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图说老婚俗
:46元
作者:矫友田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48822035
字数:210000
页码:2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图说老婚俗/中国传统记忆丛书》图文并茂,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文字,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各种传统老婚俗的由来、历史与发展等情况,史料丰富,文学色彩深厚,以散文化的笔法将中国传统习俗和婚俗文化娓娓道来,对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目录
作者介绍
矫友田,1973年生于青岛,《读者》《格言》《思维与智慧》等媒体签约作家。迄今已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万字。已出版《抚慰一生的智慧茶》《图说老*活》《图说老手艺》《每一天都是你的骄傲》《火舞的蝴蝶》等作品20余部。作品曾荣获2010年冰心图书奖,入选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名字叫《图说老婚俗》,光听名字就觉得很有意思,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对传统的婚俗文化很感兴趣,总觉得那些老一辈流传下来的规矩和仪式里,藏着很多故事和智慧。想象着书里会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展现出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婚礼场景,从古朴的订婚仪式到热闹的嫁娶过程,再到新婚燕尔的种种习俗,一定能让我大开眼界。我特别期待能看到一些现在已经很少见甚至失传的婚俗,比如古时候的“三书六礼”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不同民族的婚俗又有什么独到之处?书中会不会有老照片或者插画,能够直观地还原那些充满年代感的画面?光是想想,就觉得这本书能带来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能引发我对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思考,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评分《图说老婚俗》这个书名,瞬间点燃了我对中国传统婚俗的好奇心。我想象着,这本书会像一本穿越时空的画册,带我回溯那些久远的岁月,亲历一场场充满仪式感和人情味的婚礼。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挖掘不同地区的婚俗特色,不仅仅是那些广为人知的习俗,更希望能看到一些鲜为人知、充满地方智慧的民间仪式。比如,书中会不会描绘出北方农村的“过大年”式的婚礼,那种热热闹闹、充满乡土气息的场面;又或是南方水乡的“龙船迎亲”,那种诗情画意的浪漫?我还在想,这本书会不会也介绍一些古人的婚俗礼仪,比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礼”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以及在古代,婚事的禁忌和讲究又有哪些?光是想想这些,就觉得非常引人入胜。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在婚礼仪式中传递的对家庭、对爱情的深刻理解。
评分《图说老婚俗》这个书名,听起来就非常有吸引力,仿佛能带我进入一个充满回忆和故事的世界。我一直对老一辈人结婚时的那些仪式和规矩很感兴趣,觉得里面藏着很多值得玩味的东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慈祥的长者,用温和的语言,为我娓娓道来那些被时光打磨过的婚俗故事。我特别想知道,书里会不会详细描述一些已经很少见或者被遗忘的婚俗,比如过去提亲时,男方要准备的“聘礼”有哪些讲究?新娘出嫁时,又要经历哪些复杂的仪式?以及婚后,新人有哪些特殊的习俗要遵循?我期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普及,更希望能从中感受到那个年代人们的情感,看到他们对婚姻的珍视,对家庭的责任,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这本书的“图说”形式,也让我非常期待,希望那些精美的图片能够将我带入那个时代,仿佛置身于一场场充满温度的婚礼之中。
评分收到《图说老婚俗》这本书,我简直迫不及待地翻开。封面设计就很有怀旧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书里将要讲述的内容。我特别喜欢这种将历史文化用更生动、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书籍。以往读到的关于婚俗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简略,很难让我真正沉浸其中。这本书的“图说”二字,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像一位资深的民俗学者,娓娓道来,又像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师,挥洒自如,用细腻的笔触和精美的插图,为我描绘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婚俗画卷。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地方性的特色婚俗,比如客家的围屋婚礼、苗族的芦笙婚俗,又或是蒙古族的逐水草而居的婚俗?每一种婚俗背后,都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如果能通过这本书得以窥见一二,那将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传统婚俗的魅力,理解其中蕴含的家族观念、社会伦理以及对新人美好生活的期盼。
评分对于《图说老婚俗》这本书,我抱有极大的兴趣。作为一个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够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婚俗的演变和多样性。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联想到,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叙述,更会辅以大量的图片,让那些抽象的民俗仪式变得生动形象,跃然纸上。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包含不同朝代的婚俗变迁,例如唐朝开放的婚俗与宋朝保守的婚俗有何差异?又或者,书中会不会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婚俗进行深度剖析,比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背后,是否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和经济原因?我期待能够从中了解到,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是如何看待婚姻、如何表达爱意、如何组建家庭的。这本书的“图说”形式,相信能为我打开一扇全新的窗户,让我更直观地理解那些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婚俗细节,感受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传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