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二: 最近迷上了经济学方面的书籍,想从更基础、更理论的层面去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我一直认为,很多社会现象的根源,最终都能追溯到经济学的原理上去。这本书的书名,"货币均衡论",听起来就非常有学术性,也正是我所需要的。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入门读物,了解了一些基本的供求关系、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概念,但总觉得有些零散,不够系统。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能够将之前学到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知体系。虽然我还没有深入到书中的具体论证部分,但仅仅从其所处的学术丛书背景,就能预见到其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分析。我个人对理论模型和数理推演一直抱有很大的兴趣,我相信这本书中一定包含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和创新的理论,能够帮助我更科学、更理性地看待经济现象,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我们这些渴望系统学习经济学理论的读者来说,一份宝贵的馈赠。
评分评价五: 一直以来,我对那些能够构建宏大理论体系,并解释复杂社会现象的书籍情有独钟。这本《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货币均衡论》,正是这样一本让我充满期待的书。它所处的丛书定位,本身就代表了其学术上的权威性和前沿性。我喜欢那些能够提供全新视角,挑战固有思维的书籍。在理解货币的这个问题上,我希望能够超越日常交易的简单概念,去深入探讨其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和运作机制。我期待这本书能够阐释“均衡”这个概念是如何在货币领域得以体现的,它所涉及的变量有哪些,又是如何相互作用,最终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我希望能够从书中学习到关于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利率传导、以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的体验,更是一次智识的启蒙,它将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更加扎实和系统化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现代经济的复杂性。
评分评价三: 说实话,我之前对货币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日常生活的层面,就是花钱买东西,存钱到银行。但总觉得,货币的背后一定有着更复杂、更深刻的学问。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货币均衡论》,光是这个书名,就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我喜欢这种能触及事物本质的书,能帮助我打破表面的认知,去探寻更深层次的原理。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的阅读习惯一直是偏向于能够引发思考的书籍。我期待这本书能向我揭示货币的真正含义,它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决策的。我想了解货币是如何“均衡”的,这个“均衡”又意味着什么,它与我们熟悉的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又有什么样的联系。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能够帮助我们拓宽视野,提升认知水平,不被表面的经济现象所迷惑,而是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评分评价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很雅致,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古朴的封面,在书架上摆放着,总能引人注目。翻开扉页,纸张的触感也很好,不是那种粗糙的印刷纸,而是带有淡淡的书香,让人忍不住多翻几页。我对历史类书籍一直情有独钟,总觉得历史的厚重感能给予人深刻的启示。虽然我还没有开始细读,但光是目录和序言部分,就足以让人感受到编著者们付出的心血。序言中对历史事件的梳理,对人物的评价,都显得非常客观且有深度,仿佛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我尤其喜欢序言中那句“历史的尘埃,终将落定,而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思想,却能穿越千年,依然温暖人心。”这句话,瞬间就点燃了我对探索历史背后深层逻辑的兴趣。我期待着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以及那些塑造了我们当下世界的历史进程。每次拿起这本书,都有一种朝圣般的宁静感,仿佛即将与智者对话,汲取智慧的甘露。
评分评价四: 我一直坚信,真正的智慧往往蕴藏在那些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著作中。当我看到《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个系列的时候,就立刻被它所吸引。这个系列汇集了众多世界顶尖的学术思想,对于任何渴望深度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人来说,都是一份无价的财富。这次我关注到的是其中关于“货币均衡论”的著作,这个话题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经济理论和观点层出不穷,但能够真正深入骨髓、改变认知的,往往是那些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我对于货币的理解,一直觉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货币供给和需求如何达到动态平衡。我想知道,在宏观经济的层面上,货币是如何发挥其稳定器和调节器的作用的,又在何种情况下会引发失衡。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知识,更在于它能够启发读者用一种更批判性、更深刻的视角去审视我们身处的经济世界,去理解那些看不见的“手”是如何运作的。
评分还没看,买了一整套 慢慢看,挺好的。
评分2.传统的数量说的复活
评分5.魏克赛尔的新观念在瑞典的讨论
评分第二章 魏克赛尔对货币理论问题的论述
评分丰厚的劳动报酬使劳动者能够改善他们对子女的供养,从而养大较多的儿童,这样势必会放宽和扩大上述限度。应该指出,上述限度扩大的程度必然会尽可能和劳动需求所需要的程度相称。如果劳动需求继续增加,劳动报酬必然鼓励劳动者结婚繁殖,使他们能够不断增加人口,供给不断增加的劳动需求。如果劳动报酬在任何时候比为此目的所需要的更少,人手缺乏不久就会使之提高;如其在任何时候多于所需,人口过度繁殖就会使之降到这个必要比率之下。在前一种情况下市场的劳动存量不足,在后一种情况则过多,不久均会迫使劳动价格回到社会情况所要求的适当比率。因此,和对其他商品的需求必然支配其他商品的生产一样,对人口的需求也必然支配其生产。生产过于迟缓时加以促进,生产过于迅速时则加以抑制。世界各地,不论在北美、欧洲或是中国,支配和决定人口繁殖程度的正是这一需求。在北美,这需求成为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在欧洲,则成为人口缓慢而逐渐增加的原因,在中国,就成为人口不增不减的原因。
评分《货币均衡论》作者米尔达尔(儿滋Gun- nar·Myrdal 1898)生于瑞典古斯塔夫斯教臣, 1927年斯德哥尔摩大学法学、经济学博士; 1938年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以及其他30个单 位的荣誉学位。1931一1932年任日内瓦国际研 究生院副教授;19331939年斯德哥尔摩大学教 授,1%1一1%5年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学 教授;1974年1975年纽约市立大学杰出客座 教授。197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米尔达尔 还担任过许多重要的政府公职。1933年至 1938年间兼任瑞典政府经济顾问和瑞典银行 理事;1945年至1947年间任瑞典商务部部长; 1947年以来任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秘书长。 米尔达尔的重要著作,除了《货币均衡论》以 外,还有《价格形成问题与变动因素》 (1927)、《经济学说史中的政治因素》(1953)、《美国的进退维谷—黑人问题与现代民主》 (1944)、《国际经济》(1956)、《经济理论和不 发达地区》(1957)、《亚洲的戏剧:各国贫困 考察》(1%8)、《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 困计划纲要》(1972)等等。 米尔达尔是瑞典学派(也称北欧学派或斯 德哥尔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 了瑞典学派的奠基者达已·达已逊、卡塞尔和 维克赛尔等人的经济思想,在前人的基础上作 出了新的概括和发展。
评分1.货币均衡理论与一般均衡理论
评分7.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发展
评分2.两种理论完整结合的不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