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配合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宣贯、培训、实施以及监督工作的开展,全面系统地介绍该标准的编制情况和技术要点,帮助工程建设管理和技术人员准确和深入把握规范的有关内容,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该规范编制组的有关专家,编写了《住宅设计规范实施指南》。全书共分为4章,第一章对《住宅设计规范》的编制概况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对规范条文的实施要点分条进行解读。第三章为专题论述,包括26个专题,对一些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门论述。第四章为规范征求意见处理的汇总,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规范的相关规定及出发点。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编著的《住宅设计规范实施指南》是全面开展《住宅设计规范》培训工作的指定辅导材料,也可作为住宅建设的各参与方、住宅管理者和使用者理解、掌握规范的参考资料。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编制概况
第二章 条文实施要点
前言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5 套内空间
6 共用部分
7 室内环境
8 建筑设备
第三章 专题论述
专题1 关于《住宅设计规范》与《住宅建筑规范》两本规范差异与协调的分析
专题2 《住宅设计规范》与《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关系
专题3 关于“住宅”一词的定义
专题4 介绍几种典型公寓的设计特点
专题5 关于地下室及半地下室术语条文的论证
专题6 对增加“太阳能热水器”条文的论证意见
专题7 关于技术经济指标计算的论证
专题8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实例
专题9 关于套型低限面积指标的确定
专题10 适应国家住宅建设形势发展,确定新的套型面积标准
专题11 关于住宅厨房和卫生问门通风面积的论证
专题12 住宅设置凸窗有关分析
专题13 关于凸窗窗台安全防护问题的探讨
专题14 关于十二层及以上电梯间设置连廊的论证
专题15 关于住宅配置可容纳担架电梯的论证
专题16 关于坡地住宅建筑设计中的问题
专题17 住宅信报箱的设置应满足投取两便的要求
专题18 关于附建公共用房的专题论证
专题19 关于住宅设计与日照的论证
专题20 日照计算与套型设计的关系
专题21 华南沿海地区住宅防泛潮措施的研究
专题22 住宅集中采暖系统的节能设计要点
专题23 关于住宅厨房通风设计
专题24 关于住宅分体式空气调节器室外机的设置
专题25 关于住宅用电负荷的分析
专题26 关于阳台与窗台防护栏杆的高度
第四章 征求意见处理
精彩书摘
2套内使用面积应等于套内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之和;
3套型阳台面积应等于套内各阳台的面积之和;阳台的面积均应按其结构底板投影净面积的一半计算;
4套型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套内使用面积、相应的建筑面积和套型阳台面积之和;
5住宅楼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全楼各套型总建筑面积之和。
【要点说明】
原规范的“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和“套内使用面积”两项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受到广大设计人员的普遍认同,本次修订未作修改。
本次修订取消了原规范中“住宅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这项指标。该指标过去主要用于方案设计阶段的指标比较,其结果与工程设计实践中以栋为单位计算建筑面积存在一定误差。因此,本次不再继续使用。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之中有关阳台面积计算方法,对原规范中套型阳台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改,明确规定其计算方法为:无论阳台为凹阳台、凸阳台、封闭阳台和不封闭阳台均按其结构底板投影净面积一半计算。
套型总建筑面积:
本次修订明确了套型总建筑面积的构成要素是套内使用面积、相应的建筑面积和套型阳台面积,保证了住宅楼总建筑面积与全楼各套型总建筑面积之和不会产生数值偏差。“套型总建筑面积”不同于原规范中的“套型建筑面积“指标,原规范中“套型建筑面积”反映的是标准层各种要素的计算结果;本次修订的“套型总建筑面积”反映的是整栋楼各种要素的计算结果。
住宅楼总建筑面积:
本次修订增加了“住宅楼总建筑面积”这项指标,便于施工图报审阶段与规划设计阶段经济指标的比较和数值的统一。
住宅楼总建筑面积指标建立了楼面积与套面积的关系,可计算、可测量,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一致,利于与规划指标的统一。
虽然计算公式表达为:住宅楼总建筑面积一全楼各套型总建筑面积之和,但实际计算中可先计算住宅楼建筑面积,后求各套型总建筑面积。4.0.3套内使用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套内使用面积应包括卧室、起居室(厅)、餐厅、厨房、卫生间、过厅、过道、贮藏室、壁柜等使用面积的总和;
2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应按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人套内使用面积;
3烟囱、通风道、管井等均不应计入套内使用面积;
4套内使用面积应按结构墙体表面尺寸计算;有复合保温层时,应按复合保温层表面尺寸计算。
……
前言/序言
《住宅设计规范》实施指南,顾名思义,并非一本阐述住宅设计基础理论或美学风格的著作,它更像是一份深入基层、直击实践的“操作手册”和“问题解决库”。本书旨在填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为广大住宅设计从业者、建设单位、监理人员乃至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一套系统、清晰、可操作的实施路径,确保国家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在实际工程中得到精准、有效的落地。 全书的基调是严谨务实,语言风格力求通俗易懂,避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聚焦于“如何做”和“为什么这么做”。作者深谙设计、施工、审批各个环节的痛点,因此,书中内容的组织编排,紧密围绕着《住宅设计规范》的每一个重要章节和条文展开,层层剥离,直至具体的操作要点。 第一部分:规范理解与关键要点解析 这部分是全书的基石。不同于直接摘录规范条文,《住宅设计规范》实施指南将重点放在对规范条文背后的意图、适用范围以及与现有设计习惯或常见误区的对比解读上。例如,在阐述“建筑尺寸与空间”章节时,不会仅仅罗列各种尺寸要求,而是会分析这些尺寸背后的使用者需求、人体工程学原理,以及在不同户型、不同功能空间(如厨房、卫生间、卧室、储藏空间)中的具体应用考量。会深入探讨一些容易被忽略但至关重要的细节,比如不同尺寸的家具在预留空间时的适配性,或者在狭小空间内实现高效利用的策略。 在“结构安全与耐久性”方面,本书会详细解析规范中关于承重墙、梁、板、柱等关键构件的构造要求,但重点不在于复杂的结构计算,而在于设计阶段如何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材料选择以及构造措施,来满足规范要求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例如,会分析混凝土配比、钢筋锚固、防水层构造等具体做法,并指出在实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及其预防方法。 “保温隔热与节能”是当前住宅建设的重中之重,本书会深入剖析规范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门窗气密性、采光与通风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它会提供一系列可供参考的设计节点图,详细说明保温材料的选择、粘贴方式、缝隙处理等关键技术细节,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如何通过优化建筑形态、合理设置遮阳等方式,实现建筑的节能目标。 第二部分:设计图纸深化与落地执行 这是本书最具实践指导意义的部分。作者会从设计图纸的绘制和表达角度,对《住宅设计规范》中的各项要求进行细化。书中会提供大量不同图纸类型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 总平面图与日照分析图的深度解读: 如何在总平面图中准确表达建筑朝向、日照间距、绿化率等要素,并结合日照分析软件的应用,解释如何通过调整建筑布局来满足日照规范要求。 户型设计中的关键节点: 针对常见的户型病,如采光不足、通风不畅、动静分区不合理等,本书会提供针对性的设计手法和图纸表达要点。例如,在表现户型通风时,会详细标注进、排风口的尺寸、位置及开启方式;在表现采光时,会重点标注窗户开启扇的比例、采光系数的计算依据等。 构造节点图的精细化: 针对墙体保温、屋面防水、楼地面隔声、门窗安装等关键构造节点,本书会提供详细、标准化的施工图节点示例,标注材料规格、连接方式、施工工艺等,指导设计师如何将规范要求转化为清晰可执行的图纸信息。 材料选用与说明的规范化: 指导设计师如何在设计说明中准确、规范地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建筑材料,并详细说明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用部位、施工要求等。 这部分内容还会涉及如何将规范条文转化为施工图的表达语言,例如,如何通过图例、标注、文字说明等多种方式,确保施工单位能够准确理解设计意图,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第三部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验收要点 《住宅设计规范》的生命力在于落地,因此,本书在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环节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作者会梳理出《住宅设计规范》在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偏差和质量问题的环节,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工序的质量检查点: 针对主体结构施工、外墙保温施工、门窗安装、防水工程等关键工序,本书会列出详细的检查要点和验收标准,指导施工和监理人员如何进行过程控制。例如,在检查外墙保温时,会强调基层墙面的平整度、保温板的粘贴牢固性、网格布的铺贴方式、抹面砂浆的厚度等。 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常见的设计缺陷和施工错误,并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纠偏方法。例如,分析楼板开裂的原因,并给出针对性的施工建议;探讨阳台防水渗漏的常见原因,并指导如何进行正确的防水处理。 验收标准与方法的详细说明: 详细解读《住宅设计规范》中关于各项工程的验收标准,并提供直观易懂的验收方法。例如,在验收门窗的气密性时,会介绍如何使用风速仪进行测试;在验收隔声性能时,会说明如何进行现场抽检。 相关方协同与沟通: 强调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调,是确保规范有效实施的关键。本书会就如何通过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现场协调会等多种方式,来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 第四部分:政策解读与案例分析 为了更全面地服务读者,《住宅设计规范》实施指南还会包含对相关政策法规的解读,以及对典型工程案例的分析。 政策法规的关联性: 简要梳理《住宅设计规范》与《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联系,帮助读者理解规范的法律地位和重要性。 典型案例研究: 精选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住宅项目,深入剖析其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如何贯彻《住宅设计规范》的理念和要求。通过“成功经验”和“反思教训”,让读者从实践中获得更直观的理解。例如,会选取一个获得绿色建筑认证的住宅项目,详细介绍其在节能、环保、健康等方面的设计亮点,并说明这些亮点是如何契合《住宅设计规范》的。 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收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关于《住宅设计规范》实施的常见疑问,并给出清晰、权威的解答。这部分内容将是本书最具“实用价值”的板块之一,能够直接帮助读者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 总而言之,《住宅设计规范》实施指南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接地气”的实践指南。它旨在通过对规范条文的深入解读、对设计图纸的细致引导、对施工过程的严格管控,以及对典型案例的生动剖析,帮助所有参与住宅建设的从业者,将抽象的规范条文转化为切实可见的建筑品质,最终实现为人民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健康的居住环境的目标。本书的读者群体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建筑设计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施工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房地产开发商的项目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的政府监管部门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