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AutoCAD入门
1.1 AutoCAD概述
1.2 启动和退出AutoCAD
1.3 用户界面
1.3.1 标题栏
1.3.2 应用程序菜单
1.3.3 快速访问工具栏
1.3.4 信息中心工具栏
1.3.5 功能区
1.3.6 绘图区域
1.3.7 命令窗口
1.3.8 应用程序状态栏
1.3.9 文本窗口
1.3.10 快捷菜单
1.3.11 用户界面设置
1.4 命令和数据的输入
1.4.1 输入命令
1.4.2 输人数据
1.4.3 输入错误的修正
1.5 开始绘图和保存图形
1.5.1 创建新图
1.5.2 加载旧图
1.5.3 保存图形
第2章 初始绘图环境设置
2.1 图层
2.1.1 图层的概念与特征
2.1.2 LAYER(图层)命令
2.1.3 创建新层
2.1.4 LINETYPE(线型)命令
2.1.5 设置对象的特性
2.2 设置绘图环境
2.2.1 UNITS(单位)命令
2.2.2 LIMITS(图形界限)命令
2.2.3 ZOOM(缩放)命令
2.2.4 PAN(平移)命令
2.3 创建用户样板
2.3.1 创建用户样板的步骤
2.3.2 保存用户样板
2.3.3 装入用户样板
练习题
第3章 基本绘图方法
3.1 基本绘图命令
3.1.1 LINE(直线)命令
3.1.2 CIRCLE(圆)命令
3.1.3 ARC(圆弧)命令
3.2 基本编辑命令
3.2.1 u(放弃)命令
3.2.2 REDO(重做)命令
3.2.3 对象选择
3.2.4 ERASE(删除)命令
3.2.5 COPY(复制)命令
3.2.6 ARRAY(阵列)命令
3.2.7 OFFSET(偏移)命令
3.2.8 TRIM(修剪)命令
3.2.9 PROPERTIES(特性)命令
3.3 绘图举例
3.4 其他绘图命令
3.4.1 RECTANG(矩形)命令
3.4.2 POLYGON(正多边形)命令
3.4.3 EIJJPSE(椭圆)命令
3.4.4 DONUT(圆环)命令
3.4.5 POINT(点)命令
3.4.6 DIVIDE(定数等分)命令
3.4.7 MEASURE(定距等分)命令
练习题
第4章 特殊对象的绘制和编辑
4.1 二维多段线
4.1.1 PLINE(多段线)命令
4.1.2 PEDIT(多段线编辑)命令
4.2 样条曲线
4.2.1 SPIJINE(样条曲线)命令
4.2.2 SPLINEDIT(样条曲线编辑)命令
4.3 图案填充
4.3.1 HATCH(图案填充)命令
4.3.2 HATCHEDIT(图案填充编辑)命令
练习题
第5章 绘图辅助工具
5.1 动态输入
5.2 正交
5.3 捕捉
5.4 栅格
5.5 对象捕捉
5.5.1 对象捕捉方式
5.5.2 对象捕捉设置
5.5.3 单点捕捉
5.5.4 操作方法
5.6 自动追踪
5.7 查询命令
5.7.1 LIST(列表)命令
5.7.2 ID(点坐标)命令
5.7.3 MEASUREGEOM(测量)命令
练习题
第6章 构造图形方法
6.1 辅助线
6.1.1 XLINE(构造线)命令
6.1.2 RAY(射线)命令
6.2 修改对象长度
6.2.1 BREAK(打断)命令
6.2.2 JOIN(合并)命令
6.2.3 EXTEND(延伸)命令
6.2.4 LENGTHEN(拉长)命令
6.3 图形的几何变换
6.3.1 MOVE(移动)命令
6.3.2 MIRROR(镜像)命令
6.3.3 ROTATE(旋转)命令
6.3.4 SCALE(比例缩放)命令
6.3.5 STRETCH(拉伸)命令
6.4 修角命令
6.4.1 FIIJLET(圆角)命令
6.4.2 CHAMFER(倒角)命令
6.5 构图方法
6.6 夹点编辑
练习题
第7章 文字与表格
7.1 文字
7.1.1 STYLE(文字样式)命令
7.1.2 DTEXT(单行文字)命令
7.1.3 MTEXT(多行文字)命令
7.1.4 DDEDIT(文字编辑)命令
7.1.5 MTEDIT(多行文字编辑)命令
7.2 表格
7.2.1 TABLESTYLE(表格样式)命令
7.2.2 TABLE(表格)命令
7.2.3 编辑表格
练习题
第8章 尺寸标注
8.1 尺寸标注样式
8.1.1 DIMSTYLE(标注样式)命令
8.1.2 设置新尺寸标注样式举例
8.2 标注尺寸命令
8.2.1 DIMALJGNED(对齐尺寸)命令
8.2.2 DIMIJNEAR(线性尺寸)命令
8.2.3 DIMBASELINE(基线尺寸)命令
8.2.4 DIMCONTINUE(连续尺寸)命令
8.2.5 DIMDIAMETER(直径尺寸)和DIMRADIUS(半径尺寸)命令
8.2.6 DIMCENTER(圆心标记)命令
8.2.7 DIMARC(弧长尺寸)命令
8.2.8 DIMANGUIAR(角度尺寸)命令
8.2.9 DIMJOGGED(折弯半径尺寸)命令
8.2.10 QDIM(快速标注)命令
8.3 引线的注法
8.3.1 MLEA:DERSTYLE(多重引线样式)命令
8.3.2 MLEA:DER(多重引线)命令
8.3.3 MLEADERALJGN(多重引线对齐)命令
8.3.4 QLEADER(快速引线)命令
8.4 特殊尺寸的注法
8.4.1 标注尺寸公差
8.4.2 标注并列小尺寸
8.5 尺寸编辑命令
8.5.1 PROPERTIES(特性)命令
8.5.2 DIMEDIT(尺寸编辑)命令
8.5.3 DIMTEDIT(修改尺寸文字位置)命令
8.5.4 DIMSPACE(调整尺寸间距)命令
8.5.5 DIMBREAK(打断尺寸)命令
8.5.6 快捷菜单中的尺寸编辑选项
练习题
第9章 图块、属性与参数化
9.1 图块
9.1.1 BLOCK(创建块)命令
9.1.2 WBLOCK(写图块)命令
9.1.3 INSERT(插入)命令
9.1.4 BASE(基点)命令
9.1.5 EXPLODE(分解)命令
9.1.6 修改插入的图块
9.1.7 单位图块
9.1.8 图块应用举例
9.2 属性
9.2.1 ATTDEF(属性定义)命令
9.2.2 编辑属性
9.2.3 图块属性应用举例
9.3 参数化绘图简介
9.3.1 GEOMCONSTRAINT(几何约束)命令
9.3.2 AUTOCONSTRAIN(自动约束)命令
9.3.3 显示与隐藏几何约束的命令
9.3.4 DIMCONSTRAINT(标注约束)命令
9.3.5 控制动态标注约束的显示或隐藏
9.3.6 参数化绘图举例
9.3.7 修改动态标注约束
9.3.8 使用参数化图形
练习题
第10章 绘制机械工程图
10.1 绘制零件图的步骤
10.2 绘制装配图的步骤
练习题
第11章 绘图空间与打印
11.1 绘图空间
11.1.1 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
11.1.2 多视口
11.2 打印
11.2.1 输出设备的配置
11.2.2 PLOT(打印)命令
11.2.3 图形打印举例
第12章 创建三维图形
12.1 三维建模空间
12.1.1 “三维建模”工作空间界面
12.1.2 三维建模用户样板
12.2 用户坐标系
12.2.1 UCS(用户坐标系)命令
12.2.2 坐标系图标
12.2.3 动态UCS
12.3 实体模型
12.3.1 基本实体
12.3.2 组合实体
12.3.3 实体模型举例
12.4 三维图形编辑
12.4.1 基本编辑方法
12.4.2 夹点编辑
12.4.3 ROTATE3D(三维旋转)命令
12.4.4 3DMOVE(三维移动)命令
12.4.5 3DARRAY(三维阵列)命令
12.4.6 MIRROR3D(三维镜像)命令
12.4.7 3DALIGN(对齐)命令
12.4.8 SECTION(截面)命令
12.4.9 SLICE(剖切)命令
12.4.10 SOLJDEDIT(实体编辑)命令
12.5 渲染
12.5.1 光源
12.5.2 设置材质
12.5.3 设置背景
12.5.4 RPREF(高级渲染设置)命令
12.5.5 RENDER(渲染)命令
练习题
附录
附录1 常用命令
附录2 “二维草图与注释”工作空间的功能区面板
附录3 “三维建模”工作空间的功能区面板
《AutoCAD 2010绘图基础》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系统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介绍单个命令的功能,而是通过将各个命令有机地串联起来,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绘图体系。例如,在讲解如何绘制一个复杂的建筑立面图时,书中会引导你先创建图层,然后绘制墙体,接着添加门窗,最后进行尺寸标注和文字说明,整个过程清晰明了,循序渐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块编辑器”的讲解,这让我明白了如何创建可编辑的块,以及如何在块内部进行修改,这对于我进行重复性工作的设计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提到的很多案例都来源于实际工作场景,非常贴近我们的需求。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在CAD中快速生成一个重复的图案,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利用“阵列”命令配合“偏移”命令,这让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本书让我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耐心地指导你如何一步步掌握CAD这门技术。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AutoCAD 2010绘图基础》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市面上的CAD教程都大同小异。然而,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在内容的编排上非常有匠心,他们并非简单地罗列命令,而是将各个命令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案例,引导读者逐步掌握绘图的流程和技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阵列”和“镜像”命令的讲解,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例子,演示了如何快速地绘制出一排对称的窗户,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之前我都是一个一个画的,效率低下得可怜。而且,书中的插图质量非常高,清晰明了,与文字内容相互印证,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直观。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尺寸标注”的章节,作者不仅介绍了各种标注的类型,还详细讲解了如何设置标注样式,如何让标注与图形保持一致,这对于保证图纸的规范性和可读性至关重要。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会了AutoCAD 2010的操作,更是掌握了一套完整的、高效的绘图方法论。它让我能够自信地面对各种绘图任务,并且能够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
评分《AutoCAD 2010绘图基础》这本书的内容,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教科书级别的”!作者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做得非常出色。从最基础的点、线、圆到复杂的曲面和实体,几乎涵盖了CAD绘图的所有核心要素。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标注样式”和“文字样式”的讲解,这部分内容往往容易被初学者忽视,但却是保证图纸规范性和专业性的关键。作者不仅介绍了如何设置这些样式,还详细解释了它们在实际绘图中的重要作用。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图块”的高级应用,比如如何创建带有属性的图块,如何利用图块实现图纸的自动化管理,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处理大量重复性图形的用户来说,简直是福音。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CAD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表面的操作,而是上升到了对CAD设计思维的认知。它让我明白,CAD绘图不仅仅是为了生成一张图纸,更是为了能够有效地传递设计信息,并且方便后续的修改和管理。
评分我一直对如何让自己的CAD图纸更加专业、更加规范感到困惑,直到我遇到了《AutoCAD 2010绘图基础》。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行业标准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将CAD绘图的规范化流程融入到了内容的讲解中。从图纸的比例设置、单位选择,到文字样式、填充图案的应用,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书中关于“打印和输出”的章节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设置页面布局、选择打印机、调整打印范围,以及如何生成高质量的PDF文件。这对于我们日常工作中将图纸提交给客户或合作伙伴至关重要。我之前总是觉得打印出来的图纸质量不高,模糊不清,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原来是很多细节没有做到位。而且,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提高图纸美观度和易读性的技巧,比如如何利用填充图案来表示不同的材料,如何通过线宽的粗细来区分图形的重要性。这些看似微小的调整,却能让整个图纸焕然一新,显得更加专业和严谨。这本书让我明白了,CAD绘图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一门关于信息传达的艺术。
评分我一直觉得,学习CAD的关键在于“动手实践”,而《AutoCAD 2010绘图基础》这本书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练习题和实战案例,每一个案例都设计得非常用心,能够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发现自己在理解上的盲点。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图层、线型、填充”等属性设置的练习,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如何通过这些属性来增强图纸的可读性和专业性。而且,作者在给出练习题的同时,还提供了详细的解题思路和步骤,这让我即使遇到困难,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命令的操作,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命令和工具,如何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绘图解决方案。这本书让我感觉,它不仅仅是在教我CAD的知识,更是在培养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曾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摸索,现在有了这本书的指导,我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技能上的提升,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在阅读《AutoCAD 2010绘图基础》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CAD绘图并非简单的线条堆砌,而是一个严谨的设计过程。作者通过对参数化绘图、块参照、外部参照等概念的深入浅出讲解,让我深刻理解了如何构建具有逻辑性和可维护性的工程图纸。尤其是在讲解“块参照”的部分,我才明白原来可以将重复出现的图形元素进行定义和引用,这不仅极大地节省了绘图时间,更保证了图形的一致性。当需要对图形进行修改时,只需要修改源块,所有引用该块的地方都会自动更新,这种“一次绘制,多次引用”的理念,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CAD绘图的认知。此外,书中关于“图层管理”的阐述也让我受益匪浅。我过去总是习惯于将所有图形元素放在同一个图层上,导致图形混乱,难以管理。通过学习书中的图层分层、颜色、线型等设置方法,我能够清晰地区分不同的绘图对象,方便后续的编辑和输出。这本书让我从一个“画图匠”变成了一个“懂设计”的绘图者,它教会了我如何用更系统、更科学的方式来处理工程图纸,这对我日后在建筑、机械等领域的工作都有着长远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最近刚开始接触三维建模,之前一直以为CAD只能做二维绘图,没想到《AutoCAD 2010绘图基础》中竟然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关于三维建模的基础知识。作者用非常直观的方式,介绍了三维坐标系、三维绘图命令,以及各种三维实体的创建方法,比如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等。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讲解了如何利用“拉伸”、“扫掠”、“旋转”等命令来构建更复杂的三维模型。虽然这本书是关于“绘图基础”的,但它为我打开了CAD三维应用的大门,让我看到了CAD在更广阔领域的潜力。我之前一直对三维建模感到望而却步,觉得非常困难,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原来基础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通过书中提供的案例,我尝试着绘制了一些简单的三维模型,并且逐渐掌握了其中的一些基本技巧。这本书让我对CAD的认识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它不仅仅是一本二维绘图的指南,更是一扇通往三维世界的窗口。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在设计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总觉得自己在CAD方面存在一些“硬伤”,尤其是那些看起来简单却至关重要的基础知识,我总觉得不够扎实。而《AutoCAD 2010绘图基础》恰恰弥补了我的这一块短板。作者在讲解基本命令时,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个命令背后的原理和应用场景。例如,在讲解“圆角”和“倒角”命令时,书中不仅仅告诉我们如何使用,还详细解释了它们的区别,以及在实际工程中如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高级的应用技巧,比如如何利用“多段线”的特性进行复杂曲线的绘制,如何通过“修剪”和“延伸”命令精确地调整图形边界。这些内容对于我这种想要精进技能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对CAD的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图形,现在都能迎刃而解。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基础”二字,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加坚实和全面的CAD知识体系,让我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易懂,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耐心地指导你学习。作者在讲解每一个命令时,都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并且辅以大量的图示,这让我即使对CAD一无所知,也能轻松地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裁剪”和“修剪”命令的对比讲解,作者通过生动的例子,清晰地阐述了这两个命令的区别和应用场景,这让我之前一直混淆不清的概念一下子就变得清晰了。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操作,作者也给出了明确的提示和注意事项,这让我避免走了很多弯路。我之前曾经尝试过自学CAD,但总是因为遇到各种问题而放弃,现在有了这本书的指导,我感觉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顺畅和愉快。这本书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它不仅仅是教授我如何使用CAD,更是教会了我如何学习CAD,如何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我相信,这本书会成为我CAD学习道路上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对AutoCAD 2010这个软件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入理解。我一直以来都觉得CAD软件的学习曲线比较陡峭,尤其是在刚接触的时候,各种命令、界面、操作方式都让人眼花缭乱。但是,这本书的作者显然非常了解初学者的困境,他们用一种非常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复杂的概念拆解成易于理解的模块。从最基础的界面介绍,到各种绘图命令的详细讲解,再到图层管理、尺寸标注、文字输入等核心技能的掌握,每一个环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对象捕捉”的章节,作者用大量的图例和实际案例,清晰地展示了不同捕捉模式的应用场景,这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之前画图时总是感觉不够精确,原来是忽略了这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书中提到的很多小技巧,比如快捷键的使用、组合命令的搭配,都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绘图效率。过去我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一个简单的图形,现在运用书中介绍的方法,很多时候只需要几分钟就能搞定。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画出”图形,更是教会了我如何“高效地、准确地”画图,这对我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即使我偶尔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命令,书中的解释也总是能让我茅塞顿开,让我感受到作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本书绝对是AutoCAD 2010入门者的必备宝典,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要掌握CAD绘图技能的朋友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