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4100-2015 陶瓷砖 | |
| 【标准编号】 | GB/T 4100-2015 |
| 【标准名称】 | 陶瓷砖 |
| 【英文名称】 | Ceramic tiles |
| 【出版单位】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中标分类】 | > > |
| 【ICS 分类】 | 91.100.25 |
| 【代替标准】 | |
| 【发布部门】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 【归口单位】 | 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起草单位】 | 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宏陶陶瓷有限公司、广东兴辉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等 |
| 【计划编号】 | 20101943-T-609 |
| 【发布日期】 | 2015年5月15日 |
| 【实施日期】 | 2015年12月1日 |
| 【标准定价】 | 39.00 元 |
| 内容简介 | |
| 本标准规定了陶瓷砖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性能、抽样和接收条件、要求和试验方法、标记和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由干压或挤压成型的陶瓷砖。 本标准不适用于陶瓷配件砖。 |
对于《GB/T 4100-2015 陶瓷砖》这本书,我只能用“相见恨晚”来形容。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房地产开发行业的从业者,我深知材料质量对于建筑项目的重要性。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空间,而陶瓷砖作为重要的建筑装饰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整体品质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这本书以其严谨的科学性和全面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客观、统一的评估标准。例如,书中关于“吸水率”的测试方法和判定标准,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评估瓷砖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这一点对于我们开发商来说,意味着能够更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减少后期可能出现的投诉和维修问题。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耐磨性”的详细分类。它让我们能够根据项目的定位和目标客户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耐磨等级。无论是高端住宅还是商业地产,我们都能从中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确保产品的性能能够满足甚至超越客户的期望。 此外,书中对“尺寸精度”和“表面平整度”的严格要求,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这些看似细微的指标,却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施工效率和最终的视觉效果。通过遵循这些标准,我们能够保证项目的工程质量,提升整体的美观度。 这本书还包含了对“抗冻性”和“抗釉裂性”等方面的深入探讨。这些对于我们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进行项目开发至关重要。它帮助我们规避了因材料选择不当而可能带来的风险,确保项目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而言之,《GB/T 4100-2015 陶瓷砖》这本书,为我们房地产开发行业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质量保障体系。它帮助我们更加专业、更加科学地进行陶瓷砖的选择和应用,从而提升了项目的整体竞争力,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评分作为一名建材行业的销售人员,我认为《GB/T 4100-2015 陶瓷砖》这本书对我来说,无疑是提升专业知识和销售技巧的重要工具。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向客户介绍各种陶瓷砖产品,而客户的需求多种多样,对产品的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果我能充分理解这本书中的内容,就能更准确地把握客户的需求,并提供更专业的解决方案。 书中关于“热膨胀系数”和“热震性”的描述,让我了解到陶瓷砖在温度变化下的稳定性。这一点对于地暖系统或者一些温差较大的地区尤为重要。我能理解为何某些瓷砖在经历剧烈温差变化后会出现开裂或变形,并能据此向客户解释,为何推荐某款特定性能的瓷砖。 另外,书中关于“表面耐污染性”和“耐化学品性”的介绍,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陶瓷砖在厨房、卫生间等区域的实际表现。我知道了不同等级的耐污性和耐化学品性,意味着在面对油污、酱料、清洁剂等腐蚀性物质时,瓷砖的表现会有何不同。这让我可以更自信地向客户推荐适合他们生活习惯和空间需求的瓷砖。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表面耐磨性”的详细分类和解释。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提及“耐磨”,而是提供了更精细的分级,并说明了不同等级适用于何种场所。例如,我知道了对于人流量大的商业空间,需要更高等级的耐磨性,而对于相对私密的卧室,则可以适当选择其他性能更侧重的瓷砖。 这本书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辨别市面上产品的优劣。在面对各种宣传语时,我不再盲从,而是能够结合书中的标准,进行理性分析,从而更有效地为客户解答疑虑,建立信任。总而言之,这本《GB/T 4100-2015 陶瓷砖》不仅是我的专业知识库,更是我服务客户、提升业绩的有力助手。
评分当我第一次接触到《GB/T 4100-2015 陶瓷砖》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以为这只是一本枯燥的行业标准。然而,当我深入阅读之后,我发现它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部“陶瓷砖的科普读物”,以一种非常清晰且易于理解的方式,揭示了陶瓷砖的内在奥秘。 书中关于“耐磨性”的讲解,让我第一次明白,原来瓷砖的耐磨等级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根据实际的使用场景来选择。例如,对于厨房和卫生间这些经常会接触到油污和水的区域,除了耐磨性,还需要关注其抗污性和防滑性。而对于卧室这样相对温和的环境,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更具装饰性的瓷砖。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抗化学品性”的细致描述。我曾因为使用了不当的清洁剂而损坏过瓷砖表面,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不同的化学物质对瓷砖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它清楚地列出了不同等级的抗化学品性,以及对应的应用场景,这让我以后在选择和清洁瓷砖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书中关于“吸水率”的解释,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了解到,低吸水率的瓷砖在潮湿环境中不易变形,更耐用。这对于我经常需要应对潮湿气候的地区来说,是选择瓷砖的重要考量因素。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这个指标,来判断一款瓷砖是否适合我的居住环境。 这本书还对“尺寸偏差”和“表面平整度”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我之前从未在意过这些细节,但阅读后才发现,它们对于最终的铺贴效果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明白,精密的尺寸和良好的平整度,不仅能够保证铺贴的美观,还能减少施工的难度,节省时间和成本。 总而言之,《GB/T 4100-2015 陶瓷砖》这本书,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了陶瓷砖的专业知识,让我从一个门外汉,逐渐变成了一个能够理性分析和选择陶瓷砖的消费者。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美,不仅仅在于表面,更在于其内在的品质和性能。
评分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我发现《GB/T 4100-2015 陶瓷砖》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我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设计方案,而材料的选择是其中的核心环节。陶瓷砖作为室内装修中最常用的地面和墙面材料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体空间的实用性和美观度。 这本书将陶瓷砖的性能标准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归纳,包括但不限于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尺寸稳定性以及表面质量等。例如,关于抗冻性这一项,我了解到不同等级的陶瓷砖在严寒环境下表现出的耐久性差异,这对于一些北方地区的项目来说,是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书中对不同抗冻等级的划分和测试方法,为我提供了明确的选择依据,确保我为客户推荐的材料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在设计中,我经常需要考虑材料的耐污性和易清洁性,尤其是在厨房和卫生间等功能性空间。这本书中关于抗污等级的详细说明,以及其与日常清洁的关联性,让我能够更准确地为客户解释不同瓷砖在维护上的优劣势。我不再仅仅依赖于厂商的宣传,而是能够基于国家标准,给出更具说服力的建议。 此外,书中对釉面砖和通体砖的性能差异也做了清晰的界定。我了解到,这两种砖材在吸水率、耐磨性、甚至在破损后的视觉效果上都有显著不同。这帮助我在设计不同风格和功能区域的室内空间时,能够更精准地选择最适合的砖材类型,例如在注重整体感和耐磨性的公共区域,通体砖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这本书还包含了对尺寸精度和直线度的要求,这对于实现平整、美观的铺贴效果至关重要。作为设计师,我深知尺寸偏差过大的砖材会给施工带来极大的麻烦,并影响最终的视觉效果。这本书提供的标准,让我能够更好地与施工方沟通,确保设计理念的落地。
评分当我拿到《GB/T 4100-2015 陶瓷砖》这本书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它作为一本国家标准的权威性。作为一个对家居装修充满热情的普通家庭主妇,我深知在家居装修中,材料的品质和安全性是多么重要。而国家的标准,无疑是最具参考价值的依据。 书中关于“吸水率”的规定,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厨房和卫生间的瓷砖容易变色、起污。它详细解释了不同吸水率等级对瓷砖使用寿命和维护的影响,这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为这些区域选择合适的瓷砖。我学会了,不要仅仅被花哨的外观所吸引,而更应该关注其内在的性能。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耐磨性”的细致分类。作为家中经常有孩子跑来跑去的地方,我非常关注地面的耐磨程度。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根据不同房间的使用频率和人流量,选择不同等级的耐磨性,能够有效延长瓷砖的使用寿命,并保持地面的美观。 此外,书中关于“抗釉裂性”和“抗冲击性”的讲解,也让我对陶瓷砖的耐久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了解到,这些性能不仅关系到瓷砖的外观,更关系到家人的安全。高品质的瓷砖,即使在受到意外撞击时,也不易破碎,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家人的安全。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本书还包含了对“尺寸精度”和“表面平整度”的要求。我曾经遇到过因为瓷砖尺寸不一致而导致铺贴效果不佳的情况,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明白,这是因为我当时没有关注到这些重要的细节。如今,我能够更有意识地去检查这些参数,从而确保装修效果的完美。 总而言之,《GB/T 4100-2015 陶瓷砖》这本书,就像一本“装修百科全书”,它用科学严谨的态度,为我们消费者提供了最可靠的参考。它让我从一个“小白”,变成了一个懂得如何选择高品质陶瓷砖的“行家”,为我的家筑就了一个更安全、更舒适、更美观的居住空间。
评分作为一名曾经在装修过程中“踩过坑”的业主,我的内心深处对于《GB/T 4100-2015 陶瓷砖》这本书充满了感激。回想起当年装修,我对陶瓷砖的了解仅限于颜色、尺寸和价格,完全忽略了其内在的性能指标。结果,入住不久,厨房的瓷砖就因为吸水率高而出现变色,卫生间的瓷砖也因为耐磨性不足而出现划痕,真是让人头疼。 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瓷砖虽然看起来漂亮,但使用寿命却不长。书中关于“断裂模数”的介绍,让我意识到,瓷砖的承重能力和抗压能力是多么重要。这对于我选择公共区域地面瓷砖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耐化学品性”的讲解印象深刻。我曾尝试过使用一些强效清洁剂来清理污渍,结果瓷砖表面出现了腐蚀的痕迹。这本书的出现,让我了解到,不同等级的耐化学品性,直接决定了瓷砖在接触酸、碱等化学物质时的表现。这让我能够提前规避风险,选择更耐用的产品。 书中对“尺寸偏差”和“平面度”的严格要求,也让我恍然大悟。我曾经遇到的铺贴不平整、缝隙不均匀的问题,原来都与砖材本身的精度有关。这本书提供的标准,让我明白,好的瓷砖,即使是细微之处,也应该做到精益求精。 这本书最让我欣慰的一点是,它帮助我建立了一种“用数据说话”的理性消费观。我不再被华丽的广告词所迷惑,而是能够通过理解书中的各项技术指标,来为我的家选择最适合的陶瓷砖。这不仅节省了我的时间和金钱,更重要的是,为我的家庭创造了一个更舒适、更安全的居住环境。
评分捧读《GB/T 4100-2015 陶瓷砖》,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是一部“陶瓷砖的品鉴手册”。作为一名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普通消费者,我希望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美感和舒适感,而陶瓷砖的选择,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步。 书中关于“外观质量”的描述,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瑕疵”。我了解到,对于色差、釉面平整度、是否有斑点等方面的要求,都有明确的标准。这让我知道,那些看似微小的瑕疵,实际上可能影响到整面墙或整个地面的视觉效果。它让我学会了,在选购时,要仔细观察,用挑剔的眼光去审视每一片砖。 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对“尺寸精度”的规定。我之前从未想过,砖与砖之间的尺寸偏差,会如此重要。这本书让我了解到,精确的尺寸不仅保证了铺贴的平整美观,还能减少缝隙,从而降低藏污纳垢的可能性。这对于我这种有轻微洁癖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书中还详细介绍了“防滑性”的测试和等级划分。我尤其关注这一点,因为家中有老人和小孩,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了解到不同等级的防滑性,我能够更清晰地选择适合厨房、卫生间等易湿滑区域的瓷砖,从而有效预防意外的发生。 这本书还对“抗冻性”进行了详尽的说明。虽然我居住的地区不属于严寒地带,但我仍然从中了解到,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哪些瓷砖能够保持稳定,哪些则可能面临风险。这种知识储备,让我对材料的选择有了更全面的考量,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多一份安心。 总而言之,《GB/T 4100-2015 陶瓷砖》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只看外观的消费者,变成了一个懂得审视细节、关注性能的“品鉴家”。它让我明白,选择陶瓷砖,不仅仅是选择一种装饰材料,更是选择一种生活品质和居住的安全。
评分拿起这本《GB/T 4100-2015 陶瓷砖》,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它的权威性和系统性。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家居建材行业的人士,我深知标准的重要性。过去,消费者在选择陶瓷砖时,往往只能依靠品牌宣传和销售人员的口头介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非常普遍。而这本书的出现,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它就像一本“百科全书”,将陶瓷砖的各项关键性能指标,从物理性能到化学性能,再到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都做了详尽的规定和说明。 书中关于断裂模数和耐冲击性的描述,让我对陶瓷砖的结构强度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了解到,断裂模数是衡量陶瓷砖抵抗弯曲能力的重要指标,而耐冲击性则直接关系到其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不易破碎。这些数据上的考量,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它也让我明白,一些看起来漂亮但结构不稳定的砖材,可能隐藏着安全隐患。 此外,书中关于尺寸偏差和表面平整度的要求,对于实现无缝铺贴、提升整体美观度起到了关键作用。我曾经遇到过因为砖材尺寸不统一而导致铺贴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而这本书明确了相关的允许偏差范围,这对于设计师和施工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它帮助我认识到,即使是看似微小的尺寸差异,也可能对最终的铺贴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这本书还详细介绍了各种检测方法,虽然我不是专业的检测人员,但通过了解这些方法,我能更直观地理解各项指标的含义。例如,它描述了如何测量吸水率、如何进行耐磨性测试等,这让我对这些术语不再感到陌生,而是能够将其与实际的砖材性能联系起来。总而言之,这本《GB/T 4100-2015 陶瓷砖》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加理性、科学的视角来审视和选择陶瓷砖,极大地提升了我在这方面的专业素养。
评分这本《GB/T 4100-2015 陶瓷砖》无疑是陶瓷行业从业者,尤其是新入行的小白们,在装修选购时必备的一本“宝典”。我是一名普通消费者,最近正忙于新房装修,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陶瓷砖产品,真是眼花缭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偶然间听朋友提起,说国家有相关的标准,对于辨别陶瓷砖的质量非常有帮助。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了这本《GB/T 4100-2015 陶瓷砖》。 初看这本书,我以为会是那种枯燥乏味的专业术语堆砌,但实际上,它以一种非常严谨但又相对易懂的方式,为我打开了陶瓷砖的世界。它不像一些营销宣传册那样夸大其词,而是基于科学的测量和数据,为我们提供了评价陶瓷砖性能的客观依据。例如,关于吸水率的测试,书中详细说明了不同等级的陶瓷砖在吸水率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砖材日后使用的影响。我了解到,低吸水率的瓷砖在潮湿环境下不易变形,更耐用,这对于我厨房和卫生间的选择至关重要。 书中关于耐磨性的描述也让我印象深刻。我一直以为耐磨性越高越好,但这本书却让我明白,耐磨性并不是越高越理想,而是要根据使用场景来选择。不同等级的耐磨性适用于不同的空间,例如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指导,避免了盲目追求高耐磨性而可能带来的不必要的成本。此外,关于抗釉裂性的讲解,也让我了解到陶瓷砖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细微裂纹,以及如何通过选择符合标准的砖材来规避这种风险。 还有关于抗污染性的部分,对我这种家有小孩的父母来说简直是福音。孩子总是不小心打翻东西,餐桌、厨房地面经常需要清洁。这本书详细说明了不同等级的抗污染性,以及它对日常清洁的实际影响。这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易于打理的瓷砖,减轻家务负担。总而言之,这本《GB/T 4100-2015 陶瓷砖》不仅仅是一本标准,更是一本消费者装修的“避坑指南”,让我从一个门外汉,逐渐变成了一个对陶瓷砖有一定认识的“半专业人士”。
评分说实话,最开始拿到《GB/T 4100-2015 陶瓷砖》这本书,我以为它会是一本纯粹的技术手册,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和数据,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建筑材料知之甚少的人来说,可能会像一本“天书”。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它在严谨的科学性背后,也蕴含着一种对使用者负责任的态度,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陶瓷砖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 比如,书中关于“吸水率”的解读,就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数值,而是解释了这个数值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吸水率低意味着砖材在潮湿环境中不易膨胀变形,这对于厨房和卫生间这种相对潮湿的空间尤为重要。它让我明白,为什么有些瓷砖用久了会起翘,而有些则能保持稳定。这种解释,把枯燥的数据变得生动起来,让我更容易理解其对实际使用的影响。 再有就是“耐磨性”的介绍。我以前总觉得,耐磨性越高越好,反正用在地上,越耐磨越不容易刮花。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耐磨性并非越高越好,而是需要根据使用场所来选择。例如,卧室和客厅的耐磨要求与厨房和玄关就有所不同。它提供了一个分级体系,让我可以根据自家房屋不同区域的功能和人流量,来选择最经济实惠且性能恰当的瓷砖,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书中还涉及了“抗釉裂性”和“抗冲击性”。这些概念以前我从未在意过,但读了之后才意识到,它们直接关系到瓷砖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比如,抗冲击性好的瓷砖,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就不易破碎,而抗釉裂性好的瓷砖,则不容易因为温度或湿度的变化而出现细微的裂纹,保持了表面的美观。 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它没有直接告诉我“你应该买什么样的砖”,而是通过解释“为什么”,让我自己能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它让我从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消费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理解和判断”的消费者,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知识启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