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宝贝为套装书籍,全套3册,总定价214元,分别如下:
《催眠实务:催眠诱导与间接暗示》定价:68元
《催眠疗法:探索性案例集锦》 定价:88元
《体验催眠:催眠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定价:58元
商品参数
书 名:艾瑞克森催眠教学实录:催眠疗法+体验催眠+催眠实务【全3册】
作 者:(美)艾瑞克森(Erickson, M.) 等著;于收 译
I S B N:TZB10842
出 版 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7-1
印刷时间:2015-7-1
字 数:字
页 数:共3册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原 价:214元
重 量:克
目录
译序
序言
导言
本书的结构
第*章 对话式诱导:早年学习定势
观察与艾瑞克森的基本方式
临床催眠中的意识和无意识
催眠暗示的利用理论
利用心理机制进行事实陈述
利用时间进行事实陈述
不做,不知道
第二章 经由重述要点进行间接诱导
“是定势”
心理隐含式暗示
治疗性制约和双重制约
开放式暗示
涵盖一类反应所有可能性的暗示
意念动力信号
第三章 握手诱导
催眠诱导心理动力中的混乱
握手诱导的心理动力机制
复合暗示
复合句
条件暗示和联结网络
多重任务和串联暗示
第四章 相互催眠诱导
惊奇
混乱重构的途径
治疗性催眠是能动的无意识学习状态
第五章 通过联结进行催眠学习
隐含式指令
用于聚焦、暗示和强化的问话
适合于间接催眠诱导的问话
分段发展的催眠
弱化意识心理定势:混乱、心理流和创造性
第六章 促进催眠式学习
消除和卸载阻抗
多层面沟通:类比、双关、隐喻、笑话和民间语言
暗示的微观心理动力
第七章 间接条件反射式闭眼诱导
催眠训练和利用
间接和直接暗示的心理动力
催眠的间接条件反射
催眠中的声音动力特征
文本间暗示线索和间接暗示
催眠中左右脑的功能
第八章 无限的学习模式:一项两年的跟踪研究
创造性、治愈和学习的无限可能性
第九章 总结
1.治疗性催眠的本质
2.催眠诱导的临床途径
3.催眠暗示的形式
助长人类的潜能
在线试读
观察是催眠治疗师早期训练中重要的方面。对 艾瑞克森来说,这种训练从他年轻时开始贯穿终生。 对人类行为一致性和相关性的观察是富有创造力的催 眠治疗师的必备条件,也是其拿手好戏。艾瑞克森在 后文中所说的奇闻轶事和故事显示出他是一个人类行 为规律的敏锐观察者。艾瑞克森喜欢幽默,所有这些 原创性笑话是建立在对特定情境下人们会做什么这种 合理认知基础之上的。
例如,当他还是个孩子,他要穿过威斯康辛的雪 地去上学,清晨他早早就兴高采烈地离开家,这样他 可以在平原笔直的大路上踩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 然后观察每个在他后面跟随他清晰脚印的人。人们没 有按照他们所知道的原本在那里的直路;他们似乎发 现跟随他留下脚印的弯曲小径更容易些,直到在后一 段到学校的路上,他才改正过来,不再弯弯曲曲地绕 弯。 反应的规律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规律是 他用来发展催眠现象和催眠反应的工具。这可以让他 知道,对于给定的刺激,将会产生特定的反应。或者 ,如果他能引发某种反应,那么,对他来说重要的是 ,就会知道另外一种反应与它是紧密关联的,并且是 很容易发生的。于是,他可以用某种刺激引起某种
反 应,然后通过联结,用这种反应引发另一种特定反应 。 当这些反应在发生,似乎又没有意识目的时,这 种情形就会被主观地体验为催眠性的,因为患者并没 意识到他们自己内心这些可预知的联结。患者并不了 解他们自己反应库中的所有可能性。因此,当他们经 历某些他们无法预知(尽管由于对患者反应联结的了 解,治疗师能够预知)的事情时,他们会假定是催眠 治疗师以某种方式引起的。催眠治疗师只是安排反应 的情境,以便患者的某种反应自然地随之发生。但是 ,催眠治疗师能够
“引起”反应,是因为他知道怎样 利用患者反应模型内的先在结构。 从这一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治疗师越了解反 应的有效性,在任何特定情境下他就越能充分地引发 想要的反应。治疗师越是能够观察到患者个体的特定 规律,他就越是能够助长这些个体的治疗性反应。观 察练习 1.寻找并精心研究患者的反应规律。这些规律 可包括打招呼的特殊习惯和仪式,以及在治疗性晤谈 初一两分钟当他们谈到“问题”时,他们怎样把自 己调整到他们联结结构的习惯模式上。对于患者的问 题怎样被“联
结的闭合回路”所规定,怎样打破患者 自己所不知道的不变的习惯联结模式,你能观察到什 么程度?你可以做什么样的干预帮助患者从中摆脱出 来? 2.观察到了什么程度,患者才是开放的、可改 变的,并且是有能力跟随你的;到什么程度他们是固 执、封闭、难以改变的——事实上是期望你去跟随他 的。艾瑞克森在评估患者到了什么程度会是一个好的 催眠被试的过程中,寻找患者的“反应专注度”(个 体对他人在说什么的专注程度)。反应专注度越高, 越是好被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患者
对治疗师的 指令越开放,他对治疗师正在说什么的专注度越高, 他作为一个催眠被试的能力就越大。 这要求治疗师不但要聚焦于他们与患者反应关系 的“过程”,也要聚焦于其“内容”。想成为擅长催 眠疗法的治疗师,要训练自己观察在移情一反移情关 系中“可用性”和“跟随”的心理动力。开放性和可 用性越大,跟随和催眠性反应的能力就越大。什么能 帮助患者对治疗师更加开放和可用?治疗师做些什么 可使自己对每个患者更加开放和可用? 我们注意到可用性和跟随形成双行道。治疗师越 能敏锐地对患者的需要、情感和世界观做出反应,患 者就会越多地学会对跟随治疗性暗示保持开放和
可用 。治疗师在与患者的我一你关系中认同越充分,他们 的理解就会越中肯,暗示就越容易被接受。
3.催眠诱导的实践艺术需要治疗师学会观察反 应,并把暗示绑定到反应上。面部表情发生了什么变 化?你是否观察到患者的眼皮开始颤抖?如果这样的话 ,就可以暗示患者将很快眨动眼皮。
眨眼反射变慢了 吗?如果这样,治疗师可以注意并暗示它很快将变得 更慢,直到后眼皮闭上。
内容推荐
艾瑞克森对他所使用的各项催眠技术的详细讲解。
作者简介
弥尔顿艾瑞克森被称为现代催眠之父,他的贡献可与弗洛伊德比肩。是他把催眠术从一种控制他人的古老方法演变为现代化的心理疗法。学者们从质疑他的方法转向对他顶礼膜拜,称他为泰斗。本套书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以直接地了解艾瑞克森这位伟大的天才是如何工作的。那些来访者经过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疗发生了神奇的改变,看上去十分玄妙,而艾瑞克森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向学习者详细讲解他的催眠工作的原理和方法,使他们了解催眠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如今风靡全球的NLP教练技术也来源于对艾瑞克森行为模式的分析。
这套书的外包装非常有质感,硬壳精装,拿在手里有一种厚重感,一看就是那种可以作为传家宝的书籍。我特别看重书籍的细节,比如纸张的触感、印刷的清晰度,以及排版的舒适度。从这几点来说,这套书都做得相当不错,阅读体验会很愉悦。我一直觉得,一个真正的好书,不仅在于内容,也在于它整体呈现给读者的感觉。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没有过多花哨的图案,而是用一种沉静的色调和字体来传达专业和深度。我对“艾瑞克森催眠教学实录”这几个字特别敏感,这表明它不是凭空捏造的理论,而是有实际教学和实践的依据。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催眠原理和技巧娓娓道来,并且通过真实的教学案例,让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催眠的力量。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解开催眠的神秘面纱,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初翻这套书,就被它的编排深深吸引了。三本书分别侧重于“催眠实务”、“催眠疗法”和“体验催眠”,这样的划分非常清晰,也正好对应了我想要了解的三个不同层面。我本来以为催眠就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没想到它还包含如此丰富的“实务”和“疗法”内容。我很好奇,“催眠实务”会具体到哪些方面?是关于如何建立信任、如何设计催眠流程,还是如何处理催眠中的突发状况?而“催眠疗法”则让我联想到心理治疗,我想了解催眠在解决具体心理问题上,比如焦虑、抑郁、创伤等,能起到怎样的作用。最让我感到新奇的是“体验催眠”这一册,是会让读者自己去体验催眠吗?还是会分享一些让普通人也能感受催眠的简单方法?我希望这部分能有更具象的指导,让我能通过阅读也能有所“体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让我觉得即使我没有任何催眠基础,也能慢慢地进入这个奇妙的领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神秘感,墨绿色的底色加上金色烫字的“催眠大师”,瞬间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三本书,感觉分量十足,预感内容会很扎实。我一直对催眠这个领域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它蒙着一层面纱,有点遥不可及。看了书名,特别是“艾瑞克森催眠教学实录”这几个字,立刻觉得这套书是来揭开面纱的。我最期待的是能够深入了解艾瑞克森这位催眠大师是如何进行教学和实践的,他的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他独特的催眠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希望这套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能有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操指导,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催眠的运作机制,甚至在未来能够尝试运用一些基本的催眠技巧。毕竟,了解一个领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专家的实际操作,而这套书似乎正是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从包装到书名,都传递出一种专业和权威感,我迫不及待地想打开它,走进艾瑞克森的催眠世界。
评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找到一本真正有价值、有深度、能够指导实践的书籍非常不易。我选择这套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实录”二字,这暗示着它可能包含了很多珍贵的原始资料和一手经验。我尤其关注“催眠教学”这个部分,我想了解艾瑞克森是如何将他的催眠理念传授给学生,他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独到之处,以及他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收获。我希望书中能有大量的对话记录、课堂互动,甚至是一些导师的反馈,这样我才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学习的过程。同时,“催眠实务”和“催眠疗法”的结合,也让我看到了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可能。我希望这套书不仅能让我了解催眠是什么,更能让我明白催眠如何被运用,以及它在不同情境下的效果。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学习框架,让我能够从门外汉真正成长为对催眠有一定理解的爱好者。
评分我是一个对心理学领域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尤其是那些能够帮助人们改善生活、解决困境的学问。催眠,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技术,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这套《催眠大师催眠之父艾瑞克森催眠教学实录(全3册)》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全面性。从“催眠实务”到“催眠疗法”再到“体验催眠”,这三个主题涵盖了催眠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以及个人体验,似乎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我尤其好奇“体验催眠”这一册,它是否能为我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方式,让我能够在安全和可控的环境下,初步感受催眠的奇妙效果,或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处于催眠状态时的感受。同时,作为“教学实录”,我期待其中能够包含大量的真实案例和对话,让我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师是如何引导、安抚和改变来访者的,学习到那些细微而又至关重要的技巧。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一扇通往催眠世界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推开它,一探究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