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岩氣及其勘探開發 [Shale Gas and It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頁岩氣及其勘探開發 [Shale Gas and It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肖鋼,唐穎 著
圖書標籤:
  • 頁岩氣
  • 非常規油氣
  • 油氣勘探
  • 油氣開發
  • 能源
  • 地質工程
  • 地球物理
  • 鑽井工程
  • 天然氣
  • 油氣資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高等教育齣版社
ISBN:9787040340693
版次:1
商品編碼:11025573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Shale Gas and It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3
字數:29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頁岩氣及其勘探開發》係統地總結瞭國內外頁岩氣研究的理論成果,介紹瞭世界上頁岩氣資源及勘探開發的概況、頁岩氣及其富集機理、勘探評價及開發的主要技術、中國頁岩氣地質特點及勘探開發情況,並總結瞭國外頁岩氣産業發展的經驗。全書內容囊括頁岩氣的資源、地質、機理、勘探、開發和政策等多個方麵,對國內頁岩氣的理論研究和勘探開發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頁岩氣及其勘探開發》可供從事頁岩氣理論研究和勘探開發的科研人員閱讀,也可供從事新能源研究的人員及石油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作者簡介

肖鋼,丹麥技術大學獲博士學位。著有《燃料電池技術》、《黑色的金子--煤炭開發、利用與前景》、《新能源經濟引領新經濟時代》、《低碳經濟與氫能開發》、《大規模化學儲能技術》、《分布式能源綜論》、《還碳於地球--碳捕獲與封存》、《天然氣水閤物綜論》等。目前供職於大型國有能源企業,是英國皇傢化學會院士(FRSC)、中國國傢“韆人計劃”特聘專傢、美國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客座教授。作為主要發明人,享有國際及中國授權和受理的專利180餘項。
唐穎,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曾參與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頁岩氣聚集機理和成藏條件》,國傢科技重大專項《頁岩氣儲層地質及資源潛力評價》專題,全國油氣資源戰略選區調查與評價國傢專項《中國重點地區頁岩氣資源潛力及有利區優選》、《全國頁岩氣資源潛力調查評價與有利區優選》等。目前供職於大型國有能源企業,主要從事非常規天然氣地質勘探與技術研發工作。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世界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及勘探開發概況
1.2 世界頁岩氣資源及勘探開發概況
參考文獻

第2章 頁岩氣及其富集機理
2.1 頁岩氣及其特徵
2.2 頁岩氣形成條件
2.2.1 頁岩氣成因
2.2.2 頁岩氣形成條件
2.3 頁岩氣富集機理
參考文獻

第3章 頁岩氣勘探及評價技術
3.1 頁岩氣地質勘探技術
3.1.1 頁岩氣地震勘探技術
3.1.2 頁岩氣井測井錄井技術
3.1.3 頁岩實驗分析技術
3.2 頁岩氣綜閤評價技術
3.2.1 頁岩氣資源評價方法
3.2.2 頁岩氣地質評價技術
參考文獻

第4章 頁岩氣開發技術綜述
4.1 頁岩氣井鑽完井技術
4.1.1 鑽井與取心技術
4.1.2 固井與完井技術
4.2 頁岩氣井壓裂增産技術
4.2.1 壓裂設計
4.2.2 壓裂設備及工具
4.2.3 壓裂液及水資源管理技術
4.2.4 水平井多級壓裂工藝
4.3 頁岩氣井壓裂監測技術
4.3.1 示蹤劑壓裂監測
4.3.2 微地震裂縫監測
參考文獻

第5章 美國頁岩氣及其勘探開發
5.1 美國頁岩氣勘探開發曆程
5.2 美國典型含氣頁岩係統
5.2.1 北美含氣頁岩區域地質背景
5.2.2 美國含氣頁岩分布特徵
5.2.3 美國典型含氣頁岩概況
5.3 美國頁岩氣開發的相關問題
5.3.1 美國頁岩氣之父
5.3.2 頁岩氣帶來的革命
5.3.3 頁岩氣開發的環境問題
參考文獻

第6章 中國頁岩氣地質及勘探開發
6.1 中國頁岩氣發育地質背景
6.1.1 區域沉積演變
6.1.2 頁岩發育和分布
6.1.3 中國頁岩氣富集模式
6.2 中國頁岩氣資源
6.2.1 中國頁岩氣資源潛力
6.2.2 中國頁岩氣資源前景
6.2.3 中國頁岩氣資源量
6.3 中國頁岩氣研究曆程及勘探開發
6.3.1 中國頁岩氣研究曆程
6.3.2 中國頁岩氣勘探開發進展
參考文獻

第7章 國外頁岩氣勘探開發對中國的啓示
7.1 世界非常規天然氣産業政策
7.1.1 國外非常規天然氣産業政策
7.1.2 中國煤層氣産業政策
7.1.3 中國頁岩氣産業發展建議
7.2 美國頁岩氣開發的成功經驗
7.2.1 美國頁岩氣産業的特點
7.2.2 美國頁岩氣成功開發的啓示
7.3 中國頁岩氣勘探開發策略
7.3.1 中國頁岩氣勘探開發的當前問題
7.3.2 中國頁岩氣資源的戰略選區與勘探開發
參考文獻
礦産資源經濟學:稀有金屬與能源轉型背景下的戰略價值評估 本書旨在深入剖析全球礦産資源經濟學的核心理論與前沿實踐,尤其聚焦於在當前能源轉型浪潮和地緣政治重塑的背景下,稀有金屬(如鋰、鈷、鎳、稀土元素)所展現齣的戰略重要性及其價值動態。 本書摒棄瞭傳統資源稟賦決定論的視角,轉而采用多學科交叉的分析框架,結閤計量經濟學模型、産業組織理論以及政治經濟學視角,係統性地構建瞭一套評估礦産資源長期價值和市場風險的分析工具箱。 第一部分:礦産資源經濟學基礎理論的再構建 本部分首先迴顧瞭資源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如資源枯竭模型、霍特林定價法則在現代市場中的適用性與局限性。隨後,重點引入瞭“關鍵性礦産”(Critical Minerals)的概念,並詳細論述瞭技術進步(特彆是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如何重塑瞭對特定礦産的需求結構,並催生瞭新的“需求驅動型稀缺性”。 核心議題包括: 1. 勘探與開采的經濟激勵結構: 探討瞭勘探成本的動態變化、風險溢價的形成機製,以及不同法律和監管框架下,資本如何在資源潛力巨大的地區與成熟礦區之間進行選擇性配置。特彆分析瞭深海采礦和城市采礦(Urban Mining)作為未來補充性供給來源的經濟可行性。 2. 産業鏈價值捕獲與分配: 詳細解析瞭從礦石到精煉産品,再到終端應用的復雜價值鏈。書中運用投入産齣分析(IO Analysis)模型,量化瞭冶煉和加工環節(特彆是對稀土和鋰鹽的提純)對整體供應鏈安全和定價權的關鍵作用。 3. 價格波動與風險管理: 建立瞭基於全球宏觀經濟周期、技術迭代速度和地緣政治摩擦的多元迴歸模型,用於預測關鍵礦産的價格波動性。書中提供瞭詳細的案例研究,分析瞭2010年代初的稀土價格泡沫破裂和2020年代初的鋰電金屬價格飆升背後的經濟驅動因素。 第二部分:關鍵礦産的戰略性價值與地緣政治博弈 本部分是本書的核心,著重探討瞭在“脫碳化”和“供應鏈彈性化”雙重目標下,關鍵礦産如何超越一般商品屬性,上升為國傢戰略資産。 2.1 稀有金屬的戰略地位分析 書中對鋰、鈷、鎳、銅以及多種稀土元素(特彆是輕稀土和重稀土)的供給安全進行瞭細緻的地區性評估。通過構建“供給集中度-需求增長率”矩陣,明確瞭哪些礦産的供應鏈脆弱性最高,最易受到特定國傢或地區的控製。 案例分析聚焦於: 鈷的倫理與供應鏈: 深入探討瞭剛果(金)的鈷供應現狀,分析瞭可持續采購標準(如IRMA, CRAFT等)對開采成本和市場準入的影響,以及對“無衝突礦産”定義的經濟學含義。 稀土元素的功能性不可替代性: 不僅關注瞭供應結構,更深入到下遊技術對特定稀土元素的依賴性,例如釹鐵硼永磁體在風力發電機和電動汽車牽引電機中的不可替代性,以及高純度銪鋱在先進顯示技術中的關鍵作用。 2.2 資源安全與産業政策的互動 本部分考察瞭各國政府為確保關鍵礦産供應所采取的産業政策工具,並評估瞭這些政策的經濟效率和潛在的貿易扭麯效應。 庫存與戰略儲備: 對比瞭不同國傢在金屬儲備(如銅、鋁)和稀有金屬初級産品儲備的戰略邏輯差異。 本土化與多元化投資: 評估瞭通過海外直接投資(FDI)獲取資源所有權、技術轉讓以及在本土建立下遊加工能力的經濟效益對比。書中詳細分析瞭西方國傢推動“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和“近岸外包”(Near-shoring)戰略在提高供應鏈韌性方麵的成本效益分析。 迴收技術的經濟驅動力: 論證瞭當原生礦産價格達到某一臨界點時,報廢的鋰電池、電子廢棄物將如何成為具備經濟競爭力的二次礦源。本書對濕法冶金和火法冶金迴收技術在當前成本結構下的盈利能力進行瞭敏感性分析。 第三部分:市場結構、監管與可持續性挑戰 本書的最後部分轉嚮瞭礦業市場的微觀結構、監管環境的演變以及新興的可持續發展標準對經濟效益的內生影響。 1. 寡頭壟斷與市場乾預: 藉鑒産業組織理論,分析瞭少數大型礦業公司在關鍵礦産領域的定價能力和對技術擴散速度的潛在影響。探討瞭反壟斷監管在資源集中度日益加劇的背景下麵臨的新挑戰。 2. 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的經濟成本: 詳細量化瞭嚴格的環境標準(如尾礦處理、碳排放強度)對礦山運營成本的提升作用。書中對“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的概念進行瞭實證研究,考察瞭市場是否願意為“低碳”或“負責任采購”的金屬支付額外費用,以及這種溢價在不同經濟周期中的穩定性。 3. 未來展望:資源的替代與技術顛覆: 探討瞭顛覆性技術對當前關鍵礦産依賴的潛在衝擊。例如,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技術的發展,以及氫能産業鏈對特定催化劑金屬的需求變化,如何預示著未來十年資源需求的結構性轉變。 總結而言,《礦産資源經濟學》為政策製定者、資源投資者和能源轉型領域的戰略規劃師提供瞭一個全麵、深入且注重實證分析的框架,用以理解和駕馭全球礦産資源市場的復雜動態與戰略風險。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看起來相當專業,我一直對頁岩氣這個話題很感興趣,尤其是在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我曾想瞭解它在地質構造上的獨特性,以及與傳統天然氣相比,它究竟是如何被提取齣來的。比如,水力壓裂技術聽起來就很復雜,我很好奇書中是否會詳細解釋其原理、使用的化學物質以及對環境的潛在影響。此外,頁岩氣的勘探過程,從最初的地質勘測到最終的商業化開采,這中間涉及到哪些關鍵的技術步驟和決策?是否存在一些案例研究,能讓我們直觀地瞭解這些過程的復雜性和挑戰?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這些方麵的深入見解,能夠解答我對頁岩氣産業運作的種種疑問。

評分

對於那些可能對頁岩氣産業的經濟和政策層麵感興趣的讀者來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有價值的見解。比如,頁岩氣的開發成本究竟有多高?其經濟可行性如何受到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書中是否會探討相關的政策法規,比如政府的補貼、環境監管以及土地使用權等,這些因素是如何塑造頁岩氣産業的發展軌跡的?我也很好奇,頁岩氣的勘探和開發是否會帶來新的就業機會,或者對當地社區的經濟産生怎樣的影響?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關於頁岩氣行業投資迴報、風險評估以及長期發展趨勢的分析?

評分

作為一名對能源市場動態有一定關注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對頁岩氣的興起及其對全球能源格局的影響感到好奇。我很好奇,這本書是否會探討頁岩氣開發如何改變瞭某些國傢的能源獨立性,或者如何影響瞭國際能源貿易的格局。例如,美國頁岩氣革命的故事,是否會被書中詳細闡述,包括其背後的經濟驅動力、技術突破以及由此産生的社會和環境影響?我也想瞭解,不同國傢在頁岩氣勘探和開發方麵的策略有何差異,是否存在一些成功的模式和值得藉鑒的經驗?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宏觀視角,幫助我理解頁岩氣在全球能源版圖中的定位,以及它在未來能源結構中扮演的角色?

評分

我個人對地質學和工程學有一些基礎知識,所以對於《頁岩氣及其勘探開發》這本書,我特彆期待它在技術層麵的深度。我非常想知道,頁岩氣儲層獨特的岩石物理性質是如何影響其勘探和開采的?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關於儲層評價、鑽井技術(例如水平井和多級壓裂)以及生産動態分析的細節?我好奇書中是否會討論頁岩氣開發中的一些技術難題,比如儲層改造的有效性、開采效率的提升以及伴生水和瓦斯的處理問題。如果有相關的圖錶、模型或者數學公式來解釋這些技術原理,那將對我理解其中的奧秘非常有幫助。

評分

從一個對環境問題關注的讀者的角度來看,我非常想瞭解書中對於頁岩氣開發的環境影響是否有詳細的闡述。頁岩氣開發過程中,水資源消耗、廢水處理、地震風險以及潛在的溫室氣體排放等問題,一直是我比較關心的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客觀地分析這些環境風險,並且介紹一些緩解措施和最佳實踐。例如,書中是否會探討如何減少水力壓裂過程中化學物質的使用,如何更有效地處理壓裂返水,以及如何監測和應對潛在的地震活動?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頁岩氣開采與環境保護之間平衡的討論,那將非常有意義。

評分

肖鋼,丹麥技術大學獲博士學位。著有《燃料電池技術》、《黑色的金子——煤炭開發、利用與前景》、《新能源經濟引領新經濟時代》、《低碳經濟與氫能開發》、《大規模化學儲能技術》、《分布式能源綜論》、《還碳於地球——碳捕獲與封存》、《天然氣水閤物綜論》等。目前供職於大型國有能源企業,是英國皇傢化學會院士(FRSC)、中國國傢”韆人計劃”特聘專傢、美國Case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客座教授。作為主要發明人,享有國際及中國授權和受理的專利180餘項。

評分

不錯,不錯……我覺得還挺實用

評分

通俗易懂,講解清晰

評分

人間何處著相思晏幾道詞與情的絕世傳奇以人生為骨,以詞情為墨。筆法清麗、唯美憂傷,細細解析那觸動心底的絕世癡情,為小晏的理想主義和愛情至上做齣注解。愛是小晏心中盛開的美麗,他筆下的小山詞可以看做中國古代最動人的情書。這些美麗輕盈的句子,飄蕩在理想與現實、夢境與大地之間,是對至誠愛情的呼喚和求索。閱讀小晏的小山詞,如同與中國古代最動人的愛情展開一場美麗的邂逅。第一捲

評分

客人自然是不宜久留的,遲早是要離去的。二月春風拂麵的溫暖感覺,也如客人般早晚要離去。

評分

對頁岩氣介紹的很全麵,可以快速進入這一領域,很不錯的專著。

評分

內容可以,就是書本不像新的,後麵有一頁竟然髒的很

評分

大大小小各種顔色的花又掛滿瞭枝頭,

評分

書不錯書不錯書不錯書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