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家史说:历史文物趣谈》主要内容包括:毛公鼎、甲骨趣谈、宋高宗的字、三老忌日碑、有趣的买地券、寒山寺钟与诗碑等。
作者简介
高伯雨,名秉荫,又名贞白,笔名林熙。出生于广东澄海。青年时期,曾游学日本,1926年游学欧洲,主修英国文学。回国后,曾在北平跟溥儒习画,随杨千里学篆刻,与当时的文化、学术、书画界名家接触密切。1937年后,高伯雨移居香港,靠卖文为生。因平生喜雨,故号伯雨,在报纸上开设的专栏和以后结集的随笔也多以听雨楼为名。他精通文学、历史、翻译,也喜欢绘画、金石、书法;文风生动活泼,又不乏从容气度,其笔下的掌故随笔,见解不俗。
目录
大盂鼎与大克鼎
毛公鼎
虢季子白盘
甲骨趣谈
三老忌日碑
王羲之的兰亭帖
苏东坡《寒食诗帖》真迹
宋高宗的字
三希堂法帖
唐宋入画的《萧翼赚兰亭图》
谈《八十七神仙卷》
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刻
有趣的买地券
寒山寺钟与诗碑
最古的版本书——石经
《永乐大典》的过去与现在
《四库全书》与七阁
范氏天一阁
《会试录》与《登科录》
赵飞燕玉印
李廷珪程君房方于鲁制墨
叶小鸾眉子砚
刻丝
嘉定竹刻
……
精彩书摘
我们明白了甲骨占卜的次序之后,我们会问,到底占什么事用甲,什么事用骨呢?据专家的研究,殷人对此没有分别,大概甲、骨是一齐并用的。据胡厚宣先生说:
其次则殷代卜用之骨与甲者究有若干,亦一至有兴味之问题。殷代北方多牛,牛以祭祖,其胛骨即为占卜之用。……至于龟则系南方所产而贡于殷者。……至于卜用之甲骨则已出土之十万片甲骨文,其甲与骨之百分比为七三与二七,即甲约73000片,骨约27000片。……故殷代卜用之龟,约在数万,卜用之牛,约有五六千头,或至少当在此数以上也(见胡氏的《甲骨学商史论丛》第二集下册)。
一九五四年七月十二日某新闻社报道,卜骨在河南安阳一带出土,这一带正是卜骨分布的区域,在发掘城子崖的报告中已有详细的说明,现在续有发见,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更大。至于卜用的龟甲的分布区域,多在淮河流域,卜骨则多在山东、河南甚至辽东一带。《后汉书》的《东夷传》有:“灼骨以卜,用决吉凶”,可见辽东的人也学了用骨卜的方法。李济在他的《城子崖》(1934年出版)序文里有说:
单就骨卜言,除了孕育殷商期中国最早期的朝代文化外,后来又东传至日本,北至通古斯及西伯利亚之海滨民族,历史期间的鞑靼民族,也浸染了这个习惯,以后西播,直到爱尔兰、摩洛哥一带。
……
前言/序言
大家史说:历史文物趣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读好书,读真正的好书,不容易。
评分
☆☆☆☆☆
也是翻过一下,还没细看
评分
☆☆☆☆☆
当然,典故还有一类是事典,事典的概念比较清晰,指由古代故事所构制的词语,如“刻舟求剑”、“完璧归赵”等等。
评分
☆☆☆☆☆
好书
评分
☆☆☆☆☆
经典名家之作,非常喜欢,正在学习之中!!
评分
☆☆☆☆☆
介绍了毛公鼎、甲骨趣谈、宋高宗的字、三老忌日碑、有趣的买地券、寒山寺钟与诗碑等。值得一读
评分
☆☆☆☆☆
文化典故,如牛郎织女等
评分
☆☆☆☆☆
很有用的书,绝对正版!
评分
☆☆☆☆☆
为了更方便读者学习与品鉴,本套丛帖在文字疏解、艺术赏评诸方面做了全新的尝试,使文字记载、释义的属性与书法艺术造型、审美的作用相辅相成,进一步拓展字帖的功能。同时,该丛帖精选底本,并充分利用现代高度发展的印刷技术,精心校核,原色印刷,几同真迹,这必将有益于临习者更准确地体会与欣赏,以获得学习的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