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规模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 ||
| 定价 | 69.00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16-11-01 | |
| 开本 | 04 | |
| 作者 | ||
| 装帧 | 01 | |
| 页数 | 268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111550570 | |
原 书 前 言
在撰写本书时,锂离子电池(Li�睮on)已经成为消费类产品(例如手机或笔记本电脑)所用小型电池的主要选择,并且在汽车牵引和陆基分布式储能等大型电池应用中,也逐渐呈现出取代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的趋势。
仅当管理得当时,锂离子电池才能够表现出比其他化学电池更加优良的特性,因此,锂离子电池需要配备有效的电池管理系统(BMS)。
本书旨在协助工程师或项目管理者对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组进行选择、规定、设计、部署和应用的工作。
在过去的六年中,我开发了数个大型锂离子电池组用电池管理系统,积累了对这些系统需求、挑战和解决方法的见解,并通过讲演、出版白皮书和答疑等多种方式分享了我所了解的知识。我希望能够通过本书以—种更加系统和更加综合的方式与大家分享有关大型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的相关知识。由于我对于本领域的认识和了解并不是十分全面,因此书中的—些表述难免有不妥之处。对此,我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希望读者能够通过网站(http://book�盠iIonBMS�眂om)联系指正,以便于在勘误表和网站上做出澄清和回应。
本书主要关于电力电子和控制系统等相关内容,并不涉及化学原理方面的知识。在本书中,电池被看作是黑盒子,仅针对其对外等效电路进行介绍。总体而言,本书适合对物理和技术具有—定理解基础的人阅读。本书的第5章则为对于电力电子和软件算法具有—定基础的读者编写。
全书共分为6章,从基础概念开始,然后逐步延伸到更深层、更实用的细节。
第1章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的概念,并阐述了开发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第2章论述了电池管理系统的分类方法:按功能分类、按技术方法以及按拓扑分类。
第3章讲解了电池管理系统可具备的功能。
第4章探究了商用电池管理系统方案。
第5章深入探究了电池管理系统的电子电路以及算法(如果需要设计定制的电池管理系统)。
第6章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发布的全过程。
Davide Andrea
本书主要介绍大规模锂离子电池组的电力电子和控制系统等相关内容,并不涉及电池化学原理方面的知识。针对大规模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技术、功能、拓扑、商业可行性、电子电路以及算法进行了专业深入的探究,并介绍了电池管理系统的部署问题。
在当前储能技术大力发展的背景下,这本适时出版的图书描述了本领域中重要的技术挑战,并探索了应对挑战的有效的解决方法。本书通过列举大量的图形、图像和表格深入地阐述了为什么以及如何对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安装、配置和故障排除。这份实用资源对当下可用的规模化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了公正的描述和比较。此外,本书还针对在限定的功能要求下如何选择正确的电池管理系统保证锂离子电池组运行低消耗、少用时进行了描述。
目录
译者的话
原书前言
第1章概述
1��1命名规则
1��1��1单体电池、电池和电池组
1��1��2电阻
1��2锂离子单体电池
1��2��1形状
1��2��2化学过程
1��2��3安全性
1��2��4安全运行区
1��2��5效率
1��2��6老化
1��2��7建模
1��2��8串联组串中的均压问题
1��3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1��3��1电池管理系统定义
1��3��2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
1��3��3电池管理系统选型
1��4锂离子电池
1��4��1荷电状态(SOC)、放电深度(DOD)和容量
1��4��2—致性及均衡
1��4��3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第2章电池管理系统分类
2��1按功能分类
2��1��1恒流恒压充电器
2��1��2分流器
2��1��3监测器
2��1��4监控器
2��1��5均衡器
2��1��6保护器
2��1��7功能对比
2��2按技术分类
2��2��1简单系统(模拟系统)
2��2��2复杂系统(数字系统)
2��2��3技术对比
2��3按拓扑分类
2��3��1集中式
2��3��2模块式
2��3��3主从式
2��3��4分布式
2��3��5拓扑对比
第3章BMS功能
3��1测量
3��1��1电压
3��1��2温度
3��1��3电流
3��2管理
3��2��1保护
3��2��2热管理
3��2��3平衡
3��2��4再分配
3��2��5分布式充电
3��3评价
3��3��1荷电状态和放电深度
3��3��2容量
3��3��3电阻
3��3��4健康状态(SOH)
3��4外部通信
3��4��1专用模拟线路
3��4��2专用数字线路
3��4��3数据连接
3��5登录和遥测
参考文献
第4章市售电池管理系统
4��1引言
4��1��1简单系统
4��1��2复杂系统
4��1��3单体电池制造商的电池管理系统
4��1��4对比
第5章定制型BMS设计
5��1BMS专用集成电路
5��1��1BMS专用集成电路的选择
5��1��2BMS专用集成电路的比较
5��2模拟BMS设计
5��2��1模拟调节器
5��2��2模拟监控器
5��2��3模拟均衡器
5��2��4模拟保护器
5��3现有的数字BMS设计
5��3��1ATMEL公司生产的BMS处理器
5��3��2Elithion公司生产的BMS芯片集
5��3��3National Semiconductors公司生产的成套BMS
5��3��4Peter Perkins生产的开源BMS
5��3��5德州仪器公司生产的bq29330/bq20z90
5��3��6德州仪器生产的bq78PL114/bq76PL102
5��4定制型数字BMS设计
5��4��1电压及温度测量
5��4��2电流测量
5��4��3评估功能
5��4��4通信
5��4��5优化
5��4��6开关
5��4��7日志记录
5��5电池接口
5��5��1非分布式
5��5��2分布式
5��6分布式充电
第6章BMS的设计
6��1安装
6��1��1电池组设计
6��1��2BMS与电池组的连接
6��1��3BMS与系统连接
6��2配置
6��2��1单体电池配置
6��2��2电池组配置
6��2��3系统配置
6��3测试
6��4故障排除
6��4��1接地
6��4��2屏蔽
6��4��3过滤
6��4��4电线布置
6��4��5非计划断路
6��5应用
参考文献
符号及缩略语
术语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吸引了我,虽然我对电池管理系统不是非常了解,但“大规模”这个词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总觉得,当事物达到一定规模后,其背后的逻辑和挑战都会发生质的变化。就像从一个人管理家务,变成一个公司管理数千名员工,中间必然涉及一套复杂的管理体系。我猜测这本书讲的 BMS 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监测电压电流这么简单,而是涉及到整个系统的架构、分布式控制、故障诊断、甚至是与电网的协同调度。书中提到的“锂离子数据采集”让我联想到,如何从一个由成千上万个电池组成的巨型“躯体”中,准确地捕捉到每一个微小的“心跳”和“体温”,并且这些数据还能被有效地处理和分析,最终转化为有意义的决策。这背后一定有非常精妙的算法和工程设计。我还挺好奇,在“大规模”的背景下,如何平衡成本、性能和安全性这三个看似相互制约的要素。比如,会不会有更经济的传感器方案?如何通过软件优化来弥补硬件的某些不足?以及,当出现极端情况时,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连锁反应,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我对这些“幕后”的细节非常感兴趣。
评分我是一名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最近在做一个关于储能系统的课程设计,正好需要了解一些关于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知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很贴合我的需求,特别是“大规模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和“大规模储能技术”这两个关键词。我之前看的资料大多是针对小型电池组的 BMS,而对于动辄几兆瓦时、几十兆瓦时的大型储能电站,其 BMS 设计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肯定是呈几何级增长的。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系统集成、通信协议、热管理策略、以及安全保护方面的论述。例如,如何在一个庞大的系统中,实现对所有电池单体的实时监控和协同控制?如何设计有效的通信网络,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对于如此大量的电池,如何有效地散热,防止热失控?在发生故障时,如何快速、准确地定位问题并采取隔离措施,以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另外,书名中提到的“电池化学原理”,我想这应该是理解电池性能和寿命的基础,了解了电池的化学特性,才能更好地设计出满足其工作需求的管理策略。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理论指导,也最好能有一些实际工程的案例,这样对于我完成课程设计会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扇全新的大门。我原本对电池管理系统只有模糊的概念,知道它是个控制电池充电放电的“大脑”,但具体怎么运作,有哪些关键技术,之前完全没头绪。这次看到这本书,特别是里面提到的“锂离子数据采集”和“大规模储能技术”,让我觉得它可能能填补我这方面的知识空白。现在储能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无论是为了电网的稳定运行,还是为了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大规模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 BMS 则是确保这些庞大系统能够安全、高效、经济地运行的核心。书里如果能详细介绍如何从海量的电池单体中精准地采集电压、电流、温度等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状态估计,比如 SOC(State of Charge)和 SOH(State of Health)的估算,那就太有价值了。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算法和模型的讲解,比如卡尔曼滤波、扩展卡尔曼滤波、以及各种机器学习算法在 BMS 中的应用。此外,对于大规模储能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比如如何进行模块化设计,如何实现系统级的故障诊断和冗余,也都是我很感兴趣的方面。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和案例分析,让我对这个复杂而又迷人的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我最近在关注储能技术,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在电网侧的应用。市面上有很多关于电池基础知识的书,但专门讲“大规模”电池管理系统的,感觉还不是特别多。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我之前对 BMS 的理解,更多停留在电动汽车层面,知道它要管理好电池的充放电、均衡、温度等。但对于储能电站这种动辄几十兆瓦甚至上百兆瓦的规模,其 BMS 的复杂性和挑战绝对是指数级的。我非常想知道,在如此大的尺度下,如何实现高效的能量调度和优化?如何保证多组电池的协同工作,避免出现“短板效应”?书中提到的“电池化学原理”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有工程实践,还深入到基础理论,这很重要,因为脱离了对电池本质的理解,很多管理策略可能就无的放矢了。我特别期待书中能介绍一些先进的电池状态估计算法,以及如何在高压、大电流的场景下实现可靠的故障诊断和安全保护。另外,考虑到储能系统的生命周期成本,书中关于电池寿命管理和残余价值评估的部分,也会是我重点关注的内容。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前沿的理论和实用的工程经验,让我对大规模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看,只是翻了翻目录和一些章节,但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我对电池管理系统(BMS)这个领域一直挺好奇的,特别是现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技术这么火,BMS 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书里提到了“大规模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这听起来就很硬核,估计讲的会是那种用于电网储能或者大型电动车的 BMS,跟我们日常见到的电动自行车 BMS 可能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我特别想知道,在处理成百上千个电池单体的时候,怎么保证它们都能正常工作,避免过充过放,延长寿命,同时还要考虑安全问题。书里好像还提到了“电池化学原理”,这部分内容我得好好啃一下,毕竟了解电池的内在特性才能更好地设计和管理它。光靠感觉和经验来管理电池肯定是不行的,背后肯定有复杂的物理和化学理论支撑。这本书的编排风格我觉得挺好的,不会上来就抛一堆公式,而是先讲概念,再深入细节,这样对于我这种想入门但又有点畏惧技术性强的读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当然,要真正掌握里面的技术,还得花时间去做大量的练习和模拟。不过,光是能系统地了解这个领域,我觉得就很有价值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