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原理

数字电视原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兆明 著
图书标签:
  • 数字电视
  • 电视原理
  • 数字通信
  • 信号处理
  • 视频技术
  • 广播电视
  • 多媒体
  • 编码解码
  • DVB
  • ATSC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621494
版次:1
商品编码:1118360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2-01
页数:37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数字电视原理》是作者从事20多年数字电视原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成果结晶。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数字电视中的模拟域技术、数字电视的基本概念、视频信号的数字化、图像数据压缩编码、视频压缩编码标准、数字电视传输、数字电视调制和解调及数字音频技术。
  《数字电视原理》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取材新颖、观点明确、易于理解,可作为高等院校广播电视专业、多媒体通信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通信部门、电视台、广大通信设备的生产厂家及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数字电视中的模拟域技术
1.1 三基色原理
1.2 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
1.3 标准彩条信号
1.4 三大彩色电视制式
1.5 扫描成像原理
1.6 清晰度与分解力
1.7 图像信号的最高频率——电视通道的频带宽度
1.8 电视信号的频谱
1.8.1 电视信号频谱分析
1.8.2 空间频率和空间频谱
习题

第2章 数字电视的基本概念
2.1 数字电视的优点
2.2 视、音频信号数字化参数
2.2.1 视频信号的抽样结构
2.2.2 视、音频信号量化及量化噪声
2.2.3 全信号和分量信号编码
2.2.4 图像分量信号量化比特数确定和量化电平分配
2.3 图像分量信号量化电平和量化比特数的计算
2.4 标准清晰度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的各项参数
2.5 数字电视系统
2.6 数字电视机顶盒
习题

第3章 视频信号的数字化
3.1 电视信号的离散化
3.2 视频A/D、D/A变换器
3.3 PAL信号亮、色数字分离
习题

第4章 图像数据压缩编码
4.1 图像数据压缩编码概述
4.1.1 图像数据压缩机理
4.1.2 图像编码算法的分类
4.1.3 图像编码压缩比
4.1.4 混合编码
4.2 预测编码
4.2.1 预测编码的类型
4.2.2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的分析
4.2.3 预测器
4.2.4 前向预测和双向预测
4.2.5 像素块预测
4.2.6 量化与编码
4.2.7 图像帧间编码中的运动处理方法
4.3 变换编码
4.3.1 变换的物理意义
4.3.2 正交变换的矩阵表示
4.3.3 协方差矩阵和K - L变换
4.3.4 离散余弦变换(DCT)
4.3.5 二维整数变换
4.3.6 变换系数量化的几种方式
4.3.7 变换后对直流系数的处理
4.3.8 变换系数量化后的扫描方式
4.4 熵编码
4.4.1 前缀码
4.4.2 信息量和信息熵
4.4.3 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4.4.4 变字长(Huffman)编码
4.4.5 游程编码加变字长编码
4.4.6 H.264标准中的熵编码技术
4.5 子带编码
4.5.1 子带编码原理
4.5.2 子带滤波
4.5.3 HDTV子带编码
4.5.4 塔型编码
4.6 小波变换
4.6.1 基于小波变换的静态图像编码方法
4.6.2 小波变换的数学分析基础
4.6.3 图像小波多分辨分解的数据特性
4.6.4 基于小波变换的静态图像压缩算法
4.7 分形图像编码
4.7.1 分形的引出
4.7.2 分形压缩法概况
4.7.3 分形图像编码过程
4.7.4 分形图像编码的IFS方法
4.7.5 分形编码实例
4.8 模型基图像编码
4.8.1 模型基图像编码的引出
4.8.2 语义基图像编码
4.8.3 物体基图像编码
习题

第5章 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5.1 视频压缩编码标准的发展历程
5.2 H.261标准
5.2.1 图像格式
5.2.2 信源编码器方框图
5.2.3 信源解码器方框图
5.2.4 图像复用和解复用
5.3 JPEG标准
5.3.1 基于DCT的编码器和解码器
5.3.2 离散余弦变换和DCT系数量化
5.3.3 熵编码器
5.3.4 数据交换格式
5.4 MPEG-1标准
5.4.1 MPEG-1标准的内容
5.4.2 MPEG- 1视频流结构
5.4.3 MPEG- 1音频压缩处理单元
5.4.4 通信处理板
5.5 MPEG-2标准
5.5.1 系统部分
5.5.2 图像部分
5.5.3 声音部分
5.5.4 图像格式
5.6 H.263建议
5.6.1 ITU极低码率视频编码标准
5.6.2 H.263极低码率视频编码标准
5.6.3 H.263中的帧间预测算法
5.7 MPEG-4标准
5.7.1 MPEG-4可视信息编码
5.7.2 MPEG-4基于VOP的视频编码
5.7.3 MPEG-4视频信号编码基本框图
5.7.4 MPEG-4的音频编码
5.8 H.264标准
5.8.1 H.264标准中的主要技术
5.8.2 H.264标准的应用范围
习题

第6章 数字电视传输
6.1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6.1.1 数字通信系统
6.1.2 数字电视卫星传输系统
6.1.3 数字电视有线传输系统
6.1.4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
6.2 能量扩散
6.3 纠错编码
6.4 数据交织和解交织
6.5 格状编码(TCM)
6.6 美国ATSC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
习题

第7章 数字电视调制和解调
7.1 数字电视调制的种类
7.1.1 为什么要进行数字调制
7.1.2 数字电视调制的分类
7.1.3 数字电视信号经调制后的几项性能
7.2 BPSK调制
7.3 QPSK数字调制技术
7.4 MQAM调制
7.5 π/2旋转不变QAM星座的获得
7.6 Offset�睶AM 数字调制技术
7.7 M�睼SB(残留边带)数字调制技术
7.8 OFDM数字调制技术
7.9 QPSK、MQAM、M�睼SB 、OFDM小结
7.10 字节到符号的映射
7.11 反向信道(上行信道)数字调制技术
习题

第8章 数字音频技术
8.1 数字音频广播
8.1.1 DAB的技术特点
8.1.2 尤里卡(Eureka)147/DAB发射系统
8.1.3 尤里卡(Eureka)147/DAB接收系统
8.2 MPEG音频压缩技术
8.3 美国HDTV AC-3音频压缩技术
8.4 家庭影院和环绕立体声
习题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信号的旅程:从发射塔到客厅的奇幻冒险》 简介: 想象一下,当您按下遥控器上的“换台”按钮,一道无形的信号便踏上了它充满挑战与奇遇的旅程。这趟旅程,始于高耸入云的发射塔,穿越浩瀚无垠的天空,最终抵达您家中那块神奇的屏幕,将五彩斑斓的世界呈现在眼前。《信号的旅程:从发射塔到客厅的奇幻冒险》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一次引人入胜的探索,旨在揭示我们每天习以为常的电视信号是如何被创造、传输、接收和最终“翻译”成我们能够理解的画面的。 本书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追溯电视广播的诞生与演进,从最早的机械扫描时代,到黑白电视的普及,再到如今高清、超高清的数字时代。我们不会深入探讨复杂的数学公式或晦涩的电子元件,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引人入胜的故事,阐释每一个环节背后的科学原理。 第一站:信号的诞生——创意与编码的交响曲 一切的起点,是一段精心策划的节目内容。无论是激动人心的体育赛事、发人深省的纪录片,还是令人捧腹的喜剧,这些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在被送往千家万户之前,都需要经过一番精密的“包装”。 图像的魔术师: 电影摄影机和摄像机,就像是捕捉现实世界的眼睛。它们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但这仅仅是第一步。为了让这些信号能够高效地传输,它们需要被“压缩”和“编码”。想象一下,将一本厚厚的书,通过巧妙的缩写和符号,变成一本薄薄的笔记本,同时又能保证在需要时完整地还原内容。这就是图像编码的奥妙所在。本书将用类比的方式,介绍诸如“帧”的概念,以及为何我们看到的运动画面是流畅而非断断续续的。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人眼的视觉特性,例如“视觉暂留”,来欺骗我们的大脑,使其感知到连续的运动。 声音的舞者: 与图像一样,声音信号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麦克风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复杂的算法进行编码和压缩。我们将会了解到,声音是如何被数字化,并以数据的形式进行传输的。或许您会惊叹于,我们听到的清晰语音和悦耳旋律,背后是多么精巧的信号处理过程。 节目的“身份证”: 除了图像和声音,每一档节目都需要一个独特的“身份标识”,以便在海量的信号中被识别和区分。这本书将揭示,节目信息是如何被打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流”。 第二站:信号的远航——穿越天空的信使 一旦信号被准备好,它们就需要踏上它们的远航之旅。对于传统的电视广播而言,这通常意味着穿越大气层,抵达广阔的信号接收区域。 发射塔的呼唤: 高耸入云的发射塔,如同巨人的手臂,将编码后的信号以强大的能量向四面八方广播出去。我们将会了解,为何发射塔需要建造得如此之高,以及不同频率的信号如何拥有不同的传输特性。想象一下,这些信号如同被射出的飞镖,目标是覆盖尽可能广阔的区域。 电磁波的语言: 信号的本质是电磁波,它们以光速在空间中传播。本书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电磁波的特性,以及为何不同的电视频道需要分配不同的频率。我们会类比电磁波如同不同颜色的光,每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波长和频率,从而承载着不同的信息。 信号的挑战: 在空中传播的过程中,信号并非一帆风顺。它们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例如天气、地形,甚至其他无线电信号的“噪音”。本书将生动地描绘这些挑战,并介绍一些基本的抗干扰技术,让读者理解信号如何克服重重阻碍。 第三站:信号的抵达——家庭的接收站 当信号抵达您的家中,它们又将面临一次关键的“蜕变”。 天线的作用: 屋顶或室内的天线,是迎接信号的“捕手”。它们的设计巧妙,能够有效地捕捉来自发射塔的电磁波。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天线的优缺点,以及为何在信号接收不佳的区域,需要更强大的天线。 调谐器的魔法: 您的电视机内部,隐藏着一个精密的“调谐器”。它的任务是从成千上万个信号中,准确地“锁定”您想要收看的那个频道。这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图书馆中,精确地找到您要的那本书。本书将解释调谐器如何根据您选择的频率,分离出目标信号。 解码的奥秘: 接收到的信号,仍然是经过压缩和编码的数据。电视机的“解码器”,如同一个技艺精湛的翻译家,将这些数据还原成我们能够理解的图像和声音。我们将用形象的比喻,解释解码器如何“解压”数据,恢复图像的细节,并重现声音的立体感。 第四站:画面的呈现——色彩与声音的盛宴 解码后的信号,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像素的舞蹈: 屏幕上的每一个画面,都是由成千上万个微小的“像素”组成的。每个像素都有其独立的颜色和亮度。我们将了解,这些像素是如何被快速地更新,从而形成我们看到的动态画面。想象一下,无数个小画家,同时在画布上挥洒色彩,每一秒都在创造新的图案。 色彩的调和: 电视机如何能够呈现出如此丰富的色彩?本书将简要介绍三原色(红、绿、蓝)的原理,以及它们是如何混合,产生出各种各样的色彩。 声音的空间感: 如今的电视,不仅能呈现清晰的图像,还能带来震撼的立体声效果。我们将探讨,声音是如何被处理,以模拟出声音来自不同方向的感觉,从而增强观看的沉浸感。 《信号的旅程:从发射塔到客厅的奇幻冒险》 并非只是讲解“是什么”,更是着力于“为什么”。通过对信号在不同环节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经历的转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本书旨在让每一位读者,无论技术背景如何,都能对我们赖以获取信息和娱乐的电视信号,拥有一个更加深刻和有趣的理解。这不仅仅是对一项技术的解读,更是一次对现代文明幕后默默奉献的“信号工作者”们的致敬。从创意构思到最终呈现,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智慧与巧思,共同编织了这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信号的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当初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原理”两个字吸引。我总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个事物,就得弄懂它的根基。数字电视,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背后涉及的信号处理、信息论、通信工程等等,都充满了迷人的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从最基础的数字信号的表示,到如何将模拟信号数字化,再到如何高效地传输这些数字信号,以及最终如何将它们还原成我们看到的图像和声音,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都希望在这本书中得到清晰的阐述。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纠错编码和信道估计的内容,毕竟电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没有强大的纠错能力,画面岂不是要花屏了?另外,关于数字电视的时域和频域特性,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考量,我也非常期待能有所了解。这本书能否成为我理解数字电视运行机制的坚实基石?这正是我期待的。

评分

拿到这本《数字电视原理》,我真的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我之前只是觉得数字电视比以前的模拟电视好,但具体好在哪里,又是怎么实现的,我完全没概念。这本书会不会从最基础的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数字电视的各个关键技术环节?我特别好奇,它会不会介绍MPEG-TS(传输流)这个概念,它在数字电视传输中扮演着什么角色?还有,对于数字电视的节目加载和切换速度,书中是否会涉及到相关的优化技术?我也很期待了解,数字电视是如何实现高清、超高清画质的,这背后需要哪些强大的编码和传输技术支持?这本书能否让我理解,我们每天享受的视听盛宴,究竟是建立在怎样坚实的技术基础之上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

评分

哇,拿到这本《数字电视原理》真是太棒了!我一直对数字电视背后的技术很感兴趣,毕竟现在家里都是高清大屏,信号传输也越来越快,这背后肯定有很多学问。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讲解数字电视的编码、调制、传输以及接收解码的整个流程。比如,它会不会详细介绍MPEG-2、H.264、HEVC这些压缩标准,这些标准是如何在保证画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数据量的?还有,DVB-T/T2、ATSC、ISDB-T这些不同的数字电视广播标准,它们在技术上有哪些差异,又各自有什么优劣势呢?我希望书中能有图文并茂的解释,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看得明白。当然,除了理论知识,我也很想了解一些实际的应用,比如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工作原理,以及智能电视是如何集成更多互联网功能的。这本书能否带我走进数字电视的世界,解锁那些隐藏在高清画面背后的秘密呢?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开始这段探索之旅了。

评分

拿到《数字电视原理》这本书,我更像是抱着一种探究“为什么”的态度。我们每天都在看电视,但很少去想,为什么信号能穿越空气传到我们家?为什么画面会如此清晰流畅?这本书会不会从信号的产生、处理,到传输、接收,一步步地揭示这些奥秘?我希望它能涉及数字电视的关键技术,比如QAM、OFDM这些调制技术,它们是如何将数字信号“打包”好,以便高效传输的?还有,关于数字电视的节目体系,比如EPG(电子节目指南)是如何实现的,以及DRM(数字版权管理)在保护内容方面的作用,这些实用性的内容我都很想知道。这本书能否让我从一个单纯的电视观众,转变为一个对数字电视技术有深入理解的“内行”?我对它所能解答的“为什么”充满了好奇。

评分

我手里这本《数字电视原理》,让我对数字电视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以为数字电视就是信号更清晰,没想到里面蕴含着如此精妙的科学。这本书让我开始关注到电视信号的“身体”——也就是那些编码和解码的过程。比如,它会详细讲解数字电视的频道分配和频率规划吗?还有,对于不同地区的数字电视标准,这本书是如何阐述其技术差异和兼容性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图像和声音压缩的算法很感兴趣,比如JPEG、MPEG系列,它们是如何在不损失太多信息的情况下,大幅压缩数据的?另外,对于电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书中是否有提及相关的技术原理,比如信道编码和交织技术?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了解到,我们看到的每一个精彩画面,都是无数技术细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