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理想国:爱默生家的恶客》第一篇专写沮丧的文学作品——文字亮丽鲜明,语法曲折有力,于人于事于物,时有超乎寻常的体察和出人意表的见解。
再造中国古体小说的新风格——重解三言二拍,明取、舍、改、添之所何事,经由木心亲订而成,像鲁迅编订自己的集子那样精益求精。
内容简介
《理想国:爱默生家的恶客》为木心先生的散文作品集,共分三辑,第一辑的内容有:《圆光》、《草色》、《你还在这里》、《烟蒂》、《末班车的乘客》、《7克》、《街头三女人》、《马拉格计划》。第二辑的内容有:《大西洋赌城之夜》、《恒河?莲花?姐妹》、《爱默生家的恶客》。第三辑的内容有:《韦思明》、《大宋母仪》。附录《诛枭记》。
《7克》谈生命与智慧的平衡,玄妙而透僻;《大西洋赌城之夜》从赌博谈到生命与宇宙意志;《恒河?莲花?姊妹》则借西方人的眼光来反观东方,凭数据加以推理想象,将自己所获的快感传与读者;《理想国:爱默生家的恶客》则几乎是文学作品中第一篇专写沮丧的文章;《你还在这里》、《烟蒂〉、《末班车的乘客》,则是木心关心那些平凡的普通人,枝微末节的小事,都是他笔下活生生的感情;《韦思明》、《大宋母仪》对中国明代凌蒙初的《三言二拍》中的小说进行重新解读,具有中国古体小说的鲜明性格,又带着木心独有的犀利和睿智。
作者简介
木心(1927-2011),原籍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在“文革”囚禁期间,用白纸画了钢琴的琴键,无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陈丹青说,“他挚爱文学到了罪孽的地步,一如他罪孽般与世隔绝”。著有《哥伦比亚的倒影》、《素履之往》、《即兴判断》、《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我纷纷的情欲》、《西班牙三棵树》、《鱼丽之宴》、《巴珑》、《伪所罗门书》、《诗经演》、《爱默生家的恶客》、《云雀叫了一整天》、《文学回忆录》等书。
木心说:“贝(聿铭)先生一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对的;我一生的各个阶段,全是错的。”这不是反讽,而是实话,因为实话,尤甚于反讽——五十年代末,他躲在家偷学意识流写作;六十年代“文革”前夕,他与人彻夜谈论叶慈、艾略特、斯宾格勒、普鲁斯特、阿赫玛托娃;七十年代他被单独囚禁时,偷偷书写文学手稿,令人惊怵不已;八十年代末,他年逾花甲,生存焦虑远甚于流落异国的壮年人,可他讲了五年文学课……这本书,布满木心始终不渝的名姓,而他如数家珍的文学圣家族,完全不知道怎样持久地影响了这个人。木心说,“我讲世界文学史,其实是我的文学的回忆”。
目录
一辑
圆光
草色
你还在这里
烟蒂
末班车的乘客
7克
街头三女人
马拉格计划
二辑
大西洋赌城之夜
恒河·莲花·姐妹
爱默生家的恶客
三辑
韦思明
大宋母仪
附录
诛枭记
精彩书摘
由于读书太少,至今尚未见过有人专写“沮丧”的文章。
李清照写了一些,近乎凄凉。她的文字技巧太精致,即使连用仄声,还是敲金嘎玉,反而表现不了沉沉奄奄的心态气氛。宋词是种美文学,类似意大利的美声唱法。
安得列?纪德写过一些,那是慵困颓唐,有心灵的生命在蜕变,做蛹期,年轻诗人必经之路上的一站。没写长也没写深,谅来纪德不存心去写“沮丧”,用了“沮丧”这个词,主意却在别处。
西班牙作家中有几个已经是很忧悒。英国作家中有几个可说是多冥想的。阿左林?司密斯惯于伤感,细嚼寂寞,还不致沮丧。和马拉美一样纯情。是暮色,不是夜色。
大概因为人在沮丧中时,拿不起笔,凝不拢神,百无聊赖,都嫌烦,嫌多余——可见文学作品都是成于“沮丧”还未来到时,或者“沮丧”业已过去时。
其他如音乐、绘画……都没有表现过“沮丧”。试想一个舞蹈家,要舞“沮丧”,呆滞、?萎,不欲一举手一投足,舞蹈家兀自在台角的暗影里。这怎能形成艺术。舞蹈的极限艺术也不是。
沮丧者不阅读,不言语,不奏乐。“我本来有了听觉,现在却只有耳朵。以前我有了视力,而今却只有眼睛。”——那么,艺术都是“兴奋”,不同程度的兴奋,甚至该说是某一层次的激动,全是精力的戏剧性。所谓恬漠、萧闲、浑然忘机、乘化归尽,仍是各有其内在的兴奋激动,不像评论家好事家所乐道的那么超脱、无为、心如古井、形似槁木。埃及、中国、希腊的古石像,看来安谧和平,那时,每尊都是叮叮当当碎屑纷飞,一斧一?地造作出来的。所有的艺术,表现了人的“有”。表现人的“无”的艺术是不可知的。
我不能一一征询于世人,然而知道大多数人是可能有过悲哀、愁闷、疲乏、神志涣散这些欲说还休的经验。那是情感、情绪、生理、病理的事。沮丧非是病理生理情绪情感的事。
面前有一百男女,同时愿意回答我的提问,我便问:
“谁曾沮丧过?”
如果一百个回答都是:
“我曾沮丧过。”
有的更说:
“我不只沮丧过一次。”
更有的说:
“我正在沮丧中。”
我能什么呢,我能逐一问清,逐一解释,最后那一百男女都会表示:
“真是的,我尽力的不是沮丧,其实我并没有沮丧过。”
如果那一百个都是诚实的人。
在宾夕法尼亚州,有一个瘫痪卧床五十多年的女基督徒。她说:我有时不知不觉趋向沮丧。她说,有一次魔鬼在拍卖市场罗列它用过的工具,其中有一件形状古怪,上贴“非卖品”标识,引得顾客围观,有人忍不住动问了,魔鬼答道:其它的工具我可以割爱,唯独这件不行,它叫“沮丧”,若不借着它,我就无法在人们的灵魂中为所欲为了。
那女基督徒已九十多岁,她说她战胜了魔鬼。她是暗室中的王后,基督是主,是王,是新浪,将来迎娶她——一位待嫁的新娘自然是不沮丧的。夫家门第是那样的有名望,夫婿的人品又是那样的完美。
莎士比亚笔下的众生,只有一个丹麦王子是沮丧者,那是在幕后,在台后。幕前、台前,戏剧要进行,王子忙得很,动作、说白、表情——一个沮丧者是做不到的。
沮丧的名优,拒演“汉姆莱特”。
莎士比亚笔下的沮丧者是在剧本之外,戏台之外。
曹雪芹的笔触也不漏掉“沮丧”,在怡红公子的额上点了一点,然而旋即离题——按汤显祖、曹雪芹他们的观点观念:情心即佛心,道的极致至多成圣,情的极致倒能成佛。下凡历劫这种自圆之说,无限地美丽,只有东方艺术家才想得周全。所以贾宝玉沮丧了半个夜晚,写了几句偈,翌日又若无其事地找姐姐妹妹去了——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曹侯还能试遣愚衷,意思是百无聊赖之中,笔是拿得起的,神是凝得拢的。曹雪芹和莎士比亚两大天才的晚年,都因失去了最眷爱的人而灰了自己的心。
我所说的“沮丧”也不是莎士比亚和曹雪芹的晚年的“灰了的心”。
……
前言/序言
理想国:爱默生家的恶客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