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現代消毒學進展(第1捲)》主要內容包括:現代消毒學導論、現代消毒學術語詳解、德國和歐盟關於檢驗和批準清潔劑、消毒劑和防腐劑的統一規則、常用化學消毒劑有效含量分析方法進展、植物提取物有效殺菌成分的測定方法、現代消毒學的微生物學試驗方法、細菌對消毒劑的抗藥性及研究方法、細菌對消毒劑的抗性研究進展、細菌對聚六亞甲基雙胍抗藥性研究進展、飲用水氯化消毒副産物對人體健康危害的研究進展、消毒滅菌器械研究進展等。
作者簡介
薛廣波,男,第二軍醫大學教授,上海市消毒品協會會長。河北省邯鄲市魏縣人。著名消毒學傢、流行病學傢和疾病預防學傢,是我國消毒學和疾病預防學的奠基人。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獲國傢世紀寶鼎奬,1998年獲全軍預防醫學基金奬,2000年被評選為國內外著名學者。
薛廣波教授長期從事流行病學和消毒學教學和科研工作。學習刻苦,治學嚴謹,成績卓著。發錶學術論文150餘篇。獲國傢、軍隊和地方各種科技奬18項。主編學術著作16部。其中他主編的《實用消毒學》是我國消毒學的奠基專著,1988年獲國傢優秀科技圖書二等奬。1996年主編齣版瞭我國第一部疾病預防學專著《現代疾病預防學》,首次提齣疾病預防學是預防醫學中的一個獨立學科,這部書為我國疾病預防學的學科建立奠瞭基,1998年獲全軍優秀圖書提名奬。1993年主編齣版的《滅菌·消毒·防腐·保藏》和2002年主編齣版的《現代消毒學》全麵係統地闡述瞭現代消毒的基本理論和技術,使我國消毒和國際接軌,促進瞭我國消毒學的發展,2003年獲國傢優秀科技圖書二等奬。他主編齣版的其他著作有:《滅菌消毒防腐保藏》(第二版,2010),《病毒性齣血熱》、《軍隊流行病學》(全軍統編教材)、《醫院消毒技術規範》(衛生部),《疾病預防學辭典》,《公共場所現代技術規範》(2006年第一版,2010年第二版)。作為副主編、主審齣版的專著有:《流行病學簡明教程》,《現代臨床病毒學》,《現代老年護理學》。作為編委、編者、審者齣版的著作15部。
他設計和組織完成的“中國腦血管病的流行病學研究”獲全軍科技進步一等奬和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在消毒滅菌理論和技術研究、細菌抗藥性研究、流行病學數學模型研究,神經流行病學研究、傳染病防治研究方麵,獲多項科技進步奬,並獲3項國傢發明專利。
薛廣波教授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198委員會(消毒滅菌委員會)專傢。也是國際流行病學協會(IEA)會員,曾任和現任學術職務50多個,包括全軍醫學科技成果奬評委,全軍流行病學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消毒專傢委員會委員,衛生部消毒産品專傢審評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傢標準委員會全國消毒設備與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全國衛生標準委員會(消毒)剮主任委員等,以及《中華流行病學雜誌》,《中國消毒學雜誌》,《解放軍預防醫學雜誌》等10多傢雜誌的編委或特邀編審。
作為著名專傢,他多次應邀齣國考察、參加學術會議和講學,這些國傢有澳大利亞、泰國、日本、加拿大、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愛爾蘭、埃及、土耳其、阿聯酋、德國、法國等。作為國內許多學術組織的主要負責人,他多次主持召開全國和全軍消毒學、流行病學和疾病預防學學術會議,舉辦多期培訓班,為國傢培養瞭許多研究生和大批專業人纔。
內頁插圖
目錄
1 現代消毒學導論
2 現代消毒學術語詳解
3 德國和歐盟關於檢驗和批準清潔劑、消毒劑和防腐劑的統一規則
4 常用化學消毒劑有效含量分析方法進展
5 植物提取物有效殺菌成分的測定方法
6 現代消毒學的微生物學試驗方法
7 細菌對消毒劑的抗藥性及研究方法
8 細菌對消毒劑的抗性研究進展
9 細菌對聚六亞甲基雙胍抗藥性研究進展
10 飲用水氯化消毒副産物對人體健康危害的研究進展
11 消毒滅菌器械研究進展
12 過氧化氫等離子滅菌技術及應用現狀
13 微波消毒與滅菌研究進展
14 一種新的應用於預防醫學的等離子體研究
15 凍乾保存法
16 國內外消毒劑應用現況
17 醛類消毒劑及其進展
18 環氧乙烷滅菌應用及發展
19 過氧化物類消毒劑研究進展
20 含氯消毒劑的應用與研究進展
21 二溴海因消毒劑研究進展
22 新型消毒劑——單過硫酸氫鉀復閤鹽消毒劑
23 含碘消毒劑的應用和研究進展
24 酚類消毒劑及其進展
25 醇類消毒劑研究進展
26 胍類消毒劑及其進展
27 季銨鹽類消毒劑研究進展
28 生物消毒劑研究進展
29 納米消毒劑研究進展
30 碘類消毒劑發展簡史
31 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消毒及管理研究進展
32 醫院預防性消毒進展
33 醫療廢物消毒研究進展
34 軟式內鏡清洗消毒研究進展
35 幽門螺杆菌感染的消毒
36 空腸彎麯茵感染的消毒
37 細菌性性病的消毒
38 關於朊病毒的消毒
39 甲型流感的消毒
40 親脂性肝炎病毒消毒進展
41 艾滋病消毒進展
42 病毒性性病的消毒
……
精彩書摘
18.3.1混閤環氧乙烷滅菌器
混閤環氧乙烷滅菌器對整個滅菌過程進行自動控製,具有控藥、控溫、控時、控濕及殘餘氣體處理等功能,具有微機監控和滅菌數據自動存儲及打印的功能。
混閤環氧乙烷滅菌器多采用雙層內腔結構,夾套用來預熱滅菌物品,預熱采用熱水強製循環技術,兩端的滅菌器門也同步升溫,充分使滅菌溫度均勻。循環水加熱有電加熱和蒸汽加熱兩種方式,設多組溫度探頭分彆檢測預熱水溫度及滅菌室溫度。
混閤環氧乙烷滅菌器采用水環式真空泵實現真空,可根據實際情況如滅菌物品的包裝等設定抽空一下限。
混閤環氧乙烷滅菌器的加濕采用注入脈衝式飽和蒸氣方式,並保證一定的濕度駐留時間。通過濕度傳感器對滅菌室內的相對濕度進行量的控製。
使用混閤環氧乙烷滅菌器的工廠多設有專門放置環氧乙烷氣罐的儲藏室,並保證室內足夠的空氣換氣量,以保障操作安全。氣罐與滅菌器之間通過管道連接,進藥量通過時間和流量計來控製,並監控滅菌器內腔壓力,保證滅菌氣體濃度。進入滅菌器的環氧乙烷混閤氣體首先由氣化器預熱,預熱溫度適時檢測,並設下限報警。
環氧乙烷滅菌參數如溫度、相對濕度、環氧乙烷氣體濃度和時間需經過嚴格的滅菌驗證,即通過物理和生物實驗的方法,證明所設定的滅菌工藝過程及參數,能夠保證産品滅菌工藝要求。
滅菌器對殘餘環氧乙烷采用水混閤排放方式,真空泵排氣口外接水箱,使環氧乙烷混閤氣與水充分混閤,以防氣體逸齣。
18.3.2100%環氧乙烷設備
由於采用瞭100%純環氧乙烷氣體,滅菌時間減短,滅菌效果好。100%環氧乙烷滅菌器是在混閤環氧乙烷的基礎上改進而來,不同之處在於滅菌器滅菌全過程采用負壓運行,環氧乙烷滅菌濃度由濃度探頭實時監控,濃度降低會自動加注環氧乙烷氣體,保證滅菌時環氧乙烷濃度在設定範圍內。
另外,為瞭使滅菌器腔內環氧乙烷氣體分布更均勻,滅菌器腔內安裝有攪拌係統,攪拌係統會使腔內的環氧乙烷氣體流動起來,達到氣體分布均勻的目的。
在安全性能方麵,滅菌器腔內設有自動運輸係統,在滅菌結束時,設備自動開門,並將物品運送到解析室內,減少瞭人員操作,降低瞭操作人員環氧乙烷中毒的風險。另外,為瞭有效降低工作環境中環氧乙烷氣體濃度,滅菌器設有大功率的排風係統和多點的環氧乙烷濃度探頭。
這些變化使得工業環氧乙烷滅菌提高瞭工作效率,保證瞭滅菌質量,降低安全風險。
……
前言/序言
《現代消毒學進展(第1捲)》:探尋守護健康的科學前沿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長河中,疾病的威脅始終與我們如影隨形。從遠古的瘟疫到當代的流行病,微生物的無形力量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消毒,作為一種至關重要的公共衛生手段,其發展曆程亦是一部與病原體鬥智鬥勇的智慧篇章。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消毒學正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革新時期,其理論深度、技術廣度以及應用範疇都在不斷拓展。《現代消毒學進展(第1捲)》正是這一時代浪潮中的一份珍貴記錄,它匯集瞭消毒學領域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深刻的理論洞見,為我們打開瞭一扇通往守護健康科學世界的大門。 本書並非簡單地羅列各種消毒方法,而是深入剖析瞭現代消毒學背後 the fundamental scientific principles。它從微生物學的最新發現齣發,揭示瞭不同類型病原體的結構、生命周期及其對各類消毒劑的敏感性。讀者將瞭解到,理解病原體的緻病機製,是製定高效、精準消毒策略的關鍵。書中詳細闡述瞭各種消毒劑的作用機製,從傳統的化學消毒劑,如氯係、季銨鹽類,到新興的物理消毒方法,如紫外綫、臭氧、等離子體技術,以及生物消毒的最新進展,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這種對消毒機製的深入理解,有助於我們打破“一刀切”的消毒模式,針對具體場景和目標病原體,選擇最適宜、最經濟有效的消毒方案。 《現代消毒學進展(第1捲)》尤為強調科學研究在推動消毒學發展中的核心作用。書中不僅介紹瞭當下熱門的消毒技術,更著重於探討這些技術背後的科學原理、實驗驗證過程以及實際應用中的優缺點。例如,在探討新型消毒劑的研發時,書中可能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分子設計、結構修飾來提高消毒劑的殺菌效力、降低其毒副作用;在分析物理消毒技術時,則會深入解析其作用的能量轉換過程、對微生物細胞的損傷機理,以及如何通過優化參數來最大程度地發揮其效用。這種嚴謹的科學態度,確保瞭書中內容的可靠性和前瞻性。 本書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理論研究的深度,更在於其對消毒學應用層麵的廣泛關注。消毒學並非孤立存在於實驗室的學科,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醫療保健、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方方麵麵息息相關。本書可能通過多個章節,詳細探討瞭現代消毒學在不同領域的具體應用。 在醫療衛生領域,本書將深入剖析醫院感染控製的最新策略。從手術室、ICU的嚴格環境消毒,到醫療器械的滅菌與消毒,再到醫護人員手部衛生規範的科學依據,都將有詳細的闡述。讀者將瞭解到,隨著耐藥菌株的齣現和新型傳染病的爆發,傳統的消毒方法麵臨著新的挑戰,而本書將展現消毒學如何通過引入更先進的技術和更精細化的管理,來應對這些挑戰,切實保障患者的安全。 在公共場所的消毒方麵,本書也將提供寶貴的參考。從機場、火車站等交通樞紐,到學校、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如何有效地控製病原體的傳播,維護公共健康,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書將可能探討如何根據不同場所的特點,設計科學閤理的消毒方案,例如,在疫情期間,如何利用空氣淨化與消毒技術,以及錶麵消毒技術,來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此外,本書還可能關注食品安全與環境保護中的消毒問題。例如,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如何通過有效的消毒措施,杜絕微生物汙染,保障食品安全;在水處理領域,如何利用消毒技術,去除飲用水中的有害微生物,保障公眾健康。這些看似日常的領域,背後都蘊含著深厚的消毒學知識。 《現代消毒學進展(第1捲)》的齣版,無疑將為消毒學領域的研究者、從業者以及對公共衛生領域感興趣的廣大讀者,提供一個瞭解前沿動態、深化專業認知的重要平颱。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現代消毒學發展軌跡的一個縮影,是科學智慧守護生命健康的一份有力見證。通過閱讀本書,我們可以更清晰地認識到,消毒學並非僵化的知識體係,而是一個充滿活力、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的科學領域,它的每一次進步,都意味著我們離一個更健康、更安全的生存環境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