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基础(第2版)

现代煤化工基础(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瑞生 等 编
图书标签:
  • 煤化工
  • 现代煤化工
  • 化工基础
  • 能源化工
  • 煤化学
  • 化学工程
  • 工业化学
  • 精细化工
  • 能源
  • 化工工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33588
版次:2
商品编码:1095573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4-01
页数:217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现代煤化工基础(第2版)》可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能源化工、炼焦化工、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能源、工业燃气及煤炭综合利用科研与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生产、管理人员参阅。

内容简介

《现代煤化工基础(第2版)》按照当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在广泛吸取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现代煤化工基础(第2版)》共分为十章,即绪论、炼焦基础、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煤的气化、煤的间接液化、煤的直接液化、煤的热解及热解脱硫、新型煤化工技术、碳一化工主要产品、煤化工安全与环保。《现代煤化工基础(第2版)》简要讨论了上述几个方面的基本理论、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现状、市场前景等。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煤炭资源
1.2 煤化工发展
1.3 煤化工研究的基本内容及产业政策
1.3.1 煤化工研究的基本内容
1.3.2 煤化工产业政策
思考题
第2章 炼焦
2.1 概述
2.1.1 炼焦炉的发展
2.1.2 炼焦化学工业产品
2.2 焦炭的性质及其用途
2.2.1 物理性质
2.2.2 焦炭的反应性
2.2.3 焦炭的用途及其质量指标
2.3 炼焦用煤及其成焦理论
2.3.1 煤的组成
2.3.2 煤的黏结成焦
2.3.3 炼焦用煤及其结焦特性
2.3.4 配煤
2.4 炼焦炉
2.4.1 炭化室
2.4.2 燃烧室
2.4.3 蓄热室
2.4.4 斜道区
2.4.5 炉顶区
2.4.6 焦炉基础平台、烟道和烟囱
2.5 炼焦新工艺简介
2.5.1 配煤的预处理技术
2.5.2 型焦
思考题
第3章 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
3.1 概述
3.1.1 炼焦化学产品的产生、组成及产率
3.1.2 炼焦化学产品的用途
3.1.3 炼焦化学产品回收的方法
3.2 粗煤气的初步冷却和分离
3.2.1 粗煤气的初步冷却流程
3.2.2 对喷洒氨水的要求
3.2.3 煤气初冷方法与设备
3.2.4 焦油与氨水的分离
3.3 煤气的输送与净化
3.3.1 煤气的输送
3.3.2 煤气的净化
3.4 煤气中氨和吡啶的回收
3.4.1 氨的回收
3.4.2 粗轻吡啶的回收
3.5 粗苯的回收
3.5.1 概要
3.5.2 煤气的最终冷却和除萘
3.5.3 粗苯吸收
3.5.4 富油脱苯
3.6 焦油加工
3.6.1 概要
3.6.2 焦油脱水、脱盐
3.6.3 焦油蒸馏
3.6.4 焦油馏分加工
3.6.5 焦油加工利用进展
思考题
第4章 煤的气化
4.1 煤炭气化概述
4.2 煤炭气化原理
4.3 煤炭气化过程的主要工艺流程及类型
4.3.1 煤炭气化过程的主要工艺与流程
4.3.2 煤炭气化过程的气化类型
4.3.3 煤炭气化方法与气化炉
4.3.4 煤炭地下气化方法
4.3.5 气化炉的类型及性能特征
4.4 煤炭性质对气化的影响
4.4.1 煤的组成的影响
4.4.2 煤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4.4.3 煤的化学性质的影响
4.5 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
4.5.1 IGCC发电工艺
4.5.2 影响IGCC发电系统效率的因素
4.5.3 IGCC技术的特点
4.5.4 IGCC技术的现状
4.6 国内外煤气化发展的现状
4.7 市场前景及环境分析
思考题
第5章 煤的间接液化
5.1 煤间接液化与FT合成基本原理
5.1.1 FT合成反应
5.1.2 FT合成的基本工艺
5.2 几种间接液化的典型工艺
5.2.1 南非Sasol厂间接液化工艺
5.2.2 其他合成液体燃料工艺
5.3 FT合成过程的工艺参数
5.4 FT合成催化剂
5.5 FT合成反应器
5.6 间接液化的特点
5.7 国内外煤间接液化发展现状分析
思考题
第6章 煤的直接液化
6.1 煤直接液化的基本原理
6.1.1 煤的直接液化反应机理
6.1.2 煤直接液化的影响因素
6.2 煤直接液化的一般工艺过程
6.3 几种国内外典型的直接液化技术
6.3.1 德国IG和IGOL工艺
6.3.2 美国H�睠oal、CTSL和HTI工艺
6.3.3 美国EDS工艺和日本NEDOL工艺
6.3.4 煤油共炼工艺
6.3.5 中国神华煤液化项目工艺
6.4 煤直接液化催化剂
6.5 煤直接液化产物的特点
6.6 煤直接液化粗油提质加工
6.6.1 过滤
6.6.2 反溶剂法
6.6.3 超临界萃取脱灰
6.6.4 真空闪蒸
6.7 国内外煤直接液化发展现状
思考题
第7章 煤的热解及热解脱硫
7.1 煤热解概述
7.2 煤的热解工艺
7.3 煤热解产物分析
7.3.1 气态产物分析
7.3.2 半焦分析
7.4 煤热解动力学
7.5 煤热解脱硫
7.5.1 煤脱硫方法
7.5.2 煤中硫的存在形态
7.5.3 热解过程中硫的脱除进展
7.6 煤热解及热解脱硫的影响因素
7.7 煤热解脱硫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思考题
第8章 新型煤化工技术
8.1 煤制烯烃
8.1.1 煤制烯烃的工艺流程及基本原理
8.1.2 煤制烯烃催化剂及反应机理
8.1.3 MTO与MTP技术比较
8.1.4 MTO和MTP产物特点
8.1.5 MTO与MTP技术发展与应用情况
8.2 煤制乙二醇
8.2.1 乙二醇合成路线选择及应用介绍
8.2.2 煤制乙二醇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
8.2.3 煤制乙二醇的产品检验与经济效益分析
8.3 煤制天然气
8.3.1 煤制天然气反应原理与基本工艺流程
8.3.2 煤制天然气的应用情况
思考题
第9章 碳一化工主要产品
9.1 甲醇合成
9.1.1 合成原理
9.1.2 煤制甲醇工艺技术
9.1.3 两种重要的甲醇合成工艺——ICI工艺和Lurgi工艺
9.1.4 甲醇车用燃料应用
9.2 甲醇转汽油(MTG)
9.3 二甲醚生产
9.3.1 甲醇气相催化脱水工艺(二步法)
9.3.2 合成气直接合成二甲醚工艺(一步法)
9.3.3 二甲醚的应用
9.4 醋酸生产
9.4.1 合成原理
9.4.2 工艺流程
9.5 甲醛生产
9.5.1 甲醛的生产原理
9.5.2 甲醛生产的工艺条件
9.5.3 工艺流程
思考题
第10章 煤化工安全与环保
10.1 煤化工管理与安全生产技术
10.1.1 生产安全技术
10.1.2 安全生产管理
10.2 煤化工废水污染和治理
10.2.1 煤化工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10.2.2 煤化工废水的治理
10.3 煤化工废渣处理与利用
10.3.1 煤化工废渣的来源
10.3.2 煤化工废渣的处理与利用
10.4 煤化工烟尘污染和治理
10.4.1 煤化工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10.4.2 煤化工烟尘控制
10.4.3 煤化工气态污染物的处置
10.5 煤化工职业卫生设施与个人防护
10.5.1 煤化工职业卫生设施
10.5.2 煤化工个人防护用品
思考题

前言/序言

2006年我们编写了《煤化工基础》(第一版),被许多高校选作本科教材,并得到肯定,但在这五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感煤化工技术发展迅速,本书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今煤化工教学需求,于是我们在《煤化工基础》(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修订和补充的原则仍按照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同时兼顾在职培训以及高职教育,结合当今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广泛吸取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本书仍保持简明扼要、内容新颖的特点,以满足煤化工基础课程32~48个学时的要求。
本书以化学原理—工艺流程—应用现状为主线,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地介绍了现代煤化工基础,特别注重煤化工领域的新发展。本次修订,在第1章绪论中更新了煤炭资源数据,延伸了煤化工发展历史的描述,增加了煤化工产业政策。大幅度删减了第2章炼焦基础、第3章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的内容。强化了第4章煤气化的新内容,如气化原理和气化类型,Lurgi、Texaco、Shell、GSP气化方法和气化炉,地下气化方法等。补充了第5章煤的间接液化、第6章煤的直接液化的新知识和新成果。增加了第7章煤的热解及热解脱硫和第8章新型煤化工技术两章。煤的热解及热解脱硫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煤热解的基本概念、煤热解工艺、热解过程中硫的脱除以及热解脱硫的影响因素等。新型煤化工技术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煤制烯烃的工艺流程及基本原理、煤制烯烃催化剂及反应机理、MTO与MTP工艺技术比较、MTO与MTP技术发展与应用情况、煤制乙二醇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及应用、煤制天然气反应原理与基本工艺流程及应用等。细化了第9章碳一化工产品中甲醇的内容。完善了第10章煤化工安全与环保的有关内容。经过修订和补充我们感觉此书更具有现代和基础双重特色,因此,更名为现代煤化工基础。
全书共十章,第1章由胡瑞生和白雅琴共同编写,第2章、第3章由胡瑞生和李玉林编写;第4章、第5章、第6章、第8章由胡瑞生编写,第9章由白雅琴编写,第7章、第10章由内蒙古大学刘粉荣编写,全书由内蒙古大学胡瑞生统稿。
本书可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工、煤化工、应用化学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煤化工生产、城市煤气和工业燃气生产及煤炭综合利用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参阅。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同时还得到了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苏海全院长及其他领导、教师和学生的支持与帮助,研究生付蕊、李春、秦丽婷、谢丽丽、其其格、王欣、李雪、丁冉冉、卢天竹、宋丽峰、陈思也参与了本书的修订工作,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现代煤化工技术大多尚处于示范阶段以及技术保密等原因,加之作者水平与时间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胡瑞生
2012年1月
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在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大力发展煤化工技术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及化学工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国家已经将煤化工的研发及产业化列为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是未来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国内化工、电力、煤炭等行业也纷纷进行这些技术领域的应用、示范,已经形成了对这些技术的巨大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内很多高校的相关专业纷纷开设煤化工方面的选修课程,我们也在化工、应用化学等本科专业开设了煤化工基础2学分课程。
近年来国内简明扼要地介绍煤化工基础知识的本科教材相对较少,特别是包含煤化工研究最新发展的基础教材更为少见。本书就是在广泛汲取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着简明扼要、力求新颖的原则编写而成。全书共分8章,即绪论、炼焦、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煤的气化、煤的直接液化、煤的间接液化、碳一化工主要产品、煤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书中主要讲述了上述几个方面的基本理论、原理、特点、典型生产工艺过程及其操作条件以及近年来国内外的发展历史、现状、市场前景等。其中第1章由胡瑞生和李玉林共同编写;第2章、第3章和第8章由李玉林编写;其余章节由胡瑞生和白雅琴编写;全书由胡瑞生教授主审并统稿。
本书可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工、煤化工、炼焦化工、应用化工技术、应用化学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城市煤气和工业燃气生产及煤炭综合利用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参阅。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相关中文专著和资料,同时我们的科研合作同事美国匹兹堡大学煤化工专家张玉龙博士也提供了较多的外文资料,在此谨向其作者表示感谢,同时还要感谢为本书提供大量技术资料的企业和老师、同学以及在出版过程中给予热情支持和帮助的单位和同志。另外在本书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苏海全院长及其他领导、教师和学生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也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对迄今为止的大量资料做了深入广泛的调研与分析,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按化学原理一工艺流程一发展现状这一主线简明扼要地进行了介绍,这正是本书特色所在。但由于煤化工技术应用尚未形成较大规模以及技术保密等原因,加之作者水平与时间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胡瑞生
2006年5月
《现代煤化工基础(第2版)》图书简介 本书作为一本面向煤化工领域专业人士、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的权威性教材和参考书,系统深入地阐述了现代煤化工的核心技术、理论基础、工艺流程、装备设计、经济性评价以及环境影响等关键内容。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系统、前沿的煤化工知识体系,以适应当前能源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对煤化工提出的新要求。 核心内容概览: 1. 煤炭化学基础与特性分析: 详细介绍煤的组成、结构、化学性质及其对煤化工过程的影响。 涵盖煤的热解、气化、液化等基本反应机理,以及影响反应的关键因素(如温度、压力、催化剂、气氛等)。 深入探讨煤的物理化学性质测试方法与数据解读,为工艺设计提供依据。 分析不同类型煤(如烟煤、褐煤、无烟煤)在煤化工应用中的特性差异与适用性。 2. 煤气化技术: 全面梳理了目前主流的煤气化技术,包括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加压气化、移动床气化等。 详细阐述了气化炉的设计原理、操作要点、物料平衡与能量平衡计算。 重点介绍了气化过程中的关键化学反应,如碳的氧化、水蒸气转化、甲烷化等。 分析了气化过程中副产物的生成与处理,如焦油、酚类、氨等。 探讨了气化技术在合成气制备中的作用,如制备合成氨、甲醇、烯烃等。 3. 煤液化技术: 介绍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路线。 详细阐述了不同液化方法(如加氢液化、费托合成等)的工艺流程、反应条件、催化剂选择与性能。 分析了煤液化产物的组成与性质,以及后续的分馏、提质等二次加工过程。 探讨了煤液化技术在生产清洁燃料油、高附加值化学品方面的应用潜力。 4. 合成气转化与利用: 深入讲解合成气(CO+H2)在现代煤化工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其制备方法(主要为煤气化)。 系统介绍合成气的主要转化技术,包括: 合成氨工艺: 详细介绍氨合成反应原理、催化剂、工艺流程及配套的净化、压缩、合成过程。 甲醇合成工艺: 阐述甲醇合成机理、催化剂、反应器类型、分离提纯技术。 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FTS): 详细介绍费托合成的基本原理、催化剂体系(铁基、钴基等)、反应器形式(固定床、流化床、浆态床等)以及产品分布与调控。 烯烃制备技术: 重点介绍甲醇制烯烃(MTO)、甲醇制丙烯(MTP)等先进工艺,分析其催化剂、反应器设计与工艺条件。 其他合成气转化: 简要介绍合成气制备二甲醚(DME)、醋酸、高醇等。 5. 煤化工过程的工程设计与装备: 提供煤化工装置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流程。 详细介绍关键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如气化炉、变换反应器、合成反应器、分离塔、压缩机等。 探讨了材料选择、腐蚀控制、安全设计等在煤化工工程中的重要性。 介绍过程控制与优化技术,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6. 煤化工的经济性与环境可持续性: 分析煤化工项目的经济性评价指标与方法,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产品回收率、市场定价等。 深入探讨煤化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如废水、废气(SOx, NOx, CO2等)、固体废弃物(灰渣、飞灰等)的处理与处置。 详细介绍清洁煤技术(Clean Coal Technologies, CCTs)在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应用。 重点关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在现代煤化工中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讨论煤化工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与绿色发展战略。 7. 现代煤化工的前沿发展与展望: 介绍煤化工领域最新的技术进展,如高效催化剂开发、新型反应器设计、智能化控制系统等。 展望煤化工在能源结构优化、化工原料替代、碳减排等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 讨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新能源技术耦合发展的可能性。 本书采用清晰的逻辑结构,配合丰富的图表、数据和案例分析,力求将复杂的煤化工理论与实践生动地呈现给读者。每章节都围绕核心技术展开,理论分析深入浅出,工程实例贴近实际,兼具学术性和实用性。对于希望深入了解或从事煤化工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而言,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用户评价

评分

《现代煤化工基础(第2版)》在对煤化工安全生产的管理方面,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书中详细阐述了煤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易燃易爆物质的管理、高压设备的运行维护、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与防护等方面的介绍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引用一些典型的安全事故案例,警示读者忽视安全的潜在危害。书中还介绍了现代煤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先进理念和实践,例如,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应急预案等。我了解到,安全生产是煤化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必须始终放在首位。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的支持。只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煤化工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

评分

《现代煤化工基础(第2版)》在论述煤化工的环保问题时,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科学精神。书中并没有回避煤化工在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的挑战,而是直面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煤化工“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处理的技术和管理。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煤化工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原则,以及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我还了解到,煤化工废气中的SO2、NOx等污染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脱除,而煤化工废渣的资源化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作者在论述这些内容时,引用了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和案例研究,使得分析更加客观和具有说服力。书中还探讨了煤化工产业的生命周期评估(LCA),从原料开采到产品消费,全面评估其环境影响。这种全面的视角,让我认识到煤化工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对环境影响的深入理解和有效控制之上。这本书让我对煤化工的绿色化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相信,通过科技创新和严格管理,煤化工完全可以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生产。

评分

这本书对于煤化工的经济性分析,也做得非常到位。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于技术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煤化工项目的投资、运营成本以及市场前景。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煤化工项目经济可行性评价的章节印象深刻。书中详细介绍了多种经济评价指标,例如,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投资回收期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作者还对不同煤化工技术路线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影响项目经济性的关键因素,例如,煤炭价格、产品价格、技术成熟度等。这让我了解到,煤化工项目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技术,更取决于精密的经济分析和市场判断。书中还探讨了煤化工产业政策对项目经济性的影响,例如,国家补贴、税收优惠等。这些信息对于理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环境非常重要。我从中得知,煤化工项目投资巨大,风险也相对较高,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这本书让我对煤化工产业的商业运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最近偶然翻到一本《现代煤化工基础(第2版)》,实在是被书中严谨的逻辑和详实的案例深深吸引。虽然我并非煤化工领域的专业研究者,但这本书却以一种极其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复杂的概念娓娓道来。例如,书中对于煤炭气化过程的介绍,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化学反应式,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气化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并辅以大量的图表和实际案例,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窥见其中精妙。特别是关于合成气净化技术的部分,作者详细阐述了湿法脱硫、干法脱硫、CO脱除以及CO2捕集等关键环节,并对比了各种技术的能耗、效率和环保性,这对于理解煤化工产业链的绿色发展至关重要。书中的数据引用也非常严谨,很多都来源于最新的行业报告和研究成果,这使得内容具有很高的时效性和参考价值。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技术细节时,都会追溯到其背后的物理化学原理,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操作层面。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极大地帮助我构建起了一个对现代煤化工完整的知识体系。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照书中的图示反复琢磨,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煤化工装置之中,感受着化学反应的奇妙变化。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煤化工并非仅仅是简单的能源转化,而是一门集化学、工程、经济、环保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发展前景与国家能源战略紧密相连。

评分

在阅读《现代煤化工基础(第2版)》的过程中,我被其中对煤化工历史演进的梳理深深打动。作者并没有急于切入现代技术,而是花了不少篇幅回顾了煤化工从萌芽到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从早期简单的煤焦油提炼,到后来合成氨、合成甲醇等基础化工产品的实现,每一步都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对煤化工技术变革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例如,石油危机如何推动了煤制烯烃等技术的研发,环保压力又如何促使企业寻求更清洁的生产方式。这种历史的视角,让我在理解现代技术时,多了一层纵深感。我了解到,许多看似理所当然的煤化工工艺,其实都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克服了无数的技术难题。书中关于煤气化技术从固定床到流化床再到气流床的演变,以及每一种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都写得非常生动。此外,作者还探讨了煤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影响。读完这部分,我才真正明白,现代煤化工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深厚历史积淀之上,是不断适应时代需求而发展壮大的产物。这种宏观的视野,让我对煤化工这个产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更加敬佩那些为之付出努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

评分

这本书的案例分析部分堪称是学术研究与工程实践的完美结合。作者在阐述各种煤化工技术时,总是会引用大量的实际项目数据和工程经验,这使得理论知识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图表,而是有了鲜活的生命力。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煤制天然气(SNG)技术的案例分析,其中详细描述了不同SNG工艺路线的优缺点,以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情况。作者还对SNG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进行了深入评估,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例如,书中分析了一个具体的SNG项目,从原料煤的特性、工艺选择、设备配置,到运营成本、产品销售,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让我仿佛亲临项目现场,感受到了煤化工项目建设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此外,书中还涉及了煤化工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案例,这对于当下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而言,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作者通过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煤化工产生的废水、废渣等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实现循环经济。这些案例让我看到了煤化工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也让我对未来的煤化工技术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

对于非专业读者而言,《现代煤化工基础(第2版)》在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之间取得了令人赞叹的平衡。书中的一些章节,例如关于煤种鉴别、煤质分析的理论基础,虽然涉及到一些基础的化学和物理概念,但作者的讲解清晰易懂,配以大量的图例和实验步骤,使得即便是对化学知识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煤种的结构、性质以及它们在不同煤化工过程中的反应特性的分析。例如,书中对比了烟煤、褐煤、无烟煤在气化、液化过程中的差异,以及如何根据煤种选择最优的工艺路线。这种从基础出发的严谨态度,让我对煤化工的认知更加扎实。书中还涉及了煤化工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例如,气化炉、合成塔、分离器等关键设备的结构和工作方式。虽然不是详细的工程手册,但对于理解整个工艺流程的运行至关重要。作者善于用类比和形象化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工程概念,让我这个文科生也能轻松理解。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耐心地引导着读者一步步走进煤化工的世界。

评分

《现代煤化工基础(第2版)》在对煤化工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方面,展现出了前瞻性的眼光。书中并没有止步于对现有技术的介绍,而是积极探讨了煤化工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煤基氢能、煤基碳捕集与利用(CCU)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分析感到兴奋。作者详细阐述了这些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挑战以及潜在的应用领域,并对它们的未来发展潜力进行了预测。例如,书中讨论了如何利用煤炭作为制氢的原料,以及如何将捕集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或燃料。这种对前沿技术的关注,让我认识到煤化工并非一个停滞不前的产业,而是在不断创新和变革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书中还提到了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模式,例如,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来驱动煤化工过程,以降低其碳排放。这种跨领域的融合,为煤化工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读完这部分,我感觉煤化工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它将不仅仅是能源的提供者,更将成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重要来源。

评分

《现代煤化工基础(第2版)》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对煤化工产品链的全面描绘。书中不仅关注了煤制合成气、甲醇、烯烃等大宗产品,还深入探讨了煤化工的下游衍生物,例如煤制聚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醋酸等。作者通过详细的工艺流程图和物料衡算,清晰地展示了从煤炭到最终产品的转化过程。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煤制烯烃技术(MTO/MTP)的介绍非常感兴趣。书中详细对比了不同MTO/MTP催化剂的性能,以及反应器类型对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同时,作者还分析了煤制烯烃在经济性和环保性方面的优势和挑战。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对煤化工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了解到,煤化工不再局限于生产基础化工原料,而是能够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出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书中的案例研究也很有启发性,例如,介绍了一些大型煤化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情况,分析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策略和经验。这让我明白,煤化工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复杂的市场和管理问题。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张巨大的产业地图,将煤化工的各个环节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对整个产业的运作有了清晰的认知。

评分

整本书读下来,我最深的感受是《现代煤化工基础(第2版)》是一本集理论深度、实践指导和前瞻性思考于一体的优秀著作。作者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撑,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实践。书中对煤化工技术、产品链、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全面覆盖,使得它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从业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梳理庞杂信息时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使得整本书读起来顺畅而引人入胜。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和 insights。这本书不仅让我对现代煤化工有了系统的了解,更激发了我对这个产业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它让我看到,煤化工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化工产业,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等方面,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煤化工完全有能力应对未来的挑战,并为社会贡献更多的价值。

评分

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入选。一直想买这书,又觉得对它了解太少,买了这本书,非常好,喜欢作者的感慨,不光是看历史或者史诗书,这样的感觉是好,就是书中的字太小了点,不利于保护视力!等了我2个星期,快递送到了传达室也不来个电话,自己打京东客服查到的。书是正版。京东商城图书频道提供丰富的图书产品,种类包括小说、文学、传记、艺术、少儿、经济、管理、生活等图书的网上销售,为您提供最佳的购书体验。网购上京东,省钱又放心!在网上购物,动辄就要十多元的运费,往往是令许多网购消费者和商家踌躇于网购及销售的成本。这是一个太摔的举动了,支持京东。这本书什么都好,就是印刷的油墨味太重,影响阅读。我已经开始看了这本书,很简单真的很简单,清爽,它用最简单也是最肯定的语气告诉了我必须马上简单和让自己的生活因为简单变得轻松的方法,我按照它说的正在努力付诸行动,发现自己真的轻松了,然而不成。清醒始终觊觎在近旁,我时时感觉它冷冰冰的影子。那是我自己的影子。奇怪,我一面昏昏欲睡一面暗忖。我身处自己影子的內侧。我在那迟钝而无感觉的冥暗中行走、进餐、与人交谈。不可思议的是,周围的人都不曾察觉我被放置在这种奇异状态中。那一个月里我瘦了六公斤。可尽管如此,家人和朋友居然都没有察觉这种异变,没有察觉我始终活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之中。 是的,我名副其实地生活在睡眠中。在我的周遭,在我的内部,一切东西都凝滞而沉重,阴沉而混浊。就连自己生存于这个世界的状态,都像是不牢靠的幻觉。似乎只要刮起一阵强风,我的肉体就将被吹到世界尽头,吹到天涯海角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土地。而我的肉体将在那里与我的意识永远分离。所以我很想牢牢抓住某样东西。然而纵目四望,周边却看不到一样可以抓牢的事物。白日里,我时常浑浑噩噩,仿佛大脑蒙着一层薄膜,无法辨清事物的正确距离、质量和触感。而且每隔一定的间歇,柔软的缺漏便如同弛缓的波浪涌流而至。坐在电车的座椅上、教室的课桌前,抑或晚餐的席位上,不知不觉间我便会朦胧入睡。意识曾几何时游离我的肉体而去。世界无声地摇颤,将形形色色的东西抖落在地。铅笔、手提袋和餐叉发出声响掉落在地板上。我很想猛然伏在那里,沉沉睡去.我知道自己不会成为真正意义的商人老板生意人之类的,但是我也必须有合理的方法和对未来的规划和好习惯才可以让自己能够更好的,让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为自己的职业,能陪我到老,也能因为分享兴趣爱好结识更多同爱好的人相伴到老,简单到老,为了更好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和不放弃 两个女孩的气质犹如热带雨林般纯朴清新,散发的活力如雨林般鲜碧蓬勃,她们的生活已完全与雨林融为一体,原生态的美丽显现在书里的每一页,心生向往。我想这是值的推荐的好书中的好书吧,京东配送也不错!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

评分

11111111111111111

评分

评分

书的质量和物流速度都不错

评分

这本书错误较多,内容方面也不行

评分

煤化工入行,必须看的知识。

评分

以前买过第一版~买来二版看看!

评分

专业书籍还蛮多的,知识水平都一般

评分

徐贤军,魏惠茹的书写的不错,对买者的用处比较大,计算机基础与实训教材系列中文版2003实用教程是朋友推荐的,值得一读,京东商城的配送速度也很快,头天上午订购,第二天就送达了,快递的服务态度也不错,都和快递人员搞的很熟了,每次来都非常热情.读书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不能丢下了,电脑看书是替代不了纸质书籍的.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一本书多读几次,1.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就是将数据转换为信息的过程,它包括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传播、检索、分类、加工或计算、打印和输出等操作。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表达形式,可由人工或自动化装置进行处理,数据经过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之后,便成为信息。数据处理的基本目的是从大量的、可能是杂乱无章的、难以理解的数据中抽取并推导出对于某些特定的人们来说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数据处理是系统工程和自动控制的基本环节。数据处理贯穿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数据与信息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在计算机内部,所有的信息均采用0和1进行编码。在数据库技术中,数据的含义不仅包括数字,还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图像、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数据,分别表示不同类型的信息。信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特征、运动形态以及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等多种因素的抽象反映。在信息社会,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重要资源,与能源、物质并称为人类社会活动的3人要素。。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看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书在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知识。一个家庭没有书,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可想而知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像一束阳光,一扇风景。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情趣,而且,使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我们通过读书丰富知识,增长见识,让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在书中我们可以学习许多小窍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小难点。几百上千年前的古人已经知道了读书的好处,有许多热爱读书的故事都流传至今,其中王羲之的故事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相传。一天中午,王羲之正在读书,书童送来馍馍和蒜泥,他因为看书入了迷,竟拿着一块馍沾了墨汁就往嘴里送,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还说今天的蒜泥真香啊!通过这个故事,我深深体会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前人能做到读书废寝忘食的地步,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