析、桥梁施工模拟等。同时,对各种荷载的施加方法,如恒载、活载、风荷载、地震荷载、温度荷载、施工荷载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3. 丰富的工程实例: 本书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其丰富的、贴近工程实践的案例分析。书中选取了多种典型的结构工程项目,如: 桥梁工程: 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各种桥梁的建模、施工阶段分析、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建筑工程: 多层框架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地下结构等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地震响应分析、风荷载作用下的分析。 隧道工程: 隧道开挖的力学过程模拟,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分析,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 岩土工程: 边坡稳定性分析,基坑开挖的变形与应力分析,地基承载力分析。 其他工程: 如水工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 每个案例都详细展示了从问题提出、模型建立、参数设置、分析执行到结果验证的全过程,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MIDAS软件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4. 操作技巧与经验分享: 除了软件功能的介绍,本书还穿插了大量实用的操作技巧和经验分享。例如,如何高效地进行模型几何建模,如何准确地施加荷载,如何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策略,如何解读和验证复杂的分析结果,如何进行参数化建模以实现快速设计迭代等。这些技巧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常见错误至关重要。 5. 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解MIDAS软件功能的同时,穿插了相关的结构力学理论知识,帮助读者理解软件背后的原理。例如,在讲解模态分析时,会回顾振动理论;在讲解非线性分析时,会介绍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的基本概念。这种融合有助于读者不仅学会“如何做”,更能理解“为何这样做”,从而更深刻地掌握结构分析的精髓。 6. 面向不同用户的学习路径: 本书的内容设计兼顾了不同层次的读者。对于初学者,可以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快速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可以通过后续的章节,学习更高级的分析技术和特定领域的应用。书中还提供了许多高级技巧和注意事项,能够帮助用户进一步提升软件的应用水平。 7. 图文并茂,可视化强: 本书使用了大量的图示、表格和截图,清晰地展示了软件的操作界面、建模过程、结果显示等。大量的可视化元素使得复杂的理论和操作过程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 三、 目标读者 土木工程、桥梁工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工程师、设计师、项目负责人。 从事结构监测、鉴定、加固等工作的技术人员。 在读的土木工程、结构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对结构工程分析与设计感兴趣的本科生。 希望掌握或提升MIDAS系列软件应用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 四、 预期效益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 熟练掌握MIDAS软件的各项功能,包括建模、荷载施加、分析设置、结果后处理等。 理解不同类型结构在各种典型工况下的力学行为。 掌握利用MIDAS软件进行结构安全性和适用性分析的方法。 提升结构优化设计的能力,实现经济、安全、高效的设计目标。 将MIDAS软件高效地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 为深入学习和研究结构工程提供坚实的基础。 五、 总结 《MIDAS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一本软件操作手册,更是一本融合了理论、技术与实践经验的综合性技术指导书。本书以其详实的内容、丰富的案例、清晰的逻辑以及贴近工程实际的特点,必将成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结构计算与分析领域不可多得的参考工具和学习伙伴,助力您在复杂的工程计算领域游刃有余,取得更大的成就。

用户评价

评分

《MIDAS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结构计算指南。它几乎涵盖了MIDAS软件在结构工程应用中的所有方面,从基础的建模到高级的分析,再到结果的解读和优化,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尤其推崇书中关于“隔震与减震设计”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的选择、建模方法,以及如何进行隔震与减震结构的分析,这对于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书中还涉及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析”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等内容,这使得这本书的适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我曾经在参与一个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时,就曾参考过书中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析的部分,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熟练掌握MIDAS软件,更能提升我们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评分

《MIDAS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其“全面性”和“深入性”。它从基础的软件操作到高级的分析技术,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书中不仅仅是罗列软件的功能,更是深入讲解了这些功能背后的理论原理,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法。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风荷载和风振分析”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规范进行风荷载的计算,如何建立风振模型,以及如何进行风振响应分析,这对于高层建筑和桥梁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书中还涉及了“水工结构分析”和“隧道结构分析”等内容,这使得这本书的适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我曾经在参与一个水利工程项目时,就曾参考过书中关于水工结构分析的部分,受益匪浅。此外,书中对“结构健康监测”和“既有结构评估”的介绍,也让我看到了MIDAS在工程运维领域的应用潜力。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帮助我们掌握一个软件,更在于它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评分

我必须说,《MIDAS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这本书,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实用、最有价值的专业书籍之一。它的内容非常丰富,从最基础的建模技巧到最复杂的分析方法,都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书中大量的图文并茂的案例,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每一个步骤的操作,以及每一个结果的含义。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优化”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IDAS进行结构验算,以及如何根据验算结果进行钢筋的优化配置,这对于提高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书中还涉及了“幕墙结构设计”和“地铁车站结构设计”等内容,这使得这本书的适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我曾经在参与一个地铁车站的设计时,就曾参考过书中关于地铁车站结构分析的部分,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熟练掌握MIDAS软件,更能提升我们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评分

初次翻阅《MIDAS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其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作者显然在这本书上下了巨大的功夫,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入的MIDAS应用知识体系。从最基础的建模准备工作,比如材料属性的定义、截面特性的选取,到复杂的分析设置,例如各种荷载工况的组合、边界条件的施加,再到最终的结果解读与优化,这本书都给予了详尽的指导。我个人尤其推崇书中关于“模型检查与验证”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对于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许多初学者容易忽略模型检查的重要性,导致后期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而本书则通过列举常见的建模错误和提供相应的检查方法,有效地规避了这类风险。在处理一些具有特殊几何形状的结构时,书中提供的参数化建模技巧和二次开发接口的介绍,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建模效率,还能为解决一些非常规问题提供思路。此外,书中对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这使得读者在应用软件的同时,也能加深对结构力学原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软件的使用。例如,关于有限元离散化误差的分析,以及如何通过网格细化来提高计算精度,书中都给出了清晰的解释和示例。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广大结构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它不仅能够帮助大家熟练掌握MIDAS软件,更能提升大家在结构计算领域的专业能力。

评分

在我看来,《MIDAS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实战性”和“前沿性”。它不仅仅是一本软件教程,更是一本帮助结构工程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锦囊”。书中大量的工程案例,都来自于真实的工程项目,这使得书中的内容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例如,在处理一些特殊的岩土工程问题时,书中关于“边坡稳定分析”和“基坑开挖”的模拟,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步骤和思路。我曾经在处理一个复杂的基坑工程时,遇到了不少难题,而通过学习书中相关的案例,我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灵感和方法。此外,这本书还涉及了一些前沿的分析技术,比如“损伤力学”和“动力弹塑性分析”等。这些内容对于理解结构在极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制,以及进行更精细化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桥梁结构的疲劳分析”的讲解,这对于长寿命的桥梁结构设计尤为关键。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掌握了MIDAS软件的各项功能,更重要的是,我对结构工程的理解得到了升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所有结构工程师认真阅读的。

评分

《MIDAS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内功心法”与“招式技巧”相结合的武林秘籍。一方面,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MIDAS软件背后所蕴含的有限元分析原理,这对于理解软件的计算逻辑至关重要。比如,书中对单元类型选择、节点自由度定义、荷载施加方式等关键环节的阐述,都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软件是如何将复杂的工程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的。另一方面,它又提供了大量贴合实际工程的案例,详细演示了如何运用MIDAS解决各种工程难题。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章节,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下的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等多种重要分析方法,并且配以详实的图文说明,让原本复杂的概念变得清晰易懂。书中的案例往往能触及到我工作中的痛点,例如在处理一些复杂节点连接的设计时,我常常会因为对受力分析不清而感到困扰,而书中通过建模和分析,清晰地展示了节点的受力状态和承载能力,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此外,书中对“桥梁结构设计”的讲解也十分全面,从梁桥、拱桥到斜拉桥、悬索桥,都涉及到了具体的建模和分析过程,让我对不同类型桥梁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要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绝对是结构工程师案头必备的参考书籍。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技术书籍,不仅仅是教会读者如何使用工具,更重要的是引导读者理解工具背后的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MIDAS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这本书,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流于表面地讲解软件的各项功能,而是深入到每一个操作背后的力学原理。比如,在讲解网格划分时,它会分析不同网格类型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在讲解荷载施加时,它会解释不同荷载类型及其组合方式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这些深入的讲解,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软件的计算过程,从而更自信地进行建模和分析。这本书的案例非常丰富,从常见的民用建筑到复杂的工业厂房,再到特种结构,几乎涵盖了结构工程师可能遇到的绝大多数情况。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钢结构节点设计”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IDAS进行节点承载力、刚度验算,以及如何优化节点设计,这对于提高钢结构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通过模拟分析,揭示了影响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供了相应的控制措施。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熟练掌握MIDAS软件,更能提升我们解决复杂结构工程问题的能力。

评分

说实话,在决定购买《MIDAS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之前,我其实犹豫了很久。市面上关于结构计算的软件书籍琳琅满目,但真正能打动我的却不多。很多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读起来枯燥乏味,要么过于表面化,仅仅停留在软件功能的罗列,而缺乏对深层原理的探讨。然而,《MIDAS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这本书,在阅读之后,我不得不承认,它确实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它巧妙地将理论知识与软件实践相结合,让原本抽象的力学概念变得生动具体。书中的案例选择非常贴合实际工程需求,从常见的桥梁、建筑到一些特殊的结构形式,都进行了详细的建模和分析。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非线性分析的阐述,这是许多其他同类书籍难以深入的部分。通过对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等方面的详细解析,我才真正理解了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非线性分析,以及如何在MIDAS中进行相应的设置。此外,书中对于动力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的讲解也十分透彻,这对于地震区的结构设计尤为重要。我记得在处理一个高层建筑的动力分析时,曾遇到过不少困难,而这本书提供的解决方案,让我豁然开朗。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输入数据,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这样做背后所依据的原理。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体验,是任何简单的教程都无法比拟的。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结构工程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从他的经验和智慧中汲取养分。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名在结构设计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来说,《MIDAS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这本书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它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对软件的高级应用技巧的揭示。书中大量的案例,不仅仅是简单的操作演示,更是对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挑战进行剖析,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处理一些大跨度空间结构或复杂受力体系时,如何有效地进行建模、如何选取合适的分析类型、如何解读复杂的应力分布和变形规律,这些都是需要经验积累的。而这本书就如同一个经验宝库,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呈现。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荷载演化与时程分析”的讲解,这对于动态荷载(如风荷载、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至关重要。书中不仅讲解了如何定义这些动态荷载,还深入探讨了如何进行时程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有效的解释。这对于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抗风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书中对“施工阶段分析”的详细介绍,也为我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实际工程中,施工阶段的结构安全往往容易被忽视,而这本书则通过具体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利用MIDAS进行施工阶段的模拟,从而提前预警潜在的风险。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软件的使用指南,更是一本结构工程的实践宝典,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不断提升我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为许多在结构计算领域摸索的工程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盏明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找到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兼顾理论与实践的书籍实属不易。初拿到《MIDAS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我便被其厚实的篇幅和严谨的目录所吸引。从基础的软件操作界面介绍,到复杂的有限元分析原理的阐述,再到各种经典结构的建模与计算实例,这本书几乎涵盖了MIDAS软件在结构工程领域应用的全貌。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像是一本修炼秘籍,引导读者一步步掌握建模的技巧,理解分析的逻辑,最终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工程项目。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各种荷载组合、边界条件设置的详细讲解,以及对不同类型构件(如梁、柱、板、壳、三维框架等)在MIDAS中的建模方法,都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之前我在处理一些复杂节点或特殊结构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而这本书通过丰富的图例和清晰的步骤,让我茅塞顿开。它没有回避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反而主动剖析并给出解决方案,这对于提升实际工作能力至关重要。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结果后处理和数据导出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往往是许多书籍所忽略的,但对于最终报告的生成和与设计院的沟通却至关重要。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更高效地使用MIDAS,更重要的是,我对结构力学和有限元分析的理解也得到了深层次的提升。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教会你一个软件的操作,更在于培养你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评分

实用性强,指导性强,好书

评分

,显示出一种雄健的气势。“誓将上雪列圣耻”一句,将眼前的平叛战

评分

这首诗气势磅礴。诗一开始,就渲染宪宗的“神武”和平叛的决心

评分

、议论的体制。显得既雄健高古而又清新明快。

评分

镇,韩愈奉命撰碑及推碑的过程。诗的开头以平叛战争的缘起;最后一

评分

书真的很好很好很好啊 你值得拥有

评分

书的内容不错,挺满意的

评分

内容深度不够啊,没有注释,感觉就像看无声视频一样

评分

古典重的风格,“句奇语重”四字,言简意赅,揭出韩碑用意之深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