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元曲名篇鉴赏(全四卷)
定价:395.00元
作者:王斐 主编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
出版日期:2011-7-1
ISBN:9787546359137
字数:1100000
页码:全4册
版次:1
装帧:盒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卷
元好问
[黄钟]人月圆 卜居外家东园
[仙吕]后庭花破子(二首)
玉树后庭前
夜夜璧月圆
[中吕]喜春来 春宴(四首)
春盘宜剪三生菜
梅残玉靥香犹在
梅擎残雪芳心奈
携将玉友寻花寨
[双调]小圣乐 骤雨打新荷
孙 梁
[仙吕]后庭花破子
柳叶黛眉愁
杨 果
[越调]小桃红(八首)
碧湖湖上采芙蓉
满城烟水月微茫
采莲人和采莲歌
碧湖湖上柳阴阴
玉萧声断凤凰楼
芡花菱叶满秋塘
锦城何处是西湖
采莲湖上棹船回
[越调]采莲女(三首)
采莲湖上采莲娇
采莲人唱采莲词
采莲湖上采莲人
[仙吕]赏花时
花点苍苔绣不匀
[仙吕]翠裙腰
莺穿细柳翻金翅
刘秉忠
[南吕]干荷叶(二首)
干荷叶,色苍苍
南高峰,北高峰
[双调]蟾宫曲(四首)
盼和风春雨如膏
炎天地热如烧
梧桐一叶初凋
朔风瑞雪飘飘
杜仁杰
[般涉调]耍孩儿 庄家不识构阑
王和卿
[仙吕]醉中天 咏大蝴蝶
[仙吕]一半儿 题情(四首)
鸦翎般水鬓似刀裁
书来和泪怕开缄
将来书信手拈着
别来宽褪缕金衣
[双调]拨不断 大鱼
盍志学
[双调]蟾宫曲
陶渊明自不合时
……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自从我收到了这套《元曲名篇鉴赏》,它就成了我案头最常翻阅的书籍之一。说实话,我本身是学理工科的,对文学的接触相对有限,但内心深处始终对中国古典文学怀有浓厚的兴趣。市面上关于唐诗宋词的书籍很多,但真正深入浅出讲解元曲的,却不算太多。这套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 它的四册装帧典雅,16开的尺寸拿在手里也十分舒服。打开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原文,字体大小适中,不至于费眼。而紧随其后的白话详解,更是让我这样的“门外汉”也能轻松理解。我不用再因为生僻字词而停滞不前,也不用费力去推敲那些文言的语序。译文流畅,仿佛一位老友在耳边轻轻诉说,将曲中的故事、情感和意境一点点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更让我赞叹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翻译”,而是在翻译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背景介绍和情感引导。有时候,一首曲子读完,我可能还不完全明白其中的妙处,但看了鉴赏部分,就会豁然开朗。它不会堆砌过多的学术术语,而是用一种比较平易近人的方式,点拨出曲子最动人的地方。这让我感觉,这套书是在真心实意地引导我去欣赏元曲,而不是简单地“说教”。
评分初次翻开这套《元曲名篇鉴赏》,就被它扑面而来的古韵所吸引。仿古线装的设计,纸张的质感,都仿佛将人带回了那个词曲风雅的时代。我本身就对中国古典文学情有独钟,特别是元曲,总觉得它比唐诗宋词多了一份市井的鲜活和世俗的真情。然而,历来对元曲的深入了解总觉得有些障碍,或是原文晦涩,或是赏析过于学术化,未能直抵我心。这套书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遗憾。 它以四册的篇幅,精选了元曲中的诸多名篇,无论是关汉卿的豪放,白朴的婉约,马致远的洒脱,还是乔吉的清丽,都得到了细致的展现。最令我惊喜的是,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原文,而是每一篇都配以了白话详解。这种“原文/白话详解”的编排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我不再需要反复查阅工具书,也不必为那些古朴的词语和句式而烦恼。白话译文流畅自然,既保留了原作的神韵,又使得其意境、情感和故事得以清晰地呈现。我仿佛能听到曲中人的叹息,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能瞥见那个时代的生活百态。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学者,我对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名篇鉴赏”类书籍,总是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很多时候,它们要么过于浅薄,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读;要么过于空泛,缺乏深入的理论支撑;甚至有些,会为了迎合市场,而进行一些不负责任的拔高或歪曲。然而,当我接触到这套《元曲名篇鉴赏》时,我还是被它所展现出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所打动。 首先,这套书的选篇是相当考究的。它涵盖了元曲发展脉络中的重要作家和代表性作品,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也不乏一些被低估的佳作。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选本,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元曲版图。其次,其“原文/白话详解”的编排模式,对于促进普通读者对元曲的理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白话文的翻译,力求贴合原文的神韵,又兼顾了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做到了既忠实又生动。 而其“鉴赏”部分,更是可圈可点。它并没有采用“一家之言”的绝对化论断,而是呈现了多种可能的解读角度,并且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佐证。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体现在对作品的每一个细节的分析之中,无论是对词汇的考证,还是对艺术手法的辨析,都展现出了扎实的功底。它能够深入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帮助读者跳出文本的局限,更全面地理解元曲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评分作为一个长年浸淫在古典诗词爱好者,我对“鉴赏”二字向来是既期待又有些许保留。许多标榜“鉴赏”的书籍,往往落于俗套,或是牵强附会,或是流于表面,未能触及作品的灵魂。然而,这套《元曲名篇鉴赏》却给了我不少惊喜。它的鉴赏部分,并非是冰冷的考据和空泛的议论,而是深入浅出,将作者的创作背景、情感动机、艺术手法以及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都娓娓道来。 我尤其欣赏它对细节的处理。对于一首曲子中的某个意象,某个典故,或是某一句词的妙处,鉴赏部分都能给出恰到好处的解读,不显说教,反而引人入胜。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生怕读者不懂,反复解释,而是点到为止,激发读者自行去体会。更难得的是,它在鉴赏中融入了许多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使得读者在欣赏元曲的同时,也能对当时的社会风貌、民俗习惯乃至思想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这种“知人论世”的解读方式,让每一首曲子都活了起来,不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那个时代、那个作者、那个心灵的真实写照。
评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被这套《元曲名篇鉴赏》所吸引。我本身并不是文学专业的科班出身,但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古代诗词歌赋,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觉得,中华文化的根基,蕴含在这些古老的文字之中。然而,真正让我能够沉下心来去品读的,却并不多。很多时候,古文的晦涩,或是赏析的枯燥,都成为了我进一步了解的阻碍。 这套书的出现,可以说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困扰。首先,它的装帧设计就很用心,仿古的线装,厚实的纸张,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打开书,清晰的原文旁,便是通俗易懂的白话详解。我曾经尝试阅读一些原著,但往往因为不理解某些词语,或者句子结构而感到沮丧。而这套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把那些古朴的文字,转化成我能够理解的语言,同时,还不忘解释背后的典故和引申含义。 更让我惊喜的是,它的鉴赏部分,写得非常生动有趣。它不像某些教科书那样,只是枯燥地分析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而是能够捕捉到曲子中最打动人的情感,最鲜活的画面。读着这些鉴赏,我仿佛能够看到曲中人物的悲喜,听到他们在大江大河边,或是在小楼月下,发出的感慨。它让我感受到,元曲不仅仅是文字,更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和生活的一种载体。这套书,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原来欣赏元曲,可以如此轻松,又如此充满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